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凝血和纤溶活性的改变,探讨氯沙坦降压治疗后,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将30例1~3级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和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所有入选对象1个月内未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受体阻制剂,检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D-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高血压组予氯沙坦50~100mg/d治疗,疗程4周后再次检测PAI-1活性及D-D、vWF水平。结果高血压组PAI-1活性、D-D、vW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高血压病人经氯沙坦4周治疗后,PAI-1活性及D-D、vWF水平较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PAI-1、D-D、vWF明显升高,存在凝血、纤溶功能改变。氯沙坦除降压效果良好外,还能降低PAI-1、D-D、vWF水平。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凝血、纤溶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珍珠降压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肝风内扰型)患者血压及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纳入9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对照组45例。2组血压水平属1级者分别给予复方珍珠降压胶囊与复方羚角降压片,4粒/次,3次/日;对血压水平属2级者,同时加服卡托普利片,12.5 mg/次,每天3次。在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分别检测患者的血压(SBP、DBP),并计算脉压(PP),检测动脉弹性指数C_1与C_2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SBP、DB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脉压无显著变化(P>0.05)。2组治疗后C_1较治疗前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C_2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珍珠降压胶囊可明显降低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肝风内扰证)患者的血压,同时可改善小动脉弹性,进而保护靶器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孙丽侠 《海南医学》2008,19(7):76-77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及对尿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4—12月期间我院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6例,服用氯沙坦50mg,或加服双氢克尿塞片12.5mg1~2次/日,少数病人每天只增加氯沙坦50mg口服。测定服药前及服药后2、4、6、8周时的坐位血压、心率,并测定服药前和服药8周后的立位血压、尿蛋白、尿糖、白细胞计数、离子及肝肾功能。结果单用氯沙坦或加用双氢克尿塞后8周,坐位血压下降总有效率为79.58%,其中显效47.53%,血压由服药前(157.01±10.18/97.16±4.53)mmHg下降为(133.13±8.38/82.18±5.98)mmHg,血压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立位血压由服药前(155.13±10.57/93.66±4.68)mmHg下降为(134.05±9.50/82.13±5.61)mmHg,血压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无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用药前后心率、尿糖、白细胞计数、离子及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但尿蛋白有减少。结论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具有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的作用,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既安全又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s)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抑制剂(PAI-1)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TIAs中的意义。方法选择62例最近一次脑缺血发作症状<72小时的TIAs患者,50例健康人作正常对照组。对每例患者均做MRI扫描。用酶免法(ELISA)测定上述因子,比较差异。结果TIAs组vWF(P<0.001)和PAI-1(P<0.001)明显高于对照组,t-PA(P<0.001)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TIAs的发病与内皮细胞损伤、凝血及纤溶异常等因素有关,且对未来大面积血栓形成有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氯沙坦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中对左心室重塑的预防和逆转的作用。 方法 :12 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对照组 (波依定组 ) ,入院时行超声心动图测定室间隔厚度 (IV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 ) ,并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 (LVMI)。治疗 6个月后复查上述指标。 结果 :(1)对照组治疗后LVPW和IVSd有变薄的趋势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 6个月后LVMI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2 )氯沙坦组治疗 6个月后LVPW、IVSd、LVMI均有改善 ,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3)两组间降压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降低血压可抑制和逆转左心室重塑 ,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还具有降压外的消退和预防左心室肥厚及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作用 ,其抑制和逆转左心室重塑 ,保护心脏功能作用优于钙离子拮抗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缬沙坦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降压效果和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9年月6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按单双号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单独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联合缬沙坦与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血压变化、心功能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妇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ET-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变化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妊高征组和正常对照组孕妇血浆中vWF、ET-1、t-PA和PAI-1水平。结果:妊高征各组与正常晚孕组vWF、ET-1、t-PA、PAI-1均比正常非孕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妊娠期高血压组与正常晚孕组相比vWF和PAI-1水平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子痫前期、子痫组与正常晚孕组相比vWF和PAI-1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且随病情加重呈递增趋势。但t-PA在妊高征组与晚孕组之间无显著性改变。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高征组血浆ET-1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子痫前期、子痫组血浆ET-1水平较轻度妊高征者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孕妇血浆vWF、ET-1与PAI-1水平是检测妊高征病情进展的重要指标,其水平变化对指导妊高征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氯沙坦钾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32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口服氯沙坦钾片,1 H25~50mg,服药前和服药后20、30周,由超声心动图测量发心室的结构变化.结果:36例患者中32例顺利完成研究,超声心动图显示氯沙毽钾治疗20周后,左心室重量(LVM)、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降低,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IVST)和左心室后壁厚度(PWT)变薄,继续治疗到32周,上述指标降低更明显.结论:氯沙坦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可有一定程度逆转心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献报道,葛根素对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较好疗效。本研究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vWF、t-PA及PAI-1含量的影响,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0例,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5~79岁,平均63.1岁,病程2.1~25年,平均12.8年;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56—78岁,平均63.8岁,病程2.2~24年,平均12.4年。排除酮症酸中毒、慢性肾炎、肿瘤、心力衰竭、贫血、水肿、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甲亢、尿路感染者。  相似文献   

11.
氯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 (IR)的影响。方法 :30例正常健康者和 3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测血糖 (GLU)、胰岛素 (INS)、C肽 (CP)等。原发性高血压组用氯沙坦治疗 8周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 :高血压患者空腹血糖 (FG)、空腹胰岛素 (FINS)、餐后SG2 、INS2 均高于正常组 (P <0 .0 5 ) ,但胰岛素敏感性 (ISI)低于正常组 (P <0 .0 5 )。氯沙坦治疗 8周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 ([AUC]I)、C肽曲线下面积 ([AUC]CP)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ISI明显增高 (P <0 .0 5 ) ,CP/INS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 ,氯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IR ,提高其ISI。  相似文献   

12.
氯沙坦和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氯沙坦和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高血压患者126例分为2组氯沙坦组,贝那普利组,分别观察两药治疗高血压患者4、8周的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第2、4、8周后显示,两药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整个治疗期间血压持续平稳下降。氯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4周降低舒张压的有效率分别为84.7%、81.8%,8周有效率分别为91.7%、89.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沙坦是一种安全、有效、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的降压药。  相似文献   

13.
为观察氯沙坦(Losartan)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的内径、内中膜复合体以及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对15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服用Losartan 50 mg/d3个月,治疗前后监测24 h动态血压,并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和肱动脉充血反应法,检测患者颈动脉的内径、内中膜复合体厚度和充血前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发现Losartan使患者24 h收缩压从(143.13±2.95)mmHg(1 kPa=7.5 mmHg)降至(134.87±1.64)mmHg,下降(8.62±0.80)mmHg(P<o.001).24 h舒张压均值从(92.47±2.59)mmHg降至(86.27±2.40)mmHg,下降(6.20±o.53)mmHg(P<0.001).颈动脉内径由(6.63±0.98)mm减为(6.23±1.03)mm,减少(0.39±0.04)mm;内中膜复合体从(0.95±0.19)mm降至(0.81±0.21)mm,减少(0.13±0.02)mm(P<0.001)、肱动脉内径变化率由(4.71±3.18)%增至(10.61±3.03)%,增加(5.92±0.26)%(P<0.001).结果表明Losartan在控制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同时,还能逆转颈动脉壁的早期异常,修复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的影响。方法:10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标准强心、利尿和扩血管等药物治疗。前列地尔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结果:前列地尔组和对照组vWF均明显下降,前列地尔组更为明显。前列地尔组和对照组PAI-1均明显下降,前列地尔组更为明显。结论:前列地尔能明显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vWF和PAI-1的水平,较常规治疗进一步减少vWF和PAI-1,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5.
雷公藤做为传统中药,多年来用于治疗肾病患者的蛋白尿、血尿,具有激素样抗炎、免疫抑制作用。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中PAI-1水平增高,细胞外基质增多,我们用雷公藤治疗这类患者,观察血浆中PAI-1的变化。1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4-67岁,平均38.6岁。按是否使用雷公藤分为治疗前组和治疗后组。30例患者均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并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30例患者均行肾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NO、vWF和DD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一氧化氮 (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及D 二聚体 (DD)的变化 ,了解它们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 ,测定4 0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2 3名正常人血浆NO、vWF和DD水平。结果 糖尿病 (无并发症 )患者血浆NO水平( 4 7.6 4± 18.38μmol/L)明显低于正常人 ( 75 .4 9± 15 .6 6 μmol/L ,P <0 .0 1) ,vWF水平 [( 4 9.4 6± 7.93) % ]明显高于正常人 [( 2 3.6 9± 3.6 3) % ,P <0 .0 1],DD水平 ( 1.0 3± 0 .0 9mg/L)明显高于正常人 ( 0 .2 5± 0 .36mg/L ) ;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血浆vWF水平 [( 10 9.4 6± 12 .93) % ]明显高于糖尿病无并发症者 [( 4 9.4 6± 7.93) % ,P <0 .0 1]。结论 血浆NO、vWF及DD水平反映 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在糖尿病的临床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血浆vWF水平有可能是 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凝血因子激活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高现病程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200例高血压病患(其中包括184人次脑卒中患)的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和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von Willebrand Factorm,vWF)水平,并用相同的方法测定70例对照上述指标。结果 高血压病3期血浆vWF及D-D水平显高于高血压2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高血糖合并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110例高血糖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氨氯地平(HG/A组)和氯沙坦(HG/L组)治疗12周。并将两组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S)患者分别作为MS/A组和MS/L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HG/A组和HG/L组患者在经过12周治疗后,SBP和DBP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患者SBP和DBP降低幅度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HG/L组FINS水平和HOMA-IR与HG/A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MS/L组患者FINS水平和HOMA-IR与MS/A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糖合并高血压患者在经过氯沙坦治疗12周后,不仅血压下降,而且胰岛素敏感性提高;MS患者经氯沙坦治疗12周后胰岛素敏感性也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62例原发性高血压未接受口服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的降压治疗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为对照组(30例),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为治疗组(32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RV各项时域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间的HRV的SDNN、SDANN、rMSSD、PNN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提高患者的HR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