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喉镜在经口气管插管后经鼻胃管置入术困难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5例喉镜直视下用气管插管钳将鼻咽部、口腔内卷曲的胃管夹准送入胃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全部205例在经口气管插管后经鼻胃管置入术困难的患者,在喉镜直视下均一次性插胃管成功,成功率100%.结论 喉镜直视下用气管插管钳插胃管成功率高,较胃镜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插胃管简单迅速,术后并发症少,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喉镜在经口气管插管后经鼻胃管置入术困难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5例喉镜直视下用气管插管钳将鼻咽部、口腔内卷曲的胃管夹准送入胃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全部205例在经口气管插管后经鼻胃管置入术困难的患者,在喉镜直视下均一次性插胃管成功,成功率100%.结论 喉镜直视下用气管插管钳插胃管成功率高,较胃镜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插胃管简单迅速,术后并发症少,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较好地解决昏迷、吞咽困难和气管插管等患者胃管置入困难的问题。方法:通过对常规胃管进行改造,利用胃镜活检钳作内芯,采用活检钳引导插胃管法,为吞咽困难、气管插管、常规插胃管方法失败的24例患者置入胃管。结果:24例患者均按上述方法插管成功,无一例胃管在鼻咽、口腔内蜷曲或盘旋等现象,亦未发生鼻黏膜损伤出血,一次成功率100%。结论:胃镜活检钳引导插胃管法,大大提高了危重患者插管的成功率,且操作简便、易行、省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从而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放置胃管是外科手术前常用的一项护理措施 ,且大多数患者术前处于空腹状态 ,插入胃管后部分胃液不易抽出 ,而难验证胃管位置 ,我们采用侧卧位抽取胃液的方法 ,取得成功。现将经验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 0 0 1年 9月~ 2 0 0 2年 2月 ,2 9例胃肠道手术患者 ,在手术前空腹插胃管 ,验证其位置。将 2 9例患者随机分组 ,采取侧卧位插胃管者 14例 ,取平卧位 15例 ,当胃管插入所量至深度时 ,用针筒抽取胃液 ,侧卧位组即刻能抽出胃液 ,而平卧位组有 6例不能抽出胃液 ,此时将胃管插进 2~ 3cm ,胃液仍不能抽出 ,协助 6位患者 ,右侧卧位 ,胃液很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喉镜在经口气管插管后经鼻胃管置入术困难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5例喉镜直视下用气管插管钳将鼻咽部、口腔内卷曲的胃管夹准送入胃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全部205例在经口气管插管后经鼻胃管置入术困难的患者,在喉镜直视下均一次性插胃管成功,成功率100%。结论喉镜直视下用气管插管钳插胃管成功率高,较胃镜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插胃管简单迅速,术后并发症少,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6.
腹部创伤的危重患者行胃肠道手术,尤其是行上消化道手术后,为进行胃肠减压、引流及后期的营养支持,半数患者行胃插管造口,同时也会放置鼻胃管.胃造口管与鼻胃管在胃内的方向相反,能够彻底引流胃内容物,胃液减少时及时拔除鼻胃管,减少因放置鼻胃管引起的不适、误吸等[1].在康复期,多长期放置胃造口管进行上消化道的减压引流,下消化道则通过空肠插管造口行肠内营养,促进患者康复[2].然而胃插管造口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造口旁漏是少见的并发症[3].笔者将我科1例严重腹部创伤合并多处骨折患者行胃插管造口致造口旁漏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在困难胃管置入术的应用5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常因重症患者无法进食需插胃管以给予胃肠内营养,但由于患者不能配合,常导致胃管难以置入,或误置人气管。本科自2002年以来,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在直视下将引导胃管送人食管,顺利解决了困难胃管置入的问题,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纤维支气管镜在困难胃管置入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7例常规胃管置入困难危重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置入和纤维支气管镜明视置入胃管,观察胃管置入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 187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置入胃管135例,均1次成功置入,无明显鼻咽部黏膜损伤并发症;行纤维支气管镜明视置入胃管52例,1次成功置入49例,3例改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成功置入.结论 对预测或常规胃管置入困难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或明视置入,能明显提高胃管置入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尤以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法为佳.  相似文献   

9.
26例胃肠减压引流不畅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滢 《中国临床护理》2012,4(2):104-105
回顾分析26例实施胃肠减压的患者治疗过程中胃管引流不畅的原因:胃管部分脱出、胃管发生折曲、负压器引流无效、胃管堵塞、置管深度不足、患者自行拔管等。通过提高护理人员插管技术,做好插胃管前宣教告知取得患者的配合,加强管道护理,改进胃管固定方法,胃肠减压引流不畅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喉镜明视插胃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ICU经常遇到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 ,同时需要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或胃肠引流的患者 ,常规的插胃管法常不易成功。我们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用喉镜明视插胃管的方法 ,均一次插管成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择 1 997年 9月至1 998年 9月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和需插胃管的患者 1 35例 ,其中按常规方法插胃管失败者 35例 ,男 2 3例 ,女 1 2例 ,1 8~ 75岁 ,清醒者 8例 ,意识障碍者 2 7例。疾病种类 :颅脑外伤 1 0例 ,有机磷农药中毒 8例 ,脑血管意外 6例 ,复合外伤 5例 ,肺心病 3例 ,肺性脑病 3例。1 2 方法1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数字减影(DSA)透视下,经过鼻腔将胃管、空肠营养管联合置入及其临床应用的范围和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8月23日-2009年10月22日期间35例需要行肠内营养的患者,在DSA透视下经鼻腔将胃管以及预先套入的空肠营养管联合置入,置管成功后分别造影,显示胃管位于胃内,而空肠营养管末端位于空肠内。结果35例患者成功置管。置管时间为4.9~18.6min,平均10.8min。置管中及置管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置管后营养管在位良好,喂养过程顺利。结论DSA透视下经鼻胃管、空肠营养管联合置入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肠内营养途径,同时解决了胃液引流问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陈颖  陈屹 《全科护理》2013,11(5):391-392
[目的]探讨经胃管注入高渗盐水对胃瘫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腹部术后发生胃瘫的18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胃肠减压联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治疗,治疗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经胃管注入高渗盐水,比较两组病人24h胃液引流量、恢复经口进食时间以及胃肠道的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24h胃液引流量、恢复经口饮食时间、胃肠道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胃管注入高渗盐水对术后胃瘫病人胃肠功能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是促进术后胃瘫恢复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肠管在危重病人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 将7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危重病人采用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观察开始实施时间以及并发症等,并与对照组35例危重病人经胃管营养进行比较,评价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开始时间与营养管途径有关,与胃管途径相比,经鼻肠管肠内营养的开始时间比胃管途径要早,而胃潴留、返流及误吸等并发症发生率少,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经鼻肠管途径比经胃管更为安全有效,并能将实施肠内营养的时间显著提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鼻空肠管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06例和对照组97例,两组均给予重型颅脑损伤后的对症治疗方案和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在入院第3天经胃管给予营养支持,试验组在入院第3天给予经鼻空肠管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营养状况、胃肠道功能、胃液PH值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在入院第20天的营养状况和胃肠道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院第10天和第20天两组患者胃液PH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并发症中除泌尿系统感染外,其余3项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人院第3天给予经鼻空肠管营养支持,能对患者营养状况、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以及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出现起到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熊小凡  邹风林  胡淑华 《全科护理》2013,(31):2889-2891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和胰胃吻合方式胃管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临床资料,分别观察胰肠或胰胃两种吻合方式胃管留置的部位、留置时间、堵管脱管处理、引流液的量和性质等。[结果]11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胃吻合31例,胰肠吻合79例,平均留置胃管6d,计划拔管102例,因堵管拔管2例,病人自行拔管6例,重置胃管6例;胰胃吻合术胃管平均留置4d或5d,胰肠吻合术后平均6d或7d,1例病人出现胃瘫。[结论]加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和胰胃吻合方式胃管的观察与护理是病人顺利康复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硅胶胃管在老年患者胃内留置安全时间。方法选择本科室100例需要长期胃肠营养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传统组患者胃管留置时间为4w,观察组患者胃管留置时间为3 w。对使用后的胃管进行胃管前10cm的颜色、胃管前10cm处反折10 s后形成的压痕、胃管前10cm处的硬度、胃管前10 cm反折10s后的回弹角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胃管在颜色、压痕、硬度及回弹角度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需要长期留置硅胶胃管的老年患者,推荐安全留置时间为3w。  相似文献   

17.
目的准确判断病人的胃肠道功能恢复状况 ,选择最佳的拔除胃管时机 ,提高拔管成功率。方法选择我院普通外科住院的粘连性肠梗阻、腹腔炎症所致的肠梗阻、肠道肿瘤所致的肠梗阻病人以及行胃肠手术而留置胃管的病人 1 0 0例 ,进行随机分组 ,5 0例为对照组 ,采用传统方法 ;5 0例为实验组 ,通过监测胃液常规的胆红素水平 ,了解胃液中胆汁返流的情况 ,来判断病人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 ,以决定拔除胃管的时机。结果实验组 :采用监测胃液中胆红素水平指标判断拔管时机 ,拔管成功率为 94 %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 ,拔管成功率为 80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胃液胆红素水平表达了胃肠功能的恢复状态 ,应用胃液常规检测病人胃液中胆红素水平 ,可以准确地判断肠梗阻病人和胃肠手术病人胃肠道通畅程度及功能恢复状况 ,确定拔管的最佳时机 ,提高拔管成功率 ,减轻病人的痛苦 ,降低治疗费用 ,提高护理质量 ,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鼻饲与间歇鼻饲的利弊,为临床正确选择鼻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重症监护室鼻饲患者1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持续鼻饲,观察组采用间歇鼻饲的方法 ,记录两组患者腹胀、腹泻、胃潴留、呛咳、反流等并发症发生的次数,胃液pH值。结果持续鼻饲与间歇鼻饲方法在腹胀、腹泻、反流、呛咳、胃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鼻饲方法患者的胃液p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鼻饲胃液pH值更接近生理值。结论间歇鼻饲优于持续鼻饲,对胃液pH值影响更小,有利于患者营养的吸收,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肠喂养管在重症脑损伤合并胃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监护室收治的重症脑损伤伴胃潴留患者30例,在pH值引导下,应用胃内注气法,将小肠喂养管作为鼻肠管盲插至患者十二指肠或空肠,以缓解患者胃排空障碍。结果30例患者中,29例小肠喂养管置入成功,1例失败,置管成功率为96.7%,胃潴留改善率为93.3%,营养支持维持率为93.3%。结论将小肠喂养管应用于重症脑损伤合并胃潴留患者中,可纠正、改善患者胃潴留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术后2种胃管固定方法的应用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熊玉梅 《现代护理》2007,13(3):635-636
目的比较2种胃管固定方法用于食管癌术后胃管固定的效果。方法将390例食管癌术后留置胃管的患者按胃管不同的固定方法分为2组:实验组195例,对照组195例,观察2组患者胃管脱落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胃管脱落发生率分别为10.26%,17.44%,2组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吻合口漏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吻合口漏发生率低。结论采用胶布加系带双重固定胃管的方法可以减少胃管脱落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