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UF-100尿沉渣分析仪鉴别血尿来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UF-100尿沉渣分析仪鉴别血尿来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UF-100尿沉渣分析仪对159例肾小球性血尿和213例非肾小球性血尿标本进行检测,统计红细胞各项数据,并将仪器红细胞提示信息与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标本的红细胞平均前向散射强度(RBC-MFsc)分别为56.9±16.3和101.7±5.8(P<0.01)、红细胞平均前向散射光分布宽度(RBC-Fsc-DW)分别为36.1±12.8和15.4±6.2(P<0.05)、70%红细胞前向散射光强度(RBC-P70-Fsc)分别为57.8±15.8和121.1±6.2(P<0.01);红细胞提示信息与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结果判断肾小球性血尿的敏感性分别为93.7%和80.5%,差异有显著性(P<0.01),特异性分别为83.1%和 87.3%,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方法简便、快速,无主观因素干扰,结果敏感准确、客观可靠,是一种有价值的鉴别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的过筛试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红细胞形态及尿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检查在判定血尿来源定位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血尿的标本作为考察对象,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并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尿红细胞形态学,观察和分析肾小球性血尿组(glomerular hematuria,GH)和非肾小球血尿组(non glomerular hematuria,NGH)尿红细胞形态及尿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差异。结果肾小球性血尿(GH)组尿MCV值(63.71±6.03)fl明显低于非肾小球性血尿(NGH)组MCV值(92.37±12.11)fl(P0.05)且尿MCV不高于72.0fl,变形红细胞80%呈多形型。结论尿中红细胞形态及红细胞平均体积特征分析可作为血尿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之一,有助于判断血尿的来源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沉渣检测分析仪和血细胞分析仪联合检测在鉴定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US-2020尿沉渣检测分析仪和血细胞分析仪对81例不同来源血尿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42例肾小球性血尿中红细胞畸形率为(81.70±9.29)%,39例非肾小球性血尿中红细胞畸形率为(19.0±12.0)%,利用红细胞形态鉴别血尿来源敏感性71.4%,特异性94.8%,诊断符合率82.7%,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肾源性和非肾性血尿中红细胞平均体积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分别为(64.00±7.98)fL,(24.90±3.98)%和(89.00±11.89)fL,(14.90±2.4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尿沉渣检测分析仪对尿中有形成分的测定和红细胞形态观察,利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尿红细胞相关参数等对血尿的诊断均有指导意义,二者联合应用提高了诊断符合率,可更加客观准确的鉴别血尿来源,为基层医院提供了很好的鉴别诊断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70%红细胞前向散射光强度(RBC-P70FSC)、红细胞信息、尿红细胞前向散射光分布宽度(RDW)和尿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在鉴别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9份来源不同的血尿标本用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和UF-50尿分析仪进行检测,采用离心沉渣法对尿沉渣进行显微镜检。结果采用RBC-P70FSC对肾性血尿的诊断符合率为66.67%,红细胞信息的诊断符合率为71.43%,MCV的诊断符合率为52.38%,RDW的诊断符合率为33.33%。结论 RBC-P70FSC和红细胞信息在鉴别血尿来源方面优于RDW和MCV,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UF 1 0 0尿沉渣分析仪鉴别血尿来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UF 1 0 0尿沉渣分析仪对 1 5 9例肾小球性血尿和 2 1 3例非肾小球性血尿标本进行检测 ,统计红细胞各项数据 ,并将仪器红细胞提示信息与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标本的红细胞平均前向散射强度 (RBC MFsc)分别为 5 6 .9± 1 6 .3和 1 0 1 .7± 5 .8(P <0 .0 1 )、红细胞平均前向散射光分布宽度 (RBC Fsc DW)分别为 36 .1± 1 2 .8和 1 5 .4± 6 .2 (P <0 .0 5 )、70 %红细胞前向散射光强度 (RBC P70 Fsc)分别为 5 7.8± 1 5 .8和 1 2 1 .1± 6 .2 (P <0 .0 1 ) ;红细胞提示信息与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结果判断肾小球性血尿的敏感性分别为93.7%和 80 .5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特异性分别为 83.1 %和 87.3%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UF 1 0 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方法简便、快速 ,无主观因素干扰 ,结果敏感准确、客观可靠 ,是一种有价值的鉴别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的过筛试验  相似文献   

6.
段玉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11):1051-1051,1053
目的探讨利用血细胞分析仪对尿红细胞平均体积、分布宽度的检测,结合显微镜下尿红细胞形态分析鉴别血尿来源的应用价植。方法将浓缩尿液直接加入红细胞计数池内读取红细胞平均体积、分布宽度;显微镜下对尿红细胞形态分析。结果230例血尿标本中119例红细胞平均体积为(71±3)fl,分布宽度为(6±3.5)%;同时镜检红细胞形态均为畸形,大小不等,多样形占94%以上,这119例标本临床诊断为肾小球血尿;另外111例测得红细胞平均体积(94.7±7.03)fl,分布宽度为(15.9±4.55)%,镜检红细胞形态正常者占96.6%,其临床诊断为非肾小球血尿。结论利用血细胞分析仪鉴别血尿来源协助临床诊治,其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SYSMEX XS-1000i血液分析仪对尿中的红细胞进行尿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其分布宽度(RDW)的测定,评价鉴别血尿来源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文采用血球分析仪测定166例血尿患者尿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其分布宽度(RDW),其中肾小球性血尿(G-HMT)69例,非肾小球性血尿(NG-HMT)97例.结果 G-HMT的MCV明显小于NG-HMT的MCV,以73fl为界,尿MCV≥73fl提示NG-HMT,<73fl提示G-HMT,RDW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诊断准确性高,是简单无创伤性的检查.结论 测定尿中红细胞MCV和RDW诊断血尿来源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164例血尿儿童进行血、尿红细胞平均体积测定,探讨尿MCV法在儿童血尿来源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血MCV将血尿儿童分为MCV>72fl组和MCV<72fl组,采用日本MEK-6318K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测定静脉血MCV(MCVB)和尿液MCV值(MC-VU)。结果血尿儿童血MCV>72fl组50例肾小球性血尿MCVU均小于72fl,50例非肾小球性血尿MCVU均大于72fl;血尿儿童血MCV<72fl组31例肾小球性血尿MCVU均小于72fl,33例非肾小球性血尿MCVU中28例小于72fl,假阳性率为84.4%。结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易患缺血性贫血,导致本身MCVB降低,使MCVU相应降低,导致尿MCV法鉴别血尿来源的特异性降低。提示在尿MCV法鉴别儿童血尿来源时,要注意观察MCVB,以免造成血尿来源的误判。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血、尿红细胞前向散射光强度(RBC-MFsc)差值鉴别血尿来源的价值。方法测定122例血尿患者的尿RBC-MFscU和血加入离心尿上清液MFsc(RBC-MFscB)与RBC-MFscU的差值,比较尿RBC-MFscU法与RBC-MFsc差值法。结果以RBC-MFsc差值≥29.45ch为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标准其敏感性为98.3%,特异性为98.4%,正确率为99.6%;以尿RBC-MFscU≤77.90ch为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标准,其敏感性为91.9%,特异性为98.3%,正确率为93.9%。结论RBC-MFsc差值法与RBC-MFscU法相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鉴别诊断血尿来源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尿沉渣分析仪在肾性与非肾性血尿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尿沉渣分析仪sysmexUF-100在鉴别血尿来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UF-100检测80例不同来源血尿样本的红细胞。结果 应用UF-100检测变异性尿红细胞对肾小球性血尿诊断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75%。结论 用UF-100检测变异性尿红细胞以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作为鉴别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球形小红细胞不均一性血尿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地对213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非重复性球形小红细胞不均一性血尿标本的患者科室来源、临床初步诊断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临床确诊的108例肾小球疾病组和63例泌尿系感染组尿白细胞镜检、尿蛋白检查和肾功能等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213例标本来源主要为肾内科门诊(33.80%,72/213)、泌尿科门诊(21.60%,46/213)、肾内科病房(16.43%,35/213);197例明确诊断者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和泌尿系感染最为常见,分别占40.38%(86/213)和29.58%(63/213)。肾小球疾病组红细胞平均前向散射光强度(RBC-MFsc)、尿70%红细胞前散射光强度(RBC-P70 Fsc)和红细胞前散射光分布宽度(RBCFsc-DW)分别为(55.5±16.3)、(55.2±16.5)、(35.9±13.5) ch,泌尿系感染组分别为(57.2±17.2)、(57.4±16.8)、(35.2±13.1) c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小球疾病组尿干化学蛋白检查阳性率和24 h尿蛋白定量阳性(≥0.15 g/24 h)分别为95.37%(103/108)和80.56%(87/108),均显著高于泌尿系感染组(34.92%,22/63和4.76%,3/63),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肾小球疾病组尿白细胞镜检(≥5/HP)阳性率显著低于泌尿系感染组(24.07%,26/108 vs.87.30%,55/63),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球形小红细胞不均一性血尿疾病来源广泛,结合尿白细胞镜检、尿蛋白检查等指标对其来源鉴别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也是医院检验机构经常遇到的标本。通过实验室多项检测指标来鉴别血尿来源,从而区分肾小球与非肾小球血尿,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本文应用Diasys R/S2003尿沉渣工作站和KX-21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尿患者尿中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红细胞体积分布曲线(EVDC)及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同时,观察红细胞形态,算出其畸形率,对它们进行比较,以探讨这些指标在判断血尿来源上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沉渣工作站与血球计数仪联合检测对血尿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标准化方法处理尿标本,联合用DiasysR/S2003尿沉渣工作站和东亚KX-21血液分析仪检测120例血尿标本中红细胞(RBC)形态和畸形率及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并进行RBC分型。结果尿沉渣工作站下血尿畸形RBC计数、尿MCV值以及联合应用工作站和MCV值3种方法对诊断肾性血尿的敏感性分别为82.9%、87.5%、95.8%,特异性分别为92.0%、82.7%、94.1%,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5%、85.1%、95.0%。肾性血尿中,尿RBC的MCV≤75fl;畸形RBC多于2种以上,RBC畸形率≥75%。非肾性血尿主要为正形RBC,无多形状畸形RBC。在肾性与非肾性血尿中,RBC的MCV值和畸形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尿沉渣工作站分析和血球计数仪均对血尿的定位诊断有指导意义,而两者联合检测可更客观、准确地鉴别血尿来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联检对鉴别血尿来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经临床确诊的102例肾小球和非肾小球疾病患者的新鲜中段尿作仪测尿红细胞形态相关信息、尿沉渣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和部分理化指标的测定,比较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51例肾小球疾病中仪测法和显微镜法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2%和94.1%;51例非肾小球疾病中仪测法和显微镜法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2%和92.2%。如以非均一性红细胞为鉴别肾性血尿的标准,显微镜法和仪器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1%、92.2%和90.2%、88.2%;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联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1%、94.1%。结论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联检对鉴别血尿来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鉴别血尿来源的探讨马骏龙丛玉隆陈淑云周建山丁颖1979年Birch首先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变化,把血尿分为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这种分类方法以后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赞同。但显微镜检查法是通过人眼观察单个红细胞的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UF-100判剐血尿来源的可信性。方法采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UF-100与显微镜同时检测651例血尿中红细胞形态,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自动尿沉瀣分析仪UF-100检测651例血尿中393例显示红细胞来源信息,与显微镜检测结果比较符合率为:肾小球性血尿为85.5%,非肾小球性血屎为100%。结论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UF-100检测血尿来源可信度高,简便快速。但仪器提示肾小球性血尿的小红细胞最好用显微镜验证。仪器提示未分类红细胞的必须用显微镜分类确诊,以减少误诊,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7.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中较多见的一种临床疾病,根据血尿来源可以分为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作者利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中红细胞的畸形率、畸形红细胞种类,同时使用血细胞分析仪的稀释模式测定尿中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以探讨其在鉴别血尿患者红细胞来源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相差显微镜与AVE-764B尿沉渣分析仪在肾小球源性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应用相差显微镜和AVE-764B尿沉渣分析仪检测300例血尿患者的尿红细胞形态,并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计算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相差显微镜诊断肾小球源性血尿敏感度83%,特异度99%;AVE-764B尿沉渣分析仪诊断肾小球源性血尿敏感度90%,特异度94%,两种方法判断血尿来源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对鉴别血尿来源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AVE-764B尿沉渣分析仪快速、方便,更适用于临床筛查血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LabUMat全自动尿沉渣分析工作站在鉴别诊断儿童肾性及非肾性血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LabU-Mat全自动尿沉渣分析工作站结合人工鉴别对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患者的尿红细胞位相进行检测,分析其临床诊断符合率。以尿红细胞大于8000个/mL,其中畸形红细胞大于80%,G1红细胞大于或等于5%,作为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标准。结果 LabU-Mat全自动尿沉渣分析工作站对肾性血尿及非肾性血尿患者尿红细胞位相分析的临床符合率分别为87.7%和90.1%。结论利用LabUMat尿沉渣全自动分析工作站检测尿红细胞位相,可准确、快速、有效地鉴别儿童血尿来源,对临床上鉴别诊断肾性与非肾性血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差值法在鉴别血尿来源中的价值.方法测定129例血尿患者的血MCV和尿MCV,计算两者之间的差值,用他来判别血尿来源,并与尿MCV法作比较.结果以MCV差值≥9.70 fl为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标准,其敏感度为0.920,特异度为0.987,正确率为0.961;以尿MCV≤70.75 fl为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标准,其敏感度为0.880,特异度为0.899,正确率为0.891.结论与尿MCV法相比,MCV差值法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以作为筛检血尿来源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