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孝丽 《当代医学》2013,(1):160-161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在儿童计划免疫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128名计划免疫接种儿童家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儿童家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接种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儿童的及时预防接种率、家长对接种知识掌握情况和对计划免疫接种的信心、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儿童计划免疫及时接种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1%(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掌握情况、计划免疫接种信心和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有效提高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提高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的认知水平和对接种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免疫规划管理应用于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于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预防接种的300例年龄≥1个月的流动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免疫规划管理。比较两组疫苗接种率、及时接种率及家长预防接种知晓情况。结果:管理前,两组疫苗接种率、及时接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疫苗接种率、及时接种率高于管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两组家长预防接种疫苗类型、预防接种时间、预防接种次数、预防接种注意事项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家长预防接种疫苗类型、预防接种时间、预防接种次数、预防接种注意事项知晓率高于管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规划管理可提升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率、及时接种率,提升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应用情况以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预防接种门诊实行接种的儿童家长600例,儿童(含双胞胎儿童)624例,将儿童家长平均分为2组,各300例,将进行健康教育的家长当作观察组,将未进行健康教育的家长当作对照组,观察组儿童314例,对照组儿童310例。调查接种儿童家长知晓预防接种知识的机率,并观察2组儿童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2组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进行比较,观察组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儿童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6%,对照组儿童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取得儿童和家长的信任,可明显提高接种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从而提升接种率,使预防接种工作能顺利地进行,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研究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对儿童疫苗接种的重要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接受疫苗接种的500名儿童的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性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包括180名儿童家长,观察组包括320名儿童家长。对照组接受常规的预防接种,观察组在接受常规预防接种的基础之上,接受相关知识的宣传。并对两组家长的知识知晓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对两组儿童的实际接种情况进行相关的统计。结果:通过相关的健康教育,在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方面,观察组家长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儿童平均接种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儿童的副反应发生率差别较小(P0.05)。结论:通过对儿童和家长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不仅有利于儿童和家长养成良好的预防疾病的观念,还有利于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提高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社区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中儿童计划免疫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陕西安康1个流动人口聚集小区的儿童家长作为干预对象,调查干预前后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儿童计划内五苗接种合格率.结果 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后五苗覆盖合格率(97.6%)高于干预前(89.2%)(P<0.05).干预后流动儿童家长对同样享受接种权、接种后可能会产生疫苗副反应、接种门诊地址、预防接种可预防传染和免费接种疫苗的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均<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流动人口中儿童的接种率,提升流动儿童家长对于计划免疫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6.
胡娟  付梅  汪振林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687-168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预防接种儿童家长中的实施对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预防接种的儿童家长95名,分为未接受健康教育组45名和接受健康教育组50名.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接种现场自填式或电话咨询的方式进行.结果:接受健康教育组对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明显高于未接受健康教育组(P〈0.01).结论:对儿童家长开展健康教育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不仅能提高疫苗接种率,而且能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提高疫苗接种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苏州市吴中区社区的150名婴儿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名。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干预,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家长儿童保健知识评分及掌握情况、两组婴儿疫苗接种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家长儿童保健知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家长儿童保健知识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儿童保健知识总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观察组婴儿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流脑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家属儿童保健知识掌握率,提高婴儿疫苗接种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计划免疫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计划免疫的180名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接种预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儿童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儿童疫苗接种预防情况和儿童家长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儿童疫苗接种率(100.0%)和儿童家长满意率(98.9%)均高于对照组(93.3%、9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接种预防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计划免疫儿童接种率和儿童家长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传染病防预治疗知识的宣传对小儿疫苗正确接种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小儿疫苗接种80例儿童监护人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将80例接种儿童家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预防接种,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传染病防预治疗知识宣传,观察两组接种儿童家长对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接种成功率及满意度评分,利用x2与t值对数据加以检验.结果 对照组接种成功率(80.00%)明显低于实验组(97.50%)(P<0.05);两组接种儿童家长之间对比的对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接受小儿疫苗接种的儿童家长实施传染病防预治疗知识宣传的效果较为明显,能有效提高儿童家长对接种疫苗的正确认识,提高其满意度评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流动儿童疫苗接种及时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本社区的100名健康流动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疫苗接种及时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对100名流动儿童通过对其母亲予以问卷调查,得到全程接种例数86例,占比86.00%,接种及时例数34例,接种及时率为34.00%,在计划接种疫苗中,其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率最高,乙肝疫苗的接种率最低,其麻疹疫苗接种及时率最高,卡介苗疫苗的及时接种率最低,其因素与流动儿童父母不知何时进行接种及不知去哪接种相关。结论影响儿童疫苗接种及时率的因素为:是否予以产前检查、家长的文化程度、儿童家庭的收入及儿童的出生地点等。我国相关部门应针对影响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接种管理工作,以此提高接种的及时率及接种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开展社区家长课堂对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的效用。方法:抽取港闸区2016年出生并建卡的新生儿家长5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告知方式,观察组除常规告知外,还需至少参加1次社区家长课堂。儿童13月龄后比较两组儿童的Ⅰ/Ⅱ类疫苗的接种率、及时接种率以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率。结果:Ⅰ类疫苗中,两组HepB 2个剂次和OPV、DaTP 3个剂次、MR的接种率均在99%左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Ⅰ类疫苗对照组接种率在95%左右,观察组在98%左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及时接种率方面,两组除了HepB第1剂和MR及时接种率相近外,其它疫苗及时接种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种Ⅱ类疫苗接种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率(0.8%)低于对照组(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5,P<0.05)。结论:定期开展社区家长课堂可提高家长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提高疫苗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对免疫可预防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全程健康教育在小儿免疫接种中对小儿和家长的影响。方法:选取实施国家计划基础免疫疫苗注射的儿童200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名,给予对照组常规接种指导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小儿免疫接种成功率、免疫接种及时率、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小儿免疫接种成功率和免疫接种及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小儿家长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小儿家长;观察组小儿家长对接种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教育基础上,全程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小儿免疫接种及时率和成功率,并提高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索促进相关工作的干预措施,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拦截法对前来接种疫苗的流动儿童家长进行包括干预需求、疫苗使用、传染病知识等基线调查,随后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短片、举办知识讲座等方式实施健康干预。干预后使用相同的问卷再次进行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并在项目实施前及实施1年半后对辖区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二类疫苗的接种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接受问卷调查的530名对象中,91.7%的人群表示有了解预防接种知识的需要;67.5%的人希望是在孩子刚出生时获得相关知识;干预前后对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知晓率由24.2%提高至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3.08,P<0.05)。辖区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一类疫苗)的全程接种率从71.46%提高至9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87,P<0.05)。二类疫苗的接种率也显著提高。结论流动儿童家长普遍对免疫规划健康教育有需求,开展免疫预防知识宣传,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参与免疫预防的自觉性、主动性,是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实施健康教育对提高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和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的作用.方法 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建证、建档的1218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将接受健康教育的家长与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家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接受健康教育的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儿童七苗接种合格率、计划外疫苗接种率均明显高于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家长,分别为91.4%、17.8%、97.3%和80.2%、90.2%、51.9%.结论 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对计划免疫的认知,使其懂得预防接种的重要性,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从而提高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15.
郑坚 《中外医疗》2014,(15):136-137
目的:分析该区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有效的管理对策。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该社区8周岁以下的200名流动儿童以及200名该地儿童为研究对象,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所有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及其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率进行调查。结果该地儿童的计划免疫建卡率(98%)明显高于流动儿童(30%),该地儿童“五苗“单苗接种率明显高于流动儿童,该地儿童的“五苗”接种覆盖率(100%)明显高于流动儿童(52%)。结论加强流动人口教育是提高流动儿童免疫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预防性护理在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中心预防科麻疹疫苗接种者10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预防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5例。对比两组接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疫苗接种知识知晓率、及时接种率、护理满意度和疼痛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79%,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95%比较,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疫苗知识知晓率、及时接种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预防性护理可降低儿童在麻疹疫苗预防接种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家长满意度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儿童家长获取计划免疫知识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门诊计划接受免疫接种的儿童家长9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家长给予全面系统的免疫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对照组家长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对比2组家长获取计划免疫知识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家长的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综合评分水平、对于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对预防接种的信任度、儿童接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计划免疫儿童家长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其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对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后预防不良反应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0月之间在厦门市湖里区湖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接种儿童百白破疫苗200例儿童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模式护理)和试验组(100例,采用预防性护理模式),比较2组儿童家长知识掌握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接种依从率及家长护理总满意率。结果 试验组儿童家长应对措施、不良反应、预防疾病、注意事项和接种目的等知识掌握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率为3%,低于对照组的11%,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接种依从率及家长护理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过程中实施预防性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儿童家长掌握相关接种知识,有效降低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接种依从性及家长对接种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济宁市济东矿区儿童计划免疫及时接种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时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评价和进一步改进疾病控制工作策略。方法采用普查的方式获取济东矿区儿童的免疫接种及相关资料。结果对2076名儿童进行调查,BCG、OPV全程、DPT全程、MV、HepB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8.3%、95.8%、98.4%、97.8%、99.3%;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6%、86.9%、91.7%、92.7%、88.3%;常住儿童及时接种率明显高于流动儿童,基础疫苗接种及时率高于季节性疫苗,季节性疫苗高于自费疫苗;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地的更换,种次数多、儿童哭闹不愿打针,母亲文化程度,家长对接种疫苗的态度,家长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五项因素对"五苗"的接种及时率有影响。结论济东矿区常住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较好,但是流动儿童及时接种形势严峻,相应机构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包头市东河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方法:调查东河区1~6岁常住儿童202名及流动儿童198名,根据卫生部标准统计接种记录,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流动儿童的建证率、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百白破联合疫苗(DPT)、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率分别为59.4%、53.2%、52.6%、57.4%,均低于常住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儿童的四苗全程接种率:Hep B(流行性脊髓膜炎)首针及时、Hep B全程的接种比例分别为41.8%、47.2%、42.6%,远远低于常住儿童的81.4%、86.9%及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相对较低,这跟其家长的文化程度、对免疫预防知识的了解程度等有着直接关系,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