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甘草性味平和,通行十二经,其直接、间接功能恒多。仲景在《伤寒论》中应用范围宽旷,作者归纳为13种;养心复脉,扶正泄痞,补中温阳,协调阴阳,柔肝调脾,缓急和胃,益气建中,健脾利水,泻火解毒,利咽清热,调和营卫,调达表里,祛痰止咳。 相似文献
2.
一、调阴阳,寒热相配 1.寒热错杂并见者,寒热相配疾病有表里上下兼虚实之别,其临床寒热孰多孰少、偏上在下,往往表现不一,仲景对表寒里热者,以辛温散表寒与寒凉泄里热并用,代表方如:27条桂枝二越婢一汤,38条大膏龙汤,方中均用辛温的麻黄、桂枝,与辛寒的石膏配伍。上热下寒者,宜温热祛寒与苦寒并举,以达阴阳协调的一种治法。 2.寒热格拒者,反佐相配反佐是于温热剂中加入少量寒凉药,或于寒凉剂中加入少量温热之属,以消除寒热格拒、药不能进的现象,适用于病势拒药须加以从治者,即“因病气之甚而为从治之用”而设。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较为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典临床著作,被后世医家称为方之祖”。纵观全篇,113方中运用大黄者达15方之多,其立方严谨、配伍精当、疗效卓著。现就《伤寒论》中大黄的配伍规律浅析如下。一、配芒硝、枳朴,泻热通便、行气荡积大黄苦、寒,泻热去实、推陈致新;芒硝咸、寒,软坚润燥、通利大便;厚朴苦、辛、温,行气除满;枳实辛、微寒,理气消痞。四药适当配伍,分别组成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为方书之祖,历代医家将其方药用于临床,其效显著。唐·孙思邈运用《伤寒论》中方药施治病家,取得了,“行之以来,未有不效”之灵验。近代名医岳美中说:“配伍是组织方剂的基础,是前人积累经验的结晶,研究中医临床应从方剂入手,探索其药物配伍规律。”还进一步强调指出:“他(指张仲景)的配伍规律,应当很好钻研。”笔者仅就《伤寒论》中药物配伍规律做一初步探讨。一、相辅相成的配伍组成方剂的药物性能基本相同(或有别),配伍后协同发挥作用。 1.性能相类的药物同用,可互相增强疗效。如麻黄与桂枝配伍,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用附子之方有20余首,其用药特点主要体现在与干姜为伍,回阳救逆生用;与酸寒药味的药物相配,助阳散寒炮用;佐使甘草姜蜜,减少其毒性。附子的用量、煎煮时间因证、因人而宜。配伍附子的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其应用精当,颇具特色,值得后人效仿。 相似文献
6.
口渴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在《伤寒论》中直接言“渴”与“不渴”者,不下三十处之多(当然除外“口中干燥”、“欲饮水”、“消渴”等描述)。结合口渴在该书中所处语言环境的不同,其地位与作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难看出,口渴不仅仅是在扮演本身直接所表达的感观意义的角色,而且包含了诸多方面的临床意义。兹就《伤寒论》中口渴的临床意义做一浅探。一、伤寒、温病辨原文第3条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第6条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伤寒”者,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中配伍有附子的方剂有20首,占其方剂总数的六分之一,条文有33条。其附子用量,多者3杖,少者1两,或是生用,或是熟用,或是久煎取其性,或是为丸取其味。现就此探讨其运用规律。一、回阳救逆,取其生用附子生用,大热有毒,急走而不守。《伤寒论》用其抢救阴盛阳衰之危重证。对于阴盛格阳之危证,用生附子大者1枚,配干姜3两,以大辛大热之重剂破阴散寒。《证治要诀》曰:“附子无干姜不热”。如317条、369条的通脉四逆汤与389条的通脉 相似文献
8.
桂枝味辛甘而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祛风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之功效,主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心悸、痰饮蓄水、经闭癥瘕等症.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常用桂枝,运用之灵,用法之妙,独具匠心.因此,探讨张仲景运用桂枝的规律,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探求其遣方用药之精妙所在,给吾辈在临床用药时以指导,也有助于进一步扩大桂枝的临床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方剂的药物对立配伍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伤寒论》中的方剂配伍严谨,用之得当,奏效甚奇,其运用药性、功用对立药物相伍为用,尤具特色,治疗虚实寒热错杂的疑难病证,有重要意义。兹就此试作浅探。一、敛散相配敛散相配,即以收敛的药物与发散的药物相配合,使之一方面收敛正气,一方面解散邪气,同时并进,收敛正气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有助于祛邪;解散邪气则邪气散走,有利于正气恢复。用以治疗正虚邪恋的复杂病情。 相似文献
10.
对仲景运用枝枝配伍的规律作了探讨,指出配芍药,调和营卫;配麻黄,辛温发汗;配甘草,温通心阳;配附子,温经除湿;配茯苓,化气行水;配桃仁,通脉行瘀;配柴胡,双解二阳;配饴糖,温中补虚。 相似文献
11.
大枣乃寻常之物,早在汉代,医家张仲景已在其所著《伤寒论》中,广泛配伍、组方、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其中大枣与生姜、甘草配伍应用尤有显著关联性,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对后世医家临床配伍、应用大枣启迪诸多,影响颇大。 相似文献
12.
13.
浅探《伤寒论》对呕吐的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中对呕吐的辨证论述颇详 ,就症状而言 ,六经中无论表里寒热虚实诸证 ,皆可见到呕吐。就记载有呕吐的条文而言 ,计 76条之多 ,约占全部条文的 2 0 % ,其中单言“吐”者 38条 ,单言“呕”者 2 9条 ,言“干呕”者 9条。由于“呕”、“吐”和“干呕”在症状上有区别 ,故论中多将三者分而言之。但因“呕”与“吐”俱为“有物”,故有时亦“呕吐”并提 ,如“呕吐而利”、“呕吐而下利”、“欲呕吐”等 ,而“干呕”因其为无物 ,则殊少与“呕吐”并提。前人指出“呕”为少阳主症 ,“吐”为太阴主症 ,但实则六经皆有呕吐。现结合各经主症 ,… 相似文献
14.
15.
《伤寒论》药对配伍规律与特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伤寒论》方剂组成的一种特定形成--药对的配伍规律及特点进行了探讨。指出《伤寒论》的药对是方剂组成的核心和基础,具备了方剂的基本方治功能,体现了方剂的整体疗效。 相似文献
16.
17.
《伤寒论》对喘证有详细的阐述,许多提及喘证的条文中都有关于“有汗”“无汗”的论述,包括“太阳病麻黄汤证和小青龙汤证的无汗而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的汗出而喘、阳明病承气汤证的喘而汗出、太阳与阳明合病葛根芩连汤证的喘而汗出”,其在对喘的症状进行描述时,汗的特点显得尤为重要,如麻黄汤证无汗而喘、麻杏石甘汤证的喘伴汗出黏腻不畅、阳明病的腹满而喘伴汗出连续量多、厥阴证的微喘不休伴绝汗。文章通过对麻黄汤证、麻杏石甘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大承气汤证、葛根芩连汤证中的喘证及所伴随的不同汗出特点的论述总结出喘与汗的关系在肺和气与津之间,肺失宣降既能出现气机逆乱的喘,又可以表现出汗出异常。当气的运行出现障碍时,体内津液的输布排泄也会出现问题,喘是气机运行障碍的外在表现,汗出异常是津液排泄出现问题的外在表现,总的来说喘与汗是相互联系的,其内在的病机是相同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这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现,也同样给临床诊疗带来启发,当无法通过主症判断其病机时,可以通过有特点的兼症辅助判断。喘证是一种急性发作的病证,但其病机却是复杂多样的,观察是否汗出以及汗出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判断喘之病机,从而给予及时有效的治... 相似文献
18.
谈《伤寒论》中寒热药并用组方汤国祥(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伤寒论》,寒热辨证,中药配伍《伤寒论》为仲景所著之不朽之作.其方剂组成严谨,配伍精当,特别是将寒热药同伍一方,不仅治疗各种寒热并见之证,亦用于热闭于肺及阴盛格阳等证。其寒热并用组... 相似文献
19.
范仁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5):5-8
《伤寒论》方乃众方之祖 ,药精效宏 ,配伍严密 ,执其疗疾 ,一矢贯的 ,若桴鼓之应。兹就《伤寒论》方剂组遣的基本特点 ,略抒管见于后。1 力求方证相应方证相应 ,即要求临床组合的方剂 ,必须与病证相对应 ,这是《伤寒论》制方用药的重要特点。中医学认为 ,证为方的基础 ,方乃证的归宿 ,有是证必有是方 ,《伤寒论》即是在确立太阳、阳明、少阳、大阴、少阴、厥阴六经主证的前提下而立法组方 ,层层伸展 ,有顺有逆 ,示人以规矩。这一原则 ,贯穿于大论的始终。所谓六经主证 ,系指具有特异诊断价值的、能直接反映出六经病证基本脉象与症状 ,它在…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不仅确立了辨证施治的体系 ,亦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今仅以服药护理 ,作一浅探 ,以冀对临床辨证施护有一定指导意义。1 发汗之剂 ,微汗为佳发法之法 ,乃为病在太阳而设 ,以祛在表风寒之邪。然汗之程度 ,要恰倒好处 ,不可无汗 ,亦不可大汗。如服桂枝汤 ,微似有汗者亦佳 ,不可令如水流漓。因汗之太过 ,不仅表证不解 ,反而营阴受损也。故曰“病必不除”。如麻黄汤、葛根汤、大青龙汤等 ,均方后注 ,取微似汗。然若汗之太过 ,补救之法 ,如大青龙汤“温粉扑之” ,其汗则止。2 攻下之类 ,便通为效攻下之剂 ,为驱除体内有形之食积、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