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颌关系(CJR)是已确定垂直距离条件下的下颌对上颌的位置关系。前伸颌关系(PJR)是因下颌前伸而形成的下颌对上颌的位置关系。文献中关于无牙颌患者建立全口义齿正中(牙合)的颌位有分歧。本研究记录和分析无牙颌患者在控制验力条件下于CJR以及PJR咬合时的两侧嚼肌,颞肌的肌电活动,  相似文献   

2.
无牙颌病人用总义齿作(牙合)重建(Occlusal rehabilitatior)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正确颌位的确定。下颌的运动和位置,由有关的颞颌关节、神经、肌肉、韧带和牙齿等的限制并决定。无论有牙颌或无牙颌,在一定的界限范围内,下颌可任意采取各种各样的位置,即存在着无数个颌位。从咬合功能角度来看,自然牙列存在时,下颌最基本的位置有:最广泛接触位、后退位和下颌姿势位三种位置。它们和无牙颌建(牙合)时颌位的确定均有密切的关系。颌位的确定,主要包括上下颌骨垂直和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是将上下颌牙弓或者颌骨在习惯闭口位的三维位置关系以数字化方式转移到计算机系统从而使数字化模型可恢复稳定的咬合接触的方法,转移的内涵包括下颌牙列或牙弓相对于上颌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上牙列或牙弓相对于双侧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随着口腔修复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是模型诊断、美学设计、修复体设计、修复体预调(牙合)、还是疗效预测,都需要在计算机设计软件或数字化虚拟(牙合)架上精准的重现咬合接触关系.目前已经有多篇文献报道了不同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的方法,比如通过口内扫描法或者口外模型扫描法获取上下颌位置关系,通过面部扫描、CBCT影像等方法获取牙列和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等.这些研究操作各有繁简,精度各有差异.为了实现更为简便易行和达到更高精度的颌位关系转移,尚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是将上下颌牙弓或者颌骨在习惯闭口位的三维位置关系以数字化方式转移到计算机系统从而使数字化模型可恢复稳定的咬合接触的方法,转移的内涵包括下颌牙列或牙弓相对于上颌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上牙列或牙弓相对于双侧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随着口腔修复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是模型诊断、美学设计、修复体设计、修复体预调(牙合)、还是疗效预测,都需要在计算机设计软件或数字化虚拟(牙合)架上精准的重现咬合接触关系.目前已经有多篇文献报道了不同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的方法,比如通过口内扫描法或者口外模型扫描法获取上下颌位置关系,通过面部扫描、CBCT影像等方法获取牙列和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等.这些研究操作各有繁简,精度各有差异.为了实现更为简便易行和达到更高精度的颌位关系转移,尚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是将上下颌牙弓或者颌骨在习惯闭口位的三维位置关系以数字化方式转移到计算机系统从而使数字化模型可恢复稳定的咬合接触的方法,转移的内涵包括下颌牙列或牙弓相对于上颌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上牙列或牙弓相对于双侧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随着口腔修复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是模型诊断、美学设计、修复体设计、修复体预调(牙合)、还是疗效预测,都需要在计算机设计软件或数字化虚拟(牙合)架上精准的重现咬合接触关系.目前已经有多篇文献报道了不同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的方法,比如通过口内扫描法或者口外模型扫描法获取上下颌位置关系,通过面部扫描、CBCT影像等方法获取牙列和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等.这些研究操作各有繁简,精度各有差异.为了实现更为简便易行和达到更高精度的颌位关系转移,尚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是将上下颌牙弓或者颌骨在习惯闭口位的三维位置关系以数字化方式转移到计算机系统从而使数字化模型可恢复稳定的咬合接触的方法,转移的内涵包括下颌牙列或牙弓相对于上颌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上牙列或牙弓相对于双侧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随着口腔修复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是模型诊断、美学设计、修复体设计、修复体预调(牙合)、还是疗效预测,都需要在计算机设计软件或数字化虚拟(牙合)架上精准的重现咬合接触关系.目前已经有多篇文献报道了不同数字化颌位关系转移的方法,比如通过口内扫描法或者口外模型扫描法获取上下颌位置关系,通过面部扫描、CBCT影像等方法获取牙列和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等.这些研究操作各有繁简,精度各有差异.为了实现更为简便易行和达到更高精度的颌位关系转移,尚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 四、全口义齿的平衡咬合(一)平衡(牙合)的概念1.平衡(牙合)的定义:戴全口义齿的患者作正中、前伸和侧(牙合)运动时,上下颌相关的人造牙均能同时接触的(牙合)关系叫平衡(牙合)。2.平衡(牙合)的类型(1)正中平衡:下颌在正中(牙合)位时,上下颌人造牙有最大面积的、均匀的接触而无(牙合)障碍叫正中平衡。(2)前伸平衡:下颌在前伸运动过程中,上下颌相关的人造牙同时都有咬合接触而无(牙合)障碍叫前伸平衡。(3)侧(牙合)平衡:下颌在侧(牙合)运动过程中,工作侧上下后牙的牙尖接触时,平衡侧上后牙的舌尖与下后  相似文献   

8.
颌位记录是制作全口义齿的关键步骤之一。笔者认为,采用上颌磨牙区(牙合)平面加蜡确定颌关系,有制止下颌前伸习惯,引导下颌回到正中(牙合)位的作用。笔者自1982年2月至1987年12月,对173例无牙颌患者应用上  相似文献   

9.
制作全口义齿,颌位记录是一个关键步骤。有些无牙颌病人习惯前伸下颌及其它不良习惯的咬合,往往使(上合)关系记录不准确,造成全口义齿失败。今年我们用验平面磨牙区加蜡完成正中验关系记录。由于下颌无蜡堤,病人下颌活动自如,咬合时只有上颌磨牙区的蜡块与下颌牙嵴接触,病人就会主动意识向后咬合,下颌自然退到正中(牙合)位。加上的蜡块只在(牙合)平  相似文献   

10.
全口义齿的固位(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颌位关系 有了准确的印模和模型就可以确定颌位关系了。颌位关系是指戴全口义齿的患者在作正中咬合时,下颌对上颌的上下位置关系和前后左右位置关系。颌位关系正确,咬合时基托与粘膜贴合得更紧密,加强  相似文献   

11.
天然牙列存在时,上下颌骨关系靠天然牙的(牙合)接触而得以保持。当牙列缺失后,上下颌骨间失去了牙齿的锁结和支持。在无牙颌病人用总义齿作(牙合)重建(occlasal rehabilitation)时,正确的正中颌位确定是十分重要的。如果颌骨间的关系位置不正确,则排列的人工牙列不可能与病人的颞颔关节、肌肉、韧带相协调,也就不能行使正常的口腔功能。从咬合功能的角度来看,天然牙列存在时,下颌最基本的位置有:最广泛接触位、后  相似文献   

12.
颌、、合     
颌、牙合、合是口腔科常用的 3个词 ,由于同音而常易混肴。颌 ,现代汉语词典 (1 982年 1月重庆第 3 3次印刷 )中解释为“构成口腔上部和下部的骨和肌肉组织”。口腔与颌字相关的词有颌骨、上颌、下颌、颌间距离、颌位、颌位关系、颌位关系记录、颌间固定、颌间牵引、颌骨正畸、颌面缺损、对颌等。牙合是口腔科专用名词 ,我国口腔医师根据英文Occlusion的含义创造的一个字 ,因此一般字典中没有收录 ,其定义也没有完全统一。 1 96 2年毛燮均、朱希涛主编的《口腔矫形学》中认为“牙合是在下颌功能运动中 ,上下牙齿在静止牙合位上的接触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在齿科设计软件中应用不同上颌颌板-上颌牙列扫描匹配方式对数字化转移上颌位置的影响。方法:使用下颌运动分析系统对10位受试者进行下颌运动记录,通过口内扫描获得上下颌数字模型及咬合关系。本实验共涉及5种上颌颌板-上颌牙列扫描匹配方式,包括:整体扫描组(ES组)、单次扫描组(SS组)与双面扫描组(DS组)、单次扫描匹配上颌组(SSU组)、双面扫描匹配上颌组(DSU组)。将口内扫描数据、上颌颌板-上颌牙列数字模型与下颌运动数据导入至CAD软件中,以完成数字化上牙合架,测量上颌左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至虚拟牙合架左侧髁球距离、上颌右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至虚拟牙合架右侧髁球距离、上颌中切牙近中切点至虚拟牙合架左、右髁球距离。每种方法重复3次,所得结果取平均值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上述5种方法转移的上颌位置,所测量的上颌左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至虚拟牙合架左侧髁球距离、上颌右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至虚拟牙合架右侧髁球距离、上颌中切牙近中切点至虚拟牙合架左、右髁球距离,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选取的5种获得上颌颌板-上颌牙列数字模型的扫描匹配方式均可用于齿科设计软件中上颌位置的...  相似文献   

14.
作者研究完整的正中牙列和颞颌关节参数的相互依赖关系,研究57例完整的正中(年龄18~25岁)上下颌模型(114个),测量上下牙弓宽度和补偿曲线(前后向咬合曲线)曲度。问时研究其正中位颞颌关节断层X线照片,测量关节头高度,关节窝后壁至关节头的距离,关节窝深度,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牙列参数和颞颌关节参数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根据显著性程度按顺序排列,首先是补偿曲线曲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面磨损伴有颞下颌关节症状的病例作面磨损程度、垂直距离、正中位、咀嚼效能、颞下颌关节等方面检查,作出诊断,制定(牙合)重建治疗方案。经(牙合)垫治疗纠正正中(牙合)位偏位,恢复生理的垂直距离使(牙合)与颞下颌关节,咀嚼肌关系协调。观察2—3月待(牙合)位稳定,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再作(牙合)重建修复。病例经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稳定,咀嚼效能提高,临床实践认为(牙合)面磨损牙列缺损的患者垂直距离偏低,正中(牙合)位偏位有颞下颌关节症状者,在牙列缺损修复时必须考虑(牙合)重建治疗方能达到修复目的。  相似文献   

16.
第二恒磨牙深覆盖临床多见,随机检查牙颌畸形患者2183例,其中有420例为第二磨牙深覆盖,占错(牙合)的19.24%,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上颌该牙颊移位,下颌该牙位置正常者257例;上颌单侧颊位、下颌同侧舌位者104例;上颌正常下颌舌位者24例;上颌双侧颊位下颌单侧舌位者31例;下颌双侧舌位、上颌单侧颊位者4例。本文根据上下颌该牙错位的情况而采取5种不同的矫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研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单侧颞下颌关节疼痛患者与夜磨牙患者的咬合关系特点,为临床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2017年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颞下颌关节病科就诊的169例TMD单侧颞下颌关节疼痛患者(TMD组)和189例夜磨牙患者(夜磨牙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组患者治疗前牙颌石膏模型进行测量分析,比较其错(牙合)畸形分类、上下牙列中线位置、前牙覆(牙合)和覆盖情况、个别牙错(牙合)、个别牙错位、缺牙(第三磨牙除外)、第三磨牙萌出及口腔修复情况。结果 (1)2组患者错(牙合)畸形分类、上下牙列中线位置、前牙覆(牙合)覆盖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2)TMD组患者反发生率(28.4%)明显高于夜磨牙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2,P=0.014);而2组患者锁(牙合)、对刃及开(牙合)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3)TMD组上颌侧切牙伴其他牙位唇倾的占比(22.6%)明显高于夜磨牙组(4.9...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RW[牙合]板(RW-splint)对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颌位及咬合关系的影响,以期为此类患者的诊断及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5例伴有TMD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采用RW-splint治疗8个月后,通过髁突移位测量仪记录治疗前后髁突在正中关系位(centric relation,CR)和正中[牙合]位(centric occlusion,CO)时颌位(∠ANB,∠SN-MP,S-G0/N-Me)及咬合关系(磨牙、尖牙位移及前牙覆[牙合]覆盖值)的变化值。结果 RW-splint治疗后,15例患者∠ANB值(t=4.971,P=0.001)、∠SN-MP值(t=9.895,P <0.01)均显著增加,S-G0/N-Me变小(t=5.342,P=0.005)。15例患者下颌左右侧第一磨牙相对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均值分别为(1.57±0.79)mm,(1.69±1.29)mm;下颌左右侧尖牙均向远中移动均值分别为(1.54±0.50)mm,(1.51±1.08)mm;前牙覆[牙合]减小,覆盖增加,其均值分别为(1.16±0.60)mm,(1.99±0.85)mm。结论经RW-splint治疗后伴TMD的安氏Ⅱ类患者下颌皆发生顺时针旋转,磨牙及尖牙相对位置均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9.
<正> 本文对106例正常人(正常(牙合)者)最大张口时髁突所处的位置,以及对同一受检者不同程度张口时髁突位置的变化,进行了颞颌关节X线摄片调查,以了解正常人张口运动与髁突位置变化的关系。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一、调查对象:106例正常人(正常(牙合)者),其中男性39人,女性67人。要求:(1)受检者无颞颌关节病史,无弹响,张口度和下颌运动无异常;(2)上下牙列基本整齐,前牙覆(牙合),覆盖在3mm以内,后牙(牙合)关系正常.  相似文献   

20.
材料与方法 牙源性前牙反(牙合)病人32例,年龄9至14岁,由普查及临床挑选而得,所有病人在正中(牙合)位时至少有3个上前牙与下前牙形成反(牙合)关系,反覆盖小,下颌可退至呈对(牙合)关系,下颌骨形态及位置没有明显异常;不计磨牙关系;上下牙弓无明显拥挤或有Ⅰ°拥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