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明确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在检查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海德堡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HRA),对82例RVO患者进行同步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ICGA检查。结果 (1)182例RVO在ICGA的全过程中均可清晰地看到视网膜血管充盈情况,14例因出血较多FFA中看不清血管充盈情况。(2)64例ICGA可见阻塞区视网膜毛细血管呈瘤状扩张,其中有12例因出血较多FFA中看不清。(3)分枝静脉阻塞病例,ICGA比FFA更清楚地观察到动静脉交叉压迫情况,有6例在阻塞点静脉内可见到栓子存在。(4)FFA有2例,ICGA有8例可见到脉络膜血管扩张,2例可见脉络膜充盈缺损。结论 将ICGA与FFA结合用于RVO检查比单纯FFA能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高度近视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同步检查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随机选择屈光状态-6 D以上的高度近视患 者30例57只眼,进行FFA和ICGA同步检查,对比分析其FFA和ICGA检查图像。 结果 57只眼中FFA显示早期背景 荧光减弱25只眼,晚期显示新生血管形成10只眼,漆纹样裂纹形成40只眼;ICGA显示睫状后短动脉8只眼,背景荧光减弱35 只眼,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8只眼,漆纹样裂纹形成52只眼。 结论 高度近视眼的FFA和ICGA 检查的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背景荧光减弱,漆纹样裂纹及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FFA 和ICGA 同步检查能更全面地了解高度近视患者眼底视网膜与脉络膜的病理变化,有助于全面地了解病情和指导进一步治疗。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87-89)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使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检查中的应用,以减少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将476例FFA检查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与干预组1各238例;将112例ICGA检查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与干预组2各56例;,对照组按常规行FFA和ICGA检查,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针对造影所致的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和神经系统反应等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和神经系统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FFA和ICGA检查患者安全、顺利地完成检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渗)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 的特征。方法:对临床诊断中渗的16例(19眼)采用ICGA和FFA检查,对两种造影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被检查19眼中,15眼FFA动脉期脉络新生血管和ICGA早期黄斑区荧光斑相应,而ICGA晚期荧光亮度加强,范围扩大,比FFA晚期更清晰。另有4眼FFA动脉黄斑部未见脉络膜新生血管轮廓,而在ICGA早期黄斑病变区见到荧光斑,晚期荧光斑加强,并向四周渗渗,比FFA范围明显扩大。结论:ICGA因红外光对色素上皮及黄斑叶黄素穿透性好而弥补FFA不足,但不能代替FFA,二才相互补充,可提高中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丁宁  史雪辉  田蓓  王光璐  魏文斌 《眼科》2010,19(5):344-347
目的了解脉络膜转移癌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同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影像特点,为该疾病的准确诊断提供依据。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明确原发灶的脉络膜转移癌患者12例(17眼)。方法经临床诊断、有明确原发恶性肿瘤病灶的患者12例(17眼),散大瞳孔后拍摄彩色眼底像,用海德堡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进行FFA及ICGA同步造影,观察两种影像学检查的异同。主要指标FFA及ICGA各期瘤体荧光表现及差异。结果FFA早期16眼瘤体呈低荧光。ICGA早期17眼瘤体均为低荧光,且低荧光范围略大于FFA;11眼在瘤体边缘见异常脉络膜血管。FFA静脉期显示瘤体表面视网膜血管迂曲、毛细血管扩张及微血管瘤;中晚期渗漏明显,肿瘤边界模糊,色素斑块及出血表现为荧光遮蔽。ICGA中晚期,13眼瘤体边缘见斑驳淡荧光,4眼淡荧光位于瘤体中央,晚期瘤体轮廓较FFA清晰。对于1眼瘤体扁平、面积较小的病灶,ICGA可清晰显示,而FFA表现不典型。结论ICGA对确定肿瘤特别是小而扁平的瘤体的轮廓及脉络膜血管异常有优越性,FFA可显示肿瘤导致的视网膜血管及色素上皮改变。二者结合,有助于脉络膜转移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对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视网膜下出血中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horoidal neovas cularization, CNV)的定位、分型,以及对出血面积测量的效果。方法选取经眼底彩色照相、FFA和ICGA检查确诊为AMD视网膜下出血的177例患者(177只眼)的相关资料,分别在其FFA和ICGA图像上进行CNV的定位和分型,并从中随机抽取30例AMD视网膜下出血患者的FFA和ICGA图像进行出血面积测量。结果FFA图像显示,177例患者中,160例患者( 90.4%)的CNV能够较明确定位和分型,24例患者(13.6%)的CNV符合激光光凝条件;ICGA图像显示,175例患者(98.9%)的CNV能够较明确定位和分型,51例患者(28.8%)的CNV符合激光光凝条件。2种造影检查对CNV定位和分型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的意义(Z=-0.383,P=0.701;χ2=2.993,P=0.810)。视网膜下出血的面积测量中,由FFA测得的 数值(x-=26.610 mm2,M=13.548 mm2)较ICGA(x-=24 .714 mm2,M=12.875 mm2)大,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Z=-3.000,P=0.00 3)。结论ICGA检查不但能提高AMD视网膜下出血中CNV显影的可能性,还能提高AMD患者激光光凝治疗的可行性;而FFA对评估AMD视网膜下出血的面积效果较好。(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149-151)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脉络膜破裂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脉络膜破裂的临床特征、分型及眼底血管造影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17只眼)外伤性脉络膜破裂患者临床资料。17例(17只眼)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8只眼同时行脉络膜吲哚氰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结果FFA检查,17只眼中9只眼FFA早期病损部位呈条状或弯月形透见荧光或弱荧光,晚期呈现强、弱荧光或着染,或由于出血遮蔽难以显示破裂部位、大小及形态。ICGA检查,5只眼视网膜出血不多,早期表现为破裂灶周围脉络膜充盈缺损,破裂处可见脉络膜毛细血管断裂,大血管连续性良好,或者大血管亦断裂,晚期可清晰显示脉络膜破裂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多少。3只眼合并浓厚的出血,造影早期亦看不到明显改变,晚期则可见破裂灶。结论外伤性脉络膜破裂如果合并眼底出血时,ICGA检查优于FFA,并可以根据ICGA检查将其分为脉络膜全层破裂和脉络膜毛细血管.玻璃膜一视网膜色素上皮复合体(CBRC)断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交感性眼炎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特征。方法选择交感性眼炎患者6例(6只眼),进行FFA与ICGA的同步造影,并随访3月至2年。结果初发病者FFA可出现视盘高荧光渗漏或荧光染色,黄斑暗区扩大,ICGA早期有脉络膜血管扩张,中后期有片状低荧光,或环以高荧光带。治疗后,FFA的渗漏灶可以很快消失,有透荧灶出现,ICGA则改变不明显,上述病灶仍存在,可出现多灶性的低荧光区,持续时间较长。结论交感性眼炎主要表现为脉络膜炎。ICGA可更客观地反映交感性眼炎诊治情况。  相似文献   

9.
老年黄斑变性黄斑出血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用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me green angiography,ICGA)观察老年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黄斑出血掩盖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 方法:对22例24只眼AMD黄斑出血患者作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ln angiography,FFA)及ICGA检查,并对两种不同的眼底血管造影图像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ICGA检查在本组AMD黄斑出血病例显示了CNV的如下特点:①ICGA发现了FFA未能发现的CNV,②ICGA较准确地判断了CNV的位置;③ICGA发现CNV的数量比FFA多,更全面地显示CNV;④ICGA较准确地显示了CNV的范围大小。 结论:ICGA能较全面、准确地揭示AMD黄斑出血所掩盖的CNV,并能扩大适于激光光凝的CNV范围及提高激光光凝的成功率。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7,13:146-149)  相似文献   

10.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在眼病诊断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萍 《国际眼科杂志》2004,4(6):1104-1108
近年来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技术(indocyaninegreenangiography,ICGA)在眼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眼底病治疗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与传统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相比ICGA具有许多特点,对脉络膜循环的显示更加明了,使医生能直接观察到脉络膜的血管构造和血液循环优点,从而补充了FFA的不足。本文就当今ICGA在眼病中的适应证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黄斑变性(AMD)玻璃膜疣的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例16眼早期AMD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ICGA。结果:⑴FFA早期玻璃膜疣为透见荧光,后期部分呈现着色现象。⑵ICGA早期可见脉络膜充盈迟缓或不规则,后期可见脉络膜渗漏高荧光区、点状强荧光及斑状强荧光团。玻璃膜疠为遮蔽荧光。此外可见涡状静脉异常。结论:AMD早期即有明显的脉络膜循环紊乱及可疑非活动性新生血管生成。对AMD患者进行FFA和ICGA眼底血管对照检查,对了解AMD的发病机理,及早发现潜在的脉络膜新生血管,以尽早给予适当的预防性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晚期图像反转现象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们使用德国海德堡眼底血管造影仪(HRA-2)进行吲哚青绿(ICG)眼底血管造影(ICGA)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同步检查中,发现ICGA晚期出现FFA所没有的红外荧光图像反转现象。我们结合一组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撕裂的病例,重点观察了RPE对ICGA图像反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非典型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眼底血管造影特点。方法 诊断为非典型RP的15例(30眼)患者,行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其中5例同时做了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结果 15例非典型RP包括中心性RP3例;无色素性RP4例;白点状RP2例及Bietti’s结晶样RP6例;彩色眼底像显示其眼底表现各有特点,但FFA均显示有程度及范围不一的椒盐状透见荧光及多灶性脉络膜萎缩;ICGA早期可见脉络膜血管透见性增强,后期比FFA更清楚显示多灶性脉络膜萎缩的边界范围。结论 眼底彩色照相、FFA和ICGA结合检查,有助于更全面了解不同类型的非典型RP眼底表现特点以及视网膜、脉络膜循环改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10只眼)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结果。结果10例患者中,6例通过眼底检查和FFA即可明确诊断,FFA表现为视网膜大动脉瘤处的局部性强荧光,周围有出血者则有遮蔽荧光环绕,4例FFA表现为视网膜出血遮挡荧光,瘤体显示不清,通过ICGA可见视网膜大动脉上一局灶性的强荧光。其中1例有玻璃体出血。结论视网膜大动脉瘤是视网膜动脉的病理性扩张,FFA检查对视网膜大动脉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如视网膜出血较多时,FFA可能难以发现病灶,ICGA能清楚显示视网膜大动脉病损和动脉壁相连,有助于明确诊断。有些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未治疗视力预后亦好,如果视网膜大动脉瘤出血累及黄斑,或导致玻璃体出血,视功能会受到严重损害,应及早光凝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激光扫描血管造影技术在诊断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临床诊断为疑似脉络膜血管瘤35例患者。方法对临床疑似为脉络膜血管瘤患者35例,彩色眼底照相后,行30°及150°视野共聚焦激光扫描血管造影检查。主要指标共聚焦激光扫描血管造影的成像特征。结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特征为所有35例患者动脉前期或动脉期即显荧光,至动静脉期荧光增强、融合,荧光素渗漏,其间夹杂斑点状弱荧光;静脉早期瘤体呈多湖状,可见血管网形态,晚期荧光素渗漏呈强荧光区。吲哚氰绿血管造影(ICGA)早期可清晰显现瘤体由脉络膜血管团组成,随后染料渗漏,荧光增强,融合呈强荧光灶。150°广角视野共聚焦激光扫描眼底成像提供了瘤体的整体形态。结论激光扫描血管造影技术中FFA和ICGA同步造影及全景造影为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眼底血管造影,包括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以及同步频域光学相关断层扫描(SDOCT)的图像特征,以探讨CSC的发病机制。 方法:对2009-06/2011-10在我院就诊的54例CSC患者使用海德堡公司生产的Spectralis HRA-OCT设备进行检查,选取患者的FFA,ICGA及同步SDOCT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CSC患者54例FFA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的荧光渗漏,ICGA表现为病灶处脉络膜血管异常,SDOCT表现神经上皮的浆液性脱离,其中38例(70.4%)患者的FFA和同步SDOCT比较发现,FFA表现为荧光渗漏点处对应的同步SDOCT为小片状的RPE脱离。 结论:通过FFA与ICGA以及SDOCT的同步检查,更准确的定位CSC患者病变部位,为CSC的发病机制提供临床资料,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李学晶  唐由之 《眼科研究》2009,27(6):490-493
目的应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3种影像检查评估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分型和性质。方法采用FFA、ICGA和Strastus-TM型OCT仪3种检查观察并相互印证53例(56眼)CEC患者的CNV的形态及类型。结果FFA图像显示,典型性CNV25眼(44.64%),部分典型性CNV11眼(19.64%);隐匿性CNV2眼(3.57%),其中纤维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型(F-PED)1眼,晚期无源性渗漏1眼,CNV瘢痕化13眼(23.21%)。ICGA图像显示,19眼(33.93%)在ICGA与FFA早期同时显示CNV,7眼(12.5%)FFA为非典型性CNV,ICGA表现为焦点状或边界清晰的斑状,1眼ICGA早期显示病灶周围及后极部伴有限局性脉络膜血管扩张,10眼(17.85%)在ICGA晚期显示弱荧光环;CNV瘢痕化9眼(16.07%)。OCT显示,21眼(37.5%)CNV呈类圆形团块位于视网膜神经上皮下间隙;22眼(39.29%)的CNV呈纺锤形或不规则形位于色素上皮层平面;1眼(4.76%)为不规则、松散、边界不清的中等或高光反射组织;9眼(19.64%)色素上皮完整、连续,其下中等强度反射,局部视网膜隆起或不隆起。33眼伴有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2眼伴有出血性色素上皮脱离。结论采用眼底血管造影和OCT相结合评判CNV的状况可以明确病情,提供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和评价萎缩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in, AMD)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 in angiography, FFA)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图像特征和对比检查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73例萎缩型AMD患者95只眼的彩色眼底照相、FFA和ICGA检查资料,其中包括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色素脱失与萎缩19例26只眼、玻璃疣15例30只眼和39例单侧渗出性AMD患者的对侧眼39只。 结果 26只RPE色素脱失与萎缩的眼中,24只色素脱失眼 FFA表现为晚期斑片状强荧光,ICGA表现为斑片状强弱相间荧光;地图状萎缩2只眼,FFA表现为斑片状强荧光,ICGA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弱荧光内见脉络膜毛细血管缺损,仅有脉络膜大血管。8只硬性玻璃疣眼FFA表现为强荧光,ICGA表现为持续斑点状 强荧光;16只软性玻璃疣眼FFA表现为强荧光,ICGA表现为持续性斑片状强弱相间荧光;6只同时有软性和硬性玻璃疣眼FFA表现为强荧光,ICGA表现为斑点状强弱相间荧光。当玻璃疣ICGA表现为弱荧光时,FFA所见到的玻璃疣的数量及范围较ICGA 所见者更多更大;当玻璃疣ICGA表现为强荧光时,FFA检查所见到的玻璃疣的数量及范围较ICGA所见更少。单侧渗出型AMD对侧39只眼中,ICGA检查发现32只眼、FFA检查发现31只眼有玻璃疣及RPE色素脱失与萎缩的异常荧光。 结论 ICGA与FFA同步检查为观察萎缩型AMD的眼底图像特征提供了完善的检查手段。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79-82)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病理性近视(PM)黄斑出血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对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28例(31只眼)进行FFA、ICGA及OCT检查,并对比分析其检查图像。结果单纯型出血15只眼(48.4%),FFA表现:出血部位遮蔽荧光,其中8只眼(53.5%)可见漆样裂纹透见荧光;ICGA表现:造影期间出血部位为淡的低荧光,晚期均可见漆样裂纹性条状低荧光;OCT表现:9只眼(60%)在神经上皮层下和4只眼(26.7%)在色素上皮(RPE)下可见中高反射光团,周围神经上皮无水肿增厚,其下脉络膜光带连续,其中2只眼(13.3%)OCT无明显改变;新生血管(CNV)型出血16只眼(51.6%),FFA表现:14只眼(87.5%)为典型性CNV,2只眼(12.5%)为隐匿性CNV;ICGA表现:14只眼(87.5%)为焦点状CNV,无明显染料渗漏,2只眼(12.5%)未见CNV改变;OCT表现:14只眼(87.5%)为RPE光带断裂,RPE上梭形或类圆形中、高反射光团,2只眼(12.5%)为RPE层断裂伴不规则增厚中高反射信号,神经上皮层均增厚水肿。结论病理性近视黄斑出血分为单纯型和新生血管型,新生血管多表现为典型CNV,不同类型的出血其FFA、ICGA、OCT的改变各具特征,合理选择检查方法可提高诊断率,节省费用。  相似文献   

20.
孙悦  张士胜  廖华萍  王玲 《眼科研究》2006,24(4):359-363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青紫兰兔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健康成年青紫兰兔40只,随机分为2组。第1组实验组兔眼视网膜下注入0.005%(wt/vol)bFGF50μl,第2组对照组兔眼视网膜下注入0.9%生理盐水50μl,对侧眼均作为空白对照,不行视网膜下注射。术后3d,1、2、3、4、6、8、12周分别行眼底检查、摄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并行眼球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视网膜下注射后所有眼即见视网膜直径4~5PD的青灰色半球形隆起,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于注射后2周和1周后平伏。术后2~12周FFA造影可见实验眼于视网膜隆起处下方早期斑点状高荧光,后期荧光增强并融合扩大。ICGA显示FFA高荧光相应部位荧光染料积存。对照组眼FFA、ICGA造影检查均未见类似表现。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视网膜下注射bFGF后2~12周,实验眼视网膜感光细胞层下有新生血管形成。结论视网膜下注入bFGF能成功诱导青紫兰兔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