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脂蛋白 (a)及D 二聚体的关系。测定 4 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病 2 4h内血清脂蛋白 (a)和血浆D 二聚体水平 ,并与 2 5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结果发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脂蛋白 (a)和D 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脂蛋白 (a)水平与D 二聚体呈正相关 (P <0 .0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有梗死灶者脂蛋白 (a)和D 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无梗死灶者 (P <0 .0 5 )。提示脂蛋白 (a)及D 二聚体水平升高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ischemicattack ,TIA)时脂蛋白 (a) [Lipoprotein(a) ,LP(a) ]及纤维蛋白原 (Fg)的关系。 方法 对 4 8例TIA患者测定血清LP(a)和血浆Fg水平 ,并与 2 5例健康正常人对照。 结果 同对照组比较 ,TIA组患者Lp(a)和F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Lp(a)与Fg水平呈正相关 (P <0 0 1) ,TIA伴有梗塞灶者LP(a)和Fg的水平均高于无梗塞灶者 (P <0 0 5 )。 结论 Lp(a)和Fg水平升高可能是TIA发生发展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脂、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 (ICVD)患者血脂、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方法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 113例 [包括脑梗死 (CI)急性期 2 5例 ,恢复期 30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5 8例 ]和正常对照组 77名进行血脂、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和D 二聚体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CI组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载脂蛋白B10 0 (ApoB10 0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CI急性期、恢复期和TIA组PAI高于对照组 ,而t PA活性均低于对照组 ;TIA伴有梗死灶者血浆D 二聚体和PAI含量明显高于无梗死灶者 ,t PA含量低于无梗死灶者。结论 ICVD患者不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 ,且体内凝血活性增强 ,纤溶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蕲蛇酶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8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蕲蛇酶处理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接受标准的综合治疗,并在入院时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DD)水平,然后在入院后3、5、7、10d时重复测定上述指标。随访时间为3个月。主要转归指标为急性脑梗死和死亡。结果:2组患者基线PT和aPT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Fg水平在第5天后迅速下降,DD浓度在第3天后开始逐步下降;对照组Fg和DD水平至第10天时仍然保持在第3天和第5天时的高峰水平。治疗组短期转归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蕲蛇酶治疗能有效降低Fg和DD水平,改善TIA患者的近期转归。  相似文献   

5.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 (房颤 )的血栓前状态。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法和凝固法测量 2 4例风湿性心脏病 (风心病 )伴窦性心律患者 (窦律组 )、2 5例风心病伴房颤患者 (房颤组 )和 2 0例对照者 (对照组 )的外周血浆因子Ⅷ相关抗原 (VWFAg)、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 (GMP 14 0 )、D 二聚体 (D dimer)和纤维蛋白原 (Fg)的水平变化 ,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比 ,窦律组血浆VWFAg、D dimer和Fg水平均显著升高(P <0 .0 5 ) ,而血浆GMP 14 0水平无显著性改变 (P >0 .0 5 ) ;房颤组血浆GMP 14 0、D dimer和Fg水平也明显升高 (P <0 .0 5 )。房颤组与窦律组相比血浆GMP 14 0、VWFAg、D dimer水平更高 (P <0 .0 5 ) ,而Fg水平在二者之间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房颤患者外周血存在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D-dimer)及纤维蛋白原(Fg)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房颤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房颤患者116例,其中非瓣膜性房颤66例,瓣膜性房颤50例,另设健康体检者95例为对照组,均于清晨空腹采肘静脉血测定血浆D-dime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Fg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房颤患者血浆D-dimer、Fg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房颤患者与正常人之间PT和APTT差异均无差异(P>0.05);瓣膜性房颤患者的D-dimer高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P<0.05);左心房内径≥40mm的患者D-dimer、Fg水平显著高于左心房内径<40mm的患者(P均<0.01)。结论 PT和APTT两项指标不是房颤患者高凝状态的敏感指标。房颤患者血中D-dimer和Fg水平升高与房颤有关,说明房颤存在血栓前状态(Prothrombrotic state,PTS)。通过检测血浆D-dimer和Fg水平,有助于了解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程度,从而加强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7.
李光平  巴晓红 《山东医药》2012,52(9):46-47,52
目的 探讨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结合ABCD2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LA)患者早期继发脑梗死的价值.方法 选择TIA患者330例,观察7d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据此分为继发脑梗死组41例、未继发脑梗死组289例.同期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ABCD2评分将继发脑梗死组分为低危组(0~3分)、中危组(4~5分)、高危组(6~7分).分别检测各组血浆hs-CRP、Fg、D-D水平,并分析其与TIA早期继发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330例TIA患者7d内继发脑梗死41例,脑梗死发生率为12.4%.与对照组比较,继发脑梗死组血浆hs-CRP、Fg、D-D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而TIA未继发脑梗死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继发脑梗死患者中危组、高危组血浆hs-CRP、Fg、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低危组(P均<0.01).结论 ABCD2评分高及血浆hs-CRP、D-D及Fg水平升高可作为TIA患者早期继发脑梗死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D 二聚体及甘油三酯 (TG)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方法 对 14 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 (简称冠脉造影 )的病例测定D 二聚体和TG水平。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脉造影阴性组和冠脉造影阳性组 ,冠脉造影阳性组又分为单支单处病变组和多支多处病变组 ,比较各组间D 二聚体和TG。 结果 冠脉造影阳性组D 二聚体和TG水平比冠脉造影阴性组显著增高 (P <0 0 1) ,D 二聚体与TG水平呈正相关 (P <0 0 5 ) ;与单支单处病变组比较 ,多支多处病变组D 二聚体水平显著增高 ( P <0 0 1)。 结论 冠状动脉病变与D 二聚体及TG水平关系密切 ;冠状动脉病变范围与D 二聚体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高卒中风险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70例ABCD2评分6分~7分T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所有患者诊断后24h内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浓度测定,在入院后3d、5d、7d、10d重复测定上述指标。随访时间为3个月。主要转归指标为急性脑梗死和死亡。结果两组患者基线均存在t-PA下降及Fg、PAI水平增高。治疗组患者Fg水平于第5天下降,PAI浓度于第7天下降;对照组观察期内Fg、PAI浓度无显著差异。治疗组短期转归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能有效降低Fg和PAI水平,改善高卒中风险的TIA患者近期转归。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2例TIA发作患者,测定其发病24 h内的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与32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结果:TIA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伴有梗死灶的TIA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无梗死灶者(P0.05);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和TIA有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前状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血栓前状态相关指标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慢性房颤患者、具器质性心脏病无房颤患者和健康正常人中 ,测定血浆D 二聚体、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蛋白原 (Fg)、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 ,以及二磷酸腺苷、肾上腺素、胶原、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房颤患者根据是否服阿司匹林分为 2组 :房颤 1组为未服阿司匹林者 (17例 ) ,房颤 2组为服阿司匹林者 (18例 )。具器质性心脏病无房颤且未服用阿司匹林患者 (19例 )为窦性心律组 ,另选 17例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 :房颤 1、2组血浆D 二聚体、vWF以及MPV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和对照组 (P <0 0 5~ 0 0 1)。房颤 1、2组血浆Fg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以上指标在房颤 1组和房颤 2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与房颤 1组比 ,房颤 2组四种诱导剂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显著降低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vWF >15 0 %房颤患者Fg更高、左心房内径更大 ,与vWF≤ 15 0 %房颤患者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房颤患者存在着血栓前状态 ,且不受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影响 ,这些异常可能与房颤患者心房内血栓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浆D 二聚体水平的变化规律 ,探讨血浆D 二聚体与自发性脑出血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 30例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浆D 二聚体水平进行动态观察 (病程第 1、3、7、14及 2 1天 ) ,并与 4 0例健康人及 4 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浆D 二聚体水平从病程第 1天起即开始升高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至第 7天达高峰 (P <0 .0 1) ,以后又呈逐渐降低趋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与病程第 7天血浆D 二聚体水平呈负相关 (P<0 .0 5 )。患者的出血量与血浆D 二聚体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血浆D 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 ,提示脑出血急性期可能存在纤溶活性增高倾向。  相似文献   

13.
52例肺栓塞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对 52例肺栓塞患者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和D 二聚体进行测定 ,发现治疗有效者纤维蛋白原有明显下降 (P <0 .0 5) ,无效者则有上升趋势 ,而D 二聚体在治疗 2 4h后下降 ,其中有效者下降明显 (P <0 .0 5) ,结果表明 ,纤维蛋白原和D 二聚体的变化对肺栓塞疗效判定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 (Fg)在冠状动脉疾病不同阶段的变化 ,以及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中与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Ⅰ )的关系。方法 :对 5 2例ACS病人、49例稳定型心绞痛 (SA)病人和 5 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 (NS)进行Fg和cTnⅠ测定 ,分析二者的相关关系。结果 :SA组病人Fg测定值为( 3 .2 9± 0 .68)g/L ,低于ACS组病人 ( 3 .89± 1.0 8) g/L ,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NS组Fg测定值最低 ,为 ( 2 .91± 0 .63 ) g/L ,与ACS组及S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或P <0 .0 1)。ACS病人Fg和cTnⅠ呈明显正相关关系 (P =0 .0 0 4)。结论 :Fg在冠状动脉疾病及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ACS病人炎症与心肌损伤共存且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本研究测定了50例健康老年人和80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DD、Fg含量及PT、APTT,并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及其不同毒力与心肌梗死的关系。 方法 测定 5 1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和 4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组 )患者及 3 1例冠脉造影正常者 (对照组 )的Hp特异性抗体 (HpIgG、HpIgM )及其细胞毒素相关蛋白特异性抗体浓度 ,并同步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 (Fg)、血栓素B2 (TXB2 )变化及其与Hp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AMI组HpIgG、HpIgM阳性率及平均浓度 (或OD值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校正冠心病危险因素前、后 ,HpIgG阳性与AMI均具有相关关系。AMI组Fg、TXB2 明显高于对照组、OMI组。AMI组中Hp阳性者Fg、TXB2 明显高于Hp阴性者 (P <0 .0 5 )和OMI组中Hp阳性者 (P <0 .0 0 1) ;调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前、后 ,IgG与Fg均呈正相关 (P <0 .0 5 )。 结论 Hp感染与AMI、Fg、TXB2 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不同毒力的Hp感染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关系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Wang SY  Wei YF  Li JD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10):753-755
目的 探讨 β 纤维蛋白原 (Fg) 4 5 5G/A基因多态性在影响Budd Chiari综合征 (BCS)患者血浆Fg水平中的作用以及其与BCS发病的关系。方法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血管造影确诊的BCS患者 5 3例 ,健康对照组 10 5例。血浆Fg的测定应用酶反应法。采用酚 /氯仿抽提方法从白细胞中提取人基因组DNA ,运用PCR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 β Fg 4 5 5G/A基因多态性。结果 BCS患者组中 β Fg 4 5 5GA AA基因型频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OR =2 0 4 ,95 %CI:1 0 3~ 4 0 2 ) ;BCS患者组平均血浆Fg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无论BCS患者或健康对照 ,A基因携带者血浆Fg水平比同组GG基因型者显著升高 (0 0 1

相似文献   


18.
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血浆D 二聚体水平与冠心病 (CHD)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检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 6 7例CHD患者和 4 3例健康对照者的D 二聚体水平 ,以性别 ,年龄 ,体重指数 (BMI) ,是否并发高血压、糖尿病、CHD家族史 ,白细胞计数、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尿酸、纤维蛋白原 (Fib)浓度、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 (hs CRP)水平为危险因素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HD组的D 二聚体水平为 ( 338.5 2± 15 6 .92 ) μg/L ,对照组为 ( 2 2 1.72± 4 2 .0 2 ) μg/L ,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采用多样本的秩和检验发现稳定型心绞痛 (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D 二聚体水平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 <0 .0 1) ,AMI患者最高 ,依次为AMI >UAP >SAP和OMI≥对照者。与血浆D 二聚体水平具有等级相关关系的因素有年龄、BMI、吸烟量、Fib、Hcy、hs CRP、并发高血压和糖尿病。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只有年龄、Hcy和hs CRP与D 二聚体独立相关 ,Fib与其有独立相关的趋势。结论 :CHD患者血浆D 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 ,不同类型的CHD患者的血浆D 二聚体水平也不同 ;  相似文献   

19.
窦性心律心力衰竭患者凝血状态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窦性心律慢性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体内凝血状态的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 4 0例慢性心衰患者及 15例健康者 (正常对照组 )血浆P 选择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D 二聚体水平 ,并将 4 0例慢性心衰患者按是否服用阿司匹林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 (A组 ) 2 0例 ,非阿司匹林组 (B组 )2 0例 ,A组为标准心衰治疗加阿司匹林 75mg/d ,B组为标准心衰治疗 ,两组患者治疗 2周后 ,分别测定血浆P 选择素、vWF、D 二聚体水平。结果 :慢性心衰患者血浆P 选择素、vWF、D 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 ,A组与B组治疗后血浆P 选择素、vWF、D 二聚体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但两组改善P 选择素、vWF、D 二聚体的效果相似。结论 :慢性心衰患者体内存在高凝状态 ,这与心衰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有关 ,阿司匹林对心衰患者的凝血状态改变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患者发病早期和 1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D 二聚体、血小板第 4因子 (PF4 )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测定 40例AMI、45例UAP患者发病 2 4h和 1周时血清sICAM 1、sVCAM 1、D 二聚体、PF4 并与 3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AMI和UAP患者于发病 2 4h和 1周时sICAM 1、sVCAM 1、D 二聚体、PF4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AMI组中 ,溶栓再通者与未溶栓者sICAM 1、sVCAM 1、D 二聚体、PF4 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AMI溶栓组中再通后与再通前相比 ,sICAM 1、sVCAM 1、D 二聚体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AMI、UAP组于发病 2 4h及 1周时sICAM 1与sVCAM 1均具有正相关性 (P <0 0 1) ,PF4 与sICAM 1、sVCAM 1、D 二聚体间亦具有正相关性 (P <0 0 1)。结论 AMI、UAP从发病早期至 1周sICAM 1、sVCAM 1持续升高 ,以AMI更为明显 ,表明炎症参与心肌细胞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