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合性中风的诊断、防治与康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200025陈俊宁,范国华混合性中风是一种新的特殊类型,即在中风急性期间,既有出血灶亦有梗塞灶;因此,又可称为双重性中风。近年来,由于中风的临床学、影像学、实验学、病理学迅速发展,特别是CT/M...  相似文献   

2.
每12秒,我国就有1人发生中风(即“卒中”);每21秒,就有1人死于中风。 中风既是国人首要的致死因素,又是最常见的致残原因。瘫痪、大小便失禁、失语等,都是中风常见的遗留症状。  相似文献   

3.
国内医学专家认为,我国中风高死亡率不仅有客观因素,还有主观上的原因,那就是广大患者及家属对中风的认识不足,甚至有错误的认识。现将数种错误观念列举如下:1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有的人第一次中风治愈后,就忽略了复发的危险,不采取积极措施预防。据统计,中风约有30%是复发病人。患过中风的病人脑血管硬化容易破裂,或血液粘稠容易梗塞,较普通人更易患中风。所以,中风治愈后,仍应定期到医院检查,在医生指导下服药预防。2小中风无关紧要中风病人发病前数月多有先兆症状出现,即民间所说的小中风,如语言不清、吞咽困难、肢体麻木…  相似文献   

4.
中风不仅是老年人的问题,30~40岁的男人中也有不少人发生中风。为了预防中风的发生,您可测试一下自己将来是否会有中风发生。  相似文献   

5.
尚跃 《家庭医生》2010,(21):30-35
人之百病莫大于中风。在我国,每15秒。就有1人中风;每21秒,就有1人死于中风。中风之可怕,还在于其致残率高。瘫在床上,翻身要人帮助,大小便要人服侍,成天唉声叹气……这是一般人心目中对中风病人的写照。中风之后。就成废人一个吗?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中风是指是在高血压的基础上发生中风,临床症状主要有偏瘫等。故中风后控制血压是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促进病愈的主要措施。但血压过高过低都不行,使得患者、家属左右为难,以致病情反复甚至恶化者时有发生。为此,笔者根据临床经验,就高血压中风怎样使用降压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汪涛 《健康生活》2007,(1):21-21
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统称为“脑卒中”或“脑中风”。又根据中风的性质,是血管栓塞还是血管破裂,还是两者皆有之,又称之为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或混合性中风。  相似文献   

8.
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病的统称和中医俗称的病名,又名卒中。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于大脑血管破裂而造成出血性中风;另一种是由于血管阻塞,致使氧气和营养物质不能达到大脑的缺血性中风,又称脑梗死。主要表现是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手足痉挛,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状。中风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常见病、多发病,  相似文献   

9.
高然 《大众健康》2011,(4):48-51
1什么是中风中风是一种医疗急症。中风原因有二:一是脑部血管破裂,二是血栓,后者更为常见。若不及时治疗。脑细胞会迅速死亡,结果会导致严重残疾或死亡。如果亲人出现中风症状,应立即寻求紧急医疗救助。  相似文献   

10.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容易导致残疾的首要疾病。我国现有的500万~600万中风患者中,约有3/4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所以早期介入康复治疗,使大多数中风患者减轻或避免残疾,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甚至工作能力是治疗中风、预防致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混合性中风与脑出血、脑血栓患者血压锐减程度及心率的影响。方法:对混合性中风、高血压脑出血、脑血栓形成3组脑卒中患者在起病1周内血压锐减程度和心率进行对比。结果:(1)混合性中风组收缩压的锐减程度最明显,与脑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脑血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混合性中风组舒张压下降的程度也是3组中最明显的,与血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脑出血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者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3)3组中风患者心率的比较,混合性中风组明显偏低,与出血组及血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出血后血压的骤然降低,特别是收缩压的锐减,以及心率的缓慢,是造成本组混合性中风梗塞的原因之一。从以上两个方面对混合性中风的发生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70%以上的中风都是在秋季和冬季发生的,冬季中风有哪些特点?中风最爱“突袭”哪些人?  相似文献   

13.
中风是急性脑血管意外的俗称,也叫脑卒中。据统计,90%的中风发生在40岁以上的人,年龄越大发病机会越大。在我国,中风患者占老年人死亡的首位,其中50%经过及时抢救,能够存活下来,但也有半数有明显后遗症,而且此病康复后仍有15%~30%的人有可能复发。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后遗症、  相似文献   

14.
孙清廉 《长寿》2008,(3):21-21
很多人都知道,中风临床表现有两种:一种是缺血性中风,最多见的是脑血栓,约占临床的70%左右;另一种就是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破裂血液溢出,造成脑功能障碍所致。脑溢血是一种发病突然、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有人认为这种病发作前没有明显症状,  相似文献   

15.
胡波 《大众医学》2010,(12):20-20
据统计,70%以上的中风(卒中)都是在秋末和冬季发生的,神经科医生将中风称为秋冬季神经科的“流行病”。冬季中风有哪些特点?中风最爱“突袭”哪些人?听听专家的说法。  相似文献   

16.
编织具有预防中风的作用。有资料表明,脑出血中风患者,有近70%是右脑半球的微血管破裂出血。困人们往往习惯于使用右手,从而使大脑左半球得到锻炼,而大脑右半球脑血营壁变得脆弱。编织需要双手配合运动,因此具有预防中风的作用。实践证明,中风康复期的患者进行编织活动,可加快康复速度,减少后遗疰。  相似文献   

17.
提起中风,人们都不陌生。“这是老年病,年轻人离它还远着呢。”“中风在天冷时易发作,天热不会有事儿。”这是生活中不少人对中风的认识。 事实真是如此吗?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五病区主任、中风治疗专家安中平主任医师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讲述了这样一个他刚刚收治的真实病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中风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及分析,继而总结出符合两者需求的健康教育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入院治疗的47例中风患者,并通过自制问卷的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需求进行调查,调查需求内容包括危险因素、用药治疗、预防方法、康复训练、急救常识以及病中护理等。结果:通过调查结果表明,本文所选取的47例中风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知识水平较低,其中想了解中风危险因素的有42例、想了解用药治疗知识的有38例、想懂得预防方法的有34例、想掌握康复训练知识和方法的有45例、想了解中风急救常识的有43例、向了解患者病中护理技巧的有31例。结论:通过调查可以得知,当前我国的中风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知识教育普遍落后,本文通过对中风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分析,总结出了相应的中风健康知识教育体会。  相似文献   

19.
学会第二次“说话”──中风病人的语言康复训练上海市老年人康复中心主任医师严忠浩中风后约有20%的病人有言语障碍。有的人以为中风病人的言语障碍就是说话不清,以后会慢慢自行恢复。其实不然,中风病人的言语障碍,由于脑血管的病变部位不同,而有失语,失读、失写...  相似文献   

20.
许多人都会以为中风是冬季的高发病,因此在炎热的夏季,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便放松了预防中风的警惕。如果是这样,那情况可有点不妙: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一年四季,有两个中风高峰期:气温在0℃以下的隆冬和在32℃以上的盛夏,而且气温越高,危险性越大.这就是所谓的“热”中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