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15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组,非洛地平缓释剂组,硝苯地平控释片组,每组50例。规范治疗4周,比较不同药物对清晨自测血压、动态血压及血压晨峰的影响。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自测SBP、自测DBP、24hSBP、24hDBP)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对血压晨峰的影响明显优于非洛地平缓释剂组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对24h平均血压及清晨自测血压均有良好的疗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血压晨峰的改善情况优于非洛地平缓释剂和硝苯地平控释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影响。方法 将104例出现血压晨峰现象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和非洛地平组,每组52例。非洛地平组给予非洛地平5mg,2次/d,苯磺酸氨氯地平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mg,1次/d。观察两组血压晨峰数值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具有血压晨峰现象,治疗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血压晨峰现象的控制率高于非洛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均可有效控制血压晨峰现象,但苯磺酸氨氯地平控制血压晨峰的疗效优于非洛地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Ⅱreceptor antagonist,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与钙离子通道拮抗剂(Calcium antagonist,CCB)对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82例,随机分为氯沙坦钾组、替米沙坦组、硝苯地平控释片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培哚普利组、盐酸贝那普利组及对照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尿酸及血压的变化。结果经过8周治疗,与对照组相比,氯沙坦钾组、替米沙坦组、硝苯地平控释片组、培哚普利组、盐酸贝那普利组血尿酸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用药前相比,各组患者血压均得到明显控制(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1~2级高血压患者,ARB类的氯沙坦钾、替米沙坦、ACEI类培哚普利、盐酸贝那普利、CCB类硝苯地平控释片均能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缬沙坦单一用药,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压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1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动态血压检测明确有高血压晨峰现象的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和对照组(替米沙坦组),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8周平均SBP和DBP,清晨SBP和DBP,白天平均SBP和DBP,夜间平均SBP和DBP,MBPS的改...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评价常见国产钙离子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降压药提供参考.方法 将1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用药随机分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组(压氏达组32例和络活喜组31例)、非洛地平缓释片组(立方组33例和波依定组32例)、硝苯地平缓释(或控释)片组(伲福达组32例和拜新同组30例),治疗2个月后观察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降压治疗后患者血压得到较好地控制(P<0.01),各组国产钙离子拮抗剂与进口对照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国产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是安全有效的,不良反应轻微,且具有价格优势,值得广泛推荐为临床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氨氯地平治疗组(A组)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组(B组),采用参数监护仪对服药后第3、4天,第7、8天,第15、16天及1个月对患者血压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晨峰的控制效果。结果在1周时间的比较上,硝苯地平控释片对于血压晨峰的控制效果优于氨氯地平(P<0.05);在2周以后时间的比较上,氨氯地平的效果优于硝苯地平控释片(P<0.05)。结论在长期血压晨峰的控制上,氨氯地平疗效确切,优于硝苯地平控释片,适合于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单独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明显降低,数据对比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有效减压,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对高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高龄轻中度高血压伴晨峰现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干预组予以缬沙坦80 mg/d晨起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5mg/d睡前口服,对照组予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5 mg/d晨起口服。观察两组患者降压效果及治疗前后晨起后2 h SBP、DBP和晨峰SBP的差异。结果:两组所有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服药后6周时两组降压达标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晨起后2 h SBP、DBP比较,服药后2周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服药后4周、6周时有统计学无差异(P<0.05)。两组晨峰SBP比较,服药后2周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服药后4周、6周时有统计学无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能够有效地控制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降压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晨峰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通过动态血压检测明确有血压晨峰现象的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日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每晚服用1次,需要将剂量递增到30 mg,每日2次。服药4、8周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入选的130例高血压患者在服药4、8周后高血压晨峰值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均〈0.01)。显效率达71.5%,总有效率达89.53%。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可有效控制晨峰高血压。  相似文献   

11.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代谢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伟  刘伏元 《安徽医药》2012,16(4):482-484
目的调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产后血压、血脂、血糖情况。方法对213例PIH患者的产后血压、血脂、血糖情况进行调查和随访,并与患者住院时的血压、血脂、血糖情况比较,同时对现在的血压、血脂、血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调查时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与住院时SBP、DBP、甘油三酯(TG)相比明显降低(P0.05),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调查时无明显差异(P0.05);(2)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21人,高血压前期75人,高脂血症患者87人,2型糖尿病11人、空腹血糖受损各49人,肥胖40人,超重102人,且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聚集性;(3)混合型高脂血症组BMI、Glu、SBP、DBP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4)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相比血压、血糖、血脂明显增高(P0.01);(5)BMI(体质量指数)≥28组与BMI正常组(BMI24),TC,TG,GLu,SBP,DBP相比明显增高(P0.01)。结论血压、血脂、血糖及BMI升高呈一定的聚集性,可能是PIH患者产后血压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刘玲  刘蔚然  李锦成 《天津医药》2005,33(9):552-554
目的:观察和比较术中输异体血及输6%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l Starch,HES)对机体内环境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在全麻下择期胸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输注异体血(A组)和输注6%羟乙基淀粉(B组),每组20例。在常规监测基础上,术中监测每例患者机体内环境,包括血常规、血气、电解质,监测术前、术毕及术后24h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和凝血酶时间(TT)。结果:A组血气改变及电解质紊乱较B组明显,2组患者PT、APTT术后较术前均明显延长(P〈0.05),FIB减少(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术后24 h2组患者的PT、APTT和FIB均恢复为术前水平,TT变化不明显。结论:输注6%羟乙基淀粉可减少输异体血的不良反应,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可安全用于手术期的扩容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围手术期综合血液管理方法降低心脏手术中输血量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收集中山医院2015年9月—2016年3月接受心脏手术患者148例,分为对照组76例,采取常规管理;研究组72例(未输血48例,输血24例),采用围手术期综合血液管理。比较两组的主要临床指标,并采用多因素回归法分析影响输血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研究组输血率为33.33%,平均输血量327.08 ml;对照组输血率为67.11%,平均输血量608.55 ml;两组患者输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输血组和输血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术前血红蛋白和血球压积、术后血红蛋白和血球压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体重为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血液管理方法能有效降低心脏手术输血量。  相似文献   

14.
输血与节血     
输血是一种治疗方法,是临床救治患者的替代性治疗手段,传统输血治疗是指异体输血,但在临床输血治疗中,常出现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和血液来源匮乏。血液保护是一种“节血”手段,是现代输血的发展趋势,在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相关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90例,随机分为静脉组和末梢组各45例。分别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比较两组人员血常规检查中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小板等检查项目。结果静脉组45例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为,WBC:(5.24±3.16)×109/L;RBC:(3.34±0.98)×1012/L;HCT:(42.35±20.46)%;HGB:(115.75±15.76)g/L;MCHC:(319.78±28.79)g/L;PLT:(228.75±84.78)×109/L。末梢组45例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为,WBC:(5.86±3.18)×109/L;RBC:(3.86±0.87)×1012/L;HCT:(31.46±21.48)%;HGB:(101.56±16.48)g/L;MCHC:(322.43±28.94)g/L;PLT:(213.48±81.46)×109/L。两组患者的MCHC检查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RBC、HCT、HGB、PLT的检查结果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采血方法对血常规的检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应用静脉血代替末梢血可以有效的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原位猪心移植中,不同灌注方式对心肌的保护效果,探讨较理想的心肌保护方法。方法 将24对家养猪随机分为两组;冷血组(n=12对),采用4℃含氧合血心脏停跳液间断灌注;温血组(n=12对),用36℃含氧合血停跳液诱导心肌停跳,冷血维持,终末温血灌注保护心肌,分别于体外循环(CPB)前(T1)、开升主后30min(T2)、60min(T3)、停机时(T4)抽取中心静脉血,离心后测定两组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cTnT)、内皮素-1(ET-1)、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和心肌复跳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体外循环后,冷血组血浆中的cTnT、ET-1、MDA较温血组明显增高,心脏复跳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至基础值水平温血组优于冷血纽,且SOD保持较高的活性。结论 冷温氧合血停跳液联合灌注,能够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有利于术后心脏功能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17.
重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内环境紊乱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增海  耿淑霞 《河北医药》2005,27(10):735-736
目的 探讨重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NSI),患儿应激性高血糖(SHG)和电解质紊乱与病情发展的关系,并探讨重症CNSI患儿血糖及血钾、钠、钙、镁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对2000年5月至2003年6月住院的46例重症CNSI患儿进行血糖及血钾、钠、钙、镁动态监测,并以32例轻症CNSI患儿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重症CNSI患儿易发生SHG、低钠血症(HN)、低钾血症(HK)、低钙血症(HC)、低镁血症(HK)。血糖的升高,血钠、血钾、血钙的降低与CNSI患儿病情轻重关系密切,随病情好转,上述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重症CNSI患儿存在应激损伤,机体的过度应激反应也可引起血清电解质的改变,由此加重内环境的紊乱,故控制应激反应,稳定内环境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反复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宗骧  刘军 《天津医药》1998,26(7):403-405
回顾分析80例单采前后和60例反复单采血小板和血浆10次以上献血者的血细胞及血浆蛋白变化。使用CS-3000 Plus(Baxter)血细胞分离机,每次采集献血者血小板≥3.0×10~(11),悬浮于200ml血浆中,同时献血浆400ml,献血间隔为1个月。观察献血者单采血小板前后血细胞及血浆蛋白变化。80例单采血小板前后比较,献血者血小板计数下降30%(P<0.01),白细胞中的小细胞下降18%(P<0.01)。首次采血与10次以上单采血小板的血细胞无显著变化。单采后较其前,各项血浆蛋白指标均显著下降(P<0.01)。但10次以上单采血小板与首次相比,血浆蛋白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别。连续单采血小板1年以上,对献血者健康无影响,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使用血液回收机进行自体输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  王国林 《天津医药》2000,28(3):143-145
目的:为了解决血源紧张及输库血带来的危害,引进了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对61例手术病人行自体输血观察其效果。方法:选择择期预计术中出血超过400ml,无自体血回收禁忌症和急症大出血病人61例,术时接好血液回收机,术中随时将处理好的浓缩血回输给病人。结果:(1)血液回收机处理后浓缩血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压积值接近正常,但血小板,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含量均极低。光镜观察红细胞形态  相似文献   

20.
李宏 《医药世界》2006,(7):94-96
目的了解高校在职教工血脂水平的状况。方法:抽取空腹血测定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脂(TG)。体检人数3000人,年龄21-60岁,男教工1737人,女教工1263人,间隔10岁为一组,共分8组(男女分开)。结果:在体检的3000名教工中,血脂异常675人,占教工体检总人数的22.50%,其中男教工血脂异常为511人,占体检男教工人数的29.42%,女教工血脂异常为164人,占体检女教工人数的13%。结论: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本次体检查出血脂异常的教工,应根据其不同的冠心病危险程度,积极进行血脂水平达标治疗,以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和减少冠心病的复发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