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的低频振幅(ALFF)技术探讨头针联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中枢机制。方法 70例缺血性卒中合并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予以头针联合康复训练进行干预,对照组除不予以头针干预外,其他均与联合治疗组保持一致,4周为一疗程。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rs-fMRI扫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脑区ALFF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FMA及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fMRI结果显示:经4周治疗后,组间差异脑区主要位于双侧中央后回、辅助运动区、右侧丘脑及左侧小脑半球等。结论 头针联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增强运动相关脑区的功能,且这些脑区可能是头针的靶效应脑区。  相似文献   

2.
多年临床实践证明,头针治疗脑源性瘫痪疗效确切。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遇到部分患者,接受头针治疗首次疗效尚可,以后一次比一次差,最后几乎无进展。追其原因,除治疗不及时外,大都是不看头颅形状的差异,教条地遵循头针的选区、定点、定线,呈线状  相似文献   

3.
认知功能障碍是颅脑损伤后患者最常见的障碍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全面康复,成为康复治疗中的一大难题.本研究在前期针灸治疗脑外伤痴呆取得确切疗效基础上[1],选择高压氧结合国际标准头针穴位电刺激疗法对210例脑外伤后认知障碍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和针刺两种治疗手段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针刺组。根据患者偏瘫恢复的不同阶段,康复组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针刺组采用头针加体针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28天。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8天后以及治疗后56天随访时对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运动功能评分,并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康复组和针刺组NDS、FCA运动功能评分在统计学上均未见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8天和第56天随访时,两组NDS、FCA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8天时,两组间NDS、FCA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无显著性差异,而在第56天随访时,两组间NDS、FCA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差值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康复训练与针刺均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提高患者运动功能,且在第56天随访时康复训练组恢复程度高于针刺组。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目前针对肩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多以限制活动、抗炎药物和注射封闭针等保守治疗为主,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推荐采用手术治疗。本文针对关节镜治疗肩关节骨关节炎总结了多种方法,包括清理松解、微骨折、生物表面修复和部分肱骨头假体置换等,旨在通过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了解每种治疗方法适用的时机与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双钢板内固定用于治疗老年肱骨髁上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0月-2017年10月武警湖北省总队医院骨一科收治115例老年肱骨髁上粉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钢板内固定组(58例)和克氏针内固定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疼痛、肘关节活动范围和功能评分以及骨折愈合优良率等指标,评价双钢板内固定用于治疗老年肱骨髁上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双钢板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为(101.22±12.31)mL,手术时间为(88.91±18.09)min高于克氏针组(96.96±11.42)mL和(80.09±19.9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7.01±1.31)周短于克氏针组(9.90±1.09)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随访,双钢板组患者肘关节活动范围优于克氏针组,肘关节功能评价高于克氏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钢板组轻度疼痛患者多于克氏针组,中度和剧烈疼痛患者少于克氏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钢板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1.38%(53/58),高于克氏针组82.46%(47/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髁上粉碎骨折临床效果显著,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患者恢复较快,关节功能和活动范围恢复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刺痛点放血,能够改善局部气血运行,淤血祛、新血生,从而起到"通则不痛"的作用。方法:针刺配合三棱针放血治疗。结果:膝关节活动范围增加,治疗能起缓解作用。结论:通过积极的治疗,可使大多数患者症状得到缓解或消失,患者症状改善后可通过功能锻炼防止关节退变。  相似文献   

8.
对于成人Monteggia骨折术后桡骨小头复发性脱位采用克氏针经肱桡关节固定,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总结。术后6周拔除克氏针锻练肘关节功能,术后3个月肘关节及前臂功能按照Anderson评分标准为优。因此对于成人Monteggia骨折的桡骨头脱位有时需要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辅助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Judet Ⅲ~Ⅳ型儿童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1例Judet Ⅲ~Ⅳ型儿童桡骨颈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2l例)与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辅助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质量,肘关节功能评分,患肢活动功能以及骨骺早闭、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7.850,P=0.000),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t=7.843,P=0.000),肘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7.289,P=0.000),复位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复位质量:Z=-1.593,P=0.111;并发症发生情况:χ2=2.208,P=0.137);观察组患儿前臂旋前、旋后及提携角度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t=3.210、4.822、9.160,P=0.003、0.000、0.000)。结论 在儿童桡骨颈骨折治疗中,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的创伤更小,但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辅助弹性髓内钉固定对肘关节功能及患肢活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更佳,值得临床进一步行大样本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用预断式带孔克氏针张力带治疗MayoⅡ型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6例MayoⅡ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采用预断式带孔克氏针张力带手术治疗,对术后患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本组患者随访1~3年。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27例,良6例,差3例。结论预断式带孔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是治疗MayoⅡ型尺骨鹰嘴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并发症少、能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与锁定加压钢板对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78例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克氏针组(42例)和钢板组(36例)。克氏针组采用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钢板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密度变化、骨折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克氏针组与钢板组愈合率、骨折愈合时间、桡骨缩短程度、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1、C2型患者:克氏针组、钢板组手术前后各时段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3型患者:克氏针组腕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低于钢板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氏针组和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C3型骨折患者疗效明显优于锁定加压钢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技术在掌、指骨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94例115处手部掌骨、近节指骨新鲜骨折,在X光机监视下,采用手法整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治疗.从患者手的肌力、关节活动范围和影像学检查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术后全部病例均经随访,X线片显示所有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平均6周拔除克氏针.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TAM评分,优16例,良70例,中8例,差0例.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具有价格低廉、损伤小、固定确切、内固定取出方便、患者依从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小针刀联合内热针治疗飞行人员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效果及对其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0月在大连康复疗养中心治疗的74例飞行人员LDH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内热针治疗,研究组予以小针刀联合内热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SP、5-HT水平、腰部活动度和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72.97%)(P<0.05);研究组疗程结束后血清SP、5-H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疗程结束后腰部前屈、后伸、侧屈度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疗程结束后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小针刀联合内热针治疗飞行人员LDH患者的疗效显著,能进一步改善血清SP、5-HT表达,增强患者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小针刀联合内热针治疗飞行人员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效果及对其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0月在大连康复疗养中心治疗的74例飞行人员LDH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内热针治疗,研究组予以小针刀联合内热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SP、5-HT水平、腰部活动度和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72.97%)(P<0.05);研究组疗程结束后血清SP、5-H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疗程结束后腰部前屈、后伸、侧屈度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疗程结束后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小针刀联合内热针治疗飞行人员LDH患者的疗效显著,能进一步改善血清SP、5-HT表达,增强患者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肱三头肌肌腱重建环状韧带治疗青少年创伤性桡骨头脱位的手术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59中心医院2011年5月—2016年9月收治的15例青少年创伤性桡骨头脱位患者,应用肱三头肌肌腱重建环状韧带治疗,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8~18岁,平均14.6岁。道路交通伤8例,摔伤7例;其中桡骨头脱位伴尺骨近段骨折6例,所有病例无神经损伤,无桡骨头骨折。结果 15例青少年患者术后均无手术感染,术后3~24个月内复查,通过Macky肘关节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价疗效,治疗整体效果满意。结论肱三头肌肌腱重建环状韧带治疗青少年创伤性桡骨头脱位手术方式,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活动恢复良好,手术方法简单有效,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头电针结合高压氧对脑外伤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10例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NCSE量表和Loewenstein认知功能评定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CSE量表和Loewenstein量表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电针结合高压氧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外伤后认知功能,两者合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Mason Ⅲ型或Ⅳ型桡骨头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桡骨头切除术的预后疗效,探讨临床治疗该类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桡骨头骨折23例,男11例,女12例.行桡骨头切除8例(Mason Ⅲ 型3例,Ⅳ型5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15例(Ⅲ型7例,Ⅳ型8例),其中板钉系统固定8例,螺钉合并克氏针固定7例.术后从肘关节活动度、X线片表现、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 AS)、患者满意度、手臂肩残疾问卷表(DASH)及Broberg&Morrey功能评分等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35个月(12~6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无创伤性关节炎发生.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及桡骨头切除组肘关节屈曲伸直弧度分别平均为132°及79.4°(P<0.01),患者满意度分别平均为9.1分及8分(P<0.05).Broberg & 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平均93.9分,优9例,良5例,可1例,差0例;桡骨头切除组平均80.6分,优2例,良2例,可4例,差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及桡骨头切除组DASH评分分别平均2.9分及18.1分(P<0.05).结论 Mason Ⅲ型或Ⅳ型桡骨头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获得比桡骨头切除术更好的肘关节活动度、肘关节功能、日常生活功能及患者满意度,建议此类患者优先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尽力重建或修复桡骨头.  相似文献   

18.
王丽  荣卫平 《西南军医》2010,12(6):1267-1267
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骨折手术切口小,术中骨膜剥离少,软组织损伤小,有利于骨折愈合且对关节活动影响小,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1].无需第二次手术,门诊可以拆除支架,既减轻患者的痛苦,又减轻经济负担.但针道感染是支架外固定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针道感染后易出现局部疼痛、固定针松动,严重的可导致骨髓炎以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我院近期发生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1例Bennett骨折在X线透视下牵引复位,用2枚直径1.5 mm克氏针内固定大多角骨及第一、二掌骨,使Bennett骨折达到解剖复位,观察手术疗效及预后.结果 术中21例Bennett骨折均予解剖复位,术后石膏外固定4 w,术后4~6 w视骨折愈合情况去除克氏针内固定,全面行拇指功能锻炼,禁过度负重.21例患者随访6~24个月,全部患者均骨性愈合,无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采用Cannon等方法从功能活动和疼痛两方面评判,优13例,良7例,可1例,总优良率为95.24%.结论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固定可靠,疗效确切,避免二次手术痛苦,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头针治疗偏瘫患者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敏  金益  王东川 《武警医学》2003,14(10):592-594
 目的研究头针治疗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探讨头针的机制,使之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观察肌张力增高的甲类和肌张力降低的乙类的肘关节屈肌与伸肌的肌力和关节功能,比较两类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疗效以及两类治疗组的即刻效应与长期效应.结果(1)在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长期效应观察中,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两类治疗组的即刻效应中,针刺对屈肌的肌力和关节功能的疗效均相当明显(P<0.05),而伸肌不明显(P>0.05).(3)两类治疗的长期效应中,针刺对屈肌与伸肌在肌力与关节功能两方面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4)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同时,甲类治疗组出现肌张力降低,乙类治疗组出现肌张力增高.结论针刺对肌张力改善呈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