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按双侧癌肿发生间隔时间分为同时性及异时性,一般以6个月为界。双侧同时原发性乳腺癌发病率低,据统计约在0.2%左右,而在临床工作中,以“双侧乳腺包块”就诊而诊断为“双侧同时原发性乳腺癌”的患则非常罕见,作自1996年至今共发现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25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乔新民  张庆广 《普外临床》1996,11(5):292-294
作者自1972 ̄1994年间共收治原发性双侧乳腺癌25例,占同期手术治疗的乳腺癌住院患者2.4%,3例是双侧乳腺癌同时发生,22例为双侧先后发生。作者讨论了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发病率、诊断标准、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作者自1972~1994年间共收治原发性双侧乳腺癌25例,占同期手术治疗的乳腺癌住院患者(1026例)2.4%,3例是双侧乳腺癌同时发生,22例为双侧先后发生。作者讨论了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发病率、诊断标准、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探讨双侧原发乳腺癌妇女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状况。选取2008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双侧原发性乳腺癌47例,按照1:2的比例选取同期单侧乳腺癌患者94例,明确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生存状况。双侧乳腺癌患者的TNM分期主要为Ⅱ~Ⅲ期,导管癌比例显著低于单侧乳腺癌患者,乳腺病史和乳腺癌家族史比例明显高于单侧乳腺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乳腺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87.23%,无病生存率为63.83%;单侧乳腺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88.30%,无病生存率为79.79%。双侧乳腺癌47例,术后发生淋巴结转移7例,骨转移3例,脑转移1例,肝转移2例,复发7例,总发生率为42.55%;单侧乳腺癌94例,术后发生淋巴结转移15例,骨转移4例,脑转移0例,肝转移1例,复发7例,总发生率为28.72%。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TNM分期较晚,乳腺病史和乳腺癌家族史比例较高,较单侧乳腺癌患者更易复发转移,远期生存状况不佳。  相似文献   

5.
双侧乳腺癌包括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和双侧转移性乳腺癌[1] 。双侧乳腺癌一般指双侧原发性乳腺癌 ,一侧乳腺癌术后对侧乳房转移癌较少见。乳腺癌术后 ,对侧乳房发生的乳腺癌在临床上判断其原发或继发 (转移 )是困难的 ,至今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报道 9例临床病理诊断的继发于第一侧乳腺癌的转移性乳腺癌 ,并与同期发现的 5 0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进行比较 ,结合文献对其诊治问题加以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 1975年 5月至 1998年 8月收治乳腺癌 190 0例 ,其中双侧原发性乳腺癌 5 0例 ,占同期乳腺癌的 2 6 3% ,乳腺癌术后对侧乳房…  相似文献   

6.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7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primarybreastcarcinoma,BPBC)是指同时(双侧乳腺癌发生时间间隔<6个月)或先后(双侧乳腺癌发生间隔>6个月)发生在两侧乳腺的独立的原发癌,由一侧乳腺的原发灶转移到对侧乳腺的不属于BPBC。我院自1990~1998年共收治BPBC17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自1990~1998年共收治乳腺癌696例,其中原发性双乳腺癌17例(2.4%)。本组同时发生的1例,年龄51岁;异时发生的16例,年龄33~71岁,平均46岁。异时性者第一…  相似文献   

7.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病例资料,并运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影响病人生存率的相关预后因素。结果45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病人占同期收治乳腺癌总病例数的2.3%。本组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呈现特有的临床病理特征①发病年龄早首发癌病人的平均年龄为45岁,小于50岁者占总例数的64.4%(29/45)。②组织病理学恶性程度高本组45例共90个乳腺癌病灶中,浸润性导管癌占68.9%(62/90),其次为混合癌及单纯癌;③分期晚即使在第二原发癌中,II、III期癌肿也占73.3%(33/45)。Kaplan鄄Meier方法计算本组病例3年及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4.63%和60.59%。Cox回归结果提示,肿瘤TNM分期(P=0.0053)及双侧发病间隔(P=0.0059)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应针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单侧乳腺癌病人进行筛查,早期发现和治疗第二癌,以改善双侧乳腺癌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是指两侧乳腺同时或先后发生的独立的原发癌灶.其中两侧乳腺癌发生间隔小于6个月者称为双侧同时性乳腺癌,发生间隔大于6个月者称为双侧异时性乳腺癌.我院1985年至2005年20年间共收治原发性双侧乳腺癌41例,占同期所有乳腺癌的1.9%(41/2119),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双侧同时性原发性乳腺癌少见,本院自1978年至1992年7月共收治双侧同时性原发性乳腺癌4例,现报道如下。病例报告例1,女,51岁,发现两侧乳房肿块1.5年,近期明显增大,于1985年3月11日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确诊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6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6例均为女性,占同期收治乳腺癌的0.47%,发病年龄41~69岁,中位年龄53岁.同时性双侧乳腺癌7例,发病年龄41~54岁,中位年龄47岁,5例为绝经前患者.异时性双侧乳腺癌9例,第2癌的发病年龄43~69岁,中位年龄58岁,1例为绝经前患者.异时性双侧乳腺癌第1癌与第2癌间隔14个月至196个月不等,中位间隔时间52个月.结论 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较异时性双侧乳腺癌发病年龄早,多见于绝经前.异时性双侧乳腺癌发生间隔时间不定,一侧发生乳腺癌后宜积极随访对侧乳腺,对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应坚持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1.
对l0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及手术方式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例为同时性癌,7例为异时性癌。l2侧为单纯性癌,4例患者的双侧(8侧)癌类型相同。所有癌均行手术切除。随访9例,随访时间9年。3例死亡,存活6例。生存期为半年至8年,平均存活57个月。本组资料提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发生与发病年龄、部位、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有关,但未发现与家族遗传有关。  相似文献   

12.
苑著  屈翔  王宇  张忠涛 《国际外科学杂志》2014,41(2):128-130,F0004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是指两侧乳腺同时或先后独立的原发性乳腺癌,根据双侧乳腺癌发生的时间按间隔分为同时性BPBC(≤6个月)和异时性BPBC(>6个月)[1-2].BPBC的发病率差别较大,有文献报道欧美国家BPBC占同期原发性乳腺癌病例的1.4% ~ 11.8%[3].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单侧乳腺癌的生存时间的延长,BPBC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院近日收治1例包裹性乳头状癌与浸润性导管癌同时性BPBC患者,结合本病例特点,查阅相关资料,加深了对BPBC的认识,现将相关资料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是指双侧乳腺同时或先后发生独立原发癌灶,根据发生间隔时间的长短分为同时性乳腺癌(间隔时间≤6个月)和异时性乳腺癌(6个月<间隔时间6个月为界判定同时或异时性双侧乳腺癌。近年由于对乳腺  相似文献   

14.
1985年5月至1998年12月,我院共收治乳腺癌292例,其中双侧原发性乳腺癌9例。就其临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9例均为女性,第一癌发病年龄29~61岁,平均41岁。其中异时性双侧乳腺癌8例,同时性双侧乳腺癌1例。9例中2例有家族史。第一癌发生于绝经前7例,绝经后2例。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乳腺癌的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一侧乳腺癌手术后发现对侧乳腺第二个原发癌的机会随之增加。河北医学院第四医院自1970年1月至1987年10月经手术治疗女性乳腺癌1670例,其中双侧原发性乳腺癌28例,占1.68%。黑龙江省农场总局总医院子1984~1988年间收治7例双侧乳腺癌,占此期收治220例乳腺癌的3.12%。现结合文献及本文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是指在排除一侧乳腺癌向对侧转移情况下同时或异时发现的双侧乳腺独立的原发性癌。而由一侧乳腺原发癌转移到对侧乳腺为转移性双侧乳腺癌。两者为不同的两个概念,处理上截然不同。临床上将BPBC发生时间相隔在6个月之内者称为同时发生,超过6个月者称为异时发生或不同时发生。我院1990~1999年共收治BPBC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癌基因Her-2、p53、nm23及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了解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方法研究分析20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相关癌基因Her-2、p53、nm23及其ER、PR表达情况,并与同期单侧乳腺癌比较。结果在同期650例乳腺癌中,双侧原发性乳腺癌20例,占3.07%,第一癌的ER、PR阳性率分别为60%和50%,第二癌的ER、PR阳性率分别为50%和40%,分别与同期单侧乳腺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和第二癌Her-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20)和30%(6/20);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20)和40%(8/20);nm2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12/20)和60%(12/20),它们与同期单侧乳腺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相关癌基因Her-2、p53、nm23及其ER、PR受体改变没有特异性,与单侧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相仿,治疗上应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女性家族性乳腺癌和散发性乳腺癌患者家系中其他非乳腺癌肿瘤的分布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肿瘤医院乳腺中心2003年10月-2011年2月收治的4847例汉族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散发性乳腺癌4382例,家族性乳腺癌465例,比较两组间其他肿瘤的分布情况.结果 家族性乳腺癌家系中发生其他肿瘤的比例显著高于散发性乳腺癌(家族性乳腺癌vs散发性乳腺癌,29.7%vs20.8%,P<0.001),家族性乳腺癌中其他肿瘤的家系总体发生风险是散发性乳腺癌的1.61倍;进一步分析发现,胰腺癌、前列腺癌及肾癌在家族性乳腺癌家系中发生比例均显著高于散发性乳腺癌(胰腺癌:2.2%vs0.8%,P=0.002;前列腺癌:1.5%vs0.3%,P<0.001;肾癌:1.1%vs0.4%,P=0.03),家族性乳腺癌中有胰腺癌、前列腺癌和肾癌家系的发生风险分别是散发性乳腺癌家系的2.90、6.07和2.97倍.结论 在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中,与散发性乳腺癌患者比较,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家系中发生其他肿瘤的风险相对较高,尤其是胰腺癌、前列腺癌和肾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收治的12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特点。结果 12例BPBC患者占同期乳腺癌患者(415例)的2.9%,同时性BPBC3例,占0.7%,异时性BPBC9例,占2.2%。91.7%(11/12)的第一侧乳腺癌肿瘤大小为T2,而第二侧乳腺癌中有2例(16.7%)为T0期癌。第一侧乳腺癌病理类型均为浸润性癌,第二侧乳腺癌中有3例(25.0%)为导管内癌。第一侧原发乳腺癌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第二侧原发乳腺癌有2例行全乳切除术,1例行保乳手术。12例BPBC均无病生存。结论单侧乳腺癌发生后应积极随访,以早期检出对侧病变。BPBC有较早的临床分期和较高的导管内癌比例,可行保乳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BPBC的临床资料,其中同时性BPBC4例,异时性21例,均行根治或改良根治术,术后均行CMF或CAF方案化疗(第一癌术后21例,第二癌术后16例)。腋淋巴结阳性超过3个者及肿瘤位于内侧者加行放疗,所有患者均口服三苯氧胺。结果25例BPBC占同期乳腺癌的1.95%(25/1280),总5年生存率为56%(14/25);同时性、异时性5年生存率分别为25%(1/4)、71.4%(15/21)。结论BPBC与单侧乳癌的生存率相近,如能早期诊断,积极进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预后较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