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随访观察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病原菌变迁.方法 对2004年4月-2005年12月的50例各种类型恶性血液病拟准备化疗的患者进行化疗前和化疗后不同时间段的呼吸道菌群定量分析,并对院内感染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对院内感染的同一种类的细菌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为16%.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真菌是主要的院内感染致病菌.其中不动杆菌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碳青霉烯类和含酶抑制剂类抗生素高度耐药,但对头孢哌酮和(或)舒巴坦这一含酶抑制剂类抗生素较为敏感.用PFGE同源性分析结果为2个克隆株.结论 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随访观察可以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预防、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期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6月174例儿童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接受强化疗后在中性粒细胞缺乏期感染发生的特点、感染发生的因素及感染种类等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儿童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7.4%;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为45.4%,其次是口腔、血液、皮肤和肠道等;细菌感染为86.8%,真菌感染为13.2%;对革兰阴性杆菌(G-杆菌)较敏感的药物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对革兰阴性球菌(G 球菌)敏感的药物有万古霉素,其他依次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医院感染致死率为44.4%。结论儿童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期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作好基础护理、加强肠道消毒、使用粒细胞刺激因子、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与警惕真菌感染等是防治儿童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期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监测与控制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目的 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感染的发病情况,加强监控,防止感染的暴发。方法 分析了我院2000~2001年间由产ESBLs细菌引起院内感染因素。结果 2000~2001年间由产ESBLs细菌引起医院感染共35株,多见于肺炎克雷伯菌17株占48.57%,大肠埃希菌9株占25.71%,阴沟肠杆菌8株占22.86%,粘质沙雷菌1株,占2.86%,研究发现,入住ICU病房先期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及长期住院与此菌感染密切相关。结论 产ESBLs细菌发生的院内感染日益增多,多见于长期住院、入住ICU病房,先期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中,广泛开展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测定,隔离ESBLs感染思者,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ESBLs细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尘肺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感染情况,为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某医院并发肺部感染的尘肺患者291人,对痰标本分离得到的273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ESBLs检测,并对产ESBLs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检出产ESBLs细菌67株,占全部菌株的24.54%(67/273);其中肺炎克雷伯菌31株、大肠埃希菌29株、铜绿假单胞菌6株、阴沟肠杆菌1株.产ESBLs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97.01%,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98%,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定、头孢哌酮等第3代头孢菌素类耐药率高,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西丁耐药率为22.58%和34.4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不敏感,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均敏感.结论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是引起尘肺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且对亚胺培南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对策;方法:收集我院血液科2000年1月~2002年12月ESBLs(+)菌株引起的感染46例;随机抽取45例ESBLs(-)菌感染者作为对照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产生ESBLs主要为G-杆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最为常见;住院时间长,中性粒细胞缺乏,免疫功能下降和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时间超过7天者为ESBLs菌株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ESBLs(+)组中以败血症和肺部感染为最主要的感染形式;所有的ESBLs菌对亚胺培南敏感,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合制剂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结论:ESBLs菌的产生有其高危因素,诊断明确后及时选用敏感抗生素,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对策;方法:收集我院血液科 2000 年 1月~2002年 12月 ESBLs(+)菌株引起的感染 46例;随机抽取 45例 ESBLs(-)菌感染者作为对照进行总结分 析.结果:产生 ESBLs主要为 G-杆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最为常见;住院时间长,中性粒细胞缺乏,免疫 功能下降和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时间超过 7天者为 ESBLs菌株感染的高危因素 (P<0.05); ESBLs(+)组中以败血 症和肺部感染为最主要的感染形式;所有的 ESBLs菌对亚胺培南敏感,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合制剂 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结论:ESBLs菌的产生有其高危因素,诊断明确后及时选用敏感抗生 素,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所致院内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总结我 院新生儿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所致院内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病原学情况、影响因素及治疗转归。 结果在81例院内肺炎的新生儿呼吸道分泌物中培养出产ESBLs细菌34株,来源于31例新生儿院内肺炎的患 儿,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同期同类菌属中非产ESBLs菌株所致的新生儿院内肺炎50例,致病菌 株50株。产ESBLs菌株对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普遍敏感,对阿米卡星、头孢吡 肟部分敏感。使用三代头孢菌素治疗组与其它抗菌药物治疗组产ESBLs菌株分离率分别为65.12%,7.89%,两组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早产儿组产ESBLs细菌菌株分离率(63.64%)明显高于足月儿组(20.83%),两 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本组研究的患儿疾病种类中,以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 院内感染产ESBLs细菌的分离率较高,分别为70.00%,58.33%;非产ESBLs细菌感染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5.6 ±1.7 d,明显低于产ESBLs细菌感染组(9.8±2.9 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广泛或长时 间使用第三头孢菌素、早产、长时间机械通气为产ESBLs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对于产ESBLs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25例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院内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5例病人在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分离前均使用过第三代头孢菌素,除1例外均合并有基础疾病。其中单独感染5例,混合感染20例,以混合一到二种病原菌为多,病原菌种类以真菌为主。无论是否混合感染,治疗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住院时间均较长。混合感染的死亡率比单独感染要高且死亡率随着混合感染病原菌种类的增加而增高。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时,白细胞数量多者、年龄小者预后好。结论存在严重基础疾病且有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史的病人,要密切注意是否有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院内肺部感染。当存在产ESBh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时,患者年龄、白细胞数、是否混合感染厦其病原菌的种类就成为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并发败血症的易感因素、病原菌分布、感染部位、预后及治疗,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8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并发败血症的临床资料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80例恶性血液病并发败血症患者中有68例处于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占85.0%,;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是前3位病原菌,分别占32.5%、20.0%、8.8%;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最敏感药物分别为美罗培南和利奈唑胺;以碳青霉烯类为主的经验用药可以覆盖81.6%的败血症病原菌.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以碳青霉烯类为主的经验性降阶梯治疗可提高败血症的治愈率;粒细胞缺乏、并发肺部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血液病疾病状态及经验用药与药敏相符度是影响转归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尘肺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感染及预防控制。方法选择我市某综合医院2004年10月1日-2005年9月29日所有住院尘肺患者291人,对肺部感染者进行痰标本分离共得到273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ES-BLs检测,并检测产ESBLs细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共检出产ESBLs细菌67株,占全部测试菌株的24.54%,其中肺炎克雷伯菌31株、大肠埃希菌29株。产ESBLs细菌对氨苄西林均高度耐药;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定等第三代头孢菌素类也高度耐药;而头孢西丁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有较强的抗菌性,但产ESBLs铜绿假单孢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却高达100%;除铜绿假单胞菌外的产ESBLs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极高;奈替米星、阿米卡星、氧氟沙星对产ESBLs细菌抗菌作用较弱。结论尘肺患者产ESBLs细菌尤其是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情况较严重,做好尘肺患者产ESBLs细菌的治疗是预防控制尘肺患者医院性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6,自引:10,他引:36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并发医院感染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调查我院近3年收治的恶性肿瘤(包括恶性血液病)并发医院感染的128例患者的基本情况。细菌培养结果及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多见于急性白内病,肺癌,好发部位为呼吸道,血液、口腔、泌尿道等,导致感染的病原菌以G^-菌为主占47.2%,G^-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阿米卡星较敏感,G^ 菌对万古霉素,环丙沙星较敏感。结论 恶性肿瘤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多见于条件致病菌,耐药率较高,积极控制原发病,预防化,放疗所致的白细胞下降,有利于医院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下降致医院感染调查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白细胞下降致医院感染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102例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对其中白细胞<1.0×109/L的37例患者,分析其出现的医院感染症状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骨髓抑制白细胞<1.0×109/L医院感染率为43.2%,呼吸道感染占56.2%;检出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50.0%;革兰阳性菌占31.3%;真菌占18.7%.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白细胞下降,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医护人员应采用合理预防感染的措施,以便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230例死亡病历医院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了解死亡患者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探讨死亡原因与感染的关系. 方法对我院2002年度死亡病历共 230份,采取回顾性的调查分析. 结果 230例死亡病历中有医院感染72例 125例次,医院感染率为31.3%,是同期医院感染的9.74倍;47.39%的死亡与感染有关;72例有医院感染的死亡病例平均住院56.4d,比全院平均住院日(17.3d)多39.1d;死亡病历中≥两种基础疾病 204例;各种恶性肿瘤 103例,占死亡总数的44.78%;呼吸系统感染占医院感染的首位;在送检的各类标本中检出G-菌37株,G 菌25株,真菌22株. 结论医院感染是加速和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各种恶性肿瘤患者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人群;呼吸系统感染是预防的重点;G-菌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4.
医院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离率、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变化趋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临床患者的标本,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共分离病原菌3311株,分离率为40.1%,科室分布以呼吸内科最多,年龄分布以60岁老年患者为多;检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首位64.4%,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占20.1%,真菌位居第3位占15.5%;病原菌感染位居前几位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耐药菌株检测发现MRSA检出率为26.75%;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敏感性最好;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的菌株检出率分别为40.1%和16.4%;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有较高敏感性,但大肠埃希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逐年增加(P0.05),产ESBLs菌株数量也逐年增加(P0.05)。结论病原菌的多药耐药是医院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临床上应改进治疗手段,重视细菌培养和合理用药,尽量减少病原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综合性中医院革兰阴性(G-)杆菌中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6年10月-2008年10月该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G-杆菌进行ESBLs确证试验,并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引起产ESBLs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G-杆菌567株,经筛选和确证试验,发现137株菌产ESBLs,产ESBLs率为24.16%。入住ICU>3 d、留置尿管、气管插管、病房环境不佳、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是产ESBLs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该院产ESBLs G-杆菌的流行处于一个相对平均水平,与入住ICU(>3 d)、侵袭性操作、病房环境及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医院内产生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浙江省 1 999年 5月至 2 0 0 0年 5月 6所医院收治的 1 85例ESBLs阳性细菌医院内感染病例 ,男 1 0 8例 ,女 77例 ;平均年龄 (55± 1 7)岁 ;1 85例中呼吸道感染 59例 ,泌尿道感染 71例 ,血液感染 1 0例 ,创口感染 30例 ,其他部位感染 1 5例。同时选取 77例ESBLs阴性细菌医院内感染者为对照 ,男 54例 ,女 2 3例 ,平均年龄 (54± 2 0 )岁。其中呼吸道感染 38例 ,泌尿道感染 2 0例 ,血液感染 6例 ,创口感染 8例 ,其他部位感染 5例。对两组病人的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研究。结果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三代头孢菌素应用 3d以上 (OR =4 52 ,95 %CI为 2 30~ 8 89)、联合应用抗生素 (OR =2 86 ,95 %CI为 1 51~ 5 43)、喹诺酮类抗生素使用 3d以上 (OR =2 44,95 %CI为 1 1 8~ 5 0 4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OR =2 1 6 ,95 %CI为 1 0 8~4 31 )及给氧 (OR =2 56 ,95 %CI为 1 1 4~ 5 72 )是产生ESBLs的细菌医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从1 4个产生ESBLs的细菌医院内感染危险因素中提取了 5个主成分进行分析 ,其方差累积贡献率达60 2 %。 5个主成分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尿路感染患者的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40例住院尿路感染患者的中段尿标本实验室检验结果。[结果]①住院老年患者清洁中段尿的病原菌检出率为82.9%。②检出的365株菌株中,大肠埃希菌占40.5%,奇异变形杆菌占17.8%,肺炎克雷伯菌占12.3%,铜绿假单胞菌占8.5%,肠球菌属占6.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51.4%和42.2%。③G-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高,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对碳青酶类无耐药;G+球菌对克林霉素、克拉霉素、氧氟沙星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无耐药。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高,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丁胺卡那敏感,对碳青酶类无耐药。④添加酶抑制剂的抗生素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药物敏感性极显著高于未添加酶抑制剂者。[结论]老年人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高,头孢哌酮舒巴坦是治疗老年人尿路感染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多重耐药菌基本情况,为制定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2013和2014年多重耐药菌目标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3和2014年该院共检出多重耐药菌2433株,其中医院感染658株,占27.04%。菌种分布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为主,占42.25%。将临床科室分为5个系统,其中外科系统检出多重耐药菌最多,五官系统最少。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以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CR-AB为主,并且外科系统医院感染多重耐药构成比最高,妇儿系统最低。另外,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结论 加强多重耐药菌患者的管理,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消毒隔离措施,降低或避免造成多重耐药菌在院内的交叉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颅脑外科感染假单胞菌培养及其药物敏感性(药敏)情况。方法调查经病原学检查所证实的医院感染病例56例:细菌鉴定采用由英国制造的细菌鉴定药敏仪;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采用微量测定法。结果培养出的13株假单胞菌中铜绿假单胞菌6株,占46.15%;产碱假单胞菌6株,占46.1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株。占7.69%。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堵南敏感率为83.33%;产碱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66.67%。均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有较高耐药率。结论颅脑外科感染假单胞菌是抢救危重患者的一个严重问题;细菌耐药和交叉耐药的日趋普遍是当前抗感染治疗的困难所在。  相似文献   

20.
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了解某院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的革兰阴性 (G-)杆菌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方法 采用浓度梯度法 (E test)检测 1 5 6株 (G-)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并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和纸片确证试验筛选和确认产ESBLs的菌株。结果 肠杆菌科非产ESBLs和产ESBLs的菌株总药物敏感率分别为 80 .4 6 %和 5 7.6 9% ,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非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等三代头孢菌素和加酶抑制剂复合抗菌药物及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肠杆菌科菌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以头孢他啶 1 4 .32 %为最低 ;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 ,产ESBLs菌株和非产ESBLs菌株均为 0。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 4 0 .5 2 %和 8.82 %。结论 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 ,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对临床抗感染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