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为民 《中原医刊》2004,31(1):25-26
皮质下失语是丘脑或基底节内囊区病变所引起的失语症 ,主要病因为脑卒中。本文总结分析近 3年收治的 2 0例脑卒中所致的皮质下失语症的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符合以下条件 :经影像学检查确定为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 (首发或新发 ) ,其病灶位于皮质下丘脑或基底节内囊区。因脑卒中发生失语症状 ,发病前 (包括既往脑卒中 )言语正常 ,无智能障碍。失语检查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草案 )》[1] ,在病情稳定、意识清楚、合作、无智能及精神障碍的情况下进行。1.2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病人 ,占同期收治的全部脑卒中…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34例首发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语言功能与CT、99mTc-ECDSPECT结果。发现左皮质下单发病灶的25例中,21例有失语症。其中15例的SPECT示左皮质区低灌注;且不同失语类型与rCBF低灌注部位有关。2例CT未发现病灶的失语症患者有左皮质区低灌注,且血流减少部位与失语症类型有关。结果提示:单独左皮质下病变可产生失语;而左皮质区血流低灌注可能是皮质下失语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以丘脑卒中为主的汉语失语症患者的言语障碍特点。方法在患者发病入院时及发病后3个月,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对19例患者进行评价和影像学资料分析。结果19例丘脑损伤的汉语失语症患者与传统的丘脑性失语的语言障碍表现有部分共性,但由于个体差异,出现了各具特点的语言损伤特征。结论从语言学、心理学、解剖学等方面,分析失语症状学及影像学资料特点,有利于指导语言康复。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24例经头部CT确诊为分水岭梗塞所表现的失语症,从神经语言学角度进行了分析。分水岭梗塞分为前、后、皮层下三型;经皮质感觉性失语占首位(54.17%),其次为经皮质运动性失语(20.83%);两者多见于后型分水岭梗塞,而前型多见于运动性失语(16.67%),P<0.01,普遍存在阅读、书写障碍;有4例出现复述障碍。本文还就失语症与病灶定位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4例经头部CT确诊为分水岭梗塞的病人所表现的失语症,从神经语言学角度进行了分析。分水岭梗塞分为前、后、皮层下三型;皮质感觉性失语占首位(54.17%),其次为经皮质运动性失语(20.84%),两者多见于后型分水岭梗塞,而前型多见于运动性失语(16.67%).P<0.01,普遍存在阅读、书写障碍;有4例出现复述障碍,并就失语症与病灶定位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报告156例脑出血引起失语症70例,占44.8%,其中皮层性失语占8.5%,皮质下失语占91.5%。根据失语与CT 对照,将失语症分为3型,即皮层性失语,皮质下灰质性失语和皮质下白质性失语。认为失语症产生的机理与脑局部血供减少,代谢率降低,皮层—皮质下结构—皮层环路破坏有关。还简述了失语症的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皮质下失语症的区域脑血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34例发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语言功能与CT、^99mTc-ECDSPECT结果。发现左皮质下单发病灶的25例中,21例有失语症。其中15例的SPECT示左皮质区低灌注;且不同失语类型与rCBF低灌注部位有关。2例CT未发现病灶的失证症患者有左皮质区低灌注,且血流减少部位与失语症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32例皮质下失语症患者进行语言功能及头颅CT检查,分析其特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揭示母语为汉语的失语症类型与病变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记录2002年2月2005年2月入院的1198例脑梗死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失语症初步筛查;对符合入选标准的3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进行失语症的分类,应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进行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并进行CT、MRI检查。结果1198例脑梗死患者中,有5例患者Broca区受累,4例患者Wernicke区受累,却没有引起失语症候群。在325例入选病例中,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评定结果为Broca失语83例,Wernicke失语48例,完全性失语58例,传导性失语12例,经皮质运动性失语36例,经皮质感觉性失语17例,经皮质混合性失语19例,命名性失语52例。病变部位位于经典语言中枢的240例,非语言中枢受累85例;波士顿诊断性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评定结果:0级84例,1级79例,2级77例,3级63例,4级22例,其中失语严重程度为0级、1级的患者多为经典的语言中枢受累。结论多数失语症的类型与病变部位之间的关系符合经典的失语症模式,非语言中枢病变也可引起失语,病变部位位于语言中枢的失语症患者失语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824例脑卒中患者中65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发生率7.9%,其中早发癫痫66.2%,晚发癫痫33.8%;早发型癫痫以出血性卒中为多(占69.8%),发作类型以全身发作为多,晚发型癫痫以缺血性卒中为多(占68.2%),发作类型以部分发作为多;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有关,皮质病灶较易发生卒中后癫痫,皮质与皮质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卒中类型卒中后癫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以早发型为主,以皮质病灶多见,对于晚发型癫痫应给予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虚拟医生对脑血管意外后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脑血管意外后失语症患者,按年龄、文化程度、失语类型及严重程度、发病时间的不同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虚拟医生(即一对一的口语训练的同时可使病人在体表穴位及头部语言代表区接受到音频刺激的失语治疗方法)治疗,而对照组不进行专门的语言训练。结果治疗组显效37例(61.7%),有效20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20例(33.4%),有效33例,无效7例,P<0.005。结论虚拟医生对脑血管意外后失语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性别对卒中后失语(PSA)的发生率、失语类型、严重程度以及恢复速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PSA患者110例,应用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进行失语评估和分类,应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进行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对未接受特殊语言治疗的44例患者在12周后进行语言评估.结果 中年组(51~70岁)PSA患者中以男性居多,而老年组(>70岁)则以女性为多(P<0.05).不同失语类型间无性别差异,均以完全性和运动性失语最常见.左右半球病变引起的PSA患者的性别比无统计学差异(P=0.062),但女性右侧半球病变时发生失语的概率有更高的趋势.相关分析显示12周后失语指数(AQ)改善分值仅与性别相关(r=0.303, P<0.05).结论 男女患者的两半球结构差异和行为差异可能导致不同半球病变时失语症发生概率和恢复速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卒中后失语患者与非失语患者抑郁情绪的特征.方法 纳入70例卒中后失语患者和70例卒中后非失语患者.对失语组采用标准化汉语失语检查量表(Aphasia Battery of Chinese,ABC)进行失语评估,并用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问卷(医院版)(Stroke Aphasic Depression Questionnaire Hospital Version,SADQ-H)比较卒中后失语患者和非失语患者的抑郁情绪.结果 失语组的SADQ-H总分[(22.03±9.55)分]显著高于非失语组[(16.81±10.47)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卒中后失语患者在兴趣缺乏、乐趣丧失、社交回避、易怒、情绪低落、注意力下降等方面较卒中后非失语患者严重.失语组抑郁发生率[64.28%]高于非失语组[50.00%];失语组中完全性失语抑郁发生率最高[78.26%];经皮质混合性失语[62.5%]、Broca[61.53%]、Werincke[62.50%]发生率相近为[62.00%]左右;抑郁严重程度与失语严重程度相关,卡方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卒中后失语患者较非失语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率高,尤其是完全性失语、经皮质混合性失语、Broca、Werincke等类型的失语患者,并且抑郁发生率与失语严重程度相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aphasia.Methods Seventy patients on the first infarction with aphasia and 70 stroke patients without aphasia were recruited.The aphasia deficits in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by using the Aphasia Battery of Chinese ( Aphasia Battery of Chinese, ABC) .The Stroke Aphasic Depression Questionnaire Hospital Version ( Stroke Aphasic Depression Questionnaire Hospital Version, SADQ-H)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depression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sore in SADQ-H of the aphasi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22.03 ±9.55 )vs ( 16.81 ± 10.47 ), P < 0.01 ) .Loss interest, anhedonia, social avoidance, irritability, depression, decreased attention were more serious in patients with aphasia after stroke than that without aphasia.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depression in aphasia group was higher(64.28% vs 50.00% ).The incidence in different types of aphasia: the complete aphasia ( 78.26% ), transcortical mixed aphasia ( 62.50% ), Broca ( 61.53% ),Werincke (62.50%).There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cidence of depression and the severity of aphasia.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depression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aphasia is high,especially who have complete aphasia, transcortical mixed aphasia, Broca and Werincke, and it closely relate to the severity of aphasia.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性别对卒中后失语(PSA)的发生率、失语类型、严重程度以及恢复速度的影响。 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PSA患者110例,应用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进行失语评估和分类,应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进行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对未接受特殊语言治疗的44例患者在12周后进行语言评估。 结果 中年组(51~70岁)PSA患者中以男性居多,而老年组(>70岁)则以女性为多(P<0.05)。不同失语类型间无性别差异,均以完全性和运动性失语最常见。左右半球病变引起的PSA患者的性别比无统计学差异(P=0.062),但女性右侧半球病变时发生失语的概率有更高的趋势。相关分析显示12周后失语指数(AQ)改善分值仅与性别相关(r=0.303, P<0.05)。 结论 男女患者的两半球结构差异和行为差异可能导致不同半球病变时失语症发生概率和恢复速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结合言语治疗对失语患者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入组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言语治疗组和言语心理组,疗程30d,治疗前后均采用西方失语成套测试(WAB)和波士顿失语严重程度分级(BDAE)进行言语功能的评估,采用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问卷评分评估抑郁状态。结果治疗前两组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失语商(AQ)值均较前明显增加,言语心理组AQ值(74.50±10.52)较言语治疗组AQ值(64.13±10.77)增加更为显著(P<0.005);波士顿失语严重程度分级言语心理组疗效优于言语治疗组(P<0.005);治疗前后抑郁严重程度比较,两组均有所减轻,言语心理组疗效优于言语治疗组(P<0.005)。结论心理干预结合言语治疗能显著改善失语患者卒中后抑郁及言语功能。  相似文献   

16.
基底节性失语患者的CT图象标准化及脑电地形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基底节性失语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选择经CT扫描证实为单侧基底节区病变患者60例,在发病2周,1月及2月分别进行失语症检查,同时,进行BEAM及CT图象标准化处理。结果 基底节性失语患者病灶多在基底节区偏外侧,偏前部及偏上部,病变偏外侧者脑电地形图异常率高,且此类患者多有较重的听理解障碍,而尾状核受损者失语中有明显的构音障碍及音韵障碍。结论 基底节性失语有其临床特点,导致失语的机制多与基底节病变直接或间接影响皮层语言区(血流量减少,代谢低下)有关,但尾状核似可作为言语的皮层下整合中枢,在部分患者的失语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观察中医对症配乐结合言语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该疗法应用于言语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康复意义,为临床脑卒中后言语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寻求新的康复方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无明显认知功能障碍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后临床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言语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对症配乐疗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接受《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ABC 法)评定其语言功能,并采用失语商(AQ值)作为观测指标。结果:治疗组语言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BC)汉语失语检查法各亚项(信息量,流利性,复述,词命名,颜色命名,反应命名,是否,听辨认,执行指令)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A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AQ值水平都有显著增长,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对症配乐结合言语训练和单纯言语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患者治疗均有一定疗效,但中医对症配乐结合言语训练的疗效优于单纯言语训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作业治疗(occupationaltherapy,OT)对脑中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的影响。方法对28例脑中风患者进行系统作业治疗,并对其治疗前、后的ADL评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ADL评定结果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作业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脑中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