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杀伤细胞(CIK细胞)联合益气养血汤对肿瘤晚期气虚证患者的免疫功能及中医症状的影响。方法:200例功能状态(PS)≥2分肿瘤晚期患者给予CIK细胞联合益气养血汤辨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免疫状态(血清CD3+、CD4+、CD8+、CD4+/CD8+、NK细胞)及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气短、神疲、乏力、自汗、懒言)。结果:中药联合CIK细胞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CD3+、CD4+、CD8+、NK细胞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气短、神疲、乏力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CIK细胞治疗对PS≥2分的气虚证肿瘤晚期患者,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改善中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同时应用注射用黄芪多糖对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 将61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患者在化疗同时,每日静脉滴注注射用黄芪多糖250mg 1次,连续给药10d,对照组仅进行化疗,观察两组化疗后骨髓抑制及化疗完成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4周期化疗按时、足量完成率为8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1%(P<0.05);治疗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6%(P<0.05),且治疗组未出现重度(Ⅲ、Ⅳ度)骨髓抑制.结论 注射用黄芪多糖可预防及减轻化疗后骨髓抑制,具有一定的骨髓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注射用黄芪多糖联合静脉热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近期疗效、临床受益反应及不良反应。方法:2008年7月-2011年4月收治晚期非小细胞癌肺患者95例,随机分为为注射用黄芪多糖联合静脉热化疗组(观察组)47例,静脉热化疗组48例(对照组),均采用NP方案(盖诺+顺铂)化疗联合深部热疗,观察组加用注射用黄芪多糖。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临床受益反应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25例(44.7%),对照组有效15例(31.3%)。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单纯化疗组(χ2=4.69,P0.05);治疗组出现CBR 20例(42.6%),对照组出现CBR13例(27.1%),两组CBR出现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8,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多糖联合静脉热化疗治疗晚非小细胞肺癌可显著提高热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热化疗期间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谢朝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1):1446-1447,1546
目的观察莱利康颗粒对中晚期肺癌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70例中晚期肺癌气虚证患者,分为联合组(38例)予化疗(TP/CE方案)+莱利康颗粒;对照组(32例),仅予化疗(TP+CE方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气虚证症状(神疲乏力、呼吸气短、少气懒言、纳谷少馨及自汗等)以及近期客观有效率均有明显改善(P均<0.01);生活质量改善,表现为Karnofsky评分及体质量均有提高(P均<0.05);血液学毒性(主要为白细胞)明显减轻(P<0.05)。结论莱利康颗粒用于治疗中晚期肺癌气虚证,可以改善临床收益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化疗疗效和减轻其血液学毒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联合NP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NP化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用香菇多糖1 mg加入250 m 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2组均以连续治疗21 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2组治疗2个周期后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CD3~+、CD4~+、NK细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8~+、CD4~+/CD8~+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生存质量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菇多糖联合NP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NSCLC可有效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香菇多糖对CIK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体外增殖及抗肿瘤活性的影响,为临床应用香菇多糖提高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疗效提供理论数据。方法:于CIK细胞培养第11天加入不同浓度香菇多糖,诱导培养72h后比较细胞密度,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细胞CD3、CD56双阳率,CCK8法检测比较经不同浓度香菇多糖诱导后的CIK细胞对肺癌A549细胞的杀伤率。结果 :诱导72h后,加入5、25、50μg/m L香菇多糖的CIK细胞密度虽有上升但与未加入香菇多糖的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5μg/m L香菇多糖诱导的CIK细胞CD3、CD56双阳性率与空白对照组相当(P0.05);而经25、50及75μg/m L香菇多糖诱导的CIK细胞CD3、CD56双阳性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以50μg/m L香菇多糖诱导组的差异最为明显。经5μg/m L香菇多糖诱导的CIK细胞对肺癌A549细胞的杀伤率与空白对照组相当(P0.05);而经25、50及75μg/m L香菇多糖诱导的CIK细胞对肺癌细胞杀伤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以50μg/m L香菇多糖诱导组对肺癌细胞的杀伤率最高。结论:香菇多糖对CIK细胞的体外增殖无促进作用,高浓度香菇多糖反而抑制CIK细胞增殖;适当浓度的香菇多糖处理CIK细胞能使CD3、CD56双阳性率上升,同时可提高CIK细胞对肺癌A549细胞株杀伤率。香菇多糖诱导CIK细胞的最适浓度在50μg/m L。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味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NP化疗方案治疗,以连续治疗21 d为1个周期。治疗组患者在化疗开始第1天即给予中药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化疗4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及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及免疫球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同期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QOL生存质量评分较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味可改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例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采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回输联合化疗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免疫细胞指标变化情况、出现感染次数及持续时间、输血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CD3~+、CD8~+及CD3~+CD56~+水平均显著增高(P均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均0.0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感染次数、输血量均显著减少且感染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均0.05),对照组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 CIK细胞回输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疗效确切,有助于稳定病情,改善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感染概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刮痧疗法配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NP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刮痧疗法,以28天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两个周期。结果: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好,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白细胞数以及中性粒细胞数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白细胞数以及中性粒细胞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两组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刮痧疗法能够显著改善中晚期化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白细胞数目,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方法简单,价廉有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联合CIK细胞治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2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2例行单纯PDT治疗,先给予光敏剂喜泊分注射液5 mg/kg静脉注射,于24 h后在胃镜引导下使用630nm波长的激光进行照射,功率密度150 m W/cm2,持续30 min,能量密度270 J/cm2。B组30例行PDT联合CIK治疗,CIK免疫细胞培养14 d,期间第12天给光敏剂药物,第13天进行胃镜引导下激光照射治疗,第14天回输免疫细胞,每次回输细胞1×109个,间隔1~2 d 1次,共3次。检测2组治疗前1周及治疗后第2周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观察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肝肾功能的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发热、胸痛、咳嗽咳痰不良反应发生率,复查内镜并取组织病理检查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肿瘤原位复发情况。结果 A组治疗后CD3+、CD3+CD8+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B组治疗后CD3+、CD3+CD8+、CD3+CD56+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B组治疗后CD3+、CD3+CD56+明显高于A组(P均0.05),2组CD3+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发热、胸痛、咳嗽咳痰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均0.05),12个月局部控制失败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PDT联合CIK细胞治疗模式具有协同效应,可提高患者机体整体免疫功能,改善肿瘤微环境,减少不良反应,降低肿瘤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化学计量学实现獐牙菜属植物快速、准确鉴别。方法:采集川东獐牙菜、青叶胆、紫红獐牙菜、狭叶獐牙菜和西南獐牙菜不同部位(根、茎、叶) 543份样品红外光谱信息,原始数据经标准正态变量(SNV),多元散射校正(MSC),平滑(SG),一阶导数(1D),二阶导数(2D),三阶导数(3D)等处理后删减4 000~3 700,2 799~1 800 cm~(-1)和682~653 cm~(-1)波段,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结果:5种獐牙菜属植物相同部位平均光谱较为相似,无法区分,同一物种不同部位光谱特征峰有差异,复杂程度为叶茎根;根、茎和叶3个部位PLS-DA和SVM模型均能准确鉴别5种獐牙菜属植物,且MSC+SG+2D预处理效果最佳。PLS-DA模型R~2Y 0. 8,RMSEP RMSECV,所建模型稳定,效果好,Q~2超过0. 6,预测集正确率达到100%,所有预测集样品分类正确,模型预测能力强。根、茎和叶SVM模型最优惩罚参数c分别为22. 627 4,2和1. 414 2,均在正常范围内,预测集正确率均为100%,分类准确率高。结论:FTIR结合PLS-DA和SVM模型能准确区分不同獐牙菜属植物,模型预测效果好,为其他植物鉴别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冲任、天癸、宗气等方面论述气滞血瘀型乳腺癌的病因、病机及辨治。其临床表现为在乳房肿块出现前便长期存在胸闷胸痛、腹部隐痛、不欲饮水,乳房肿块日久不增大也无甚疼痛,却在围绝经期迅速进展,乳腺癌术后表现出患侧上肢肿胀难消、术口渗血渗液难以愈合。认为其发病因素主要与任脉水液停滞水湿、湿阻脉道,冲任胞宫气血盈泄失司兼之宗气不降,产后乳络不通共致血瘀气滞,天癸将竭加剧任脉水湿停滞、血瘀胸乳等因素密切相关。临证以行气利水化瘀为要,用增骨益髓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乳腺癌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预防化疗骨髓抑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研究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全草的化学成分。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从翠云草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黄酮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各种波谱技术鉴定该化合物为8-(4-羧基苯氧基)-5,4'-二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1),该化合物为新的芳基黄酮类化合物,命名为翠云草黄酮G。  相似文献   

14.
钱宏梁  潘志强  李亚  钱杨杨  费敏红  方肇勤 《中草药》2019,50(10):2383-2389
目的研究不同治法中药配伍调节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方法小鼠ig给予1.65 mg/(kg·d)氢化可的松14 d诱发药源性证候,同步给予助阳散寒(附子-肉桂)、滋阴泻火(知母-黄柏)、补气生津(人参-黄芪)、补血益精(熟地-山茱萸)4种中药药对干预,检测小鼠体质量、抓力、腋温、旷场活动度、躯体不同部位红外温度等表征信息;取脾脏、胸腺称定质量并计算脏器指数;运用ELISA法检测血清皮质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肾上腺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胆固醇侧链裂解酶(Cyp11a1)、21-羟化酶(Cyp21a1)、11β-羟化酶1(Cyp11b1)和11β-羟化酶2(Cyp11b2)、酪氨酸羟化酶(Th)、多巴胺脱羧酶(Ddc)、多巴胺β-羟化酶(Dbh)、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Pnmt)基因表达;运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肾上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B族I型清道夫受体(SR-BI)、StAR蛋白表达。结果 4种治法对氢化可的松造成的小鼠体质量下降和体温下降效果不显著,附子-肉桂组小鼠抓力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知母-黄柏组小鼠血清皮质酮含量显著升高(P0.01),StAR、Cyp11b1、Cyp11b2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SR-BI、StAR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滋阴泻火治法寒性药对(知母-黄柏)对小剂量氢化可的松诱发的药源性证候小鼠肾上腺皮质功能的纠正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2种丛枝菌根真菌复合与独立接种对田间栽培多年生乌拉尔甘草生长与有效成分积累的长短期效应。方法:选取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与根内根孢囊霉Rhiaophagus intraradices 2种丛枝菌根真菌菌种,在大田条件下对乌拉尔甘草进行单菌种与复合菌种接种处理,分别于栽培的第1年和第2年采集乌拉尔甘草样品,分析其形态指标和有效成分甘草酸、甘草苷含量。结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接种和摩西斗管囊霉单接种均对乌拉尔甘草中甘草酸与甘草苷含量有提升作用,其中复合接种提升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摩西斗管囊霉单接种,根内根孢囊霉单接种处理无显著提升作用。接种处理组乌拉尔甘草种苗的生长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显著提高了甘草苷含量与甘草酸含量的比值,接种组甘草苷、甘草酸的积累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且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揭示了大田条件下复合丛枝菌根真菌接种的长期效应,发现摩西斗管囊霉与根内根孢囊霉复合接种可以提高大田栽培乌拉尔甘草的品质,并对甘草苷与甘草酸的含量比例有调节作用,为人工栽培乌拉尔甘草过程中丛枝菌根真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坐珠达西对MNNG致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坐珠达西对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致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治疗作用。方法:大鼠自由饮用170 mg·L-1的MNNG 8周建立大鼠CAG模型,之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10 mL·kg-1·d-1)、摩罗丹组(0.36 g·kg-1·d-1)、坐珠达西高、中、低剂量组(每天ig 0.4,0.2,0.1 g·kg-1·d-1)。给药9周后取材,观察大鼠胃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并对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12(IL-12)、一氧化氮(NO)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部组织HE切片可见胃黏膜有炎性细胞浸润、充血和水肿等病理改变,血清中IL-12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NO和MDA无显著性变化。与模型组比较,HE切片显示坐珠达西组能明显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胃黏膜病变,血清中NO含量显著降低(P<0.05),IL-12含量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显著下降。结论:坐珠达西对MNNG所致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相关。  相似文献   

17.
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疾病具有致病性强、发病率高、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目前临床多采用化学药对抗病毒性疾病,但化学药治疗效果不显著且多具有毒副作用,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中药有效成分的复杂性使其可多层次、多靶点发挥抗病毒作用,而海洋中药物种丰富多样,已有研究证明海洋中药存在较好的抗病毒效果且毒副作用低,因此海洋中药抗病毒的研发和应用将在未来引起更多关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从《海洋中药学》收录的250种海洋中药中进行筛选,对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海洋中药进行综述,以期对海洋中药抗病毒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8.
张青  徐月  彭伟  刘佳  李若兰  邓婷  高永翔  蒲旭峰 《中草药》2020,51(18):4673-4684
目的利用分子对接和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结合中医方解配伍理论对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在TCMSP、TCM-Datebase@Taiwan、PubChen Compound数据库收集桂枝芍药知母汤中9味中药(桂枝、芍药、知母、甘草、麻黄、生姜、白术、防风、附子)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DrugBank、TTD数据库查找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相关的蛋白靶点,并上传到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关系。在PDB数据库下载合适的蛋白靶点晶体结构,采用Discovery studio 4.5.0软件进行化合物与靶点的分子对接,利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可视化网络,阐释桂枝芍药知母汤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作用机制。结果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桂枝芍药知母汤中存在316个潜在的抗关节炎活性成分,作用于26个靶点,其中MAPK1、ZADH2、P38、AKR1C2、DHODH、CA2、MMP3、MMP9、RANKL等蛋白是主要作用靶点。生物功能和通路分析提示,桂枝芍药知母汤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骨吸收(28%)、组蛋白激酶活性(20%)、肽基酪氨酸磷酸化(20%)、前列腺素代谢过程(12%)等生物过程。作用通路主要是破骨细胞的分化(94.12%)。结论采用分子对接结合网络药理学的方法,从多靶点多途径的角度研究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分子机制,为更好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晖  张艳军 《中草药》2014,45(11):1545-1550
目的 分析淀粉类成分在煎煮过程中对生川乌中小分子乌头类生物碱溶出的影响,初步探讨淀粉对生物碱成分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不同来源的淀粉类成分与生川乌药材合煎,运用RRLC-Q-TOF-MS技术分析淀粉对合煎液中乌头类生物碱溶出的影响;运用HPLC-UV技术分析淀粉与生物碱单体合煎后,溶液中生物碱类成分的量;采用方差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法进行差异分析。结果 与淀粉合煎后,生川乌中双酯型、单酯型和醇胺型生物碱溶出率均明显降低,其中单酯型和醇胺型生物碱在生川乌与白蔹淀粉、半夏淀粉、市售淀粉、白蔹以及半夏药材5组配伍后其降低更为显著;而生川乌中双酯型生物碱量在与除去淀粉的半夏和除去淀粉的白蔹配伍时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生物碱类成分直接与淀粉类成分合煎时,合煎液中生物碱量明显低于生物碱单独煎煮。结论 淀粉类成分能够在煎煮液中抑制生川乌中生物碱类成分的溶出,对于游离生物碱,淀粉类成分能够与其发生一定形式的结合,影响生物碱在水溶液中的量。  相似文献   

20.
“药类法象”之理由张元素首次提出,是根据每种药物气味各异而升降、功用不同,法象于自然,将药物分为五大类,即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而人与天地相参,人药相关,人体及药物皆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是以人体脏腑气机升降及药性升降应遵循自然规律,即顺应“神机气立”而得以正常运行。因此“药类法象”是药性升降浮沉的理论基础,可应人体脏腑气机升降,促进对脏腑生理病理的认识,引出对临证用药的启发,为理解气机升降理论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