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宣志红  于峰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8):2147-2148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始见于《伤寒论》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所治疗疾病多与精神情志有关,而由情志所致疾病的症状多较复杂,因此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时出现的症状较柴胡类其他合方类方的症状明显  相似文献   

2.
<正>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首载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证治中篇,系属伤寒下后烦惊谵语的证治,是为太阳表证失治、误治、邪热内陷所致的“坏病”而设。古人除用该方治疗伤寒下后烦惊谵语证外,还治癫、狂、癎、多梦少寐等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加龙骨牡蛎汤类方共有4首,如《伤寒论》中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闷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这是伤寒误下,病入少阳,邪气弥漫,烦惊谵语的证治。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下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汤主之"。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曰:“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关于此条提及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药物组成,目前诸版本《伤寒论》及教科书,均指为小柴  相似文献   

5.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1]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原方用于治疗伤寒误下后,肝郁气滞、虚实寒热互见之少阳证,现代医家拓展了此方的运用范围,包括焦虑症、失眠症、神经官能症、癫痫等精神类疾病[2].  相似文献   

6.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见于张仲景《伤寒论》第107条,原文为:"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该方具有和解清热、镇惊安神之功,临床中若能抓住"胸满烦惊"的主证特点,应用于头痛、颤病、痫病、郁证、不寐、眩晕等多种中医脑系疾病的治疗,可取得不错的临床疗效,不断拓宽该经方的临床运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血管神经症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临床观察 ,依据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症状、舌脉 ,认为其症状类似《伤寒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胸满烦惊” ,其病机亦符合柴胡龙骨牡蛎汤的肝胆气郁、痰热内扰、虚实错杂之证。故以该方治疗心血管神经症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出《伤寒论》,原文云“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笔者运用本方辨证加减治疗郁症、癫狂、痫症等病,收效尚属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适应证: 本方在临床使用时,当以胸满,烦、惊、谵语及小柴胡汤证为主证,但见一症,不必悉具。至于小便不利,一身尽重,不可转侧是为次症。以上主证,临床各有具体表现。(一)胸满患者多诉胸闷痞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食,舌苔黄  相似文献   

9.
对《伤寒论》“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一段中的方药,宋金版本有所出入,从而引  相似文献   

10.
刘喜德 《新中医》2014,46(9):202-203
<正>《伤寒论》第107条云:"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该方由柴胡、黄芩、大黄、人参、桂枝、半夏、茯苓、生姜、大枣、铅丹、龙骨、牡蛎组成,全方虚实兼顾,具有和解少阳枢机、清热镇惊安神作用。主要用于治疗伤寒误下,邪热内陷,表里俱病,烦惊、谵语等症。该方用药正如《绛雪园古方选注》所云:"柴胡引升阳药以升阳,大黄引阴药以就阴;参草助阳明之神明,即所以益心虚也;茯苓、半  相似文献   

1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第107条曰:“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本条病机为太阳表证误下后所致邪气弥漫、虚实夹杂、表里俱病的变证。伤寒时已八九日,本已暗伏内传之机,而反误下伤其正气,  相似文献   

12.
刘铭君  唐方 《河南中医》2007,27(10):9-10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107条,由柴胡、半夏、党参、龙骨、牡蛎、桂枝、大黄、铅丹、茯苓、黄芩、生姜、红枣等12味药组成。用治“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从本质上分析,该证仍属于少阳病范畴,只是其临床病证的表现更加复杂而已。所以,其主治之方,由小柴胡汤加味而成,是表里同治、邪正同治的和解之方。  相似文献   

1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一、绪言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笔者常用方剂之一,根据个人的经验,本方为对神经症与神经症兼高血压之药方,效果都良好。“仿寒论”太阳病中篇、本方条云“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本方所治之证,为属於胸肋少阳部位之病证也。本方的处方,在版本不同之伤寒论中,颇有出入,於一卷第七号汉方与汉药志上,大塚敬节氏曾有所论列,兹姑从略。本方的构成,其不同之点、兹举其主要者、如下:一、宋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黄芩、半  相似文献   

1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伤寒论》167条云:“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后世医家在研究《伤寒论》时亦每每论及此条,看法基本一致,均认为本条所现诸症为伤寒误下,邪热陷于胸中,表里俱病所致。该方在临床应用方面除现代医学中神经精神方面  相似文献   

15.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方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见于《伤寒论》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关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报道屡见不鲜,古今中外医家对本方均有较深入的研究。笔者拟从临床文献的角度,对所收集的病案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收集1984年~2003年之间的现代期刊报道75篇,古今著作7篇,导师验案11例,以从中了解医家们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规律,掌握本方方证。  相似文献   

16.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原文曰:“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用方证对勘解析本证,当属阳邪陷里,郁而不泄,内扰肝胆。胆为中精之府,内寄相火,邪热内扰,相火随之上逆,激化情志变动。盖气火同源,火  相似文献   

17.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俊仙 《光明中医》2010,25(3):365-367
<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原文107条记载: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其方药组成为: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切)、铅丹、人参、桂枝去皮、茯苓各一两半,半夏二合半(洗),  相似文献   

18.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由柴胡、半夏、党参、龙骨、牡蛎、桂枝、大黄、铅丹、茯苓、黄芩、生姜、红枣共12味药组成。一般认为本方由小柴胡汤加味而成,是表里同治、邪正同治的和解方,其证属少阳病范畴。但有学者研究认为本方现代更多应用于肝经病变[1]。  相似文献   

19.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人参(党参代)、半夏、龙骨、牡蛎、茯苓、桂枝、大黄、铅丹、大枣、生姜组成。具有和解少阳,扶正达邪,泄热化痰,镇惊安神之功效。原治少阳不和,气火交郁,心神被扰,神不潜藏之往来寒热,胸胁满闷,烦惊谵语,二便不利,身困重不能转侧等征候。《伤寒论》第107条说“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笔者在临床上运用本方,治疗多种疑难杂证,取得较好疗效,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源自《伤寒论》第107条,原文如下:"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该方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大枣、龙骨、牡蛎、桂枝、茯苓、大黄、铅丹组成,具有和解少阳,通阳泄热,重镇安神之功.原方主治少阳病误下后,邪陷少阳,少阳枢机不利,三焦壅滞,阳气内郁不得宣达而致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等.现代医者结合疾病症、脉,运用该方治疗多种疾病如失眠、焦虑症、癫痫、美尼尔氏综合征、慢性胃病等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