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从我国现代图书馆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将当今五大最有效管理方法之一的6σ管理方法引入到现代图书馆管理中。  相似文献   

2.
6σ管理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随着药学研究的发展,制药工艺的进步,《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的实施及计算机的普及,制药全过程的有效管理逐渐引起药学界的高度重视,已成为发达国家药学界研究热点之一。如能有效地将6σ(六西格玛)产品质量的实现过程运用到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对现代药学研究和制药工业的发展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特种蛋白检测项目的分析性能,优化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根据西格玛(σ)=[允许总误差(TEa)-偏倚(bias)]/变异系数(CV)公式,计算并评价每一检验项目的σ水平。另根据操作过程规范图(OPS图)选择最佳的质控方案,通过计算质量目标指数(QGI值)以判断优先改进精密度或准确度。结果按6σ标准IgG、IgA性能为优秀,IgM、C3为良好,C4为临界;依据OPS图法,当N=2时,IgG和IgA分别采用13s和13.5s/R4s/9X质控规则,其他三项均采用13s/22S/R4S/10X质控规则;误差检出概率(Ped)达到90%(C4为50%),假失控概率(Prf)要小于5%。根据QGI结果 ,5项特种蛋白检测方法均需要优先改进精密度。结论联合应用6σ方法和OPS图法对临床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是必要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根据行业标准WS/T403-2012和6σ标准分析临床生物化学室间质评回报数据。方法:收集2014年度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室内质量控制及室间质量评价数据;按照行业标准WS/T403-2012中允许总误差( TEa )标准,计算该室已开展的室间质评项目进行σ水平、质量目标指数( QGI)、优先改进措施及性能评定等指标。结果:全部22个常规生化检测项目,其中8个项目的σ水平>6σ,5个项目的σ水平>3σ,其余9个项目均<3σ。结论:应用行业标准WS/T403-2012和6σ标准分析室间质评数据,有助于了解和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6σ质量标准评价TMS-1024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部分检测项目的分析性能,指导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管理,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选定以下6个项目:尿素氮(BUN)、肌酐(Cre)、葡萄糖(Glu)、尿酸(UA)、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对TMS-1024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精密度检测,对医学决定水平浓度进行6σ质量估计,用标准化OPSpecs图确定质控规则。结果 TG、Cre基本达到6σ的质量标准可采用质量控制方法13.5s规则,选择2个控制测定值(n=2),能提供90%的保证检出误差;UA和Glu相对6σ质量标准表现一般,UA采用12.5s规则,选择4个控制测定值(n=4,r=2),只能提供50%的保证检出误差,Glu采用12.5s规则,选择4个控制测定值(n=4,r=2)只能提供90%的保证检出误差,而TC、BUN的σ值相对6σ质量标准较低,应采用多规则13s/22s/R4s/41s/8x,选择4个控制测定值(n=4,r=2)。结论 TMS-1024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部分检测项目的分析性能指标达到了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标准,结果可靠,适合临床使用。有部分指标已达到或接...  相似文献   

6.
案例:管理咨询以6∑帮助北岸医疗集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医院面临困境。他们选择了管理咨询.得到的是一个全新的概念:6σ。他们收获的,是出乎意料的管理效率。请看《福布斯》介绍量成功的医院管理咨询案例——  相似文献   

7.
陈爱如 《中外医疗》2014,(9):132-133
目的探讨6S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在ICU护理中对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质量和安全6个方面进行调整和改进,开展活动指导,定期检查,完成评估表格,通过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6S管理知识的培训,明确6S管理实施的必要性。对实施管理前后的护理管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6S管理,重症护理及安全性评价指标实施后的结果都有所提高,其中,安全意识,6S教育和培训,日常维护,意外的错误率,消毒和隔离,环境秩序及药品管理的改善情况在20%以上;可靠性,规范运作,应急反应能力三项指标提高10%~20%;理论知识,技能,安全,效益,运营效率和医用材料的管理,六项指标的改善〈10%。结论6S开展的活动,提高了ICU护士的安全意识,减少护理差错,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S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通过对护理单元现状评估,进行一系列6S管理实践,并以定期督查护理质量、发放患者满意度问卷及护士对6S管理活动效果评价问卷方式,了解6S管理实施效果。结果实施6S管理模式后,病房管理、急救物品、护理安全等质量考核评分高于实施前;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超过85%的护士认为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参与管理的主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护理安全等。结论 6S管理模式能创建和维护良好工作环境,提升护士素养,确保护理安全,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在国内众多的制药企业广泛的实施,使得制药机械制造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sigma管理模式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6sigma管理模式小组,评价目前手术室管理流程,寻找改进空间,运用6sigma管理法经典五步措施,改进、完善管理步骤,评价6sigma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手术室的手术物品准备正确率、手术部位感染率、手术核查流程准确率和贵重仪器设备完好率。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三基考试成绩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变化。结果:6sigma管理模式实施后,手术室的手术物品准备正确率、手术核查流程准确率和贵重仪器设备完好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而手术部位感染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护理人员三基考试成绩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6sigma管理模式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有效提高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6S管理,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改善病人住院环境,提升护理人员素质。运用目视管理、定置管理定期对病区环境、护士仪容仪表、药品管理、办公室管理、表格书写、基础护理、仪器设备、治疗室管理、服务态度、护理安全10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结果:护理质理平均分由原来的86.94分上升至98.08分,病人满意度由95.33%提高到98.16%。  相似文献   

12.
6S管理在医院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秀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0):1247-1248
6S活动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企业中广泛推行,6S是整理(sort)、整顿(straighten)、清扫(sweep)、清洁(sanitary),素养(sentiment),安全(safety)的简称。作者从6S六个方面介绍了该院急诊科把6S引入护理管理中的实施及效果。虽然6S是一种企业管理模式,但只要灵活运用,对提升护理人员素质,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极为有利。1 6S的含义6S活动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企业中广泛推行,6S是整理(sort)、整顿(straighten)、清扫(sweep)、清洁(sanitary).素养(sentiment),安全(safety)的简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六西格玛(σ)质量管理方法评价罗氏Modular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项目的分析性能,用以指导质量改进。方法收集2013年全国临床实验室生化项目的室间质量评价(EQA)和本实验室室内质控(IQC)数据,用EQA数据评估偏倚(Bias),IQC数据计算变异系数(CV)水平,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案(CLIA′88)的允许总误差(TEa)通过公式(TEa-Bias)/CV计算各检测项目的σ值,评价实验室的24项生化检测项目的分析性能;并计算检验项目的质量目标指数(QGI),查找导致性能不佳的主要原因;根据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和原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NCCL )规定血脂检验项目的 T E a ,分别计算σ值,分析其差距。结果在24个检测项目中,8个检测项目大于6σ水平,占检验项目的33.3%;8个项目在3σ~<6σ水平,占33.3%;8个项目在3σ水平以下,占33.3%。对于σ<6的项目,需优先改进正确度的占37.5%,优先改进精密度的占43.8%,既需改进正确度又要改进精密度的占18.8%。根据NCEP和NCCL对血脂的质量要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的σ值分别为1.55、3.40、1.36、3.48和1.82、6.34、5.80、9.91。结论6σ质量管理理论是临床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工具,有助于临床实验室检测项目质量水平的改进。与国外相比,国内对脂类检验项目质量水平的要求差距明显,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周玉华  王丽娟  靖素华 《中外医疗》2013,32(19):169-170
目的分析并探讨6S管理模式在中心ICU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于2011年5月—2012年7月期间,对该院中心ICU病房的护理管理采用6S管理常用的定置管理和目视管理两种方法,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对病房的护理质量(包括:病房管理、病房护理、表格书写、护理安全)和病人满意度(包括:服务态度、护理水平、仪表仪容、病房环境、应急水平)进行评估,并与实施前进行比较。结果与实施6S管理模式前相比,中心ICU病房的护理质量显著提高(病房管理从实施前的83.7分提高到实施后的97.2分;病房护理由84.1分提高到98.2分;表格书写由81.6分提高到96.8分;护理安全由86.5分提高到98.6分);在病人满意度方面亦有明显提高(服务态度方面由85.4分提高到97.8分;护理水平由83.9分提高到98.2分;仪表仪容由87.7分提高到96.7分;病房环境由83.2分提高到98.6分;应急水平由84.1分提高到98.5分)。结论6S管理模式应用于中心ICU病房可大大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可在中心ICU护理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强化GMP管理 以优质产品参与国际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 ,GMP在国际上已被更多的政府、制药企业和质量管理专家一致公认是制药行业进行质量管理的优良的、必备的制度。因此 ,GMP将成为制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特别是国际市场竞争的先决条件。1 GMP的基本概念 优良药品生产标准的英文名称为GoodManufacturePracticeForDrugs,简称GMP ,我国称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是在药品生产全过程中 ,用以确保药品的生产保持一致性 ,符合质量标准 ,适用于其使用目的 ,而进行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并符合销售要求的优良的质量管理制度 ,是用科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Westgard西格玛规则评价临床血常规各项目的分析性能,并探讨其在临床血常规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本科室室内质量控制中6个月累积的变异系数(CV)作为不精密度估计值,选择2018年度第2次室间质量评价中的平均偏倚(Bias)作为偏倚估计值,总允许误差(TEa)采用生物学变异质量规范推导出的"最佳""适当""最低"3个质量标准,根据公式σ=(TEa-Bias)/CV计算各项目σ值,并评价分析性能,最后结合Westgard多质量控制规则逻辑图,选择合适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控制规则。对于σ<6的项目需计算质量目标指数(QGI)分析性能不佳的原因,提出优先改进方法。结果临床血常规8个项目中,以生物学变异质量适当水平作为质量目标,分析性能σ≥6只有1项(12.5%),3≤σ<6有4项(50%),σ<3的项目有3项(37.5%);以生物学变异质量最低水平作为质量目标,分析性能σ≥6有3项(37.5%),3≤σ<6有5项(65.5%)。对未达到6σ要求的项目进行QGI分析,有6个项目需要优先改进精密度,只有1个项目需要优先改进准确度。最终确定1个项目以生物学变异质量适当水平作为质量目标,其余7个项目选择了最低水平。结论 Westgard西格玛规则可有效评价临床血常规各项目的分析性能,帮助实验室选择合适的质量目标和室内质量控制规则,逐步提升实验室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7.
胡敏  廣芳 《四川医学》2014,(4):517-518
目的:探讨6S管理模式在病房物资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S管理法应用到病房物资管理中,同时结合信息系统,制定对管理区域的使用要求和具体措施,使病房每位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结果实施6S管理法后,物资混装、找物耗时多、清洁不彻底、物资积压、过期等问题比6S管理前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房物资管理中应用6S管理法,能降低成本、大大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具有可操作性,值得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结合6西格玛管理方法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实践,探讨6西格玛管理方法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及医师和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和2013年1月~2013年12月进行的手术作为研究对象,前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后者为观察组实施6西格玛管理方法,两组从护士业务水平、手术器械仪器准备及清洁情况、手术室工作效率、麻醉师满意度、手术医师满意度和手术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效果比较。结果:实施6西格玛管理方法后,观察组护士业务水平、手术器械仪器准备及清洁情况、手术室工作效率、麻醉师满意度、手术医师满意度和手术患者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6西格玛管理方法不但可以提高手术室护士业务水平,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还可增加医师和患者的满意度,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起到良好的作用,6西格玛管理方法对手术室护理管理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9.
陈淑招 《当代医学》2021,27(34):108-110
目的 探讨6S管理在手术室应用对医院感染、护理质量、高值耗材管理及仪器器械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手术室护理人员22名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对医院手术室进行6S管理,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未实施6S管理.管理前后各随机抽取2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6S管理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自制护理质量调查问卷由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评分;6S管理前后对手术室高值耗材随机抽查50次,评价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质量,比较6S管理前后高值耗材管理优秀率;6S管理前后随机抽取50例次仪器器械,评价仪器器械管理质量(准备及时性、有效使用率、放置规范率及损耗率).结果 6S管理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5%,低于6S管理前的8.5%,并发症发生率为2.5%,低于6S管理前的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S管理后,手术室护士人员安排、护士仪表、护士服务态度、细节护理、风险管理、文件书写及手术室环境评分均明显高于6S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S管理后,高值耗材管理优秀率为88%(44/50),高于6S管理前的48%(2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S管理后,仪器器械准备及时性、有效使用率、放置规范率均明显高于6S管理前,耗损率明显低于6S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S管理在手术室应用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高值耗材管理及仪器器械管理质量,提高手术室护士护理质量,保障手术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Sigma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手术器械管理中运用6Sigma管理模式,采用自制护理管理效果及满意度调查表对管理后服务对象进行分层调查,并与实施6Sigma管理模式前进行比较。结果实施6Sigma管理模式后各指标包括手术室器械更换率、遗失损耗率、锐器伤发生率显著低于改进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士责任意识增强,物品包装合格率、无菌包合格率以及医生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6Sigma质量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失误,使手术室标准化护理的过程达到最优状态,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