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维持性腹膜透析(P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越来越多的被临床工作者注视。据文献报道:透析人群中处于微炎症状态的患者可达30%~50%。这种慢性炎症与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和营养不良等相关。故及早发现处于微炎症状态的患者并对其进行提早干预治疗是改善此类患者预后的一项极其必要的举措。  相似文献   

2.
正腹膜透析(PD)因其保护残余肾功能、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PD患者普遍存在的微炎症状态,其发生率在70%以上~[1],持续的微炎症状态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肥厚及心力衰竭、蛋白质能量消耗等病理生理改变~[2-3]。故微炎症状态与PD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死亡率密切相关,已成为影响PD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4-5]。目前临床上干预微炎症状态的药物主要包括他汀类、  相似文献   

3.
据文献报道:透析人群中处于微炎症状态的患者可达30%~50%,严重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1],因此尽早发现处于微炎症状态的患者并对其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是改善预后的一项重要的举措。本次研究旨在比较使用非感染性导管和使用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血透的患者体内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水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怀庆 《临床荟萃》2012,27(21):1887-1888
近年来,人们发现微炎症状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体内普遍存在,肾衰竭患者体内积聚的毒素如糖基化终末产物、抗氧化损伤的保护机制的减弱、慢性心功能衰竭、高容量负荷、透析膜及透析液的生物相容性、透析液污染、透析通路的慢性隐匿性感染等多种因素都可以诱发患者产生微炎性反应.微炎症状态与MHD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但目前对微炎症状态的治疗方法尚不理想[1].因此,如何防治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已经成为肾脏内科医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观察了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emodialysis combined hemoperfusion,HD+ HP)对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但大部分患者无法脱离持续血液净化治疗(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这部分患者多本身有心血管疾病,加上透析的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方面并发症发生率很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另一方面,微炎症状态、血脂异常、营养不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较为常见,是造成感染、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和心脑血管事件等严重并发症的原因[1],而感染、心脑血管事件是导致心肾综合征MHD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高通量透析在清楚中大分子毒素,改善脂代谢紊乱、微炎症状态和营养状态具有独特的效益[2].因此,采取高通量透析可能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存质量,降低心肾综合征MHD患者全因病死率及心血管病病死率.为探讨高通量透析对心肾综合征MHD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笔者对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心肾综合征MHD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前后的微炎症状态。方法选择本院血液净化中心6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对照组)不使用任何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B组(实验组)予以口服缬沙坦药物80mg/d,分别测定0月及3月后患者炎症因子IL-1、IL-6、TNF-α、CRP血清水平。结果 B组患者经过3月治疗后IL-1、IL-6、TNF-α、CRP水平降低(P<0.05),A组CRP、IL-1、IL-6水平升高(P<0.05),TNF-α水平升高不明显(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的IL-1、IL-6、TNF-α、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炎症因子IL-1、IL-6、TNF-α、CRP的联合检测可正确反映缬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成梅初  肖娟  袁芳  彭佑铭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1):2109-2110
包裹性腹膜硬化(Encapsulating perirtoneal sclerosis,EPS)是长期维持性腹膜透析(PD)患者的一个少见严重并发症,发病率约0.7%~7.5%[1],随透析时间延长,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升高[2].国外维持性PD并发EPS已陆续有报道,但国内迄今为止未见报道.现将本科近期收治的一例报道如下,以期提高对本并发症诊断和治疗认识.  相似文献   

8.
透析患者的腕管综合征(CTS)被认为是长期血液透析(HD)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1].据报道,透析患者的CTS发生率达2%~31%[2];随透析时间和患者年龄增长而增加,HD超过lO年者100%发生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DRA)[3].DRA首先在患CTS的透析病人中发现,DRA的主要原因是β2-微球蛋白(β2-MG)沉积,系大量β2-MG压迫正中神经所致.近年来,透析患者CTS的治疗多局限于改用高通量透析器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的相关护理文献报道较为鲜见,故将本科1例长期HD患者CTS术后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腹膜透析(PD)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1],因其具有操作易掌握、对机体内环境影响较小等优点,故临床广泛应用于慢性肾衰伴心血管功能不稳定者以及老年肾病患者的治疗当中[2].我院肾内科自1994年开展PD治疗,至2000年共收治65岁以上老年患者38例,护理过程中我们发现采取同样的护理方式,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远远大于年轻患者,韩庆烽等对老年PD患者临床特征的研究也表明,并发疾病的发生和并发症的发展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3].2000年7月我科建立腹膜透析中心,至2005年7月共收治老年PD患者72例.我们改进了护理方式并进行观察,在减少营养不良、引流不畅等并发症方面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腹膜透析(PD)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一种重要的替代性治疗手段,已逐年应用于更多的患者,并在日益提高着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但是,就目前的腹膜透析现状来看,仍存在诸多的并发症,其中心血管病变被列为腹透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1], 而高血压则是心血管并发症的最重要因素,几乎所有的ESRD患者在开始透析时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2].它与感染、营养不良等其它并发症一起,成为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3], 同时有无高血压是决定肾衰竭患者存活的主要因素[4].本文从PD患者的血压监护这一出发点去探讨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护理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score,MIS)对维持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的临床评价和判断。方法对上海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行维持性PD的患者的营养不良-炎症状态进行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modified quantitative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MQSGA)和MIS,同时检测PD患者人体测量指标、生化指标和微炎症指标,并分析MIS对营养不良-炎症状态的评价效能及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PD患者共98例。按照MQSGA标准,营养不良者96例,占97.96%,其中轻度64例,占65.31%,中度27例,占27.55%,重度5例,占7.10%。按照MIS标准,98例PD患者全部为营养不良,占100%,其中轻度52例,占53.06%,中度39例,占39.80%,重度7例,占7.14%。MIS分值越高,患者年龄越大,营养状况越差,微炎症状态越严重。MIS与PD患者贫血指标、营养指标和人体测量指标显著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微炎症指标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S与各指标的相关系数高于MQSGA。结论 MIS可准确评估和判断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随着MIS分值的增加,患者的营养不良-炎症状态亦愈加严重,且高龄患者具有较高的MIS分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滤出液中游离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与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腹膜及腹腔微炎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行PD治疗的患者85例,分为A组(1.5%葡萄糖腹膜透析液治疗组)和B组[高浓度(2袋以上2.5%或4.25%)葡萄糖腹膜透析液治疗组]。检测血生化指标,腹膜透析滤出液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18,IL-18)及mtDNA。比较2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将mtDNA分别与临床参数做相关性分析;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明确影响腹膜透析滤出液中mtDNA浓度的危险因素。结果B组患者透析龄长于A组(t=-2.206,P=0.030),血白蛋白(Alb)低于A组(t=2.635,P=0.010),腹膜透析滤出液中IL-6(t=-4.835,P<0.001)、TNF-α(t=-6.557,P<0.001)、IL-1β(t=-2.395,P=0.019)、IL-18(t=-2.318,P=0.023)及游离mtDNA(t=-3.920,P<0.001)均高于A组。腹膜透析滤出液中mtDNA与IL-6(r=0.721,P<0.001)、TNF-α(r=0.418,P<0.001)、IL-1β(r=0.771,P<0.001)、IL-18(r=0.634,P<0.001)及透析龄(r=0.240,P=0.030)均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r=-0.319,P=0.00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腹膜透析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β=0.358,P=0.005)、长透析龄(β=0.292,P<0.001)及Alb降低(β=-0.272,P=0.027)是腹膜透析滤出液中mtDNA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腹膜透析滤出液中mtDNA与PD患者腹膜及腹腔慢性微炎症状态相关。高浓度葡萄糖腹膜透析液、长透析龄及低蛋白血症是导致其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透析营养不良与尿毒症炎症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报道有10%~70%的血液透析(HD)患者和18%~51%的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患有营养不良[1].营养不良是影响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增加病死率的重要因素.低白蛋白血症是提示患者预后差的强烈指标.近年来发现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疾病与营养不良密切相关,两者互为因果,其中间一个重要环节可能是炎症.炎症一方面可加重营养不良,另一方面也可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Stenvinkel等最近提出一些尿毒症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malnutrition,inflammation,atherosclerosis,MIA)综合征"[2].  相似文献   

14.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随着植管和PD技术的改进与提高,PD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但仍然存在多种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因素,如腹膜损伤和腹膜纤维化等[1].同时,作为居家操作的治疗模式,社会、家庭、经济等非医学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PD患者的依从性、透析的充分性以及患者生存率等.  相似文献   

15.
腹膜透析(PD)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腹膜透析的近期并发症腹透管移位多发生在开始透析后1周,发生率为10%~20%[2,3].我科对1例Tenckhoff导管移位的患者行腹腔镜下复位,视野清楚,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可固定导管防止再次漂管,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心血管并发症是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缺血性心脏病在死因构成比中约占40%.透析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反应这种亚临床炎症的较好指标,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1].另外,透析患者体内存在氧化应激,这是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检测hs-CRP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进而为血透患者心脏病的早诊断及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腹膜透析(PD),尤其是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同血液透析相比,它具有花费少、操作简便、患者居家治疗等优点,但也有报道PD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1].2009年9月~2010年9月,我院肾内科对40例CAPD患者开展持续跟进的自我管理教育,提高CAPD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技术提高了接受MHD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是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仍不理想[1]。MHD患者合并的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MIA)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微炎症状态居主导作用[2]。控制及减轻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对MHD患者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不断有研究指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微炎症状态进程中的作用[3],因而本研究通过对MHD患  相似文献   

19.
微炎症状态对维持性透析患者贫血及营养状况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炎症状态对透析患者的贫血及营养状况影响的程度。方法选择具有微炎症状态的透析患者52例,根据白细胞介素-6(IL-6)数值高低,分为A组(IL-6〉100pg/ml)、B组(IL-6〈100pg/ml),两组均给予促红素治疗,1个月后A组予洛汀新20mg,每天1次,治疗2周,分别于研究开始时、1个月、2个月、3个月时检测A、B两组的IL-6、C-反应蛋白(CRP)、血清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结果研究开始时A、B两组的IL-6、CRP、PA、H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予干预治疗后,3个月末A、B组的IL-6、CRP、PA、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炎症状态是导致透析患者贫血及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纠正微炎症状态有利于贫血及营养不良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辛伐他汀对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对尿毒症患者血脂和炎症反应标记物的影响及差异,探讨他汀类药物在治疗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肾内科尿毒症非透析患者64例。入院后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然后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和非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后24周检查TG、TC、CRP和IL-6。并设30例健康者作对照比较。结果①尿毒症患者TG、IL-6、CRP显著高于健康者(P〈0.01):②治疗后24周,辛伐他汀治疗组TC、TG、IL6、CRP的水平均有所下降,辛伐他汀治疗组IL-6、CRP下降的水平与治疗前及非治疗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辛伐他汀治疗能改善尿毒症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