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便秘的基本病机为大肠传导失司,大肠的传导功能,有赖于心神的主宰、肺气的肃降、肝气的疏泄、脾胃的升降、肾气的开阖等,故便秘可从脏腑辨治,重视养心、理肺、调脾、疏肝、补肾。  相似文献   

2.
荨麻疹从脏腑辨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为局限性风疹块样损害,骤然发生并迅速消退,愈后不留任何痕迹,有剧烈瘙痒及烧灼感。治疗方法大多是疏风透邪、消疹止痒。笔者认为,荨麻疹虽病在表,但多与脏腑病变有关。故在临证中常采用脏腑辨证法治之,收效较为满意,兹举案数则如下:  相似文献   

3.
4.
一、肝病补脾,隔二隔三奏功邵××,男,45岁。1982年3月6日诊。患者于1974年9月曾患黄疸型肝炎。两月前因家务劳累而发病,经××医院检查肝功能:麝浊16,麝絮(廾),谷丙转氨酶60。超声波:较密微小波,偶见中波。诊断: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刻诊:头昏身  相似文献   

5.
癫痫是由于脑部兴奋性过高的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阵发性大脑功能紊乱所致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可表现为抽搐及感觉、行为、意识和内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五脏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在冠心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脾为后天之本,可灌溉四旁,与心、肺、肝、肾四脏相互作用,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重视对脾脏调理可取得一定临床效果。故以脾为立足点,分别从脾肺论治、肝脾论治、心脾论治、脾胃论治、脾肾论治5个方面归纳探析中医之脾在论治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癫痫是小儿常见的神经系统难治性疾病之一,病程长,常反复发作,证候复杂,严重影响患儿健康成长。中医药治疗小儿癫痫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治标治本、整体调节、副作用相对较少等优点。现邀约一批全国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他们多年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经验,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慢性疲劳症脏腑辨治心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石白  殷海波  张锦花 《吉林中医药》2012,32(12):1196-1197,1209
中医学认为,痛风的成因与五脏相关,五脏相生相克,“久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脏”,至正邪相争、脾肾功能失调引起本病发生.临床多表现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肝肾亏虚、脾失健运为本;风寒湿热、痰浊、血瘀痹阻经脉为标.治疗上,或为急、慢性辨,急性期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慢性期健脾益肾;或为脏腑辨,在脾宜健,在肾宜助,在肝宜疏,在心宜养,在肺宜宣,以达化湿浊、行气血、祛瘀阻、通水道之功.临证时亦常针对痰浊、血瘀之不同,随证参用化痰泻浊,祛瘀通络之法.  相似文献   

10.
<正> 口苦,是指口中味觉发苦,《内经》称为“胆瘅。”其病多见于胆热或肝热证。因心热,脾胃之热所引起的亦为多见。笔者在临床常遇到不同脏腑疾患的口苦,现仅就点滴体会略谈如下。一、心热口苦:心为君主之官,开窍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若心神抑郁、郁而化火,火性上炎,使之口苦。《内经·评热病论篇》谓:“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心热口苦,临床常伴有心烦失眠,口燥咽干,或舌尖糜烂,便秘溲赤、舌尖红苔黄、脉数。治宜清心泻火。用黄连泻心汤合导赤散之类。此方为大苦大寒之剂、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凡属心热口苦等证、皆可用此方加减。二、肝热口苦:肝为刚藏,为将军之官、性喜升发、与胆相表里、病变常互相影响。如肝气郁结,久  相似文献   

11.
梅核气从脏腑分型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高原  任红杰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8):1354-1355
心悸作为临床常见病证,其发病机制与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本文试从脏腑角度出发,系统地对心悸进行辨证论治,有利于指导心悸的中医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余幼何等在1994年第4期《福建中医药》撰文,就慢性疲劳症的概念、中医诊治方法进行了探讨。他们提出,在临床中常常遇到以疲劳症为主诉,如疲乏倦怠、四肢不收、酸软困重等症状的病人。经临床各项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即使经较长时间休息或增加饮食营  相似文献   

14.
五更泻从脏腑辨证,分为肾虚火衰证、肝郁气滞证、脾虚湿困证、肺失宣肃证、肠络瘀阻证、胃肠积滞证,分别选用四神汤与附子理中汤加味、逍遥散合痛泻要方加减、二陈汤或平陈汤、华盖散、保和丸或枳实导滞丸合小柴胡汤加减、膈下逐瘀汤或少腹逐瘀汤治疗。  相似文献   

15.
荨麻疹从脏腑辨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其临床特征为瘙痒性风团突然发生,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中医认为,其病因一般属风邪为患,或挟寒,或挟热,或挟湿。治疗方法大多是疏风透邪,消疹止痒。笔者认为,荨麻疹虽病在肤表,但与脏腑病变有关,故在临证中常采用脏腑辨证法治疗之,收效较为满意。兹举案例数则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胡艳峰  孙玉信 《中医杂志》2021,(13):1175-1178
总结从脏腑辨治嗅觉障碍(鼻不闻香臭)的临证经验.认为本病多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等侵袭或损伤肺脏,或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及肺,导致肺失宣降,气血津液不荣于鼻,或鼻窍壅塞,从而形成嗅觉障碍.应首辨外感内伤及病邪之性质,详察脏腑之病位,精研脏腑虚、实、寒、热之邪正关系;临证分为外邪犯肺型、脾肺两虚型、肝火犯肺型、...  相似文献   

17.
中风病(脑血管意外)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本病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为临床疑难危重病症。关于本病的病机近代医家张山雷认为主要是“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犯冲脑。”明确指出中风病的发生不是由外来之风邪致病,而是肝木失和,风自内生,导致气血逆乱,上犯冲脑而成。临  相似文献   

18.
正口苦,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一般认为,口苦皆属热证,多从火热论治。实火者,多以苦寒清热泻火之剂;虚火者,常予滋阴清热潜阳之品。但临床上引起口苦者并非尽属热证,亦有主寒、主虚者。1口苦乃因胆泄,而非独热胆为奇恒之腑,有贮藏并排泄胆汁和主决断之功。《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中正本意是得当、不偏不倚的意思。说明胆腑之性,不偏不倚,性喜宁谧平和,不宜过寒过热。过寒过热皆可导致  相似文献   

19.
角膜病变,变化迅速,危害严重。按五轮学说黑睛为风轮属肝,其病变理应从肝论治。然而,治肝一法岂能尽愈角膜疾患?观历代治翳名方,有东垣拨云汤(《兰室秘藏》)补脾胃、升清阳、降阴火为法者,有傅氏地黄散(《审视瑶函》)滋肾水、清心火、化瘀热为法者,不拘于治肝一途,深受启迪。近年来,笔  相似文献   

20.
类风湿关节炎从脏腑辨治概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回顾分析了近十年来从脏腑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并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