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5例宫腔镜联合B超切除子宫内膜的手术操作要点、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0min,术中估计平均出血量30ml,无水中毒、子宫穿孔、宫腔粘连、宫腔积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24个月随访,总有效率达96.9%。结论对于久治无效的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联合B超切除子宫内膜是损伤最小的手术方式,术式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颈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颈息肉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均一次性成功在宫腔镜下电切,无手术并发症,出血少。结论: 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颈息肉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可行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定位下宫腔镜肌瘤剥除术治疗内突型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96例内突型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宫腔镜下肌瘤剥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定位下宫腔镜肌瘤剥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2个月,统计对比两组复发率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16.67%)(P<0.05);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失访3例,对照组失访5例,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率(2.22%)低于对照组(18.60%),妊娠率(66.67%)高于对照组(44.19%)(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定位下宫腔镜肌瘤剥除术治疗内突型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能显著减少术中损伤,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且能有效降低复发风险,提高患者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虞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观察组接受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手术前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宫腔镜下切除粘膜下子宫肌瘤的经验。方法及结果 :宫腔镜切除粘膜下子宫肌瘤 4 3例共 6 3个 ,术中予B超监护 ,手术成功率达 10 0 % ,手术时间为 (2 8± 2 2 )min ,术后出血 10~ 10 0ml,无子宫穿孔 ,体液超负荷等并发症 ,术后住院 1~ 3d ,术后随访 4 2例 ,35例月经恢复正常 ,4例月经过少 ,1例绝经 ,2例月经过多症状复发 ,3例不孕患者 1例妊娠。结论 :宫腔镜下切除粘膜下子宫肌瘤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及既保留子宫又能满意控制异常子宫出血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B型超声在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6例行宫腔镜切除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患者术前经超声进行适应证筛查,术中行超声引导监测,术后随访.结果 56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均经超声确诊,其中0型25例,Ⅰ型19例,Ⅱ型12例,均于超声引导监测下顺利行宫腔镜下瘤体切除术.结论 B型超声在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宫腔镜手术切除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切除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护理。方法 对 2 2例宫腔镜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 ,并作回顾分析。结果  2 2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 ,手术时间平均 30min ,平均住院日 (4 .8± 0 .2 )d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心理辅导 ,术前做好阴道、子宫颈准备 ,术后加强生命体征、出血、腹痛的观察 ,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刘永洁 《中外医疗》2009,28(14):88-88
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又称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是由良性的平滑肌细胞向静脉内或淋巴管的管腔内生长,甚至超出平滑肌瘤的界限而向外生长的肿瘤,其组织学呈良性,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方式,而且容易复发。  相似文献   

9.
B超监测下宫腔镜治疗56例子宫粘膜肌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会兰  张波  邱艳 《西部医学》2010,22(12):2300-2302
目的探讨B超监护下宫腔镜切除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B超监护下采用宫腔镜切除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56例患者中:0型29例,Ⅰ型20例,Ⅱ型7例。术后随访3~24个月。根据术后月经改善情况、剩余肌瘤有无增长、是否再次手术等将疗效分为满意和不满意。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术后满意率为96.2%;0型、Ⅰ型术后满意率达100%,Ⅱ型子宫肌瘤术后满意率75%。术后随访,残余肌瘤不再增长。3例要求生育者妊娠。全部手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疗效好,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严格B超监测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宫腔镜下切除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肌瘤类型及有无生育要求,分别采用刨根法、旋切法及开窗法.选择41例肌瘤直径≥5cm的患者术前予服米非司酮.结果 各类黏膜下肌瘤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发生子宫穿孔.切除肌瘤最重260 g,术前超声测量肌瘤最大直径85 mm.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术后满意率为90%.0~Ⅰ型为100%.结论 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具有创伤小、可保留子宫、不影响卵巢功能、改善妊娠情况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齐祥意 《中外医疗》2010,29(8):19-20
目的探讨患者年龄、肌瘤生长部位、肌瘤大小及病理类型与手术方式的关系,总结子宫肌瘤临床诊治的经验。方法取我院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9月1日子宫肌瘤病例399例进行分析,并对子宫肌瘤的年龄分布、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病理类型进行探讨。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399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多集中在30~50岁之间的育龄期妇女,占总样本84.46%。手术方式以子宫肌瘤切除术为主,共201例,占50.37%,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手术方法不同,年龄越小子宫肌瘤切除术所占比例越大,20~30岁组子宫肌瘤切除术占96.97%;年龄越大全切术所占比例越大,≥50岁组子宫全切术占69.23%。结论子宫肌瘤发病具有年龄集中趋势,多在30~50岁之间;子宫肌瘤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子宫肌瘤切除术将成为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术式,微创治疗方法是子宫肌瘤治疗的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戴洁  凌静 《医学综述》2012,(20):3516-3518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促排卵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PCOS患者92例,行促排卵治疗281周期,利用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情况,指导同房或人工受精。结果 281周期中,排卵168次。妊娠32例,稽留流产6例。未破裂卵泡黄素化31次,未见优势卵泡63次,取消周期19次。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4例。结论经阴道超声监测排卵并指导临床用药,对于PCOS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海扶超声聚焦刀无创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45例子宫肌瘤患者和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海扶超声聚焦刀无创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统计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65例患者海扶超声聚焦刀一次性治疗均成功,成功率100.00%,治疗总有效率96.92%.治疗期间,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6.70%,后经体位调整及修养,症状均全部消失.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经量增多35.71%,经期延长30.43%、痛经25.00%,子宫增大45.00%,周期缩短33.30%,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海扶超声聚焦刀无创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病灶消融,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轻,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张国琼 《河北医学》2013,19(1):71-74
目的: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各种类型的黏膜下子宫肌瘤,并评价该手术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008年2月至2010年5月21例黏膜下子宫肌瘤采用宫腔镜技术治疗,11例0型(A组),7例I型(B组),3例Ⅱ型(B组)。观察治疗结果并对比两组治疗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4.5±11.45min,术中血量为59.3±14.64mL,住院时间为4.7±1.34d,术后满意率为90.4%。A组和B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效果好,恢复快,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最佳选择,尤其适用与0型黏膜下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15.
黄崇梅  李燕 《中外医疗》2016,(12):71-72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不规则子宫出血病因的临床价值。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266例子宫不规则出血行宫腔镜检查联合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不规则出血的主要病因是良性病变和功能性内膜病变: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73.31%。结论宫腔镜是子宫不规则出血病因诊断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肌瘤直径大于5cm的大型内突壁间肌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之间121例因月经过多住院的大于5cm的内突壁间肌瘤的病历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A组(n=36):采用宫腔电切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TCRM)手术治疗,B组(n=85):采用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切除术(LM)。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和随访患者满意度。[结果]A组中19例需再次手术(设为A2组),再次手术顺利,未发生水中毒。17例一次性切除的病例中发生1例水中毒,1例出血超过500mL。B组13例子宫内膜切穿,术后发生3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结节,发生腹壁切口疝1例,发生皮下气肿6例,大面积皮下出血3例,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B组与A组、A2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A组满意率为94.44%,11例获得正常分娩。B组满意率为75.29%,11例获得正常分娩。[结论]对于治疗大型内突壁间肌瘤,TCRM在出血、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较LM更有优势,对妊娠和分娩更有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强度超声聚焦刀(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和MRI对其的评价。方法确诊子宫肌瘤患者40例,共48个病灶,行HIFU消融治疗,治疗前后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认真比较肿瘤的信号变化、血供情况及体积。结果 HIFU治疗1个月后,T1WI上瘤体信号值平均增加32.13(t=-5.156,P<0.01),T2WI上瘤体信号值平均增加了4.73(t=-0.632,P>0.05)。MRI显示42个肿瘤内部无强化,边缘轻度环状强化,肿瘤血供完全阻断,其余6个瘤体内少许强化,再次HIFU治疗后肿瘤内部无强化,肿瘤血供完全阻断。瘤体体积治疗前(50.3±22.7)cm3,经HIFU治疗6个月后为(18.8±12.5)cm3,t检验显示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U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MRI是其疗效评价的一种较好影像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OES4000宫腔镜,对43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其中功能性子宫出血9例,子宫肌瘤18例,子宫内膜息肉16例。结果:术后随访5~18个月月经改善率97.2%,其中无月经28.5%,月经减少47.4%,月经正常21.3%。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疗效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伍萍 《河北医学》2012,18(2):200-202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剔除子宫肌壁间肌瘤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间诊断和治疗的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72例,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开腹肌瘤剔除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进行手术.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66.3±24.3vs97.6±45.2)和住院时间(7.4±1.6vs11.3±1.8)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高热发生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30.56%,两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由于是微创手术,研究组手术时间(87.3±18.8 vs 67.4±8.7)稍长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于治疗1个月后恢复正常月经;术后3个月复查子宫肌壁,未出现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比传统手术在治疗子宫肌壁肌瘤剔除术方面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唐兴艳 《中外医疗》2013,32(3):99+101-99,101
目的探讨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对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经过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治疗,用量为12.5mg/d,每晚睡前服用,治疗时间为1个疗程(3个月)。结果 64例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贫血症状纠正,血红蛋白上升,子宫肌瘤体积缩小,患者肝、肾功能均正常。结论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小,是一种理想的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