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求学生焦虑水平与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 用一般焦虑问卷(GAT)和应对方式问卷测查某中学初二学生共116名。结果 解决问题的应付方式和焦虑总水平及对人不安、身体征候、恐惧倾向三个焦虑分量表呈显著负相关;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的应付方式与焦虑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而求助和焦虑总水平及各个焦虑分量表之间不相关或相关很小。结论 焦虑水平与应付方式之间关系密切,应付方式不同,焦虑水平就可能不同,为了降低焦虑水平,应掌握有效的应付方式。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考试焦虑和应付方式的关系,采用考试焦虑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考试焦虑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极显著正相关;自责对考试焦虑的回归效应最显著(t =8.623,P<0.01),回归系数为正.可见,应付方式是影响大学生考试焦虑的重要因素,应引导学生采取成熟应付方式,减少自责,从而降低考试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3.
考试焦虑与自我接纳及应付方式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目的 探索高中生考试焦虑与自我接纳及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 TAT、SAQ、CSQ对 118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TAT总分与 SAQ总分及自我接纳、自我评价因子分和 PO- CS分呈显著负相关 (r =- 0 .374、- 0 .371、-0 .32 2、- 0 .330 ,均 P <0 .0 1) ;与 AP- CS呈显著正相关 (r =0 .330 ,P <0 .0 1)。结论 低自我接纳、低自我评价和情绪缓冲性应付方式是个体形成考试焦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患者应付方式与自尊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抑郁症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大多数缺乏自信和自尊,低自尊和抑郁关系密切。应付方式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应付方式与抑郁症存在一定的关系。国内外关于抑郁症患者的应付方式与自尊之间的关系研究很少,本研究对此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抑郁症患者焦虑、人格与应付方式变化及其反应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焦虑症状、人格、应付方式对抑郁症严重程度的影响,并考察抑郁症患者对负性情绪词的偏好。方法 对27例抑郁症患者及与之匹配的29名对照组进行SDS、SAS、EK2和应付方式问卷评定。测验完成后用E-Prime系统分别进行正、负性情绪词识别的实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SDS、SAS、EPQ的N、P两个维度的得分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EPQ的E维度、积极应什方式得分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与SAS、EPQ的E维度有相关性。抑郁症患者对正、负情绪词的反应时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负性情绪词上的反应时与对正性情绪词的反应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抑郁症患者发病期有较高的N、P两个维度的得分,较低的E维度得分,较少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抑郁症患者在情绪词上存在负性偏好。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用问卷调查法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大学生在父母教育方式评价量表的各个分量表得分与中文修订版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因子间在性别、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应付方式在性别、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应付方式与父母教育方式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结论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的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间存在相关关系;应付方式与大学生的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上不存在相关关系;大学生应付方式与父母教育方式各因子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广西南宁城区大学生考试焦虑及其应付方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考试焦虑量表(TAS)和应付方式问卷对南宁城区63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理工科学生考试焦虑分数为(13.63±9.54)分,文科生为(3.34±2.86)分,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理工科和文科学生在"解决问题、退避"方面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文科生"解决问题、求助"与考试焦虑无相关,其余四项均与考试焦虑呈显著正相关。理科生"解决问题"与考试焦虑呈负相关,"求助"与考试焦虑无相关,其余四项均与考试焦虑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理工科学生更趋于采取积极的方式应对问题,文科学生相对而言更易采取自责、退避等消极的应付方式。  相似文献   

8.
应激状态下护士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超  李顺振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6):2128-2129
目的:探讨护士在应激状态下心理健康状况和应付方式。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和对176名护士和90名其他职业自愿者进行心理调查。结果:护士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欠佳,躯体化、焦虑、抑郁等因子得分较高,在面临应激时较多采用“自责”、“幻想”类应付方式,而较少采用“解决问题”应付方式,且不同的应付方式与情绪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消极、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影响心理健康,应加强护理人员健康素质教育,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冲突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大学生在面临心理冲突时所采取的应付方式以及不同应付方式与冲突频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心理冲突调查问卷和应付方式问卷,调查531名大学生的心理冲突状况及应付方式特点。结果在面对心理冲突时,大学生最常采用的是“解决问题”;面对较多的心理冲突时,男生“解决问题”平均得分为(0.67±016)分,女生平均得分为(0.57±0.24)分,男生在“解决问题”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30,P<0.01);低冲突频率组“解决问题”平均得分为(0.78±0.22)分,高冲突频率组“解决问题”平均得分为(0.58±0.23)分,低冲突频率组“解决问题”得分显著高于高冲突频率组(t=3.06,P<0.01)。结论心理冲突频率的高低与应付方式积极与否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帮助学生积极面对心理冲突,采取主动的方式去解决内心的冲突,应成为今后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容纳、应付方式、焦虑对大学新生网络成瘾的影响。方法在人学军训2周后,对3380名大学新生进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容纳他人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和中文网路成瘾量表评定。结果1)女生容纳自我、他人以及自我感觉被他人接纳的程度较男生高,较多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网络成瘾得分较低(P〈0.01);2)与网络成瘾低分组柏比,网络成瘾高分组的大学新生容纳自我、他人以及自我感觉被他人接纳的程度较低.较常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较少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的得分较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消极应付方式、容纳自我他人的程度、状态焦虑、性别(男=1,女=2)四个指杯的影响有显著性(P〈0.05),回归系数分别为0.707、-0.026、0.023和0.549。结论大学新生网络成瘾存在性别差异,网络成瘾高分者存住一定形式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考试焦虑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求高中生考试焦虑、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状态焦虑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问卷测查某高中的高一、高二、高三学生共 170名。结果积极应对、社会支持与考试焦虑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r =-0 .2 99~ -0 .3 0 7,P <0 .0 1) ;消极应对与考试焦虑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 r=0 .15 4,P <0 .0 5 ) ;积极应对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 r=0 .418,P <0 .0 1) ;高焦虑组和低焦虑组在积极应对、社会支持上差异有显著性 (t =4.5 5 0~ 3 .865 ,P <0 .0 0 1) ;社会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在性别上差异有显著性 (t =2 .668~ 3 .5 90 ,P <0 .0 1~ 0 .0 0 1) ;高二和高三在社会支持、主观支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考试焦虑、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三者显著相关 ,为了降低考试焦虑水平 ,学生应掌握有效的应对方式 ,家长和学校应给予学生足够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医学院校学生干部的焦虑情绪、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的状况,为学校的学生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信息。方法:选取本校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共308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测评,测评工具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应对方式量表(CSS)。结果:学生干部组在自我效能和解决问题水平上显著高于普通学生组(P<0.05),在自责和退避水平上显著低于普通学生组(P<0.01);男干部在求助和幻想水平上显著低于女干部(P<0.05);男干部在自责、退避和合理化水平上显著低于普通男生(P<0.05);女干部在自我效能和解决问题水平上显著高于普通女生(P<0.05)。结论:与普通学生相比,学生干部的自我效能水平较高,有相对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3.
程坤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5):548-549,552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焦虑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对4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评,其中有170名贫困大学生,230名非贫困生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组特质焦虑水平不显著,而状态焦虑水平贫困生显著高于非贫困生(t=2.386,P<0.05)。贫困大学生焦虑和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问题解决和退避两种应对方式对焦虑有较高的预测力。结论:贫困大学生的焦虑和应对方式有密切相关,所以帮助贫困大学生建立积极的成熟的应对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焦虑心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研究探讨临床医生工作压力、积极应对方式和焦虑的关系,探讨管理对策,为促进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制定相应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临床医生352名,运用工作压力源表、积极应对方式量表以及焦虑量表对临床医生进行调查,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研究结果进行归纳,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医生工作压力、积极应对方式以及焦虑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回归分析表明积极应对方式在临床医生工作压力和焦虑的关系中存在着完全中介作用。结论:临床医生的工作压力对焦虑的影响完全是通过积极应对方式对其焦虑产生间接作用,强调了积极应对方式在减少医生焦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特质焦虑军校学员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应对方式的使用情况及他们与焦虑的关系.方法 采用特质-状态焦虑问卷(STAI-Formy)、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328名军校学员进行整群抽样调查.根据测验结果选取高特质焦虑组(n=51)和低特质焦虑组(n=69)共120人,比较两组被试的CERQ和SCSQ的差异.结果 ①与低特质焦虑组相比,高特质焦虑组有更高的状态焦虑(P<0.01)和消极应对(P<0.05),对沉思、灾难化、责备他人等策略使用更多(P<0.01);低特质焦虑组则有更高的积极应对(P<0.01),对重新关注计划和积极重新评价策略使用更多(P<0.01);②特质-状态焦虑与沉思、灾难化、责备他人呈显著正相关(P<0.01);特质-状态焦虑与积极重新关注、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和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P <0.05,P<0.01);③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沉思、积极重新关注、灾难化、责备他人4种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积极应对、消极应对2种应对方式对状态焦虑有显著预测力;沉思、积极重新关注、灾难化3种策略和积极应对、消极应对2种应对方式对特质焦虑有显著预测力,解释率分别为27.6%和30.3%.结论 不同焦虑特质军校学员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应对方式和焦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罪犯焦虑、抑郁情绪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重庆市青少年罪犯焦虑、抑郁状况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制定符合青少年罪犯心理的综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重庆市未成年犯管教所909名青少年罪犯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研究。结果青少年罪犯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40.4%、51.2%,明显高于常模(P<0.01),共患焦虑、抑郁占31.3%。家庭经济状况好、学历高是抑郁发生的保护因素,童年期受虐是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好是焦虑发生的保护因素,而童年期受虐、非独生子女是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其积极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172,r=-0.208,P<0.01),而消极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19,r=0.390,P<0.01)。结论青少年罪犯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与其消极应对方式密切相关。帮助他们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有助于降低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轻、中、重型脑外伤照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差异.方法 以150例脑外伤照顾者为研究组,50例躯体外伤照顾者为对照组,使用自编基本信息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评估.结果 轻、中、重型组SCL-90总分阳性率分别为16.00%、26.00%和66.70%.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睡眠及饮食、SCL-90总分方面,重型组均高于轻型组、中型组及对照组;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方面,重型组均高于轻型组及对照组;在焦虑和敌对方面,中型组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轻型组与重型组外,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型组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呈高度正相关(r值0.60~0.71,P<0.01).除躯体化得分因子外,重型组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值0.35~0.51,P<0.05).结论 患者病情越重,脑外伤照顾者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对中、重型脑外伤照顾者,要引导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尤其是中型脑外伤照顾者.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对其照顾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住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命质量与希望水平、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他们进行脑卒中专门生命质量量表(SS-QOL)、希望量表(HHI)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的测量,并采集客观资料。探讨生命质量与希望水平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住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命质量的总分得分为44.08±9.06。生命质量总分与希望水平及3个维度(T,P,I)的相关性为(r=0.642,r=0.557,r=0.664,r=0.566,P<0.01),生命质量总分与医学应对方式量表的3个分量表(面对、回避、屈服)的相关性为(r=0.501,r=0.260,r=-0.487,P<0.01)。结论:住院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一定损失,损失程度与希望水平、应对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9.
涂勤  李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7,32(8):880-881,885
目的:了解弱视患儿父母的焦虑状态及应付方式,以更好地为弱视患儿父母提供心理及行为护理.方法:采用焦虑状态-特性询问表(STAI)中的前一部份状态焦虑量表(SAI)和肖计划的应付方式量表对61例弱视患儿父母进行调查.结果:弱视患儿父母状态焦虑的均分与SAI常模无显著差异,弱视患儿父母状态焦虑的均分与子女弱视程度无显著差异.在使用应付策略方面,患儿父母文化程度越低,使用未成熟型应付方式的机率越高.结论:弱视患儿父母在子女弱视治疗过程中感到一定不安,但并未达到异常水平;文化程度不同的父母之间应付方式存在差异,需护理人员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