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全脊柱移床扫描(MobiTrak)在诊断脊柱脊髓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对于48例疑有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行全脊柱移床扫描,对接颈、胸、腰骶段脊柱图像而形成完整的全脊柱图像。与对接前的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以某一椎体为中心的局部脊柱扫描图像进行对比,少数病人行增强扫描。结果:48例患者,损伤部位颈段1 8例、胸段21例、腰段14例。其中多节段损伤5例。根据MRI表现将脊柱外伤分为4类:单纯压缩骨折无脱位;压缩骨折伴脱位;爆裂性骨折并脱位;无骨折脱位。全部病例均清楚显示伴有脊髓信号的异常,3例见脊髓断离,其中1例不全断离。结论:MRI全脊柱移床扫描可以反映脊柱损伤形态及脊髓损伤的形态和病理改变,也可对韧带、间盘等软组织损伤作出准确的判断,是评价脊柱损伤的好方法,可以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也有助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
王与荣  赵建宁 《人民军医》1997,40(9):528-529
脊柱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损伤。凡脊柱遭受到较大外力,伤后主诉脊柱局限性疼痛和运动障碍的患者,均有脊柱骨折脱位的可能。如脊柱某一部位有肿胀、压痛和畸形,或合并下肢瘫痪,即可肯定脊柱骨折的诊断。X线检查是确定脊柱骨折脱位及损伤机制的重要方法,而CT、MRI则对脊柱脊髓损伤的伤情判断及预后估计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现就其常见类型介绍如下。1胸腰椎损伤的临床表现与论断1.1脊柱的三柱分类学说1983年,Denis根据400多例胸腰椎损伤的治疗经验,提出三往分类概念。三柱分类即将胸腰椎分成前、中、后三柱;前柱包括前纵韧带、椎体…  相似文献   

3.
饶兴助  康野  王伟明 《人民军医》2004,47(5):258-259
部队在军事训练中,由于意外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颈部,以及摔倒后由于头部、足跟部或臀部着地,撞击暴力传导于脊柱颈椎段,可能造成颈椎骨折、脱位、颈段脊髓损伤和项韧带撕裂等。1992~2002年,我队共发生训练致颈椎损伤29例。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损伤的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膝关节损伤的机制及其MRI表现。方法 搜集从1999年至2003年间经MRI诊断的膝关节损伤患者106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06例患者中有96例半月板损伤,其中Ⅲ度损伤即半月板撕裂共17例。前交叉韧带损伤19例,其中断裂8例;后交叉韧带损伤13例,其中断裂2例;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损伤7例;内侧副韧带损伤3例,外侧副韧带损伤8例;股骨骨折6例,胫骨平台骨折9例,胫骨髁间嵴骨折3例,髌骨骨折2例,隐性骨折8例,关节内软骨骨折13例。结论 MRI检查可以准确显示膝关节损伤的各种病理改变,对指导手术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前路减压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前路减压治疗王大勇吴梅英谢宝钢胸腰段骨折脱位在脊柱损伤中占首位。对其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近20年有了较大进展,脊髓前方或侧前方减压术被认为是切实有效的手术方法[1~3]。我们从1994年采用自行改良设计的“经椎弓根椎体后份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王魁  杨维权 《人民军医》2004,47(8):484-487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身体任何部位受到的冲击力或压力,均可传导至脊柱造成损伤。脊柱骨折、脱位占全身骨折的4.8%~6.6%。脊髓损伤为脊柱骨折脱位的严重并发症,约占全身损伤0.3%,多发生于年轻人。脊柱脊髓损伤常发生在军事训练、高处坠落、重物打击及车祸等事故中,战时多见于枪弹伤和爆震伤。其发生率虽然不高,但致残率较高,预后不良。脊柱脊髓损伤的早期现场急救处理要求能及时诊治、正确搬运,后续治疗更须专科处理。本讲重点介绍脊柱脊髓损伤的致伤机制和诊断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7.
颈段脊柱损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MRI在颈段脊柱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30例颈椎外伤患者行MRI检查。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其中6例行CT检查。结果 30例中伤及颈5~7占80%,根据MRI表现将颈段脊柱外伤分为5类:单纯压缩性骨折;泪滴性骨折;爆裂性骨折;骨折脱位,无骨折脱位。全部病例MRI均清楚显示伴有脊髓信号的异常,2例可见脊髓断裂。结论 MRI可以对颈椎损伤形态及脊髓、韧带、间盘等软组织损伤作出准确的评  相似文献   

8.
MR全脊柱移床扫描在快速诊断急性脊柱创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全脊柱移床扫描对急性脊柱创伤后多水平椎体及脊髓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应用MR全脊柱移床扫描技术,行颈、胸及腰骶3段脊柱扫描后,采用对接的方法完成全脊柱全程图像。结果71例均获得直观、清晰地显示椎管内全段脊髓、全部脊椎及周围韧带的连续全脊柱MR图像。2例表现正常,69例表现椎骨骨折(36例表现单发椎骨骨折,33例表现多发椎骨骨折)。69例椎骨骨折患者中伴有椎体滑脱12节,伴有脊髓损伤15段,伴有韧带挫裂伤19处。结论MR全脊柱移床扫描,可以很好显示椎体骨折的部位、数目,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以及有无脊髓损伤,大大提高了定位及定性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Chance骨折其损伤机制为屈曲牵张暴力,是以前柱为支撑轴.在张力作用下发生的中后柱破坏,又称安全带骨折。骨折线呈水平走行.由椎体前缘向后至棘突发生水平骨折或致棘间韧带断裂;可伴有前柱压缩和后柱分离。其损伤机制多为车祸或弯腰工作时重物压伤。骨折多移位不大,脊髓损伤少见。因其骨折的不稳定,受伤后不正确搬运导致脊髓的切割,可出现截瘫。腰椎屈曲牵张损伤的发生率低于10%,故此类骨折在临床上较少见目。我科2002-2008年使用USS治疗该类单节段骨折1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颈椎过伸性损伤的MRI诊断(附1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椎过伸性损伤的MRI表现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有典型外伤史患者的MRI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颈椎过伸性损伤依暴力的大小不同依次伤及前纵韧带,椎间盘,脊髓及后部附件结构,MRI所表现的椎前血肿,前纵韧带断裂,椎间盘突出,椎体挫伤及脊髓受压变形,附件结构损伤具有特征性,结论:MRI可以反映颈椎过伸性损伤的全部损伤机制及其形成的病理改变,是诊断过伸性颈椎损伤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Chance骨折其损伤机制为屈曲牵张暴力,是以前柱为支撑轴,在张力作用下发生的中后柱破坏,又称安全带骨折。骨折线呈水平走行,由椎体前缘向后至棘突发生水平骨折或致棘间韧带断裂,可伴有前柱压缩和后柱分离[1]。其损伤机制多为车祸或弯腰工作时重物压伤。骨折多移位不大,脊髓损伤少见。因其骨折的不稳定,受伤后不正确搬运导致脊髓的切割,可出现截瘫。腰椎屈曲牵张损伤的发生率低于10%,故此类骨折在临床上较少见[2]。  相似文献   

12.
吴苏稼 《人民军医》1997,40(10):587-588
近十多年来,随着对脊柱脊髓损伤病理机制、损伤机制认识的提高,以及检测仪器和骨科治疗器械的发展,对该病治疗的研究不断地深入。现对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手术入路、内固定器械和药物治疗等方面简述如下。1治疗方法的选择1.1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不论是完全截瘫还是不完全截瘫,在病人一般状况许可的情况下,手术越早越好。因为手术减压能解除脊髓的外来压迫,早期减压可减轻脊髓的损伤程度,同时手术可明确脊髓损伤和坏死的程度,对预后提供参考。手术配合内固定治疗使脊柱获得可靠的稳定性,有利于神经的恢复和护理康复治疗的实…  相似文献   

13.
儿童脊柱,脊髓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脊柱、脊髓损伤比较少见,但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其发生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一般认为儿童脊柱、脊髓损伤占全部脊柱、脊髓损伤病人总数的1%~10%[1]。与成人患者相比,由于解剖与生物力学方面的差异,儿童患者在发生率、损伤类型、部位、脊髓损伤状况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MRI对急性脊髓损伤的评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的MRI表现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材料与方法:23例脊髓损伤患者于伤后7天内行1.0T超导MR机检查,并采用ASIA损伤分级评价其神经功能。结果:23例在MRI上均显示脊髓异常信号,其中19例有脊柱骨和(或)韧带损伤。脊髓损伤有两种信号类型,10例见急性脊髓出血,在T2WI上表现为中心低信号、周围高信号;13例为脊髓挫伤或水肿,T2WI表现为脊髓均匀或不均匀的高信号区。11例能评价预后,两种信号类型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恢复没有明显差异。13例完全性脊髓损伤和1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在T2WI上异常信号的平均面积分别为4.44±1.80cm2及1.76±0.80cm2。11例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6例,没有明显改善5例,异常信号区的平均面积分别为2.41±1.05cm2及4.82±1.86cm2。脊髓异常信号区面积的大小与脊髓损伤严重性及其预后的改善有关。结论:MRI能清楚地显示急性脊髓损伤的各种病理改变,T2WI上异常信号区的大小是评价急性脊髓损伤严重性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颈椎过屈性损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颈椎过屈性损伤的影像表现,评价MRI表现的意义。方法31例颈椎过屈性损伤,平均年龄32岁,外伤史明确。全部病例在伤后不同时间行MRI扫描,MRI扫描前常规摄颈椎平片,部分行CT扫描。结果31例中17例伤及C4~6椎体,占55%,同时累及2个椎体4例,占13%。影像表现为棘突骨折、椎体前脱位、椎体宽界面压缩骨折、双侧关节突关节脱位、屈曲泪滴样骨折5种类型。MRI同时显示24例后部复合韧带撕裂,3例后纵韧带和5例前纵韧带撕裂,16例椎间盘受压或碎裂变形,23例颈髓受压、形态信号异常,其中3例横断。结论MRI能反映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屈曲外力引起的颈椎和脊髓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MRI对脊髓、间盘、韧带等软组织损伤的评价,是判断不同程度颈椎过屈性损伤椎体稳定性及预后的依据。MRI可反映颈椎过屈性损伤全部损伤机制及其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脊髓损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损伤,占全身损伤的0.2%-0.5%。传统的X线及CT均能够确认不稳定骨折或骨折脱位,但对脊柱挫伤和脊髓损伤的定位、损害范围及严重程度只能在MRI上很好地显示,特别对于无骨折或脱位的脊髓损伤尤显其诊断价值。我们收集了急慢性脊髓损伤55例,现分析MRI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的影像学特点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探讨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MRI特点及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 对29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病例,分类研究其影像学表现,并根据其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观察疗效。结果 MRI可明确脊髓的病理状况及脊髓以外软组织的病理变化。根据不同表现类型采用相应手术方法,术后29例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康复。结论 MRI对于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诊断具有优越性,可以显示脊髓损伤后脊髓及周围软组织的各种改变。应根据脊髓损伤的表现及变化和MRI显示脊髓的病理状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不同入路减压手术及掌握恰当内固定指征,可取得较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多发伤中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多发伤中脊柱脊髓损伤早期治疗的意义. 方法回顾我院1998年6月-2003年6月间急诊收治的多发伤伴脊柱脊髓损伤患者116例,其中男97例,女19例;年龄15~69岁,平均38.5岁.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0~51分,平均18.5分.应用伤害控制骨科学观念和VIP 程序救治,对符合条件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早期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病情相对稳定后早期行手术减压和内固定78例,其中前路手术30例,后路手术37例,前后联合入路11例. 结果116例中,生存113例;死亡3例,ISS均≥30分;随访3~48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时感觉和运动美国脊柱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分较伤后明显改善,无神经功能恶化者.2例椎弓根螺钉断裂,4例伤口深部感染,其中2例换药愈合,2例再次手术清创后愈合. 结论应用伤害控制骨科学和VIP 程序救治合并脊柱脊髓损伤的多发伤的同时,对脊柱脊髓损伤采用临时固定、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病情相对稳定后早期手术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多发伤的手术治疗原则为抢救生命--先脏器,后骨折;遵循原则--先开放,后闭合;手术顺序--先四肢,后盆脊;固定选择--优髓内,辅髓外;手术时间--早手术,少并发;治疗目的--利康复,便护理.  相似文献   

19.
MRI在急性脊髓损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脊柱骨折或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创伤。常规X线平片和CT扫描能对骨折和脱位明确诊断,但不能显示脊髓血肿、挫伤、水肿及硬膜外血肿。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能力,从形态学方面评价脊髓损伤是迄今最先进的检查手段。笔者收集1994年2月~1998...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局部低温预处理对大鼠脊髓内牵拉型脊髓损伤病理形态学改变、神经细胞凋亡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只4个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低温预处理组(A组)和对照组(B组),建立大鼠脊髓内牵拉型脊髓损伤模型,于损伤后2,4,8,24,48,72h和7d评估脊髓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用HE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结果 HE染色镜检显示A组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B组。A、B两组运动功能评分和神经细胞凋亡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低温预处理可明显减轻大鼠脊髓内牵拉型脊髓损伤早期病理形态学损伤,抑制细胞凋亡,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