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龙明智  黄峻 《医学综述》2001,7(5):274-276
近年来 ,随着介入性心脏病学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 ,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 (PTCA)已在我国许多医院开展起来 ,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PTCA后的主要远期并发症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较高 ,影响了PTCA的远期疗效 ,这也是目前开展冠心病介入性治疗的主要障碍。现就PTCA术后再狭窄的机制及其防治综述如下。1 PTCA术后再狭窄形成的机制Grentzig等[1 ] 于 1977年首次将PTCA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以后随着PTCA的广泛应用及技术提高 ,PTCA成功率>90 % ,而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为 4 %~ 5 % ,然…  相似文献   

2.
<正> 1977年9月Cruentzig和Turina在瑞士苏黎士进行了首例PTCA获得成功,开辟了冠心病非外科手术治疗的新纪元,之后随着器械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手术者经验的丰富和提高,PTCA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用于冠心病的治疗,然而,PTCA术后的再狭窄为制约其长期疗效的关键,现有资料提示其发生率在30%~50%之间,至今还没有一个能有效防治再狭窄的药物,本文从PTCA术后再狭窄的机制入手,就维甲酸对其防治的潜在作用作一综述。 PTCA术后再狭窄的机理 至今PTCA术后再狭窄的确切机制尚不清,但是动物模型证实再狭窄的形成从病理上可分为4个相互重叠的时期,其过程类似于伤口的愈合,血栓形成期和炎症反应期开始于PTCA  相似文献   

3.
经皮穿刺冠脉成形术(PTCA)应用于临床已近20年,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就,目前其治疗范围从最初的轻度的单支血管病变,扩展到多支、完全堵塞、复合病变等高危病人,甚至于急性心肌梗塞后的急诊PTCA。由于其明显的疗效及较低的并发症和病死率,得到了广大患者和心脏科医师的认可。据估计在美国大约每年有30万人行PT-CA,国内尚无精确的统计数字。 虽然PTCA疗效确切,病死率低,但术后慢性复发(再狭窄)的发生率较高,文献报道从20%~50%[1~3],严重制约PTCA的远期疗效。目前PTCA术后再狭窄的确切…  相似文献   

4.
经过20余年的临床发展和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日趋成熟,成功率可达90%以上,但术后6个月仍有30%~50%的再狭窄(RS)率,严重影响了其疗效。因此研究RS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方法是当前一大热点和难点。目前研究表明RS发生机制是:①血管平滑肌细胞(SMC)的迁移和增殖;②血小板的聚集、黏附和生长因子的释放;③炎  相似文献   

5.
PTCA术后再狭窄模型的复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解决经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术后再狭窄问题,我们选用家兔,复制了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行PTCA术,成功地复制了PTCA术后再狭窄模型,并证明了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刘地川  黄晶  李增高 《重庆医学》2001,30(6):554-556
心血管系统普遍存在凋亡现象 ,细胞凋亡又参与了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形成过程 ,引起心血管细胞凋亡的因素很多 ,其中物理因素引起的凋亡用于防治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 (PT CA)后再狭窄已有较多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本文就有关内容作如下综述。1 PTCA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机制血管内膜受损后过度增殖与凋亡的失衡是导致PTCA术后再狭窄的主要病理过程 ,但最近Mintz等发现RS病变斑块常是较小的非顺应性组织成分 (钙化、纤维化增多 ) ,而不是原发性粥样硬化的大而柔软的斑块[1] 。Waller等尸检发现 ,尽管较多RS标本存在内…  相似文献   

7.
张瑞宏  杨茂  张惠 《黑龙江医学》2002,26(5):348-350
冠状动脉狭窄 ,除常规应用扩冠药物外 ,近代已开展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置放支架疗法 (PTCA) ,使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但仍有部分病例接受PTCA后发生再狭窄的可能。较详细概述了PTCA后再狭窄的机制 ,发生的时间 ,产生的相关因素及再狭窄的病理过程。同时 ,对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纤溶酶系统与再狭窄的关系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自从1997年9月Gmentzig开展1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以来,trlEA及其相关技术逐渐成熟。但PTCA术后3—6个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再狭窄(RS)发生率最高,为15%-30%,少数达50%,因此,RS是PTCA面临的一大难题。大量研究发现其机制主要为血管壁的弹性回缩,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增加,血栓形成和机化,并发现FIEA损伤血管内膜而引起局部的炎性反应可能是诱发RS的启动因素之一。人们采取药物、机械等方法预防RS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对近年来RS防治的进展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对116例39-68岁健康的中老年人血中脂蛋白(a)、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100、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16例健康中老年人血脂蛋白(a)含量为28.80±7.33(mg/l),脂蛋白(a)的浓度与性别、年龄、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100、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AS发病机制的探讨对预防上述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脂蛋白(α) (lipoproteina ,Lp(α))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AS的致病危险因子。笔者简介Lp(α)的一般特性及其在AS形成机制中的作用。1Lp(α)的一般特性Lp(α)是1963年由Berg 首先从血浆中分离出来并命名[1]。Lp(α)与其他血浆脂蛋白一样,由脂质和载脂蛋白组成,但不同之处是Lp(α)含有两种功能不同的脂质和载脂蛋白,即低密度脂蛋白(LDL)和一种特殊的载脂蛋白apo(α)。apo(α)是Lp(α)中特征性蛋白成分。Utermann等[2] 应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免疫染色技术从不同个体血浆中分离出6种apo(α)表型,并发现人血浆Lp(α)浓度与apo(α)表型间具有强烈关系。1987年McLean等[3]对apo(α)的cDNA核酸序列进行分析,发现与纤维蛋白溶解酶原(plasminogen ,PLG)的结构具有高度同源性,两者的氨基酸序列约有80%相同。PLG含有791个氨基酸,有5...  相似文献   

11.
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调控与PTCA术后再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随着操作技术的不断完善,PTCA的成功率不断提高,急性并发症显著下降,但PTCA后半年内扩张部位再狭窄(RS)的发生率仍高达30%-50%。即使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ISI)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但其再狭窄率仍高达20%-30%。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参与了RS的形成。但是关于RS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仍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 术前测定88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基础的LP(a)水平,随机分为LP(a)〈300mg/L和LP(a)≥300mg/L两组,随访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和死亡)发生率和支架内再狭窄等情况。结果 (1)基础血清LP(a)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2)在LP(a)升高组和正常组,在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PTCA和支架所用的球囊、支架长短、大小、最大扩张压力及扩张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术后6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LP(a)≥300mg/L组和LP(a)〈300mg/L相比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4)术后6个月内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在LP(a)≥300mg/L、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LP(a)〈300mg/L、稳定型心绞痛组相比明显升高。结论 基础血清LP(a)水平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6个月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和支架再狭窄发生率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脂蛋白(α)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脂蛋白 (α) [LP (α) ]在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进行性发展及肾外并发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 4 0例正常人和 92例CRF患者血清LP (α)水平。结果 CRF患者与正常对照者血清LP (α)水平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肾功能损害程度不同的CRF患者血清LP (α)水平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不同病因的CRF患者血清LP (α)水平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以糖尿病肾病为最高。CRF患者血清LP (α)水平与血清肌酐 (Scr)无相关关系 (P >0 0 5 ) ,而与总胆固醇 (CH)、甘油三酯(TG)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 (LDL)、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水平均呈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 (P <0 0 0 1)。结论 LP (α)在CRF肾损伤进行性恶化以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CRF本身所继发的物质代谢紊乱或者有毒代谢产物的潴留可能不是导致LP (α)上升的主要原因 ,而CRF的原发病则至少是引起CRF患者血清LP (α)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CRF早期 ,积极调整该因子的代谢紊乱可能对延缓CRF患者肾功能进一步损害及肾外并发症、特别是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冠心病 (CHD)患者血清脂蛋白α[Lp(α) ]与血浆D -二聚体 (DD)水平的变化特点 ,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12 4例CHD患者和 2 6例正常人采用双抗体ELISA法测定Lp(α)浓度和DD水平。结果 CHD患者中 ,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组患者Lp(α)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和稳定性心绞痛 (SAP)组患者Lp(α)浓度亦有一定程度的升高 (P <0 .0 5 )。与对照组相比 ,AMI组患者DD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 ,UAP组患者DD水平亦有所升高 (P <0 .0 5 )。组间比较发现 ,Lp(α)水平在OMI与SAP、UAP与AMI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DD水平在OMI与SAP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UAP与AMI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5 ) ,后者高于前者 ;UAP、AMI组与SAP、OMI组比较 ,前两组患者DD水平高于后两组 (P <0 .0 5 )。12 4例CHD患者相关分析显示 :Lp(α)与DD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0 .5 79,P <0 .0 0 1)。结论 冠心病患者Lp(α)显著升高且与反映继发性纤溶增强的指标DD有密切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李敏  黄卫新  姜宝娟 《吉林医学》2009,30(12):1089-109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PTCA术后的护理。方法:对912例行PTCA的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12例患者,死亡2例,其余均康复出院。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由于病情急、症状重,及时的治疗是关键,科学的精心全面护理是患者康复出院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人血清脂蛋白(α)水平与发生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测定91例糖尿病人,包括44例伴微血管病变和47例未发生微血管病变者的血清脂蛋白(α)(Lp(α),ApoA,ApoB,TC,TG;血HbAl;尿NAG和NAG B等指标,与32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人血清Lp(α)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肾脏并发症患者Lp(α)水平与TC(r=0.23,P<005),AER(r=0.62,P<0.01),NAG B(r=0.51,P<001)和NAGI(r=0.41,P<005)呈现相关。结论:测定Lp(α)对辅助诊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研究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脂蛋白(α)即LP(α)水平的变化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测定NIDDM患者的血浆LP(α)水平与正常人对照,并分析两组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94例NIDDM患者LP(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其中有血管并发症者升高更显著,并且LP(α)水平越高,发生血管并发症机率就越大。结论 LP(α)水平可作为NIDDM患者发生血管并发症的风险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对包钢862例健康人脂蛋白(α)水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脂蛋白(α)呈偏态分布,平均值为156.4±177.5mg/L,个体间差异很大,各年龄、性别组之间的脂蛋白(α)无差异。脂蛋白(α)是判别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指标。  相似文献   

20.
PTCA术后尿潴留相关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术病人术中体位安置是否得当 ,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病人的体位既要充分暴露手术野有利于医生操作 ,又要尽可能舒适 ,不致影响病人的血压、呼吸、心率等 ,避免不妥当的体位对手术病人造成损伤。下面谈谈术中病人体位安置的一点体会 :术前做好解释工作。对术中能保持清醒状态 ,在局麻下进行手术的病人 ,耐心、细致地向他们说明手术体位与手术成功的关系 ,并解释其体位可能出现的不适感觉 ,如果发生异常感觉应及时通知医生。应掌握各种手术的正确体位 ,按照手术要求 ,使病人保持一定的姿势 ,位置适宜 ;并且充分显露手术野 ,使医生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