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Hp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1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89例予以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8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观察2组间临床症状评分、血清胃泌素水平相关指标,对比分析2组的疗效。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84.27%)显著低于研究组(9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胃胀胃痛、口干口苦、嗳气、吞酸、嘈杂症状评分较低,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较低,治疗后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头晕、腹泻等,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9%)明显低于对照组(13.4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的慢性胃炎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抑制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释放,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胃泌素17(gastrin17,G17)、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8例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评估治疗前后炎症程度与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15%)高于对照组(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炎症程度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IL-6、TGF-β1、G17均低于对照组,而PG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可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缓解炎症反应,改善相关症状,抑制胃泌素17释放,改善胃蛋白酶分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藿朴夏苓汤辅助PPI四联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收集16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Hp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3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片、胶体果胶铋剂四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藿朴夏苓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Hp根除率、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和Ⅱ(PGⅠ&PG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Hp根除率、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G-17、PGⅠ、PGⅡ等水平均有提高(P<0.05),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TNF-α、IL-6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低(P<0.05)。结论藿朴夏苓汤辅助PPI四联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Hp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提高Hp根除率,促进胃黏膜修复,降低炎症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清胃祛湿方治疗脾胃虚弱型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价值及作用机制。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 年7 月—2018 年9 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收治的134 例Hp 相关性慢性 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7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疗法; 研究组患者给予清胃祛湿方。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证候积分及Hp 根除率,同时检测 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及胃蛋白酶原(PG)的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 (P <0.05),而临床疗效总有效率、Hp 根除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G Ⅰ水平高 于治疗前,而血清EGF、PG Ⅱ水平低于治疗前(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G Ⅰ水平高于对照组, 血清EGF、PG 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清胃祛湿方治疗脾胃虚弱型Hp 相关性慢性胃炎疗效肯定, 其不仅可以提高HP 根除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而且对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对促进胃部功能恢复, 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联合肿瘤标志物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109例胃癌患者(胃癌组)、11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良性组)、112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组)、109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组)及104例体检筛查健康者(健康组)的临床资料,均行血清PGⅠ、PGⅡ、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检测及Hp感染情况检查。对比各组上述指标,并比较各组Hp阳性者与Hp阴性者上述血清指标的差异。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PGⅠ/PGⅡ联合肿瘤标志物对Hp阳性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结果  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在健康组、良性组、低级别组、高级别组、胃癌组依次降低(P<0.05);胃癌组、高级别组、低级别组血清PGⅡ、CEA、CA199、CA724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及良性组(P<0.05);胃癌组、高级别组、低级别组、良性组的Hp阳性率均高于健康组(P<0.01);健康组、良性组、低级别组、高级别组、胃癌组中的Hp阳性者的血清PGⅠ、PGⅡ、CEA、CA199、CA724水平均高于Hp阴性者(P<0.05),PGⅠ/PGⅡ均低于Hp阴性者(P<0.05)。血清PGⅠ/PGⅡ、CEA、CA199、CA724联合诊断Hp阳性早期胃癌的特异度与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各指标单独诊断(P<0.05);胃癌组Hp阳性患者中PGⅠ/PGⅡ>2.32的占比低于Hp阴性者(P<0.05),CEA>66.99 ng/mL、CA199>110.35 U/mL、CA724>44.20 U/mL的占比高于Hp阴性者(P<0.05)。  结论  联合检测PGⅠ/PGⅡ、CEA、CA199、CA724可提高对Hp阳性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Hp)性消化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三联疗法)和对照组(38例,给予三联疗法),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 Hp 根治率8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2%(P<0.05)。观察组治愈率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4%(P<0.05)。2组均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率5.9%,低于对照组的16.7%。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 Hp 感染性消化溃疡,Hp 根治率高,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与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7月于大冶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采用美沙拉嗪与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治疗,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及环氧合酶-2(COX-2)水平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78.72%,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2组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IL)-6、IL-8、IL-10、IL-17、COX-2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IL-6、IL-8、IL-17、COX-2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3%,与对照组的8.51%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美沙拉嗪与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能够更好地抑制炎症细胞因子释放,下调COX-2水平,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中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三联疗法所产生的效果。方法将64例确诊为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所采用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划分在不同的组别,其中将仅采用三联疗法的32例患者划分在对照组,将联合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三联疗法的32例患者划分在研究组,对比不同组别患者的临床疗效、Hp根除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Hp根除率也比对照组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中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三联疗法所产生的效果优于单一应用三联疗法所取得的效果,更利于Hp根除率的提高,且应用具有安全性,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122例Hp相关性胃炎患者,并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61例)采用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6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积分、Hp根除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80%,对照组患者为80.33%,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各症状积分上显著低于对照组,且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疗效与安全性优于单纯三联疗法治疗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镇平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给予观察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00%)较对照组(78.00%)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GF-β1、IL-17、IL-8、IL-6水平较对照组低(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Hp根除率比较,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Hp根除率高,可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标准四联联合荆花胃康胶丸对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血清胃泌素17(gastrin 17,G-17)、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PG)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60例,采用标准四联疗法;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荆花胃康胶丸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Hp根除率、治疗前后血清G-17、PGⅠ、PGⅡ、CD4+、CD8+、CD4+/CD8+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Hp清除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5.00%和81.67%,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2组治疗后血清G-17、PGⅠ水平均明显上升,PGⅡ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血清G-17、PGⅠ水平高于对照组,P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CD4+和CD4+/CD8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含铋剂四联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46例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呋喃唑酮和奥美拉唑四联治疗,观察组给予益生菌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Hp根除率、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胃泌素(Gs)水平、临床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为93.15%,高于对照组的8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1个月后,两组患者PGⅠ、PGⅡ、G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反酸嗳气、恶心呕吐、上腹疼痛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可提高Hp根除率,以及降低血清PGⅠ、PGⅡ、Gs水平和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单纯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自拟行气化湿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10月都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四联疗法联合自拟行气化湿方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Ⅱ,PGⅡ)、胃泌素-17(gastrin-17,G-17)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PGⅠ、PGⅡ和G-17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行气化湿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可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8):47-50+53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在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治疗的168例胃部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浅表性胃炎45例、胃溃疡40例、萎缩性胃炎30例、非典型增生28例、胃癌25例,同时选取3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各组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PGR)及G-17水平。~(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各组Hp并比较Hp感染阳性率。对各组及Hp阳性组、Hp阴性组血清PGⅠ、PGⅡ、PGR及G-17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其余各组相比,胃癌组PGⅠ明显降低,溃疡组PGⅠ明显升高(P0.01)。胃癌组、溃疡组及非典型增生组PG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胃癌组PGR明显低于其余各组,非典型增生组及萎缩性胃炎组PGR明显低于对照组、浅表性胃炎组及溃疡组(P0.01)。胃癌组G-17明显高于其余各组,萎缩性胃炎组G-17明显低于溃疡组、非典型增生组及胃癌组。溃疡组、萎缩性胃炎组、非典型增生组及胃癌组Hp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Hp阴性组相比,Hp阳性组PGⅠ及PGR明显降低,G-17明显升高(P0.01)。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及幽门螺杆菌检测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浊毒内蕴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幽门螺杆菌感染(Hp)患者的Hp根除率及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CAG伴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化浊解毒方口服,每日1剂;对照组先予标准四联杀菌疗法服用2周,继予安慰剂口服,每日1剂。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胃镜黏膜征象积分、病理学组织改变积分、胃泌素-17(G-17)、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PGR)、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空泡细胞毒素(VacA)及尿素酶B(UreB)水平变化;治疗前、治疗6周、治疗3个月记录Hp根除率,并随访6个月,观察Hp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0.01),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的胃镜黏膜征象积分、病理学组织改变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0.01),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PGⅠ、PGR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GⅡ、G-17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0.01),优于对照组(P<0.05~0.01)。2组CagA、VacA及UreB的阳性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Hp根除率优于对照组(P<0.05~0.01)。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浊解毒方治疗浊毒内蕴证CAG伴Hp感染,抑杀Hp效果好,复发率低,且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病理组织学病变、促进黏膜修复,其治疗CAG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CagA、VacA、UreB、PGⅠ、PGⅡ、PGR及G-17的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泌素检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行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的患者200例,按根据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观察组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来定量测定空腹血清PGⅠ、PGⅡ和G-17的数值水平,并计算PGⅠ/PGⅡ的比值(即PGR)。采取14C-呼气试验判定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的PG-Ⅰ的值(129.44±62.43)、G-17的值(9.78±15.4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1.62±76.32)、(18.92±18.88),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具有显著性。观察组PGR的值(10.11±5.23)低于对照组的(10.96±7.22),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具有显著性。HP阳性的PG-Ⅰ值(124.41±65.88)、PGR的值(8.97±7.74)均明显低于HP阴性的(154.20±65.15)、(11.65±5.78),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具有显著性。HP阳性的G-17的值(10.84±15.53)低于HP阴性的值(10.69±19.13),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具有显著性。结论:血清PG和G-17水平的降低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应行胃镜以及活检检查明确诊断,且Hp感染与PG水平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培菲康配合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周口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16例Hp感染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培菲康配合四联疗法治疗,两组均治疗两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Hp根除率和复发率,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水平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泌素(GAS)、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观察组以上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菲康配合四联疗法有助于提高H...  相似文献   

18.
覃方英  周奇  杨明  薛丹  罗雪 《西部医学》2024,36(4):560-564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及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将2017年2月—2022年2月三六三医院收治的109例AP患者分为对照组(n=54)与联合组(n=55)。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保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联合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治疗1周后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清相关因子(PCT、CRP、IL-6)、微循环指标[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肠道菌群计数情况。结果 治疗1周内两组均无死亡病例,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APACHEⅡ评分、血清相关因子(PCT、CRP、IL-6)、微循环指标(TXA2、PAF)、肠杆菌、肠球菌计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微循环指标PGI2水平及肠道菌群计数(双歧杆菌、乳杆菌)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AP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PCT、CRP水平,改善肠道微循环状态,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9.
杨游萍  梁冬艳  卢建伟 《海南医学》2022,(18):2340-2343
目的 研究血清胃泌素17 (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在幽门螺杆菌(Hp)阳性体检者胃部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12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行胃镜检查的1 026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按照Hp血清抗体试验结果,将342例Hp阳性者设为研究组,684例Hp阴性者设为对照组;再按照检查结果,将研究组分为胃部疾病组101例和非胃部疾病组24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所有受检者的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受检者的血清学检查指标;采用Spearmen秩相关性分析法分析Hp感染与血清学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比较胃部疾病组与非胃部疾病组受检者的上述血清学检查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Hp感染联合G-17、PGⅠ、PGⅡ对胃部病变初筛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受检者的PGⅠ、PGⅡ、PGⅠ/PGⅡ指标分别为(58.17±16.19)μg/L、(18.62±3.16)μg/L、(7.03±1.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4.45±25.03)μg/L、(22.96±3.78)μg/L、(16.5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PG)Ⅰ、Ⅱ水平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胃癌患者40例(胃癌组)、萎缩性胃炎45例(萎缩性胃炎组),慢性胃炎45例(慢性胃炎组)和同时期就诊健康人群40例(正常对照组),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定血清PGⅠ、PGⅡ水平,应用快速尿激酶法测定各组Hp感染情况,分析PGⅠ、PGⅡ水平与Hp感染的关系。结果慢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Hp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2.22%(28/45)、66.67%(30/45)、70.00%(28/40)比17.50%(7/40),P<0.05],而胃癌组、慢性胃炎组及萎缩性胃炎组H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血清PGⅠ[(91.17±12.85)、(86.68±11.02)、(82.49±9.96)μg/L比(99.36±15.36)μg/L]、PGⅠ/PGⅡ[(5.92±1.78)、(5.67±0.85)、(5.38±0.78)μg/L比(14.48±2.63)μg/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慢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Hp(+)者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显著低于Hp(-)者(P<0.05),而各组Hp(+)者血清PGⅡ水平与H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Hp(+)者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低于慢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及对照组(P<0.05)。萎缩性胃炎Hp(+)者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低于慢性胃炎组及对照组(P<0.05),慢性胃炎Hp(+)者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PG水平有密切的关系,血清PG水平可作为Hp阳性胃病患者癌前病变患者筛查指标,有助于早期胃癌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