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慢性HBV感染后不同临床转归和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在26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5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ASC)和11例肝炎肝硬化(LC)患者和16例正常对照者,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CHB组和ASC组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4.40±2.76%和4.43±2.10%,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70±0.97%),差异显著(P0.01);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与HBVDNA水平无相关性(r=0.018,P0.05);在HBeAg阳性与阴性组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也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升高,可能与HBV感染的慢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FOXP3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CD4+CD25bright T细胞中FOXP3蛋白的表达.利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法(MACS)分选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FOXP3基因的表达.结果 以FOXP3作为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主要识别标志,初发、活动性SLE患者的CD4+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9.1±0.7)%VS(4.8±0.4)%,P<0.01],与SLEDAI评分呈明显正相关.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中FOXP3在蛋白和mRNA水平上的表达,SLE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SLE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中FOXP3的表达无明显异常,其CD4+T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研究这类细胞在SLE发病中的作用应更关注其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M患者30例及健康对照组20例外周血CD4+CD25+T细胞和CD4+CD25+Foxp3+T细胞的比例。结果:DCM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为(8.53±1.64)%,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11.4±2.17)%,P0.01;DCM患者CD4+CD25+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为(0.99±0.54)%,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1.55±0.55)%,P0.01;且DCM患者心功能越差,CD4+CD25+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越低。结论:DCM患者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减少,可能打破了自身免疫耐受,发生了针对心肌抗原的自身免疫反应,参与了DCM的发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初诊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7例AML初诊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CD25+、CD4+FOXP3+、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结果:AML初诊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4+FOXP3+、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均P0.01)。AML中4种主要亚型(M2、M3、M4、M5)患者外周血中上述指标表达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AML初诊患者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增高可能是患者免疫抑制并导致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Foxp3+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尖锐湿疣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收集30例尖锐湿疣患者(复发15例,初发15例)及20例健康者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藻红蛋白(PE)标记抗CD4单抗,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抗CD25单抗,细胞破膜后PE标记的抗Foxp3单抗行细胞内染色,三色流式细胞术分析Foxp3+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组间比较采用ANOVA检验.结果外周血中Foxp3+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在尖锐湿疣患者组为(3.4±1.0)%,在复发组为(4.7±1.2)%,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2±0.5)%(P<0.01).外周血Foxp3+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在初发组为(2.1±1.0)%,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复发组明显高于初发组(P<0.05).结论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Foxp3+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这种细胞免疫功能失调可能与其免疫学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6.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增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免疫下调中的意义.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的数量;与CD4+CD25-T细胞共同培养,检测其抑制功能;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CD4+CD25-T细胞合成IFN-γ和IL-4的影响;RT-PCR检测CD4+CD25+Treg细胞中Foxp3的mRNA表达.结果:CD4+CD25+Treg细胞约占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的14.1±1.6%,显著高于正常对照5.3±0.8%(P<0.01),显著抑制CD4+T细胞的增殖(P=0.002),以及合成IFN-γ.CD4+CD25+Treg 细胞高表达Foxp3.结论:持续性HCV感染患者CD4+CD25+Treg细胞表达增加,特异性抑制Th1细胞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颗粒化日本血吸虫Mr22600抗原对小鼠树突状细胞(DCs)功能的影响及诱导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方法体外实验:分别用Sepharose 4B偶联rSj22.6/26GST抗原与可溶性rSj22.6/26GST抗原负载DCs,流式检测DCs表型变化,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检测DCs功能。将不同抗原负载的DCs,与CD4+T细胞共培养,流式检测观察对CD4+CD25+Foxp3+T细胞数量的影响。体内试验:将42只BALB/c小鼠随机分6组(每组6~8只),A组免疫Sepharose4B偶联rSj22.6/26GST抗原,B组免疫福氏佐剂乳化rSj22.6/26GST抗原,C组免疫rSj22.6/26GST抗原,同时设Sepharose4B对照组(D组),福氏佐剂对照组(E组)和PBS对照组(F组),各组均为皮下多点免疫50μg抗原,隔2周加强免疫,共免疫2次。末次免疫后2周处死,无菌取腹股沟淋巴结,制备细胞悬液,流式检测DCs占淋巴结细胞的比例;同时取脾脏,制备成脾脏单个核细胞,流式检测各免疫组CD4+CD25+Foxp3+T细胞占脾细胞的比例。用免疫磁珠分选各免疫组CD4+CD25+T细胞,与CD4+CD25-T细胞共培养,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DCs经可溶性抗原刺激后表面分子CD40、CD80、CD86表达率分别为(43.5±6.2)%、(37.7±0.1)%和(71.4±1.4)%,经Sepharose4B偶联抗原刺激后表达率分别为(31.2±5.4)%、(32.0±1.6)%和(63.8±1.0)%,与可溶性抗原相比,Sepharose4B偶联rSj22.6/26GST抗原不能有效刺激DCs成熟。Sepharose4B偶联rSj22.6/26GST抗原负载DCs可诱导CD4+CD25+调节性T细胞扩增。体内实验结果显示,Sepharose4B偶联rSj22.6/26GST抗原免疫小鼠可诱导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且与可溶性抗原组(cpm值为3558±147)相比,Sepharose4B偶联rSj22.6/26GST抗原组(cpm值为1420±335)来源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能力更强。结论 Sepharose4B偶联rSj22.6/26GST抗原与可溶性抗原相比,更易诱导CD4+CD25+调节性T细胞,诱导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具有更强的抑制功能,且这一作用可能与不同性状抗原干预DCs的功能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8.
心肌梗死患者CD4~+CD25~+Foxp3~+ T细胞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2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OMI组)和3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水平。结果 AMI组、OMI组的CD4+CD25+T细胞/CD4+T细胞比例分别为(7.20±1.96)%和(7.55±1.77)%均低于对照组的(8.81±1.50)%(P0.05);CD4+CD25+Foxp3+T细胞/CD4+T细胞比例AMI组为(1.42±0.38)%和OMI组为(1.46±0.55)%均比对照组(1.75±0.58)%低(P0.05)。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降低可能打破了外周免疫耐受,参与了心肌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42例CHF患者(CHF组)和16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CD4 CD25 Treg/CD4 T细胞比例。结果:CHF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reg/CD4 T细胞比例[(12.2±3.8)%]显著低于对照组[(16.3±5.2)%]。CD4 CD25 Treg/CD4 T比例在缺血性心脏病者[(12.6±4.1)%]与非缺血性心脏病者(12.0±3.7%)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者[(10.4±3.2)%]比例明显低于Ⅰ~Ⅱ级者[(13.3±3·8)%]。结论:CHF患者外周血Treg比例减少,且与心功能有一定关系。CD4 CD25 Treg比例降低可能打破了外周免疫耐受,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CD4 CD2 5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分析46例肺癌患者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占CD4 T淋巴细胞的比例;并用ELISA方法检测同标本血中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的浓度。结果46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 5调节性T细胞占CD4 T淋巴细胞的比例为(19.1±2.3)%,与对照组(4.1±0.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2例鳞癌、19例腺癌、5例小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 5调节性T细胞比例分别为(20.1±0.9)%、(18.8±0.4)%、(19.2±0.4)%,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1±0.6)%,P<0.05;20例Ⅲ、15例Ⅳ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 5调节性T细胞比例为(21.4±2.1)%、(20.1±1.3%),均显著高于11例Ⅱ期患者(10.6±1.5)%,P均<0.05。肺癌组外周血清中TGF-β1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TGF-β1浓度的增加,CD4 CD2 5调节性T细胞比例逐渐增高,两者呈正相关(r=0.0615,P<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中有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比例增高,且与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性T(Tregs)细胞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0例MM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静脉血CD4+CD25highCD127low/-Tregs细胞水平。结果 1 MM组CD4+CD25high CD127low/-Tregs细胞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MM组不同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CD4+CD25highCD127low/-Treg细胞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着疾病进展,Ⅲ期明显高于Ⅱ期(P<0.05)。3MM组化疗后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Tregs细胞水平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 MM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Treg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可能是MM免疫逃逸的一个重要机制;进展期Tregs的变化为MM患者及时进行临床干预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以免疫抑制和免疫无能为特征的淋巴细胞群,FOXP3是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一个特征性的分子标志物,并且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发育、外周表达和功能维持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参与并影响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对调节性T细胞或其相关基因的干预也许会成为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为新近发现的一群功能成熟的T细胞亚群.其特征性表达叉头盒蛋白3(Foxp3)分子,专职免疫无能和免疫抑制,在维持外周免疫耐受,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发病中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动物实验发现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存在与否决定了实验动物是否发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和Graves病.人体研究发现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数目和功能异常与人AITD发生密切相关.这些研究结果提示,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可能在AIT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在约氏疟原虫(致死型)和夏氏疟原虫混合感染小鼠免疫应答中的动态变化。方法DBA/2和BALB/c小鼠分别经腹腔注射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y17XL)、夏氏疟原虫(P.cAS)和P.y17XL+P.cAS(1∶1)混合感染的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感染率;采用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脾细胞中Tregs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P.y17XL+P.cAS感染的DBA/2小鼠于感染后18d自愈;而BALB/c小鼠于感染过程中虽然出现死亡(8d),但与P.y17XL感染小鼠(5d)相比,死亡时间明显延迟;P.y17XL和P.y17XL+P.cAS感染的DBA/2鼠于感染后第5d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均达峰值,随后缓慢下降,相比P.cAS感染的DBA/2鼠于感染后第10d达峰值,是其它两种同天感染鼠的3倍和2倍,且小鼠全部死亡;而P.y17XL和P.y17XL+P.cAS感染的BALB/c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于感染后均迅速升高,分别于感染后第5d和第8d达30%左右,小鼠全部死亡,相比P.cAS感染的BALB/c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于感染后缓慢升高,于感染后第5d达14%,随后开始下降。结论①P.y17XL+P.cAS混合感染DBA/2鼠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与P.y17XL单独感染表现出完全相同的模式;BALB/c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与P.y17XL单独感染也表现出完全相同的模式,但变化的时间明显被滞后;②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异常升高与感染结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外周血CD4~ CD25~ Fox- p3~ 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HBV感染后疾病进程的相关性.方法:HBV感染者136名及健康对照40名,应用流式细胞仪胞内染色技术检测外周血CD4~ CD25~ Foxp3~ 调节性T细胞表达,结合HBV感染者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HBV感染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 调节性T细胞表达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7.48%±1.03% vs 3.58%±0.71%,P<0.01);慢性乙肝组与慢性重型乙肝组相比,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调节细胞的表达率有明显差异(6.55%±1.26% vs 8.65%±2.58%,P<0.05);HBV病毒载量的对数值与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调节细胞的表达率之间存在正相关(r=0.332,P<0.01).结论:HBV感染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 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疾病进展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6.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在重型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伦理  周正仕 《肝脏》2007,12(5):371-373
目的探讨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在重型乙型肝炎病人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例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和10例健康的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Treg)的水平,并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上述研究对象血中HBVDNA滴度。结果(1)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平均百分率为(2.63±0.83)%,较慢性乙型肝炎组的(4.15±1.17)%有显著差异(P<0.05),较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组及健康对照组则有极其显著差异(P均<0.01);(2)慢性乙型肝炎组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与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及健康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P<0.05);无症状乙型肝炎携带者组外周血调节CD4 CD25 T细胞的百分率为(8.32±2.72)%,与健康对照组(8.10±2.65)%比较无差异;(3)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HBVDNA滴度为1.2×104拷贝/ml,与慢性乙型肝炎组(2.3×106拷贝/ml)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7.8×105拷贝/ml)相比较,有极其显著差异(P均<0.01);慢性乙型肝炎组外周血HBVDNA滴度与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相比,无差异;(4)无症状乙型肝炎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和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与HBVDNA滴度呈正相关。结论(1)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能抑制T细胞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反应,从而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诱导的对肝细胞的免疫攻击的发生;(2)不同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与HBVDNA滴度呈正相关,表明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数量对体内HBV载量具有较大的影响;(3)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在重型乙型肝炎的病情进展及病毒抑制清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对结核患者特异性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及其在结核病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磁珠从健康对照和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CD4+CD25+调节性T细胞,观察其对结核患者外周血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增殖反应和细胞因子IFN-γ及IL-10分泌的影响。结果体外消除CD4+CD25+调节性T细胞没有显著影响健康对照PBMC对BCG抗原的增殖反应,但可以显著增强结核患者PBMC对BCG抗原的细胞增殖反应、细胞因子IFN-γ及IL-10的分泌。分离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能显著抑制结核患者CD4+CD25-T细胞对BCG抗原及抗-CD3的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IFN-γ分泌;CD4+CD25+调节性T细胞也抑制BCG刺激的CD4+CD25-T细胞IL-10的分泌,但不影响抗-CD3刺激的IL-10分泌。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通过抑制结核患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促进肺结核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耐药肺结核患者支气管灌洗液CD+4CD+25Treg细胞水平与非耐药肺结核患者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40例耐药肺结核患者、60例非耐药肺结核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CD+4CD+25Treg细胞水平,观察三组之间的差别。结果耐药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水平(15.50±1.49)%,非耐药组(11.62±2.34)%,对照组(6.74±2.13)%,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耐药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CD+4CD+25Treg细胞水平(19.33±2.15)%,非耐药组(15.56±1.98)%,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调节性T细胞在耐药肺结核局部病灶中发挥重要的免疫抑制作用,它与肺结核耐药机制的形成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免疫耐受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已经被多数学者所认可,研究表明,在免疫耐受过程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发挥克隆清除、克隆无能、表达T细胞抑制因子、选择性激活辅助T细胞和诱导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s,Treg)尤其是CD4+CD25+Treg的产生等作用。而CD4+CD25+Treg主要以DC为作用靶点,影响其分化成熟,抑制DC向T细胞提呈抗原,并通过非特异性接触抑制T细胞活化,诱导免疫耐受。因此,DC和CD4+CD25+Treg在免疫耐受中相互作用、互为靶点,并发挥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医疗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目前危害公民健康的严重疾病,如何有效的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认为,心血管领域中多种疾病与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相关,如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和心脏移植等。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是由日本学者Sakaguchi在1995年首次报道[1],是指一部分可以高表达IL-2受体的α链(CD25)分子的CD4+T细胞,其胞质中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