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子静电热是研究分子的一个量子化学理论指数,它可以用来判断分子的整体性质,尤其是分子的反应活性。本文介绍并评述了小分子的分子静电势的多种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比给出了一些简单分子的分子静电势的计算结果,以便总结出各种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生物分子调控网络的研究从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揭示复杂的生命现象,是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生物信息学研究的前沿.本文从数据库平台、调控网络特性、构建方法及应用和展望等方面综述了生物分子调控网络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中90%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手术、放射性碘治疗、TSH抑制是目前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的三步曲。虽然目前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手段非常成熟, 但是仍有少量患者因病灶出现失分化摄碘能力下降, 而无法获益于传统的131I治疗, 称为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 对于这类患者使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是甲状腺癌治疗上的进步。甲状腺癌分子病理学的研究, 为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笔者就目前对于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叙述了药物分子构象对药物分子药理作用的影响,讨论了非平衡药物分子构象在药物分子活性中的作用。同时也介绍了分子轨道方法在研究药物分子构象中主要优点和限制,并展望分子轨道计算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计算是计算化学中两种基本的方法,是解决有机和药物分子结构以及阐明结构与性能关系的有力工具。物理有机化学和药物构效关系研究中,已有许多文献采用量子化学计算得到的各种分子轨道参数来进行相关分析和理论说明。但是,量子化学计算花费的机时与所计算的电子数目的4次力成正比,对于较大的有机药物分子,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计算,不利于快出科研成果。分子力学是建立在经典力场和实验参数基础上的一种计算方法,具有直观和优化几何构象花费计算机  相似文献   

6.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且恶性程度和致死率均较高。传统的影像技术对胶质瘤的诊断优势有限,很难提供胶质瘤分子水平的生物特性信息。分子影像学应用能与分子靶点特异性结合的探针,借助影像技术,可在体、无创、重复、实时地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定性和定量地研究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为提高对胶质瘤生物行为、诊断及治疗方面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是分子影像领域中领先的成像技术,同时也是分子影像的代表,并且随着高特异性分子成像探针的开发,将会使分子影像学在胶质瘤的诊断中彰显无尽的魅力。本文将对分子影像学在胶质瘤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乙酰胆碱酯酶的叔胺型重活化剂一直被认为是比较理想的重活化剂,但是,由于缺少明确的理论指导,国际上探索了20多年仍未见有明显进展。本研究对文献报道的“非季铵型”重活化剂,通过分子力学(MMPM程序)和量子化学(MNDO程序)计算,进行构效关系分析,讨论其作用机理,并根据我们自己的重活化剂作用机理,设计了新型重活化剂的基本分子结构,可供药物合成参考。  相似文献   

8.
99Tcm放射性药物的发展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9年美国哈佛大学Weissleder教授提出分子影像概念以来,分子影像技术迅速发展,其不仅在临床医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基础医学、药学以及材料科学研究中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各种分子显像模态(核医学、磁共振、光学、靶向超声等)中,核医学的SPECT和PET显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子影像学 (molecularimaging)是随着影像医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和相互融合形成的新的研究领域。分子成像可以广义地定义为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生物进程的体内描述和测量。与一般的临床影像比较 ,它探测疾病基础上的分子异常 ,而不是这些分子改变的最终结果的成像。即从生理、生化水平认识疾病 ,阐明病变组织生物过程的变化、病变细胞基因表达、代谢活性高低、病变细胞是否存活以及细胞内生物活动的状态等 ,为临床早早期诊断、治疗和疾病的研究提供分子水平信息。分子影像就是以图像的形式从分子水平描绘正常及病变…  相似文献   

10.
用CNDO/2方法计算了梭曼和其他有机磷酸酯的量子化学参数。根据计算结果,发现分子酯氧键键能被甲基基团所削弱,分子亲核性的差别及分子的弱极化性可能是影响磷酰化胆碱脂酶老化速度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化合物结构与其遗传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对片段分析法中基本数据库的建立进行研究.具体分析了56个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结构和遗传毒性实验(主要是SOS显色实验)的数据及其处理,为用片段分析法对其进行定量构效关系分析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设计了一种微机快速处理物理化学实验数据的软件。借助该软件和微机,采用人机对话输入原始实验数据,如正丁醇溶液的温度、浓度和表面张力等后,通过曲线拟合法,微机可自动输出正丁醇分子的饱和吸附量、分子截面积等实验结果。与手工处理的曲线切线法相比,本法更简便、快速、准确。新设计的软件可用于溶液表面吸附的科学研究和物理化学实验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打造数字化药学部,提高药学服务品质。方法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药学管理模式,将药品采购、出入库、门诊药房、住院药房、自费药房、中药房、战备库房、临床药学的合理用药与不良反应监测,以及方便医患查询的药学网站等多个模块进行无缝连接,强力打造数字化药学部。结果解放军302医院集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标准化和集成化于一体的药学部已初步建成,实现了药品规范管理,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提升了药学服务品质。结论该数字化药学部建设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Internet分子生物学信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络-Internet上贮存着大量的分子生物学信息资源,即生物大分子数据库和分子生物学软件,介绍了检查和利用这些信息资源的途径和方法,并提出建立我国分子生物学网络中心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17.
气溶胶沉降模拟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吸入颗粒物致病作用的评估,需要了解气溶胶颗粒在呼吸道中的沉积特征。由于气溶胶进入呼吸道引、发的呼吸道疾病致病机锏研究和临床药物气藩胶吸入治疗的需要,人们越发关注如气溶胶颗粒在呼吸道特定区域滞留率,研究气溶胶粒子在呼吸道中分布和沉降比例的关系。这些都需要借助沉降模型来模拟颗粒的区域沉积特征。沉降模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分析模型。计算机流体动力学(CFD)模拟技术的出现,让沉降模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该文综述了目前研究气溶胶沉降的主要方法和肺模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采用MNDO法计算得到安眠酮类似物-J35的优势构象,所得结果与紫外、核磁共振数据相符。进一步研究表明,不同构象具有不同的分子轨道指数,因此建议:运用分子轨道指数研究药物的构效关系时,应采用药效构象的分子轨道指数;在不知道药效构象的情况下,可采用优势构象的分子轨道指数。  相似文献   

19.
许多药物在非静脉给药后的血药浓度曲线表现为三个明显时相:即血药浓度随时间而上升的吸收相;药物迅速向组织转运,使血药浓度迅速下降的分布(α)相;药物在体内达到拟分布平衡后,血药浓度按单指数式下降的清除(β)相。从理论上讲,任何药物  相似文献   

20.
The vulnerability or destabilization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has been directly linked to plaque composition. Imaging modalities, such as magnetic resonance (MR) imaging, that allow for evaluation of plaque composition at a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evel, could further improve the detection of vulnerable plaque and may allow for monitoring the efficacy of antiatherosclerotic therapies. In this review we focus on MR imaging strategies for the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and their composition. We highlight recent advance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R pulse sequences, computer image analysis, and the use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MR contrast agents, such as gadopentic acid (Gd-DTPA), for plaque characterization. We also discuss molecular imaging strategies that are currently being used to design specific imaging probes targeted to biochemical and cellular markers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 vulner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