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北海道大学医学部第二外科田边达三教授的研究小组表明,在预防血凝的药物中有的具有抑制癌细胞转移的功能。防止癌细胞转移是癌症治疗的最大课题。主要以预防血栓为目的的这种药物没有副作用,可望作为预防癌细胞转移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2.
细胞因子和细胞凋亡抑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因子和细胞凋亡抑制山村康子等细胞因子为糖蛋白,可通过受体作用于靶细胞。在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中,细胞因子是媒介。它们调节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特别是调节造血系统中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有关的细胞增殖和分化。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刺激...  相似文献   

3.
据京都新闻1982年6月15日报道:爱知县癌中心生化部松影昭夫开创的用单克隆抗体(只与作用于细胞分裂时的酶发生反应的一种特殊抗体)检查癌细胞的方法,可期待用于癌的早期发现。用该法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组织中有增殖迅速的部分时,就可确认在无限反复增殖的癌细胞内酶也增加。高级动物的细胞分裂增殖是DNA复制酶的作用。这种酶中有α、β、γ三种型,其中已知α—酶帮助DNA的分裂增殖。但因α—酶结构不稳定,所以至今虽然试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仍未弄清该酶的形态和怎样  相似文献   

4.
经特殊药物处理的癌细胞遇到弱超声波后会被破坏,正在从事这项研究的日本福冈大学医学部立花克郎讲师通过计算机图象确认,超声波照射后,白血病癌细胞表面被开出洞孔……。据介绍,此疗法对了解癌细胞被破坏的机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目标是在二年内应用于临床,而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适合的超声波照射时间。研究发现,先将一种容易使癌细胞集结,被称为melosianin540(音译)的药物作用于癌细胞,再用超声波照射,就可以破坏癌细胞。离体试验表明,白血病癌细胞用药物处理,再进行30秒钟的超声波照射,然后用扫描电…  相似文献   

5.
内山卓  李秋 《日本医学介绍》1990,11(10):444-446
感染人类逆转录病毒、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HTLV-Ⅰ)的人中,其中一部分发病为T细胞白血病(ATL),在白血病细胞的特征,尤其是其表面抗原、功能,HTLV-Ⅰ的构造与机能,随着HTLV-Ⅰ感染的细胞的变化、病态等方面,多数已被明确.但在治疗方面,自发现ATL以来并无特殊的进展,目前仍是预后非常差的白血病之一。其原因之一,是有关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机理以及在体内的增殖部位尚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蔓延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于控制机体免疫反应中枢的辅助T淋巴细胞受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而被破坏,从而导致免疫功能低下,10~30%感染者发生机会感染,而多致死亡的一种疾病。作为治疗药物,已发表的有,可有阻碍HIV 逆转录酶的HPA—23及叠氮胸腺嘧啶脱氧核苷(AZT)等,有报道认为AZT 有延长AIDS 患者生命的效果。另一方面,已知道,中药之一甘草的有效成分甘草酸(GL)对于疱疹病毒具有抗病毒作用,本文就GL 对HIV 的增殖是否具有抑制作用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其结果表明,GL 对HIV 的细胞内增殖是有抑制作用的。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应用补益类药物抑制癌细胞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庄严 《日本医学介绍》2003,24(4):189-190
正常细胞癌变并向其他组织转移可分为三个过程 :①由于多数基因变异的积累 ,引起正常细胞癌变(初发过程 ) ;②基因进一步变异使初发的癌细胞进一步转变为恶性度高的癌细胞 (恶化过程 ) ;③极少数的癌细胞向远隔组织入侵 (转移过程 )。本文将就中药抗癌细胞恶化、转移的疗效与作用机制做以介绍。1 十全大补汤及相关方剂十全大补汤是由川芎、当归、地黄、芍药 (四物汤 )和苍术、人参、茯苓、甘草 (四君子汤 )加黄芪、肉桂、共十味药组成 ,具有平衡气血阴阳之功效。本剂自古以来用于病后、术后或慢性疾病的治疗 ,对周身倦怠、面色憔悴、食欲不…  相似文献   

8.
细胞周期的细胞荧光测定和细胞图像测量在癌细胞分析中的应用日本京都府立医科大学病理学教室芦原司细胞测量是基于定量细胞化学基础上的测量荧光强度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主要按着DNA含量而进行的细胞周期的分析上。在应用这种技术的方法中,细胞荧光测...  相似文献   

9.
据一九八五年五月八日日刊《工业新闻》报道:大阪大学蛋白质研究所的堀田武一教授、助手宫崎香等研究组,从人的血液中发现了阻止癌细胞增殖的蛋白质。目前,这种蛋白质的精制正在进行。最近,正准备着手弄清它的结构和详细的作用等。该组发现的这种蛋白质与目前所知的有抑癌效果的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间介素—2等蛋白质是不同的,期望它的抑癌作用能与过去的抑癌物质相媲美。癌的研究是从致癌遗传基因和蛋白质的变异等各种角度来  相似文献   

10.
以前认为T细胞受体(TCR)只有一种,到1986年夏才证明存在γδ型TCR。之后一直在制备用于识别γδ型TCR构造的单克隆抗体(单抗),有关γδ型TCR的分析进展迅速,本文对有γδ型TCR的T细胞的异常增加进行概述。一、γδT细胞的正常分布正常人外周血中的CD_3阳性T细胞,可见到约1~10%的γδT细胞(T细胞受体γδ基因)。γδT细胞以同样比例存在于淋巴组织  相似文献   

11.
岛久真男  戴然 《日本医学介绍》1992,13(8):355-356,372
一、细胞增殖因子和受体1.酪氨酸激酶的受体功能1980年首次发现劳氏肉瘤病毒的癌基因产物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能使蛋白质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以后又相继从其它的RNA 肿瘤病毒或癌细胞中鉴定出若干种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癌基因产物。迄今发现的癌基因产物约近半数均能编码特异性的酪氨酸激酶,提示此酶活性与癌的  相似文献   

12.
佐贺大学农学系内田泰教授研究小组,成功分离一种能显著抑制白癣菌增殖的细胞。白癣菌是产生脚癣的病原菌,经细菌实验鉴定,取名为杆菌UTK。此前,内田教授等曾与日下田酱油公司在共同研究中,发现产生条状菌的多聚半乳糖能抑制白癣菌的增殖。这两种物质都是由天然物质生成的。几乎无毒,无副作用。因而,今后可望并用这两种物质,研制出安全性高的有效脚癣治疗药等。这种UTK是在探寻白癣菌抗真菌物质的过程中发现的。在白癣菌置入一直径为  相似文献   

13.
14.
中药方剂对氧游离基的抑制和清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近期的日本有关文献,就某些中药方剂对机体氧游离基(OFR)生成系统的抑制和清除作用,试简要综述如下。一、氧游离基的病理生理作用氧游离基又称氧自由基或活性氧,包括超氧阴离子(O_2~-)、过氧化氢(H_2O_2)、羟自由基(·OH)等类不稳定活性物质,长期以来,已经公认OFR是机体衰老的原因之一。近年逐步发现,OFR主要自中性粒细胞产生,并且  相似文献   

15.
日本广岛大学的伊藤明弘教授经过小白鼠实验证明,豆酱有抑制自然发生肝癌的作用。伊藤教授的实验对象是90只具有血缘关系的自然发生肝癌的雄性小白鼠。他将这些小白鼠分为二组,一组喂食10%粉状的红豆酱,另一组喂食普通的饼干。实验从小白鼠出生一个半月开始,至小白鼠长到14个月为止。解剖后发现,喂饼干的小白鼠中有90%  相似文献   

16.
随着肝脏外科手术的进步,如何使剩下的肝脏再生并恢复肝功能的研究受到重视。日本通产省工业技术院动物细胞研究室等单位通过动物实验证实,脾脏的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组织液,对促进肝细胞的增殖具有强大作用。并证实超过目前所用的具有促进增殖的各种激素的作用。通过动物实验,将肝细胞移植到脾脏内,确认肝细胞反复分裂情况。然而这一现象,究竟是脾脏仅仅对肝细胞增殖起到良好环境作用,还是脾脏中含有积极促进增殖的某种物质?迄今尚不详细。该室制做培养上皮细胞增殖因子(EGF)和胰岛  相似文献   

17.
东京医科齿科大学耳鼻喉科和东工大资源化学研究所一起用骨胶原薄膜研制成功了人造鼓膜。骨胶原是一种纤维状的蛋白质,它是从仔牛的皮中提取出来的构成动物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将它用戍二醛进行处理,除去在生物体中起异物反应的成分之后,形成可以使用的薄膜或海绵状薄膜。这种薄膜材料不仅可以代替因中耳炎等疾病破坏了的鼓膜,而且由于在骨胶原海绵状薄膜上充满血  相似文献   

18.
抑制细胞机能缺损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问题,已由许多实验动物模型获得证实。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以产生种种自身的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作者研究了本病的抑制细胞活性的意义。抑制细胞的活性测定:(1)刀豆素A 诱导抑制细胞是用泛影葡胺——葡聚糖梯度法获得,以后向刀豆素A 反应细胞中加入刀豆素A培养,求出胸腺嘧啶的摄取率。(2)用抗牛  相似文献   

19.
据京都新闻6月21日报道:千叶大学的谷口教授等阐明了抑制T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保卫机体不受细菌、病毒等侵犯,是免疫系统的指挥者。即:①识别侵入机体的异物(抗原);②分泌特殊的生理活性物质(抑制T因子);③抑制产生抗体的细胞的功能等。  相似文献   

20.
东京大学应用微生物研究所的大石道夫教授及神谷俊一、野村慎太郎二助手的研究小组成功地分离出具有能使某种血液癌的细胞重新转变为正常细胞机能的蛋白质。这种具有特殊机能的蛋白质将有助于新型抗癌剂的研制及致癌机制的阐明,其构造的剖析及对何种癌有效,有待于今后实验证明。大石教授等人所研究的是被称为类白血病的小白鼠的病毒性血液癌。已知此症虽被称为白血病,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