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通过诱发 CHL 细胞染色体畸变的体外试验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体内试验这两条途径来检测该药的致突变性,结果显示:在体内试验中,氟苯咪唑(640—1280mg/kg)与阴性对照组(N.S)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在体外试验中,氟苯咪唑(0.39—1.56μg/ml)培养24h 和48h 对 CHL 细胞所诱发的染色体变化率显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南德士的遗传毒性,为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按《新药(西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汇编》的设计要求,分别应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法、体外培养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方法、CHO细胞和人肝细胞Changliver单细胞凝胶电泳法。结果Ames实验选用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TA97、TA98、TA100、TA102及TA1535为指示菌株,在加和不加代谢活化系统(S9)条件下进行,南德士在5000、500、50、5和0.5μg/皿受试剂量下,加和不加代谢活化系统(S9)时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无致突变性。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结果显示:在所设剂量范围(250.0~62.5mg/kg)内,对ICR小鼠的微核诱发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受试物南德士在受试剂量下对ICR小鼠无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效应。染色体畸变试验设8.0、4.0和2.0μg/ml(IC50为8.0μg/ml)3个剂量组以及阴性对照组(DMSO)和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结果显示:阳性对照组CHO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受试物南德士在4.0和8.0μg/ml2个剂量组24hS9诱发的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均>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阳性结果;在2.0和4.0μg/ml剂量组48h,-S9诱发的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均>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P<0.05),呈阳性结果。但在 S9条件下受试物各剂量组染色体畸变率均小于5%,呈阴性结果。细胞彗星试验采用CHO细胞和正常人肝细胞Chang liver2个细胞株。采用16.0、8.0和4.0μg/ml3个剂量组(IC50为8μg/ml)。另设溶剂对照和阳性对照组。结果显示在各试剂量的拖尾率和尾长与溶剂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南德士在受试剂量下无损伤CHO细胞和人肝细胞Chang liverDNA的能力。结论南德士对体外培养的CHO细胞在-S9条件下染色体畸变试验呈阳性,有一定的遗传毒性。但彗星试验显示南德士无损伤CHO细胞和人肝细胞Chang liverDNA的能力。说明南德士所致染色体畸变,可能不是通过损伤DNA机制所致。  相似文献   

3.
张辉 《华西药学杂志》1992,7(3):156-159
盐酸左旋咪唑和甲苯咪唑均为抗肠道蠕虫类药物。本实验根据我国新药审批的有关要求来检测这二类药物的致突变作用,该实验通过诱发CHL 细胞染色体畸变的体外试验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体内试验这两条途径来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体内试验中,甲苯咪唑(400-1600mg/kg)与阴性对照组(N.S)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体外试验中,甲苯咪唑(0.39-0.78μg/ml)培养24h 和48h 对CHL 细胞所诱发的染色体变化率显阳性。说明甲苯咪唑具有损伤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和诱发CHL 细胞染色体畸变的遗传物质存在。而盐酸左旋咪唑的体内、体外试验显示阴性。  相似文献   

4.
连翘酯苷冻干粉的遗传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连翘酯苷冻干粉的遗传毒性,为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应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体外培养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CHO细胞和正常人肝细胞Chang liver两个细胞株单细胞凝胶电泳法。结果Ames试验选用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TA97、TA98、TA100、TA102及TA1535为指示菌株,加和不加代谢活化系统(S9)时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均无致突变性。小鼠骨髓微核试验采用ICR小鼠,尾静脉注射给药,剂量分别为0.2、0.4和0.8g/kg,结果显示:雌性小鼠微核诱发率分别为1.50、2.67和6.75%,雄性小鼠微核诱发率分别为1.87、5.79和6.57%;其中雌性小鼠在0.8g/kg剂量下、雄性小鼠在0.4、0.8g/kg剂量下的微核诱发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受试物连翘酯苷冻干粉在0.4、0.8g/kg剂量下对ICR小鼠有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效应。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显示:受试物连翘酯苷冻干粉在受试剂量下作用24h,-S9的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3%、7%和9%,与阴性对照组比较164.0和328.0μg/ml2个剂量组均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9作用48h的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3%、5%和8%,与阴性对照组比较164.0和328.0μg/ml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9的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1%、1%和6%,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试验结果一致。以上结果说明连翘酯苷冻干粉在无代谢活化系统时,作用24h328μg/ml以上剂量对CHO细胞有致染色体畸变作用,作用48h164μg/ml以上剂量对CHO细胞具有致染色体畸变作用,在有S9代谢活化系统时,在受试剂量下对CHO细胞均无致染色体畸变作用。细胞彗星试验结果显示,在各试剂量的拖尾率和尾长与溶剂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上意义,表明酯苷冻干粉在受试剂量下无损伤CHO细胞和人肝细胞Chang liverDNA的能力。结论连翘酯苷在体外培养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微核试验中,在较高剂量时呈阳性,无损伤CHO细胞和人肝细胞Chang liver DNA的能力。连翘酯苷冻干粉有一定的遗传毒性,分析连翘酯苷所致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机制,可能不是通过损伤DNA机制诱导的,而是通过抑制DNA合成的、抑制拓扑异构酶、细胞毒性等非DNA损伤所致。  相似文献   

5.
白芍总甙致突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鼠伤寒沙门氏菌Ames试验,中国仓鼠肺细胞(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和ICR小鼠骨髓微核试临,检验白芍总甙的遗传毒性。药物浓度为每皿1~10000μg时Ames试验无论代谢活化与否结果均为阴性。药物在12.3~111.1μg/ml时对CHL细胞呈现可疑染色体畸变;加入代谢活化系统,高至333.3μg/mlCHL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仍在正常范围内。微核试验结果阴性。  相似文献   

6.
以培养的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染色体畸变试验,检测降血糖药格列齐特的诱变性。药物在87.5~350μg/ml 时与 CHL 细胞接触24~48h,不论肝微粒体酶复合因子(S_9)是否存在,CHL 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均为2~4%。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紫杉醇的遗传毒性作用。方法进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对中国仓鼠肺细胞(CHL细胞)进行细胞毒性试验,并根据细胞毒性试验结果,在加和不加代谢活化系统的条件下,用CHL细胞进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 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中,30.0 mg/kg·BW剂量组雌、雄小鼠微核率分别为20.4‰和20.0‰,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毒性试验中,5 000、1 667、556、185、62、21和7μg/ml剂量组RGR值分别为56.7%、63.6%、72.7%、73.2%、82.5%、89.2%和93.2%,显示紫杉醇有细胞毒性;在加和不加代谢活化系统的条件下5 000、1 667和556μg/ml剂量组致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42.33%、27.67%、22.33%;39.33%、26.00%和20.33%,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紫杉醇对原核细胞未显示致突变作用,在真核细胞体内和体外实验中均显示对染色体具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毛蚶提取物的遗传毒性,为评价其安全性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 选用体外细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中国仓鼠肺细胞(CHL)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进行毛蚶提取物的遗传毒性研究。Ames试验设5000.0、2500.0、1250.0、625.0、312.5 μg/皿5个剂量;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设立5.00、2.50、1.25 mg/mL 3个剂量,毛蚶提取物与CHL细胞分别接触6、24 h;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设立5000、2500、1250 mg/kg 3个剂量,给药1次。结果 Ames试验,毛蚶提取物在加与不加S9时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亦无剂量相关性,结果为阴性;CHL染色体畸变试验,毛蚶提取物代谢活化组和非代谢活化组的染色体畸变率均低于5%,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为阴性。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各剂量组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结果为阴性。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毛蚶提取物未见潜在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NatA-50是否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采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Ames试验和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分别从基因水平和细胞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小鼠微核试验显示,小鼠经口按5.0、2.5和1.25g/kg连续7d灌胃给予NatA-50,未见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数目增加;NatA-50的5个剂量组5000、2500、500、250和25μg/皿的Ames试验结果表明,加和不加大鼠干微粒体酶(S9)代谢活化剂,都未引起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98、100和1024菌株突变菌落数目的增加或减少;体外CHL染色体畸变试验采用11.40、5.70、2.85、1.43和0.71μg/ml4个浓度,有无S9代谢活化剂参与,对CHL细胞均未发现明显的染色体损伤效应,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未观察到NatA-50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0.
孙洪然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408-409
目的研究中药浮海石致突变性。方法本试验采用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哺乳动物培养细胞(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观察了浮海石的致突变作用。结果浮海石生理盐水浸提液0.5~5000μg/皿剂量下Ames试验结果阴性;250~1000μg/mL剂量下对CHL细胞无损伤作用,10~40g/kg剂量下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无致畸变作用。结论浮海石无致突变作用,用于临床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 通过Ames试验以及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探索石房蛤毒素是否存在致突变性。 方法 通过Ames试验,选用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菌株,经过菌株鉴定及菌株毒性试验,在有无代谢活化系统存在的情况下分别对石房蛤毒素0.04、0.2、1.0 μg/皿三个剂量组进行试验,了解其是否具有致突变性。通过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采用MTT法检测石房蛤毒素对CHL细胞毒性,依据IC50,确定试验剂量后染毒,制片、吉姆萨染色,镜下观察染色体畸变数量及类型,计算畸变率,评价其致突变性。 结果 在有无S9活化系统条件下,在0.04、0.2、1.0 μg/皿测试浓度范围内,石房蛤毒素对测试菌株诱发产生的回变菌落数未达到溶剂对照组回变菌落数的2倍,且无剂量反应关系。石房蛤毒素对CHL细胞毒性测定结果显示,有S9时,其IC50值为1.20 μg/mL;无S9时,其IC50值为1.34 μg/mL。石房蛤毒素对CHL细胞染色体畸变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各剂量组分别在加入S9混合液和未加S9混合液条件下染色体畸变数及畸变率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石房蛤毒素未见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2.
闫英超  王梦 《安徽医药》2006,10(6):410-412
目的评价9-[2-(膦酰甲氧基)乙基]腺苷-钠盐(PMEA-Na)的致突变性。方法采用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 es试验)、中国仓鼠肺细胞(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观察PMEA-Na的致突变性。结果PMEA-Na在50~5000μg.皿-1剂量范围内,加与不加S9活化系统条件下,对TA97、TA98、TA100、TA102四种菌株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对照的2倍,即Am es试验结果为阴性;染色体畸变试验中,当药物浓度为48、24、12、6 mg.L-1时,活化条件下各浓度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均低于5%。在非活化条件下,药物浓度为48 mg.L-1培养48 h时,染色体畸变率为10%,因此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为阳性;小鼠静脉注射PMEA-Na剂量为1 000、500、250 mg.kg-1时,骨髓中含微核的嗜多染红细胞数明显增加,即微核试验结果为阳性。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PMEA-Na具有潜在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地红霉素对中国仓鼠肺细胞(CHL细胞)染色体致畸变的影响.方法:用体外方法检测地红霉素在12.50~50.0μg·mL-1浓度范围内,代谢活化组(含S9mix)及非活化组(不含S9mix) CHL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结果:地红霉素的代谢活化组(含S9mix)及非活化组(不含S9mix)的染色体畸变率均低于3%.结论:地红霉素对CHL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结果为阴性.  相似文献   

14.
宋捷  鄂蕊  杨颖  耿兴超  胡燕平  文海若 《中国药事》2021,35(9):1016-1023
目的:评价尿素的遗传毒性风险。方法:Ames试验:采用TA98、TA100、TA1535、TA1537和 WP2 uvrA共5种菌株(有和无S9代谢活化)开展,尿素处理剂量为5000、1667、556和185 µg/皿,所有样本置37 ℃培养48 h后进行菌落计数;染色体畸变试验:CHL细胞分别与尿素作用6 h(有和无S9代谢活化)和24 h(无S9代谢活化),尿素处理浓度范围为0.16 ~2.50 mg/mL;细胞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收获并制片。每组观察100个中期分裂相细胞中含结构畸变和/或数目畸变的细胞数;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单次经口灌胃给予ICR小鼠10000、5000和2500 mg/kg尿素,并在给药24 h和48 h后取材。计数2000个嗜多染红细胞中含微核细胞率。结果:尿素处理组各菌回复突变菌落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增加;尿素导致的结构畸变率和数目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给予尿素后24 h,各剂量组平均含微核嗜多染红细胞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给予尿素后48 h,10000 mg/kg剂量组动物平均含微核嗜多染红细胞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素浓度为5000 μg/皿及以下时无诱导细菌碱基突变作用,在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浓度条件下无诱导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结构畸变作用,剂量为10000 mg/kg及以下时无诱导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损伤作用。故尿素的整体遗传毒性评价结果为阴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d致中国仓鼠肺细胞(Chinese hamster lung cells,CHL)染色体畸变的作用。方法细胞计数法测定人参皂苷Rd对CHL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根据IC50设立不同剂量组,进行染色体畸变试验,分别观察人参皂苷Rd染毒6、24h及加S9后染毒6hCHL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及结构变化,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结果人参皂苷Rd染毒6、24h及加S9后染毒6hCHL细胞染色体畸变为阴性。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人参皂苷Rd不能引起CHL细胞染色体产生畸变。  相似文献   

16.
喹烯酮遗传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喹烯酮由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制的一类低毒的抗菌促生长药物。为了探讨其遗传毒性,采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预测其遗传危害和潜在致癌的可能性。方法在Ames试验中,以1.0、2.6、6.9、18.2和50.0μg/皿的剂量,对TA97、TA98、TA100、TA102、TA1535、TA1537等6个菌株,采用直接掺入法进行试验;在微核试验中,以1700、3600和7200mg/kg的剂量,采用30h2次给药法制片观察,并计算微核率;在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中,以1.25、2.5、5.0和10.0μg/ml的剂量为终浓度,采用V79细胞株,进行制片观察,并计算染色体畸变率。在Ames试验中,除TA102、TA1535为阴性外,各剂量组在18.2μg/皿时加和不加代谢活化系统都为阳性,且呈现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在微核试验中,各剂量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各剂量组加和不加代谢活化系统时染色体畸变率均小于5%,为阴性。本研究首次进行了6种菌株的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表明,喹烯酮对Ames试验菌株具有一定的致突变性,提示喹烯酮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舟山眼镜蛇毒α-神经毒素的致突变性进行研究,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和Ames试验检测舟山眼镜蛇毒α-神经毒素是否有致突变性。结果 Ames试验:对于突变株TA97、TA100和TA102,α-神经毒素浓度达到或者超过2.56μg·m L-1,Ames试验阳性(P<0.05);对于突变株TA98,α-神经毒素浓度达到或者超过5.12μg·m L-1,Ames试验阳性(P<0.05)。但回复突变和畸变率与神经毒素的浓度不呈线性关系,也与是否有活化剂S9无关联。染色体畸变试验:α-神经毒素浓度达到或者超过0.64μg·m L-1,CHL细胞染色体畸变为阳性(P<0.05),但畸变率与神经毒素的浓度不呈线性关系,也与是否有活化剂S9无关联。结论舟山眼镜蛇毒α-神经毒素临床剂量为1μg·kg·d-1时在致突变性上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研究黄蜀葵花提取物金丝桃苷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急性毒性试验中,选用健康BALB/c小鼠40只,雌雄各半,灌胃给药(5000mg/kg),连续观察14天,记录中毒和死亡情况,测定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用目前新药遗传毒性评价中推荐使用的3种试验方法,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研究金丝桃苷的遗传毒性。在急性毒性试验中,所有实验动物都存活,且行为活泼,未见明显异常。Ames试验中,金丝桃苷在加或不加肝微粒体酶(S9)时均未见引起TA97、TA98、TAl00和TAl02试验菌株基因突变(P>0.05)。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中,金丝桃苷在加或不加S9时均未引起CHL细胞的染色体畸变(P>0.05)。小鼠微核试验中,金丝桃苷各剂量组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金丝桃苷对于BALB/c小鼠的LD50大于5000mg/kg,金丝桃苷没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雷公藤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雷公藤内酯醇的遗传毒性。方法 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体外培养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检测雷公藤内酯醇的遗传毒性。结果 Ames试验提示在每皿1.6~1000 μg受试剂量下,在加或不加S9代谢活化系统时,受试物对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及TA1535所诱发的回复突变菌落数均与溶媒对照的突变菌落数相近。体外培养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显示0.01、0.02和0.04 μg/ml 3个剂量的受试物,对加与不加S9代谢活化系统培养的CHO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无明显影响。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设180、360、720 μg/kg 3个剂量,在720 μg/kg剂量时,雷公藤内酯醇有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增高的效应。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雷公藤内酯醇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无致突变性,对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无致畸变作用,720 μg/kg剂量下对ICR小鼠有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增高的效应。提示雷公藤内酯醇对人体可能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司氟沙星对CHL细胞染色体致畸变作用。方法:用体外方法检测司氟沙星在23.63~189.00μg·mL~(-1)浓度范围内,代谢活化组(含S_9mix)及非活化组(不含S_9mix)CHL 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结果:司氟沙星的代谢活化组(含S_9mix)及非活化组(不含S_9mix)的染色体畸变率均低干5%。结论:司氟沙星对CHL 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结果为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