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u JP  Liu L  Fang W  Cheng JM  Zhao L 《中国针灸》2010,30(11):881-885
目的:研究电针夹脊穴干预海洛因依赖者心理渴求的临床效应及对血浆β-EP、Dyn的影响。 方法:将120例海洛因依赖者随机分为4组:针刺1组(夹脊穴、肾俞)、针刺2组(四肢穴)、模拟组和对照组,采用心理渴求程度VAS量表评定心理渴求程度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β-EP、Dyn治疗前后的变化。 结果:针刺1组、针刺2组心理渴求程度VAS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模拟组(p<0.05, p<0.01),针刺1组与针刺2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1组、针刺2组血浆β-EP、Dyn水平均有所上升,与对照组和模拟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针刺1组和针刺2组的β-EP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1组和针刺2组的Dyn水平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电针夹脊穴可明显抑制心理渴求,降低复吸率。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血浆β-EP的含量,尤其是促进血浆Dyn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
电针夹脊穴对海洛因依赖不同人群的心理干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扬帆  徐平  李煜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7):1080-1082
目的:客观评价电针夹脊穴对海洛因依赖者中成瘾程度不同人群的心理干预效应。方法:将75例海洛因依赖者,按照成瘾程度轻、中、重分成3组:A组(成瘾程度为"轻")、B组(成瘾程度为"中")和C组(成瘾程度为"重")各25例。三组均电针双侧华佗夹脊穴T5、T6、T7、L2;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治疗前后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疗效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轻、中、重三组自身疗效对照提示,除精神病性因子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异常因子分值均分别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最为突出的是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及总分的改善,疗效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电针夹脊穴对海洛因依赖不同人群的心理有极其显著的良性干预效应,说明针刺对海洛因依赖者的病态心理调节作用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客观评价电针夹脊穴对海洛因依赖者中成瘾程度不同人群的艾森克人格维度的影响。方法:将75例海洛因依赖者,按照成瘾程度轻、中、重分成3组:A组(成瘾程度为"轻")、B组(成瘾程度为"中")和C组(成瘾程度为"重")各25例。3组均电针双侧华佗夹脊穴T5、T6、T7、L2;加合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治疗前后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其疗效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轻、中、重3组自身疗效对照提示,P(精神质)、N(神经质)维度分值3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极显著性;而E(外-内倾)分值均无显著性差异;L(掩饰性)维度分值除"轻度"成瘾组有统计学差异外,"中度"及"重度"成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夹脊穴对海洛因依赖不同人群人格维度中的P(精神质)和N(神经质)分值有影响,说明针刺对海洛因依赖者的病态心理有一定程度的良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电针夹脊穴干预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穆敬平  刘莉  胡军  徐平 《中国针灸》2005,25(9):599-602
目的:研究电针夹脊穴对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的干预效应.方法:将120例海洛因依赖者随机分为4组:针刺1组(夹脊穴、肾俞)、针刺2组(四肢穴)、模拟组和对照组,采用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分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自评量表积分(SDS)观察治疗前、治疗4、8、10周的变化.结果:在治疗4、8、10周,针刺1组、针刺2组的稽延性戒断症状和HAMA、SD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可明显改善稽延性戒断症状,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电针夹脊穴明显优于四肢穴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镇痛作用及其对血浆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方法:将68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的镇痛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镇痛效果,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浆β-EP含量。结果:治疗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疗效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且血浆β-EP含量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针夹脊穴可提高LDH患者血浆β-EP活性,具有良好的即时和远期镇痛效应,且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6.
梁艳  黄寅  程波  许静  宗蕾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2):804-806
目的观察和分析针刺不同穴位对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的干预效果,为科研、临床筛选针刺治疗海洛因依赖稽延性症状的特异穴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0例男性海洛因依赖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1组、针刺2组,采用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分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及治疗3星期后的变化。结果针刺1组、针刺2组在控制稽延性戒断症状上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但针刺1组、针刺2组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可有效缓解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期戒断症状和精神焦虑症状;治疗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期诸症时,内关穴与神门穴具有同样显著疗效,并且神门穴对于心神的异常具有更快更好的显效趋势。  相似文献   

7.
针刺夹脊穴对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分析针刺T5夹脊穴对海洛因戒断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的干预效果,为临床筛选针刺治疗海洛因依赖稽延性症状的特异穴位。方法将40例脱毒治疗后男性海洛因依赖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不予治疗)、针剌组(T6夹脊穴),治疗4星期,每星期3次。采用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分量表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星期后的变化。结果在改善稽延性戒断症状方面,针刺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T。夹脊穴可改善海洛因依赖者的稽延性戒断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以颈椎功能锻炼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目测类比疼痛评分及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100.0%,对照组分别为53.3%和9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目测类比疼痛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目测类比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β-EP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浆β-E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夹脊穴是一种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浆β-EP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大腿内侧闭孔神经痛,属中医痹证的范畴,多因腰部劳损,骨质增生压迫腰部闭孔神经而引起,故临床上以高龄患者为主。1996年7月至2008年3月,笔者采用电针腰夹脊穴治疗该病4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电针治疗海洛因依赖者戒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海洛因依赖者戒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经脱毒治疗(7d)后,尿吗啡检测阴性的海洛因依赖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给予电针治疗,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4w、8w、10w采用《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分量表》中三条有关睡眠障碍的项目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经电针治疗后,睡眠障碍的单项评分、综合评分均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的下降(P<0. 001),且与相应时间段的对照组比较,其各项评分也非常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 001)。结论 电针能较快改善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的睡眠障碍,强化入睡状况,提高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针夹脊穴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电针夹脊穴组、联合组,每组各70例。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神经体液因子—血浆β-内啡肽对患者疼痛和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电针夹脊穴组、联合组止痛效果和临床疗效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联合组高于电针夹脊穴组(P均0.05)。电针夹脊穴组、联合组血浆β-内啡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联合组高于电针夹脊穴组(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目前临床研究的现状。方法:检索PubMed、0VID、Cochrane图书馆、CBM—disc数据库、CNKI数据库、VIP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收集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215篇,其中6篇符合纳入研究标准;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质量评价,并对6篇文献采用RevMan4.2进行Meta分析。结果:6篇文献纳入研究,共772例患者。6篇文献治愈率汇总合并汇总0R值为2.53,95%CI为[1.87,3.4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采用电针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加电针);总有效率汇总0R值为3.61,95%CI为[2.03,6.4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疼痛指标的判定:其中1篇使用MPQ治疗前后差值作为疗效指标的样本量为82,汇总0R为2.20,95%CI为[0.76,3.64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PQ治疗前后差值作为疗效指标优于对照组;1篇使用VAS作为疗效指标的样本量为122,OR值为-1.32,95%CI为[-1.33,-1.3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使用VAS作为疗效指标判断疼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i目前纳入研究显示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闯盘突出症在治愈率、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常规取穴加电针,并且安全、有效,但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程度方面,由于纳入文献的数量太少,尚不能肯定电针夹脊穴具有镇痛的作用,需高质量证据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将68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进行比较,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并应用杨氏评分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组治疗后血浆SOD含量增高,NO和MDA含量减少,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可提高LDH患者血浆SOD活性,降低NO和MDA水平,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自由基的损害,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电针夹脊穴治疗抑郁症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留超 《中医研究》2010,23(2):71-72
抑郁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心情低落,常伴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中医学认为此病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病证。电针疗法能较好的改善抑郁症患者伴随的焦虑及睡眠障碍等症状。2007—02—2009—05,笔者采用电针治疗抑郁症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3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进行电针夹脊穴治疗。结果:电针夹脊穴治疗后患者肢体冷感减轻,疼痛缓解,跛行距离延长,溃疡面积变小、愈合。结论:电针夹脊穴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电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升旭  赖新生 《针刺研究》1999,24(3):227-230
7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夹脊穴组和常规取穴对照组,每日针刺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观察两个疗程,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量表,综合评定两组患者针刺治疗前后颈、肩、臂疼痛缓解情况,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选词阳性项目数、 PRI总分、 PRI感觉分、 PPI、VAS治疗前后的积分差值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P<0.05或 P<0.01),两组临床治愈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颈椎病辨证分型各型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电针夹脊穴组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取穴组。  相似文献   

17.
夹脊穴电针为主治疗脊髓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夹脊穴电针为主治疗急性脊髓炎恢复期的疗效。方法:将66例急性脊髓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夹脊穴电针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取穴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夹脊穴电针为主治疗急性脊髓炎恢复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电针夹脊穴刺法对中风偏瘫痉挛病人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电针夹脊穴组30例,另设针刺手阳明经穴组30例作对照,测定受试者治疗前后N20波幅与潜伏期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原波幅缺如者波幅出现;不对称者转为对称;波幅对称者增多;潜伏期缩短.电针夹脊穴组病人的波幅与潜伏期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阳明经穴组波幅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夹脊穴法缓解肌肉痉挛的机理之一是通过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实现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控制与调整作用,恢复伸屈肌张力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针夹脊穴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临床68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电针夹脊穴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68例患者经上述方法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53%。结论:电针夹脊穴的疗法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肘关节肌力的影响。方法:将30例患者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并采用峰力矩(PT)、峰力矩/体重(PT/BW)和屈/伸肌肌力比值(F/E)为观察指标进行评估。结果:经治疗后,PT、PT/BW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E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痛能改善患肘关节屈伸肌力.重建肘关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