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左心房收缩功能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四川省肿瘤医院治疗的125例HFpEF病人,所有病人均于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根据1年内病人是否出现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左心房收缩功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FpEF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左心房收缩功能对HFpEF病人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在随访过程中有8例病人失访,按脱落处理,其中有42例病人预后不良,75例病人预后良好。预后不良组年龄、高血压比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房面积(LAA)、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LVEF、LAEF是HFpEF病人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而NT-proBNP、LAD、LA...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发生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的危险因素及短期预后。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发生HFpEF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35例(HFpEF组),同期无心力衰竭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35例(NHFpEF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数据、超声心动图指标、蛋白质能量消耗情况。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并发HFpEF的影响因素及短期预后。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左房内径、透析期间体重增加、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发生HFpEF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在Kaplan-Meier生存曲线中,GNRI与住院结局有关(P=0.039)。结论 蛋白质能量消耗、左房结构改变、慢性液体负荷过重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发生HFpEF关系密切,蛋白质能量消耗情况影响HFpEF病人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是心力衰竭的主要类型之一,50%以上的心力衰竭患者归为HFpEF。目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心力衰竭常规用药对HFpEF患者的疗效欠佳,亟需寻找新的治疗手段来改善HFpEF患者预后。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目前成为国内外最新推荐的“心力衰竭第四联”药物,其可改善酮体代谢,尤其能改善HFpEF患者的预后,提示靶向调节心肌能量代谢可能是HFpEF治疗的新方向。本文通过分析正常心肌能量代谢及HFpEF心肌能量代谢的特点、HFpEF的代谢疗法,得出减少脂肪酸的摄取和氧化、改善葡萄糖氧化代谢、增加酮体及支链氨基酸氧化代谢可进一步优化心肌能量代谢,更好地保护或改善心功能,可成为HFpEF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是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的一种常见疾病,肾功能不全是HFpEF患者常见的伴随疾病。HFpEF-肾功能不全共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HFpEF与肾功能损伤常相互影响、交互促进疾病的进展。与单纯HFpEF患者相比,HFpEF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预后较差,且随肾损伤程度的加重患者死亡风险增加。HFpEF合并肾功能不全目前无公认有效治疗方法,亟需研究新型治疗策略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巫雨恬  孙育民  王骏 《心脏杂志》2022,34(1):103-107
随着目前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占比日益升高,而传统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未能显著改善HFpEF患者的预后。近年来观察到在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患者中有明确疗效的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被认为有可能改善HFpEF患者的现况。考虑到HFpEF给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及心力衰竭治疗领域需不断创新发展,ARNI在HFpEF患者中的疗效被寄予厚望。然而,全世界与此相关的大型临床研究屈指可数。本综述旨在探讨ARNI的代表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延缓HFpEF进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在心力衰竭中的占比日益增加,成为现在研究的重点。目前HFpEF的治疗尚无公认有效的方法,许多能改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药物却未能使HFpEF患者获益。HFpEF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近期研究表明,针对炎症反应、心肌纤维化、NO-sGC-cGMP通路、能量代谢以及心肌收缩力等治疗靶点的药物已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对此进行综述,以期为HFpEF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策略。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任何初始心肌损伤引起心脏结构或功能的变化,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1]。尽管现代医学对心力衰竭治疗的理念和手段不断进步,心衰病人预后有了明显改善,但中医药因其在改善心功能、稳定病情、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优势,仍被广泛地应用于心衰的治疗中[2-3]。在此录得毛静远教授临床病案一例,或可显示中医药对心衰病人的某些优势。1病案男,54岁,于2013年11月12日主因间断心前区  相似文献   

8.
根据定义,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病人的特征是左室射血分数正常或近乎正常,但它们还有许多其他心脏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异常。进一步认识这些不同表现,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预后和治疗性干预。Patel等一篇新作通过观察性登记资料窥视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用于HFpEF病人的效果,他们进一步证实了以前  相似文献   

9.
正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进展的终末阶段,在中国心衰病人约为450万,发病率为0.7%~0.9%,其中约有40%~70%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1-2])。HFpEF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病人同样有着较差的长期预后,且HFpEF病人的住院率及再入院率高、住院时间长等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3])。HFpEF多见于65岁的老年人,且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以及COPD等多种慢性疾病~([4-5])。特别是在老年女性中,80%的新发心衰病例为HFpEF~([6])。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及生活习惯的改变,HFpEF患病率不容乐观,HFpEF已经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老年综合征。有关HFpEF的病理生理及诊断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更是难点。  相似文献   

10.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因其发病机制不清,目前尚无有效改善预后的治疗手段.证据表明,多重共病继发的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可能是导致HFpEF的重要致病机制之一.该文就HFpEF发生发展中CMD致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等作用机制,以及HFpEF治疗策略中以CMD为新靶点的探索作简要...  相似文献   

11.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是近年来备受重视的心力衰竭类型,患病率高,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预后 差。HFpEF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功能障 碍、内皮功能障碍以及炎症、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衰老等,特别是系统性炎症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HFpEF的治疗 有了新的方法,沙库巴曲缬沙坦在临床试验中显示了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文章系统回顾了HFpEF的临床流行 病学特征及发病机制,并根据近期临床研究,全面概述HFpEF治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且机制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约占全部心力衰竭总数的一半。其发病率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而逐年上升,病死率与射血分数减少的心力衰竭(HFrEF)相当,传统的药物治疗虽能降低HFrEF患者的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却不能有效的改善HFpEF患者的预后。目前,对HFpEF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许多方面尚无统一的认识,加之临床医师对HFpEF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均使得HFpEF成为心血管防治领域的社会公共难题及主要挑战。为了解国内外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病理机制及诊疗情况,现从其影响其的相关疾病、病理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是近年来备受重视的心力衰竭类型,患病率高,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预后
差。HFpEF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功能障
碍、内皮功能障碍以及炎症、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衰老等,特别是系统性炎症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HFpEF的治疗
有了新的方法,沙库巴曲缬沙坦在临床试验中显示了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文章系统回顾了HFpEF的临床流行
病学特征及发病机制,并根据近期临床研究,全面概述HFpEF治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是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的一种常见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CKD)是HFpEF患者常见的伴随疾病。HFpEF合并CK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HFpEF与CKD常相互影响、交互促进疾病的进展。与单纯HFpEF患者相比,合并CKD的HFpEF患者通常预后较差,且随着肾损伤程度的加重,其死亡风险增加。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石类药物并不能使HFpEF患者明显获益,然而建议将沙库巴曲缬沙坦等新型抗心力衰竭药物应用于合并轻中度CKD的HFpEF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联合炎性因子变化水平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2年4月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HFpE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分为预后良好组(82例)和预后不良组(6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情况、血清NT-proBNP及炎性因子水平,多因素分析影响HFpEF患者预后的因素,构建预测HFpEF患者预后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评价其预测价值。采用ROC曲线分析NT-proBNP及炎性因子对HFpEF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作用。结果 心房颤动、心功能分级、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超敏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 RDW)是HFpEF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是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合并T2DM病人的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结果以及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HFpEF病人165例,根据病人是否合并T2DM,分为T2DM-HFpEF组(n=48)和单纯HFpEF组(n=117),收集并比较2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实验室生化指标、CAG及心脏超声结果。结果 T2DM-HFpEF组中女性、NYHA分级Ⅲ~Ⅳ级、高血压、陈旧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双支及双支以上病变比例均显著高于单纯HFpE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单纯HFpEF组病人的住院天数、单核细胞计数、Hb水平、前降支(LAD)及回旋支(LCX)狭窄程度均优于T2DM-HFpE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HFpEF合并T2DM病人的住院时间较单纯HFpEF病人长,其冠状动脉双支及双支以上病变比例较单纯HFpEF病人高,LAD和LCX狭窄程度较单纯HFpEF病人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临床特点及复律治疗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就诊的200例心房颤动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将研究对象分为无心力衰竭组、HFpEF组、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组、射血分数中间型心力衰竭(HFmrEF)组。分析4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超声心动图指标,HFpEF组病人进行射频消融术,比较HFpEF组病人术前和术后6个月指标变化,观察随访期间HFpEF组病人出院情况。结果与无心力衰竭组比较,HFpEF组女性及心功能Ⅲ级、Ⅳ级比例升高,年龄增大,体质指数(BMI)升高,心率降低,收缩压升高,脑利钠肽(BNP)、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总胆固醇(T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减小,左房容积指数(LAVI)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增大(P均<0.05);与HFrEF组比较,HFpEF组女性和心功能Ⅱ级、Ⅲ级比例升高,心功能Ⅳ级比例降低,年龄增大,BMI升高,心率降低,收缩压升高,BNP、NT-proBNP、TC、Hcy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LAD和LVEDD减小,LAVI和LVEF增大(P均<0.05);与HFmrEF组比较,HFpEF组女性和心功能Ⅱ级比例升高,BMI升高,心率降低,收缩压升高,BNP、NT-proBNP、TC、Hcy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LAD和LVEDD减小,LAVI和LVEF增大(P均<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HFpEF组病人收缩压降低,心率增大,HDL-C水平升高,BNP、NT-proBNP、Hcy、TC水平降低,LVEDD减小,LVEF增大(P均<0.05);随访期间HFpEF组病人心房颤动复发率为19.74%,心力衰竭再入院率为18.42%,心源性死亡率为6.58%,非心源性死亡率为17.11%,脑卒中发生率为7.89%。结论心房颤动合并HFpEF多见于老年女性、心脏功能差、肥胖、高血压者,具有向心性肥厚和明显舒张功能不全特点,射频消融术可有效改善心房颤动合并HFpEF病人左心功能,临床获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发病率逐年升高。现代医学对心力衰竭的研究逐渐增加,但病人生存质量及再住院率等并未改善。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具有一定的优势。林谦教授基于中医气血理论的学术思想及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使用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心力衰竭,并在多年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的疗效。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7月三峡大学中医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医医院心病科收治HFpEF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6MWD)、生活质量(QoL)、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与晚期血流速度(E/A)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结果经8周治疗后,两组病人6MWD、QoL、E/A及CRP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有助于进一步提高HFpEF病人的6MWD,改善QoL与E/A,并降低CRP。  相似文献   

20.
心力衰竭(HF)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近年来,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约占HF总人数的50 %,它正日益成为一个全球健康问题。左心房对于调节左室充盈量和维持全心功能至关重要,最近研究发现左心房功能在HFpEF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HFpEF的不良预后独立相关。因此,该文对HFpEF与左心房结构和功能二者关系展开综述,以期进一步认识左心房结构和功能在HFpEF患者诊断和评估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