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内窥镜设备的不断进步,官腔镜手术损伤小得到公认,并成为除子宫切除及子宫切开粘膜下肌瘤切除术外又一治疗粘膜下肌瘤、内突型肌壁间肌瘤的新方法。但就如何掌握手术适应症、减少手术并发症仍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B超监护下经阴道宫腔镜电切粘膜下肌瘤、内突型肌壁间肌瘤(腺肌瘤),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艾战平 《中外医疗》2014,33(4):81-8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腹腔镜下对53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单发肌瘤17例,多发肌瘤36例;粘膜下肌瘤并肌壁间肌瘤5例,肌壁间肌瘤并浆膜下肌瘤12例,单纯肌壁间肌瘤19例;阔韧带肌瘤2例,宫颈肌瘤5例。结果53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03.62±47.09)min;出血量(91.2±83.41)mL:术后肛门排气(1.52±0.31)d;术后病率0%;术后住院天数(4.89±1.80)d;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主要与肌瘤生长部位(壁间肌瘤出血量及手术时间长)及其大小有关。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保留性器官的理想术式。具有微创,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熟练并改进手术技巧,做好术前及术后处理.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梅 《微创医学》2012,7(3):268-26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12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资料,比较单发肌瘤组和多发肌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析不同类型肌瘤组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除1例阔韧带肌瘤靠近子宫动脉中转开腹外,119例腹腔镜手术成功。腹腔镜术中出血(89.2±3.8)mL,手术时间(110.4±35)min。单发与多发肌瘤组间手术时间分别为(99±32)min和(119±42)min、术中出血量为(86±32)mL和(99±42)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浆膜下肌瘤组术中出血量(54±32)mL低于肌壁间肌瘤组(103±82)mL和阔韧带肌瘤组(121±62)mL,手术时间分别为(110±32)min和(112±434)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浆膜下肌瘤更易于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20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30—150min,平均69min,术中出血量60~200ml,平均92ml,术后住院2~6d,平均3.5d。1个月后B超检查未发现肌瘤残留。20例随诊6~30个月,平均18个月,肌瘤无复发。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宫体部肌壁间及浆膜下肌瘤,阴道前穹窿纵切口的选择,降低了手术难度。  相似文献   

5.
方程  李鸿雁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0):1917-1918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不同部位的肌瘤的处理特点。方法对3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30例腹腔镜手术全部完成,其中1例病理报告为高分化平滑肌瘤,立即追加开腹行全宫切除术,单发性肌瘤24例,其中浆膜下肌瘤4例,肌壁间肌瘤14例,阔韧带肌瘤4例,宫颈肌瘤2例。多发性肌瘤6例,肌瘤数2~5个。肌瘤的直径1~13cm,术中出血10~100ml,术后住院平均3.5d。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在选择好病例的基础上,对浆膜下肌壁间肌瘤,阔韧带肌瘤,宫颈肌瘤分别采用电切,分离,缝扎等术式,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尤其对保留子宫未生育妇女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超监测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在B超监测下经宫腔镜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B超监测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子宫肌瘤电切术267例,其中黏膜下肌瘤243例,壁间肌瘤内突大于50%有24例,术后月经量均明显改善,内突型壁间肌瘤患者残余肌瘤无增大;宫腔黏连分解术179例,1次完成133例,2次手术分粘46例,月经恢复率100%,有生育要求的67例中,术后妊娠46例,妊娠率68.7%(46/67);子宫纵隔切除术29例,手术均1次完成;475例手术无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B超监测引导下实施宫腔镜手术是一种简便、经济、安全、有效的监护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安全保障,可作为宫腔镜手术的首选监护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大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剥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前瞻性研究最大直径>5 cm的子宫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已经占据全部宫腔,无法行经宫颈子宫肌瘤电切术(TCRM)者〕、子宫阔韧带内肌瘤及多发性子宫肌瘤腹腔镜下瘤体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术前B超检查,仔细确认肌瘤位置、数目、大小,测量肿瘤最大直径。采用容积法测定出血量。手术方法:切开肌瘤包膜,剔除瘤核,缝合创面。对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观察。术后定期随访。结果可供分析病例102例,肌瘤类型:多发性肌瘤33例,单发肌瘤69例。肌壁间肌瘤29例,其中单发肌瘤13例,最大直径5~12 cm,平均(7.6±2.0)cm;多发肌瘤16例,肌瘤数目2~14个,平均4.9个,最大直径3~8.5 cm,平均(5.2±1.5)cm。浆膜下肌瘤61例,其中单发肌瘤44例,最大直径6~15 cm,平均(8.2±2.5)cm;多发肌瘤17例,肌瘤数量2~14个,平均4.0个,最大直径2~10 cm,平均(4.9±2.1)cm。阔韧带内肌瘤8例,均为单发;最大直径7~12 cm,平均(8.1±0.9)cm。黏膜下肌瘤4例,均为单发;最大直径8~10 cm,平均(8.7±0.5)cm。手术结局:腹腔镜肌瘤剥除101例,腹腔镜辅助下腹小切口肌瘤剥除1例,无中转开腹及改行子宫全切除术者。手术时间30~240 min,平均(87.2±43.1)min。术中出血量5~400 mL,平均(53.6±56.6)mL。近期疗效:完全切净100例,基本切净2例。术中术后并发症:皮下气肿3例,皮下血肿1例(双侧腹壁/腰骶部淤血),穿刺孔感染1例。结论大子宫肌瘤及多发性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剥除是可行的,该术式对术者的技术熟练程度有较高要求,应该注意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吴坚 《中华医护杂志》2007,4(5):422-422,421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对57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尊登焦后行腹贮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 全组57例手术全都成功,其中浆膜下肌瘤32例、肌壁间肌瘤25例,肌瘤粤径.3-10cm.手术时间41-129min,平均97.6min,出血量30.200ml,平均100ml;术后体温最高38.1℃,2d后恢复正常,术后住院4.6d。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目前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下阻断子宫动脉后子宫肌瘤切除术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润萍  董俊英  李彩萍 《吉林医学》2010,31(13):1759-176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行肌瘤切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6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后行肌瘤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采用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后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形成,定期随访观察月经量,B超检查监测肌瘤复发情况,并将两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83.7±29.5)min,与对照组(93.5±32.2)min相近;术中出血量(78.5±35.2)ml,明显少于对照组(150.3±50.5)ml;研究组术后无1例血肿形成,对照组有2例;两组随访1年,研究组月经量(50±20.8)ml,明显少于对照组月经量平均(120±50.5)ml,肌瘤复发率1.5%,明显低于对照组18.2%。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行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与腹腔镜下采用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后子宫肌瘤切除术相比较,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缓解月经过多,延缓肌瘤复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术前B超确定子宫肌瘤大小、数目、位置对确定腹腔镜下子宫手术方案的价值。方法 经阴道、腹部B超诊断的67例子宫肌瘤行腹腔镜子官肌瘤剔除术(LM)45例,行腹腔镜下鞘膜内子宫切除术(CASH)22例。结果 67例肌瘤患均全程在腹腔镜下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5-145min,出血量10-150ml,术后住院3-4.5天。结论 超声检查对子宫手术术前方案的正确评估是腹腔镜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96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Xia EL  Duan H  Huang XW  Zheng J  Yu D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173-176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子宫肌瘤(TCRM)的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对962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了TCRM手术,术中进行B超声或腹腔镜监护。962例中0型子宫肌瘤281例,Ⅰ型316例,Ⅱ型282例,多发黏膜下及壁间肌瘤34例,宫颈肌瘤11例,脱出肌瘤23例,子宫腺肌瘤15例。用TCRM五步手法实施手术。结果962例患者的子宫大小平均为孕(74±13)周(5~11周),宫腔深度平均(83±14)cm(7~13cm),切除肌瘤最大直径为72cm。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977%。切除肌瘤重量平均(23±31)g(4~145g)。手术时间平均(32±173)min(9~145min)。术中出血平均(8±19)ml(5~400ml),无输血者。并发症为一过性发热3例,子宫出血1例,子宫穿孔1例,TURP综合征2例。术后月经减少情况0型黏膜下肌瘤为100%,Ⅰ型为991%,Ⅱ型为9402%,宫颈肌瘤和脱出肌瘤为100%,多发黏膜下及壁间肌瘤为84%,子宫腺肌瘤为87%。术后痛经减轻的比例为78%,贫血治愈比例8295%。结论TCRM切除子宫肌瘤安全、高效,是子宫黏膜下和壁间肌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肌瘤直径大于5cm的大型内突壁间肌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之间121例因月经过多住院的大于5cm的内突壁间肌瘤的病历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A组(n=36):采用宫腔电切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TCRM)手术治疗,B组(n=85):采用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切除术(LM)。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和随访患者满意度。[结果]A组中19例需再次手术(设为A2组),再次手术顺利,未发生水中毒。17例一次性切除的病例中发生1例水中毒,1例出血超过500mL。B组13例子宫内膜切穿,术后发生3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结节,发生腹壁切口疝1例,发生皮下气肿6例,大面积皮下出血3例,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B组与A组、A2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A组满意率为94.44%,11例获得正常分娩。B组满意率为75.29%,11例获得正常分娩。[结论]对于治疗大型内突壁间肌瘤,TCRM在出血、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较LM更有优势,对妊娠和分娩更有利。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下切除子宫后壁肌瘤缝合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除子宫后壁肌瘤的缝合方法,并与开腹手术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09年5月我院33例单发的子宫后壁壁间肌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其中,9例开腹手术,采用常规手术方式;24例在腹腔镜下手术,采用连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缝合子宫肌层及浆肌层。对两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24例腹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此种方式的缝合,平均手术时间(55±18)min(35~90min);术中出血量(62±42)ml(10~110ml)。9例开腹手术时间(60±9)min(45~70min);术中出血量(64±35)ml(20~100ml)。两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后壁的肌瘤切除,依靠更快捷的缝合方法,完全可以和非常成熟的开腹手术相媲美,充分体现了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经阴道彩超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歆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8):978-979
目的:总结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的阴道彩超声像图特点,探讨阴道彩超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果:子宫黏膜下肌瘤表现为宫腔内的类圆形或舌形低回声团块,团块基底部内膜回声中断,团块可部分或全部突入宫腔;自子宫肌层探及线状血流信号穿入团块内,团块周边可有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动脉性血流频谱为中等阻力或低阻力。结论:阴道彩超能清晰显示宫腔内瘤体结构及肌瘤与子宫内膜的关系,对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的患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使用免打结双向锯齿缝线(Quill线)连续缝合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既往115例单发肌壁间肌瘤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的临床资料,比较乔薇线间断缝合与Quill线连续缝合效果。[结果]115例肌瘤患者均完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Quill线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优于乔薇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Quill线连续缝合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的应用中具有操作简便、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等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已婚未育子宫肌瘤患者行肌瘤剔术中子宫肌瘤的类型、手术方式、出血量、手术时间,探讨术式与术后妊娠的关系。方法对79例已婚未生育子宫肌瘤的妇女行肌瘤剔除术,统计子宫肌瘤手术方式及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随访2年的妊娠率。结果 79例患者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38例,其中单发子宫肌瘤25例,手术出血量(87.50±18.64)ml,手术时间(68.85±18.34)min。多发子宫肌瘤13例,术中出血量(183.33±36.13)ml,手术时间(73.33±18.56)min;宫腔镜下11例均为单发黏膜下肌瘤,出血量(43.33±13.21)ml,手术时间(100.00±21.23)min;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30例,术中出血量(103.33±18.67)ml,手术时间(81.67±18.69)min。结论已婚未育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有助于妊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后壁子宫大肌瘤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腹腔镜下后壁大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手术过程,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手术平均时间为(70.6±40.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0.6±42.5)m L,术后排气时间(24.00±6.58)h,术后住院时间(3.80±1.23)d,术后腹部伤口均愈合良好,其中4例因术野暴露不清,中转开腹,余均能在镜下手术完成,且无术后并发症。结论只要掌握一定的手术技巧,肌瘤大小不是腹腔镜手术绝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18.
肖斌梅 《中外医疗》2010,29(21):8-9
目的总结112例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临床诊断、治疗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5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112例经宫腔镜检查加病理确诊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采用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结果 112例患者中异常子宫出血80例(71.42%),无月经改变32例(28.58%)。超声提示宫腔内不均质占位92例(82.14%),子宫内膜增厚20例(17.86%)。合并不孕20例(17.86%),合并黏膜下肌瘤29例(25.89%)。手术时间(18.65±5.76)min,术中出血(17.50±4.10)mL。术后月经恢复90例(80.35%),妊娠35例(31.2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是宫腔内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宫腔镜联合超声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方法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