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孤独、抑郁情绪及其相互关系探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探讨孤独感及其产生基础,了解孤独与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状态与性质性孤独量表和自评抑郁量表(SDS)对113名大学生进行了评定。结果:在状态与特质性孤独量表的因子分析中各提取出三个因子,即情感孤独因子、社交孤独因子及孤独程度因子。其中,社交状态孤独因子与社交特质孤独因子得分均为男性高于女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状态孤独量表总分与特质孤独量表总分之间呈正相关(r=0.73,P〈0  相似文献   

2.
刘方方 《校园心理》2016,(5):329-330
为了探讨大一新生的性格与孤独感的关系。采用内外向性格测量量表和UCLA孤独感量表对随机抽取的200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大一新生孤独感在性别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孤独感与性格的各维度及总分均呈负相关。所以,要引导大一新生培养社交型、自信、行动型、乐天派、感情型的性格倾向,才能降低他们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3.
孤独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在大学生孤独感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方法:使用情感和社交孤独量表、社会支持问卷和GHQ-12对126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男大学生的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显著低于女大学生。②社交孤独评分最高的是22岁和21岁的大学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评分最低的是21岁的大学生。③与情感孤独相比,社交孤独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更强。④在孤独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社会支持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对大学生的孤独感、感受和获得社会支持的技能进行干预,有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孤独与自尊,抑郁的相关初探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采用UCLA孤独量表、感情与社交孤独量表、自尊量表与自评抑郁量表在176名在校大学生中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两种孤独量表重测一致性良好。孤独与自尊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社交孤独与自尊相关性更好。孤独与抑郁也有显著相关。但因子分析发现,抑郁主要与孤独量表中对社会支持的评定有关,说明孤独与抑郁是两个相互关联的但又具有明显区别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网络社交态度是否通过影响信任进而影响社交情感,具体的,本研究关注网络社交态度、网络信任、人际信任、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五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网络社交态度量表》《网络空间人际信任量表》《人际信任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和《孤独量表》对456名成年人进行了测试。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建立五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向的网络社交态度可以直接促进网络信任,进而影响并提升现实人际信任,降低社交焦虑,并且减轻孤独感;网络社交态度对孤独感有直接作用;现实人际信任的提升可以直接降低孤独感。结论:本研究揭示了网络社交态度对焦虑与孤独感的影响及其背后的心理机制,为干预与网络社交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心理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中专生孤独、抑郁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UCLA孤独量表、感情与社交孤独量表、自尊量表及自评抑郁量表,对大中专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职业中专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孤独、抑郁量表得分均高于大学生组,而自尊量表得分低于大学生组。提示在中专加强心理卫生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大中专生孤独,抑随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UCLA孤独量表、感情与社交孤独量表、自尊量表及自评抑郁量表,对大中专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职业中专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孤独、抑郁量表得分均高于大学生组,而自尊量表得分低于大学生组。提示在中专加强心理卫生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少年孤独感、社交媒体使用强度与错失恐惧的关系,以及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UCLA孤独量表、错失恐惧量表和社交网络使用强度问卷对628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①孤独感与错失恐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6, P0.01),孤独感与社交媒体使用强度间呈显著正相关(r=0.44, P0.01),错失恐惧与社交媒体使用强度间呈显著正相关(r=0.23, P0.01);②孤独感不但对错失恐惧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β=0.42, P0.01),还能够通过社交媒体使用强度间接对错失恐惧产生影响。结论: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在孤独感与错失恐惧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采用孤独量表(UCLA)与社会技能量表(SSI)对54名网络成瘾大学生和342名非成瘾大学生进行测量,对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技能、孤独感的关系进行尝试性探讨。结果表明:网络成瘾大学生孤独感高于非成瘾大学生(t=-3.25,P=0.02);网络成瘾大学生在情感感受性(ES)(t=2.12,P=0.03)和社会控制性(SC)(t=3.05,P=0.03)显著低于非成瘾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技能呈负相关,与孤独感呈正相关;社会技能影响孤独感,进而影响网络成瘾。孤独感在社会技能和网络成瘾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533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孤独感状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SLI)对大学生的孤独感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大学生的情绪孤独体验程度较社交孤独体验程度更高;(2)男生的孤独体验程度高于女生,尤其是理科男生的情绪孤独程度偏高;(3)另外大学新生的孤独体验程度与其他年级学生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幽默风格在大学生害羞与孤独感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害羞量表、中文版幽默风格问卷和社会与情感孤独量表对52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孤独感与害羞、嘲讽型幽默及自贬型幽默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亲和型幽默、自强型幽默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害羞与亲和型幽默、自强型幽默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嘲讽型幽默、自贬型幽默存在显著的正相关。②害羞不仅对孤独感有直接预测作用,还可以通过亲和型幽默和自强型幽默起间接预测作用。结论:幽默风格是大学生害羞与孤独感关系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孤独感关系的凋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大学生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 用Young K编制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和Russell编制的UCLA 孤独量表,对73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网络成瘾组的孤独量表得分高于非网络成瘾组(U=11.52,P<0.01);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孤独感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与生活满意度量表对328名高师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相关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均两两呈显著正相关(r=-0.13~0.41,P<0.05);②回归分析表明,孤独感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不完全中介(t=1.98~-8.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对南昌市9所高校的764名大学生采用Campbell幸福感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孤独量表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教养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孤独感各因子及总分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②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孤独总分、朋友支持、父亲过度保护、父亲情感温暖和理解4个因子对主观幸福感的联合解释量最大(R2=0.197,F=40.79,P<0.001);③路径分析表明,孤独感作为中介变量对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关系产生影响。结论①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②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领悟到更多的社会支持,有利于降低个体的孤独感增加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大学生孤独感、社交焦虑与手机依赖的关系。方法:采用孤独感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和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952名大学生开展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结果:(1)大学生孤独感、社交焦虑和手机依赖呈正相关(P<0.01);(2)交叉滞后分析表明,前测孤独感对后测社交焦虑有预测作用,前测孤独感和社交焦虑均能预测后测手机依赖。结论:孤独感可以预测社交焦虑,两者均可以预测手机依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四川省自贡市农村留守老人的孤独感与老人的孝顺期待、子女间亲子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UCLA孤独量表、亲子社会支持问卷对四川自贡农村留守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留守老人的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常模(t=8.326,P<0.001);低亲子支持的农村老人孤独感显著高于中、高亲子支持的农村老人的孤独感(F=8.121,P<0.001).结论 ①农村留守老人的孤独感较高;②亲子社会支持对老人的孤独感体验有显著的影响,老人的亲子支持越低,孤独感越高.  相似文献   

17.
精神科护士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的孤独感及社会支持程度。方法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对精神科护士53人和综合科护士49人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的孤独感在文化程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1),学历越低,孤独感就越重;精神科护士的孤独感高于综合科护士(t=2.804,P<0.01),而社会支持程度明显低于综合科护士(t=-2.133~-3.072,P<0.05~0.01);社会支持度与孤独感有明显相关性(r=-0.366~-0.544,P<0.001)。结论提高精神科护士的社会支持度,有利于降低孤独感,促进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父母外出打工差异对留守儿童孤独感和社交焦虑的影响,为开展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河北省农村地区6所学校3~6年级小学生1345名(留守儿童744名,非留守儿童601名),使用儿童孤独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比较组间差异。结果非留守儿童在孤独和社交焦虑的得分,比任何类型的留守儿童均低(F=12.800,6.145;P0.01)。仅父亲外出打工和仅母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在孤独感得分上存在差异。非留守儿童以及三种类型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均存在显著相关。结论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水平较高,尤其是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孤独感更强;儿童的孤独感越强,社交焦虑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9.
小学儿童孤独感与社会创造性倾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小学儿童孤独感与其社会创造性倾向的关系。方法以修订的《儿童孤独问卷》与自编的《小学生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为工具,对以整群取样法随机选取的3至6年级小学儿童共411人进行测查。结果1除了3年级的自我孤立感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年级之外,孤独感总分、社会适应感、对同伴地位的自我评价得分均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4年级女生的孤独感总分与社会适应感得分以及6年级女生的社会适应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2除问题解决特质与自我孤立感相关不显著之外,小学儿童孤独感总体及各个维度与社会创造性倾向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威信、交往能力、冲突解决特质分别可以解释孤独感变异的4.0%,3.7%,7.0%,而小学儿童交往能力、威信均可以显著地预测孤独感及其各个维度。结论可通过提高小学儿童的社会创造性倾向,降低或消除其孤独感。  相似文献   

20.
高考生焦虑感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和比较高三应届生与复读生的孤独感与焦虑的现状及相关性。方法对128名高考生(高三应届生60名、复读生68名)进行问卷调查。选择具有较好信、效度的孤独量表(UCLA)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作为评定高考生孤独感和焦虑的工具。结果1高三应届生和复读生的孤独感和焦虑情况均显著高于各自常模;2在焦虑方面,应届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复读生(t=3.30,P0.01);3孤独感与焦虑水平有显著相关(r=0.46,P0.01);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焦虑对孤独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贡献率为24.1%。结论高考生的孤独感、焦虑情况不容乐观;应届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复读生;孤独感与焦虑有显著性正相关;焦虑感对孤独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