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背景: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方法。 目的:评价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2年1月有关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发症的文献。 结果与结论:检索出62篇文献,8 993例患者。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的穿刺手术并发症与其他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椎体成形治疗的骨水泥渗漏率、新发骨折率高于椎体后凸成形治疗(P=0.000 06,P=0.02);二者的相邻椎体骨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严重并发症非常低,两种治疗方式相邻椎体骨折率、穿刺手术并发症及其他并发症无明显差异,但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后骨水泥渗漏、新发骨折率低于椎体成形治疗,此次系统评价结果尚需要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经皮椎体成形及后凸椎体成形已经较为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成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目的:比较手法牵引复位结合椎体成形与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 方法:将59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本着知情同意、自愿入组的原则分为2组,手法结合经皮椎体成形组38例采用手法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治疗;经皮后凸椎体成形组21例采用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中央高度、疼痛目测类比评分、Cobb角及住院费用等指标。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手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中央高度、疼痛目测类比评分、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有改善(P < 0.05);手术前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手法结合经皮椎体成形组患者手术费用显著低于经皮后凸椎体成形组(P < 0.05)。表明手法牵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症状、体征均有显著疗效,并能节约手术费用,可以作为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4例28个椎体,并随访4~11个月,平均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脊髓神经损伤,病椎疼痛缓解,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0°,随访期间,疗效满意,无病椎高度丢失。结论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是一种安全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4.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有效方法,但是有关其疗效的文献所涉及的病例数较少。 目的:进一步验证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局麻下对62例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共87个椎体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2.5~7.1 mL。随访均超过3个月,进行各项指标观察。 结果与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后随访时伤椎前中柱椎体高度、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成形前显著改善(P < 0.01)。患者均无椎体后凸成形中、成形后死亡和脊髓神经脏器损伤情况发生。椎体前纵韧带后方渗漏2例,椎弓根内渗漏1例,于椎间隙渗漏1例;无感染、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椎体的高度平均恢复75%以上,所有患者椎体后凸成形后疼痛明显缓解,2例稍有腰痛,口服止痛药有效。末次随访椎体高度经X射线片检查与椎体后凸成形后比较无改变。证实局麻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是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通过球囊的扩张恢复压缩椎体高度,并注入骨水泥强化椎体,恢复其解剖形态和力学性能。 目的:评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对41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在C 型臂X 射线机引导下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评分及影像学检测结果。 结果与结论: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后,椎体前、中缘平均高度及Cobb 角均较治疗前改善(P < 0.05),且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 0.01)。表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安全性高,可缓解患者疼痛,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日益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症最重要的并发症就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据2009年骨质疏松症中国白皮书的报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每年新发患者约有180余万,预计至2020年患者数将高达3 675万。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非手术治疗4年死亡率高达50%,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问题。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是经椎弓根向椎体内注入填充材料增强稳定骨折椎体的经皮微创术式,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临床疗效满  相似文献   

7.
背景:经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迅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效果良好。 目的:验证单侧经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单侧经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与结论:22例患者平均随访2.5年,渗漏率为4.5%;其他椎体骨折发生率为9.1%。随访2年时: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 0.001);骨水泥位偏左侧5例,位于中部9例,偏右侧8例,疼痛改善程度与骨水泥位置无相关性(P=0.192);治疗后伤椎前、中缘高度较治疗前明显恢复(P < 0.05);注入骨水泥的量1~5 mL,注入骨水泥量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无相关性。表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骨水泥注入椎体内的位置、注入量与止痛效果无相关性。关键词:骨质疏松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椎体压缩骨折;目测类比评分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21.008  相似文献   

8.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均可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但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国内外仍存在争议。 目的:比较球囊后凸成形与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pringer以及万方等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的中英文骨科杂志。按照既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查找有关后凸成形术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进行比较的文献。利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其中随机对照研究1篇,前瞻性队列研究9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操作时间、治疗后长期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与经皮椎体成形组相比,椎体后凸成形组可以更好地增加椎体前缘高度,降低骨水泥渗露的发生率,以及减小远期后凸角。表明与经皮椎体成形相比,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可以更好地减小远期后凸角,增加椎体前缘高度,降低骨水泥渗露率。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9.
李志忠,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广东省广州市  510630背景:经皮椎体成形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已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其远期的疗效及对患者的影响至今少有报道。 目的:随访分析骨水泥充填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远期疗效。 方法:选择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并行经皮椎体成形治疗的患者34例,对成形前、成形后1周和成形后平均6年进行目测类比评分及标准侧位X射线片上病变椎体高度、脊柱后凸畸形角进行测量与比较,观察成形后远期疗效。 结果与结论:成形后1周及平均6年的脊柱后凸畸形角较成形前降低,成形后随访期内变化不明显。成形后椎体高度较成形前明显恢复(P < 0.01);成形后1周及成形后平均6年随访期内椎体高度变化不显著。成形后1周及成形后平均6年的目测类比评分较成形前降低明显(P < 0.01),但随时间延长,目测类比评分有升高趋势。以上各指标在成形后平均6年随访中基本维持稳定。结果证实,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而有效,远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黄操  马佳  门治冬  孟娇  朱世杰 《医学信息》2019,(16):187-189
目的 观察细节护理在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巴塞尔(BI)日常生活功能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及术后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4.12±0.87)分,高于观察组的(2.08±0.9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I评分均升高,ODI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配合细节护理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有效促进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种全新设计的镍钛记忆合金椎体复位器用以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成人新鲜冷冻尸体标本,制成实验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单位模型后分成对照组、经皮椎体后凸骨水泥成形术组(PKP组)及经皮置入镍钛记忆合金椎体复位器术组(镍钛复位器组)。分别在手术操作前后测量椎体高度,比较两种不同术式对压缩椎体复位程度的影响;以对照组为测量基值,分别测量两种手术后椎体标本的峰值载荷并加以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两种手术组均能显著地复位塌陷的椎体终板,PKP组和镍钛复位器组的椎体高度分别从术前的(2.01±0.21)和(2.00±0.18)cm复位至术后的(2.27±0.18)和(2.31±0.17)cm。PKP组和镍钛复位器组的椎体峰值载荷分别为(2 880.75±126.17)和(2 888.00±144.69)N,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 017.17±163.71)N,但两种术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镍钛记忆合金椎体复位器能有效地复位塌陷的椎体终板,并保持足够的即刻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减少椎体后凸成形术时因使用骨水泥所带来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附着在骨折断端,尽管起到了即刻固定骨折的作用,但也妨碍了纤维组织再生及新骨的形成,从长远角度来说是不利于非骨质疏松骨折愈合。 目的:分析骨密度测定对中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手术方式及植入物选择的指导意义。 方法:选择单节段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根据腰椎L2~4骨密度值测定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组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非骨质疏松组行椎弓根钉置入复位内固定治疗。 结果与结论:骨质疏松组3例术中发生骨水泥椎旁渗漏,非骨质疏松组1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治疗后随访20~28个月,骨质疏松组2例发生邻近椎体骨折,非骨质疏松组内固定物取出后未出现椎体高度丢失、局部后凸角度增大等情况。骨质疏松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3 d 目测类比疼痛评分低于非骨质疏松组(P < 0.05);两组椎体高度和局部后凸角较治疗前恢复显著(P < 0.05),非骨质疏松组较骨质疏松组更明显(P < 0.05)。表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及椎弓根螺钉置入复位内固定均是中老年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骨质疏松程度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和植入物,疗效会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作为两种微创治疗技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面的应用多年,但争议颇多,且各有利弊。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方面的疗效。 方法:纳入100例患者,其中40例患者选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60例患者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治疗前按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术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为术后1周。并摄X射线片测量测量椎体前缘与后缘比。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都有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高度恢复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矫形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治疗后并发症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经皮椎体成形组为35%,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组为12.5%,两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均可显著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经皮椎体成形组通过术前术中使脊椎过伸可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两组矫形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20例胫骨髁间隆突骨折在关节镜直视下使用探针及克氏针进行撬拨复位,再使用直径1.0mm克氏针从膝关节髌韧带旁经皮穿入,钻入胫骨髁间撕脱骨折块;选用3mm空心钛加压螺钉顺克氏针钻入固定骨折处,钉尾埋入韧带内,清除关节内游离的碎骨块;4例合并半月板损伤也同时处理,术后进行康复锻炼。结果对所有病例进行8—12个月随访,全部获骨性愈合,20例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关节镜直视下治疗胫骨隆突骨折,手术创伤小,切口瘢痕小,骨折复位好,并能同时处理关节内其他病变,术后功能恢复快,花费少,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椎体CT测量、模型实验和临床实验,初步分析经椎弓根单侧操作,预弯弹性引导针达到椎体对侧的可行性。方法对110例正常腰段和胸腰段椎体(T_(10)-L_5)进行水平位CT测量,了解弹性引导针达到对侧需要的预弯弧度和弧形长度,模型操作成功后,对45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进行术中实际操作,透视观察,进行影像学资料收集及分析。结果腰段和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单侧椎弓根放置弹性引导针,需要弧度35°±5.6°,长度4 cm±1.1 cm,可以达到椎体对侧,完成单侧椎弓根穿刺后放置球囊到对侧的初始步骤。结论经单侧椎弓根穿刺,放置预弯弹性引导针到椎体对侧是确实安全可行的。是《安全性单侧椎体成形系统研发》课题中的最重要步骤,手术所需要特定的扩张器械和球囊尚在进一步完善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疾病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胸腰椎疾病28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9例;年龄56~84岁,平均年龄65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24例,椎体血管瘤(VH)4例。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2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均即刻消失,术后次日即下床活动。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28例患者均恢复发病前生活方式,无疼痛;影像学检查,病椎高度无明显丢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疾病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文题释义:椎体后凸成形:采用椎体内置入气囊的方法通过扩张使椎体复位,在椎体内部形成空隙,减小骨水泥注入所需的推力,使骨水泥在椎体内不易流动,可有效解除或缓解疼痛、恢复病椎高度,但临床发现仍存在骨水泥渗漏等风险。 唑来膦酸:椎体后凸成形已被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然而如何有效改善骨质疏松状况成为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唑来膦酸是双膦酸盐类药物,可有效抑制骨吸收,降低再发骨折风险,改善骨折患者的功能评分。 背景:临床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缺乏系统的科学评价和循证学依据,因此目前对于唑来膦酸联合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尚无明确定论。 目的:系统评价唑来膦酸联合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公开发表在CNKI、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及CBM、PubMed、Cochrane等英文数据库中,有关唑来膦酸联合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治疗方式为唑来膦酸联合椎体后凸成形,对照组治疗方式为椎体后凸成形,时间截止至2019年9月。由2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按Cochrane协作网标准对纳入随机对照试验逐个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最终纳入5篇文献,均为随机对照研究,试验组患者175例,对照组患者184例;②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12个月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MD=0.12,95%CI(0.08,0.17),P < 0.000 01],治疗后6,12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低于对照组[MD=0.46,95%CI(0.18,0.75),P=0.002;MD=0.85,95%CI(0.20,1.50),P=0.01],治疗后1年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MD=6.59,95%CI(4.77,8.41),P < 0.000 01],骨水泥渗漏率、椎体骨折再发率低于对照组[OR=0.22,95%CI(0.08,0.59),P=0.003;OR=0.18,95%CI(0.07,0.50),P=0.000 8];两组椎体高度恢复、椎体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MD=0.65,95%CI(-0.27,1.56),P=0.16;MD=-0.60,95%CI(-2.45,1.25),P=0.53];③结果表明与单独应用椎体后凸成形相比,唑来膦酸联合椎体后凸成形在提高骨密度值、减少椎体骨折再发率、改善患者远期临床症状、预防骨水泥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后期仍需大量高质量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提供更充足的证据。 ORCID: 0000-0001-8871-3539(李凯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8.
PURPOSE: To identify the incidence of new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in women after kyphoplasty and to analyze influential factors in these patients. MATERIALS AND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eleven consecutive female patients with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VCFs) underwent kyphoplasty at 137 levels. Thes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for 15.2 months postoperatively. For the survey of new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medical records and x-rays were reviewed, and telephone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all patients. RESULTS: During that time 20 (18%) patients developed new VCFs. The rate of occurrence of new VCFs in one year was 15.5% using a Kaplan-Meier curve. Body mass index (BMI), symptom duration and kyphoplasty level were th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actors between the patient groups both with and without new VCFs after kyphoplasty. I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adjacent and remote new VCF groups, the adjacent new VCF group showed a larger amount of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 use during kyphoplasty (p<0.05). Before kyphoplasty, 9.9% of the patients had been prescribed medication for osteoporosis, and 93.7% of the patients started or continued medication after kyphoplasty. The development of new VCFs was affected by the number of vertebrae involved in the kyphoplasty. However, the lower incidence rate (15.5%) of new compression fractures might be due to a greater percentage (93.7% in our study) of patients taking anti-osteoporotic medication before and/or after kyphoplasty. CONCLUSION: When kyphoplasty is planned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osteoporotic VCFs, the application of a small amount of PMMA can be considered in order to lower the risk of new fractures in adjacent vertebrae. The postoperative use of anti- osteoporotic medication is recommended for the prevention of new VCF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