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注解伤寒论》为全文通条注解《伤寒论》的第一家 ,笔者将本书引《内经》、《外经》、《难经》、《金匮玉函经》等文与今存本相校 ,均有异文 ,现将异文出现之原因及其引书的文献学价值略述如下。1 异文情况分析成注引文与今存本文有异之原因有以下几点 :1 1 引文不严格后世  相似文献   

2.
林亿校勘《伤寒论》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考证了林亿校勘《伤寒论》所用底本及参校本,阐述了校勘《伤寒论》的方法。指出林亿校勘《伤寒论》所用底本非高继冲进献本,而为宋时新发现的一种传本,且参考多种不同传本进行了校勘。其校勘方法运用了四校法。林亿校勘《伤寒论》对《伤寒论》的定型、流传和保存贡献极大,其校勘方法对中医文献学的发展亦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全氏《素问训解》(以下简称《训解》)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注释《内经》的著作。可惜是书自宋代林亿等校正《内经》以后,就已不闻于世,恐失传于金、元之际。《训解》注文现只在王冰次注《黄帝内经素问》的林亿等新校正中存其一、二。此系林亿等校勘《素问》时,“引全纠王”①之事,然而客观上却起到了“存全本之真”的效果。①因此,它也就成了研究全氏《训解》的唯一宝贵资料。欲识《训解》之面目,只有藉此零散点滴之文。然是必属管窥,但总可见《训解》之一斑。  相似文献   

4.
《金匮玉函经》八卷是张仲景《伤寒论》的别本 ,北宋治平三年 (公元 10 6 6年 )由孙奇、林亿等校定完成后呈送朝廷 ,雕版印行。南北宋之际的医家虽然有所研习 ,但其流传却远较治平二年校讫的宋本《伤寒论》稀微。宋金之际聊摄成无己 (约 10 6 3~ 1156年 )在《注解伤寒论》中曾多次引用《金匮玉函经》(其书每将《金匮玉函经》省称作《金匮玉函》或《玉函》)之文。本文所用《注解伤寒论》是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6年影印明·赵开美刻仲景全书本 ;《金匮玉函经》是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5年影印清·何义门鉴定藏本 ,并参考 1988年日本北里研究所附属…  相似文献   

5.
“新校正”是《内经素问》中北宋校书者所作注文的冠语。明清以来学者无不以为它出于林亿等人之手,故有简称“林校”之说。本文作者首次提出,“新校正”是孙兆对林亿等《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作再一次重新校正时使用的称谓,是用来与林亿等的校注相区别的标志;并从校注的条文总数、校注写作的年代与孙兆作“新校正”的可能性等方面,作了必要的论证。  相似文献   

6.
《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脉学理论专著,也是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奉诏校定整理的重要医书之一,作者为三国时魏太医令王叔和[1]。林亿在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校勘《伤寒论》,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校勘《金匮要略》之后,于熙宁元年(公元1068...  相似文献   

7.
对《素问》的最初整理研究,当首推齐梁间的全元起,但其注本已亡佚。我们现在所见《素问》的最早版本是唐代王冰整理编次的,但其中仍有许多训释不妥或文字讹误之处。宋代林亿等对王冰注本重新整理校正,即“新校正”,其“正谬误者六千余字,增注义者二千余条”,使《素...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日本内阁本与中国北图本互勘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北宋所刻《伤寒论》大字本、小字本的考证 ,确证杨守敬所谓“影抄北宋本”为其所伪造。日本崛川济安政本对中国影响深远 ,恽铁樵本系据崛川济安政本影印 ,而非据赵开美本影印。将日本内阁文库所藏宋本《伤寒论》与中国北京国家图书馆所藏宋本《伤寒论》进行穷尽性校读比勘 ,并对书首题记、书末《伤寒论·后序》等详加考查 ,首次发现同一宋本竟有如此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397法说出自北宋·林亿等校刻“伤寒论·序”。本文归纳历代医家对397法的不同认识有四种观点:1、宋本各篇名下所注法数之和;2、王安道删其重复得238治;3、喻嘉言重新编得397法;4、陈修园删取原文得397节。作者考察明·赵开美仿宋复刻本(影印本)后指出:1、林亿等所言“法”是指伤寒及杂病多种证候的具体治疗方法——包括方药、针灸和部分治禁等;2、397法系指从辨太阳病至辨发汗吐下后病十八篇内,各篇所注法数之和。然统计赵本各篇法数之和并非397,实为387法.疑有脱误。  相似文献   

10.
王叔和传《医林列传》著者按:明代嘉靖年间赵开美所刻的《仲景全书》,其中载有《医林列传》,包括张仲景、王叔和,成无已三人的传记,本文即选录于此书。王叔和,《晋书》无传,他的生平事迹,散见于各书的,如皇甫谧《甲乙经序》、后魏高湛的《养生论》、唐代甘伯宗的《名医传》、宋代林亿等《校定脉经序》及张果《医说》  相似文献   

11.
宋以前《伤寒论》传本及校勘整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宋本《伤寒论》与宋前《伤寒论》传本,认为《伤寒论》原貌并非按三阴三阳病篇序列,而是按汗吐下可与不可体例编排;在流传过程中,衍化为《伤寒论》和《金匮玉函经》二大传本系统;文字润色、条文编次、三阴三阳名篇及六经辨证体系均在流传过程中渐次完善;宋代林亿校勘才使《伤寒论》定型规范并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2.
明代赵开美本《仲景全书》,因其中《伤寒论》部分被认为是现存最接近北宋本的版本而受到重视。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仲景全书》原刊本,在首册的护页,有两则手书题记,题记作者声称拥有北宋治平官刊大字景写本《伤寒论》,这是首次显示此重要文献存世的记录。此题记曾先后引起数位中日学者的注意,但其作者为何人,始终未能得以确认。经由考察《仲景全书》原件,以及考证题记内容及藏印,确认了清末的徐坊即为题记的作者。此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探寻治平官刊大字景写本《伤寒论》这一珍贵版本的踪迹,未来或有机会为《伤寒论》的版本学及文献学的内容增添新页。  相似文献   

13.
“宋本伤寒论”原指北宋所刻大字本、小字本《伤寒论》。传至明代,仅有的一部小字本《伤寒论》被赵开美翻刻于《仲景全书》之后旋即亡佚,后世遂美称赵开美辑刻《仲景全书·伤寒论》为“宋本伤寒论”。本文所称“宋本伤寒论”指赵刻《仲景全书·伤寒论》,该书国内外仅存6部,笔者皆曾目睹手抚,并有较详笔记和照片。本文仅对台湾故宫博物院所藏《仲景全书·伤寒论》详加考证,以期对校勘研究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新感温病”首倡者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多数学者认为汪机为“新感温病”的首倡者。而在汪机《伤寒选录》中并没有发现支持这些论断的充分依据,书中既没有直接提出“新感温病”的名称,也没有明显突出这一学说的陈述。经查得知,何廉臣的《重订广温热论》对汪机《伤寒选录》原文的错误引述,是将“新感温病”首倡者误判为汪机的根源,多数学者沿袭其说,竟致以讹传讹。其实早在南宋时期,郭雍即已提出“新感温病”说,汪机是“新感温病”首倡者的说法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方论肇始于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115 6 )。然而考察现存医学文献发现 ,在成无己之前 ,已有四部医著载有方论。如北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110 0 )载有半夏泻心汤方、生姜泻心汤等方论 ;朱肱《活人书》(1111)载有桂枝加桂汤等方论 ;寇宗《本草衍义》(1116 )关于仲景医方中药物功效主治的分析 ;南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1132 )所载的真珠圆等方论。在成无己之后 ,南宋《太医局诸科程文》(12 79)“假令论方义”所载方论更多。方论产生于北宋 ,与当时理学的影响和太医局将其作为医学教育的一个部分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山田正珍生活于日本江户时代中后期,是折衷考证派的代表人物。他通达儒学之道,精研岐黄之学,尤好仲景之书,涵咏《伤寒论》20年,著成《伤寒论集成》。山田氏文字功底扎实,考证态度严谨,在考释《伤寒论》时广备众本,详加校勘;旁征博引,阐释字词之义;善从语法角度阐释仲景之意;吸收诸家成就,补亡先贤代表性注释,直抒己见;附录师生问答,释疑解惑,阐明医理;力求还原《伤寒论》之本来面目,通达仲景氏经旨。《伤寒论集成》是一部集注性质的注解《伤寒论》的论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杂卒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杂病论》还是《伤寒卒病论》,迄今并未解决。从现存仲景书来由、杂卒疑案缘起、两宋前仲景书名演变、杂病源流、杂卒文字学、杂卒逻辑学等方面对杂卒疑案作了全面考证发现,宋代学者字讹说从各方面看都不能成立,仲景书原名应是《伤寒卒病论》。并对中医疾病体系的发展作了扼要的逻辑说明。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地医学流派鹊起,对医学界影响颇著。作为岐黄之源、医圣故里的河南,历代不乏医学集大成者。商代莘(今河南开封)人,商相伊尹,调五味而创《汤液经》;东汉南阳郡涅(今河南南阳)人,长沙太守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创六经辨证,为后世尊为医圣;东晋颍阳(今河南许昌)人,东阳太守范汪精研伤寒,能于外科,著《范汪方》;隋代荥阳(今河南郑州)人,大都督刘祐,著《产乳志》两卷;唐代宰相河南洛阳人长孙无忌领衔编著《本草》《药图》《药经》;五代南唐陪戎副尉、剑州医学助教汴州(今河南开封)人陈士良,著《食性本草》十卷;明代开封人周定王朱橚领衔编纂古代最大方书《普济方》;清代乾隆帝师景日昣(河南登封人)编著《嵩厓尊生书》;河南尉氏县人、清代陕西布政使刘鸿恩的《医门八法》等。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审证求因"这一中医学临证方法在宋金元时期几部典型伤寒学著作如《伤寒总病论》、《南阳活人书》、《伤寒发微论》、《伤寒明理论》中的体现,以简单反映审证求因理论在这一时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审证求因"这一中医学临证方法在宋金元时期几部典型伤寒学著作如《伤寒总病论》、《南阳活人书》、《伤寒发微论》、《伤寒明理论》中的体现,以简单反映审证求因理论在这一时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