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护生护理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能力量表,以随机的方法调查2012~2013年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8个月以上的护理实习生.结果:护理实习生护理能力得分为(24.72±4.60)分,学历、年龄、对护理专业的兴趣是护理实习生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在护理实习生进入临床实习时,应把学历低、年龄小、对护理兴趣不大甚至没有兴趣的护生作为带教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刘凤  郑健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2):1524-1527
目的:针对护生生产实习中护理安全影响因素,提出预防措施,减少生产实习中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生实习质量,为带教老师改进临床带教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生产实习中临床护生发生的护理差错及护理投诉事件进行整理,分析生产实习中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预防措施.结果:实习前、后期护生发生护理差错及护理投诉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生生产实习中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包括护生自身素质、带教老师、医院管理因素及就业压力等.实习前期影响护生护理安全的因素主要在于缺乏临床经验,技术水平差反复操作;后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就业压力及护生随着操作水平的提高而产生浮躁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临床护理实习生临床角色适应影响因素的调查和分析,探讨促进护生临床角色适应的对策。方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抽取100名我院的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影响护理实习生临床角色适应的相关因素。结果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护生临床实习角色适应期过长。结论护理实习生在临床实习的适应过程中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针对不同的因素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护生进行临床实习的有利因素,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护生学习的主动性.方法:自设问卷调查表,对在院中专、大专、本科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及结论:学习动机的激发因子对整个护理实习全过程有明显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分析,80%的实习护生认为兴趣在临床实习中占有重要因素,60%的护生认为良好的实习氛围和友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愉快地完成实习,90%的护生认为成功的喜悦和适当的激励能产生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觉知压力、情绪调节能力与职业认同一般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护理实习生138名,应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觉知压力量表、情绪调节能力问卷实施调查,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其相关性.结果 实习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得分为(65.17±7.4...  相似文献   

6.
何晓林  廖玉平  徐娜  熊伶俐 《广西医学》2022,(20):2442-2445+2460
目的 探讨护生在不同临床实习阶段的护理专业自我概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30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临床实习前期和后期采用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在不同临床实习阶段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的影响因素。结果 300名护生临床实习前期的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总得分及领导、满意度、沟通交流维度得分均高于临床实习后期(均P<0.05)。临床实习前期,影响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的因素为自愿选择护理专业情况、家人从事护理专业工作情况;临床实习后期,影响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的因素为自愿选择护理专业情况、家人从事护理专业工作情况、学历、性格(均P<0.05)。结论 在不同的临床实习阶段,护生的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存在差异,且影响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的因素不尽相同,但自愿选择护理专业情况、家人从事护理专业工作情况均是护生在不同临床实习阶段护理专业自我概念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规范性护理服务用语在肿瘤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 按时间顺序,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09年在肿瘤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为对照组,2010年至2011年到肿瘤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确定为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临床实习模式,实验组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强调使用规范性护理服务用语.结果 实验组护理实习生(简称护生)的护理规范性语言运用能力、患者对实习同学的接受程度及患者对护生表扬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护理规范性语言带教学生,能提高护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提高患者对同学的满意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实习生临床归属感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1年9月至2022年11月在医院实习的护理实习生87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归属感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对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得分为(66.10±21.63)分、临床归属感得分为(82.36±18.52)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护理实习生临床归属感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呈现正相关。结论:临床护理管理者应该针对护理实习生的特点采取措施,提高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归属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大专和本科护理实习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反思性实践水平的现状和差异,为优化护理教育课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运用中文版反思性实践量表对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实习中期的大专和本科护生进行线上调查。结果 大专和本科护生反思性实践量表总均分分别为(4.41±0.50)分和(4.57±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临床护理实习生反思性实践水平的因素为学历和是否喜欢护理专业(P<0.05)。结论 护理实习生的反思性实践水平处于中上水平,建议护理教育者为实习护生开设反思课程,进行反思技能教育。另外,护理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提高护生对护理专业的喜爱程度,以提升护生的反思性实践水平。  相似文献   

10.
席媛媛  黄静云  石勇 《黑龙江医学》2021,45(22):2380-2382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实习初期角色模糊和职业认同现状并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进行相关干预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角色模糊量表和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对2019年7—9月间在十堰市三家三甲医院实习的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生角色模糊得分为(3.62±0.57)分,职业认同总分为(105.22±15.46)分,各条目均分为(3.51±0.52)分.角色模糊与职业认同总分及各维度呈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角色模糊对本科护生实习初期职业认同的解释量为33.6%.结论:本科护生实习初期角色模糊呈中等偏下水平,职业认同情况不一,角色模糊是影响本科护生实习初期职业认同的重要因素.护理教育者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强化护生的角色认知,降低护生的角色模糊程度,增强护生的职业认同,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临床实习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1-4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在广东地区实习的2011届114名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重要性的认知不足,不同学历层次护生的认知态度有一定差异。护生对执行基础护理的职业态度较为乐观。其中实习护生主观上重治疗性技能轻生活护理操作,临床带教教师对基础护理操作的态度及临床基础护理收费与付出的劳动不相符合等因素,影响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执行效果。结论加强实习护生护理服务意识的培养,提高其对基础护理的认知水平;提升临床带教教师的职业素质,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护理实习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的心理疾病及其有关影响因素对,心理疾病采取早预防早治疗.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随机选取的210例新疆医科大学护理专业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除躯体化、强迫因子外,其他均分高于全国常模, 且不同学历、不同民族护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视在校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培养在校护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急诊护理实习生 (护生) 进行上岗前急诊专科规范培训,提高护生临床安全意识和实习质量.方法 2008年在我科实习的护生86人作为对照组,2009年在我科实习的护生93人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2天的时间进行严格入科规范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合格后进入临床实习.结果 观察组护生在违纪行为、护理投诉、针刺伤、自我防护等实习质量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诊护生进行入科前严格的规范培训,使护生尽快适应急诊专业的护理要求,提高了护生的护理安全意识和临床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在我院实习的143名护生开展问卷调查。人际交往效能在总体上汉族护生得分均高于维吾尔族护生;不同民族护生在实习不同阶段人际交往效能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教育者应在实习不同阶段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强护理实习生人际交往能力,重视护理实习生人际交往能力欠缺对护生全面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一对一"护理实习带教方法与传统带教方法在护生实习效果上的差异,探索一种有利于提高实习质量的带教方法.方法 将2010-2011年度护理实习生80人随机分为"一对一"实习带教组与传统带教组,经过1个月的临床实习,比较2组实习生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综合能力测评及护生满意度.结果 "一对一"实习带教组实习生各项成绩及护生满意度都明显高于传统带教组.结论 "一对一"实习带教法运用于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效果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护理带教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研讨课带教模式对提高护理专业本科实习生(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方法:将64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以案例为引导,以知识理解和运用为目的,以小组发言为主要形式"的研讨课带教模式进行临床实习带教,对照组采用常规实习带教。结果:两组测试结果存在组间差异(P<0.05),实验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高于对照组。结论:研讨课带教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本科实习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临床护理实习生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探索临床带教如何提高护生有效沟通水平.方法:对随机选取的110名实习护生采用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进行测评,并对影响护患沟通能力的显著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得分普遍不高(67.87±16.95)分,得分率为60.65%;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生在沟通能力及意识上存在差异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25.14,P<0.01).结论:在实习带教过程中,应注重护生沟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有效激发护生掌握护患沟通技巧的学习热情,使其迅速提高职业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对临床实习男护士的主观认识,为如何让男护在临床工作中顺利完成工作任务提供依据,同时为实习男护生提供就业前指导。方法利用自行设计问卷,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广州市花都区3家医院300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46.7%的患者认为护理专业男护实习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对男护生持乐观态度的患者文化程度在高中或中专及以上的占72%,年龄在60岁以下的占90.6%,其中女性占54.3%;12.8%被调查患者不看好男护实习生;34%对男护实习生持无所谓态度;几乎每位调查者都接受过男护实习生的护理,其中经常接受180例。结论社会对男护生的认知度尚有不足,男护实习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还存在不被认可的现象,男护实习生的相关技能不熟练也影响了其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对护理实习生护患沟通、护理操作、服务态度的影响.方法将护理实习生分为两组,非优质护理服务病房50名,优质护理服务病房50名,实习结束后对两组护生的护患沟通、护理操作、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考核,其结果按照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在优质护理病房中实习的护生整体素质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引导护理实习生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加强对护理学生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培养,有利于护理临床教学与护理现状相适应,使护生的实习效果和质量能够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0.
使用便利抽样法从某医学院校抽取311名本科实习护生,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护生职业自我效能问卷、护理本科实习生转型冲击评价量表进行调查,了解本科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转型冲击程度的相关性,为护理管理者制定相应措施降低本科实习护生转型冲击程度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显示,本科实习护生转型冲击程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降低本科实习护生转型冲击程度,实现角色转型需要考虑本科实习护生的在校成绩、对实习环境的满意度、自我概念、职业态度及信念、职业认知因素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