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贺广平 《护理研究》2006,20(1):265-266
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举证责任倒置”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发后,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术前访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手术病人具有术前心理活动复杂,了解手术治疗效:果迫切,对医护关爱程度、心理支持敏感等特点。手术室护士通过术前访视,让病人及其亲属了解手术治疗的基本情况、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手术室环境等,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使病人对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有所了解,并可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我院手术室2002年1月-2004年6月开展术前护理访视,现将访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周意  季瑾 《现代护理》2005,11(7):528-529
随着心外科技术和围术期监测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这类病人术后可有较多呼吸系统并发症,其中以低氧血症最为常见。本文旨在通过讨论老年患者围手术期低氧血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全身麻醉术后早期低氧血症常有发生,但以心脏、胸、腹部手术、肥胖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及高龄患者更为常见。65岁以上的老年病人围手术期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较高,由于诊断标准不一,低氧血症的发生率约15%~53%。本文就老年人围术期低氧血症的发生原因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围手术期低体温及其护理   总被引:78,自引:1,他引:77  
围手术期病人易出现低温且常被医务人员所忽视。介绍了围手术期病人出现低体温的原因,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方法,以提高护士对围手术期低温体温的认识,积极采取措施防止低体温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对嗜铬细胞瘤瘤病人实施早期护理预警管理降低手术风险。建立手术排班预警、围术期病情预警、围术期手术安全预警,对围术期存在的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嗜铬细胞瘤病人围术期风险的发生,减少护患纠纷及护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日本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日本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现状,手术室护士的特殊职责和围手术期和护理过程的作用,以及围手术期不同环节的护理特点,要求和护理内容。  相似文献   

6.
手术病人边缘时间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手术病人边缘时间的风险管理,包括手术病人边缘时间出现的风险问题和风险管理措施,认为应用风险理论对手术病人边缘时间潜在的风险问题进行识别、评估、预防,进行风险管理,有助于消除隐患,提高围手术期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7.
围手术期 (perioperativeperiod)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估计的定义与目的、技巧与内容分述如下。1 围手术期护理估计的定义与目的根据围手术期的概念和处理的目的 ,可将围手术期护理估计的定义与目的归纳为 :以病人为中心 ,围绕着“帮助病人获得最佳的手术治疗效果”这一最终目标 ,采用观察、交谈、体检、参阅各种相关文字资料等方法 ,连续性地收集病人术前、术中、术后 3个阶段的主客观资料 ,进行动态的分析判断 ,以及时发现病人在围手术期存在的或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病人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以保证围手术期病人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针对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完善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在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安全核查,并进行定期检查、反馈,评价实施效果。结果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安全核查后,无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围手术期护理缺陷发生率同比下降了6.45%,保证了手术的正常进展,保证了围手术期病人的安全。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从87%提高到93.7%,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96%提高到99.7%,医患双方的满意度与安全核查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安全核查,保证了病人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郜素华 《护理研究》2004,18(1):140-140
骨科手术与其他外科手术比较,创伤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术后功能恢复较慢^[1]。所以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很重要,良好的护理可促进病人的康复。我科2000年10月-2002年12月共收治下肢骨折病人254例。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外科手术病人都将面临如何适应手术,减轻手术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促进功能康复的共性问题.对围手术期病人开展阶段性健康教育,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接受一整套完整的健康教育,为病人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创造了积极的条件,同时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就如何做好围手术期阶段性健康教育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门诊手术病人采用观察、交流,连续地收集病人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的主客观资料,进行动态的分析、判断,以及时发现病人围手术期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作出准确的护理诊断和制定、实施恰当的护理计划,吼实现预期目标,即使病人以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术中能够安全地耐受手术,并确保手术成功,术后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2.
任何大手术都存在对止血系统的挑战.一些失血总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围手术期大出血仍是外科手术的主要并发症,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对血液供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担心,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节约地使用血液制品,以减少异体血液的接触。从而减少输血传播的疾病。因此围手术期出血的处理需要迅速评估,有条理地诊断,以及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围手术期出血存在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是手术出血,由于存手术部位不能手术控制出血的血管直接造成的。外科手术出血通常以单部位出血为特点,仅局限于手术部位。精细的技术,耐心认真选择和病人都可明显有助于减少高危病人的手术出血。成功的止血依赖于外科医生,在此不作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社会高龄人群的不断扩大,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发生日趋增多,有报道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发生已占老年手术病人的30%~60%。高血压增加了麻醉手术的风险,尤其增加了围手术期心脑血管意外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如何降低高血压病围手术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非常重要。现将笔者近年来收集高血压病人实施全麻80例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外科疾病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 对1995年5月~2001年10月外科收治65岁以上老年病人152例,分别行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分析病人的疾病种类分布,并存病类型,治疗方式的选择和治疗结果。结果 76.3%的病人存在不同类型的并存病,95例行手术治疗,其中64例为急诊手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8%,总病死亡率5.26%,手术治疗死亡3例。结论 年龄不是老年外科胃肠及胆道病人的手术禁忌,故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及合理选用手术方式是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15.
黄鹏  苏涣新 《家庭护士》2007,5(12):10-12
[目的]探讨经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不稳定性骨折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106例胸腰段不稳定性骨折采用前路减压、植骨、Zplate内固定治疗的病人进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体位护理、引流管护理、脊髓神经功能观察、康复训练等方面。[结果]106例病人没有出现神经功能损害加重,合并不完全截瘫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改善,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结论]采用前路减压、植骨、Zplate内固定治疗胸腰段不稳定骨折,疗效确切,神经功能改善率高,有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康复锻炼,有助于病人平稳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骶椎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例骶椎肿瘤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综合护理治疗措施,患者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对骶椎肿瘤围手术期病人进行综合护理治疗,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郝原英  贾立娟 《护理研究》2004,18(7):1268-1269
胸部肿瘤病人,因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故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982例胸部肿瘤病人围手术期护理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危险性小等优点,是高危病人治疗胆囊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高危病人LC围手术期是指护理人员从迎接病人住病房到术手痊愈这段时间。根据时间的不同分为手术前期、手术中期和手术后期。护士在围手术期的职责是术前全面评估病人的身心状况,采取护理措施使高危病人的身体状况能具备耐受手术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9.
普通外科病人合关高血压时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护理是临床普遍存在的难点。是围手术期管理较为棘手下的问题之一。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的病理生理状态,病变呈持续性发展,可伴有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众多的普外科围术期病人由于精神紧张,外伤疼痛、  相似文献   

20.
日本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日本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现状、手术室护士的特殊职责和围手术期护理过程的作用,以及围手术期不同环节的护理特点、要求和护理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