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对中国8大区1986、1996及2006年作全年临床所培养阳性的致病真菌作动态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全国8个大区,25 个省市,34个单位所收集的1986年、1996年及2006年全年按统一方法培养出的致病真菌进行分析.结果:1986年共分离9 096株,其中皮癣菌有7 834株;1996年共收集19 009株,其中皮癣菌有9 570株;2006年共33 022株,其中皮癣菌有12 221株,共29 725 株.在这每隔10年的调查分析显示:1986年、1996年度均以红色毛癣菌为首位菌,2006年则以念珠菌尤以白念珠菌为首位.总的趋势是皮癣菌逐渐减少而念珠菌和霉菌逐渐增多,1986年共分离计27个属、种;1996年共分出108个,而2006年则分离到117个属种病原真菌.结论:通过1986年、1996年、2006年前后21年每十年度调查全年结果,提示我国致病真菌时有变动.致病真菌均以红色毛癣菌居首,但其与念珠菌和霉菌的比率正逐渐降低,且在全国东、南、西、北、中八个大区之间亦互有变动,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我院就诊患者中真菌病种及其致病菌种的分布。方法:对我院皮肤性病门诊2012年4月至2016年8月拟诊为真菌感染的65 751例患者中真菌检查阳性的患者临床资料及分离的致病菌株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 751例中直接镜检和(或)培养阳性22 855例,阳性率35%。共包括11个病种,患病人数前三位的病种为足癣5054例,甲真菌病3866例,股癣3071例。共分离出致病真菌5884株,前三位为红色毛癣菌3794株(64.46%),念珠菌943株(16.03%),第三是须癣毛癣菌复合体558株(9.48%)。结论:我院真菌病患者中足癣、甲真菌病和股癣是最重要的病种,常见菌种为毛癣菌和念珠菌。  相似文献   

3.
2002-2003年中国部分地区甲真菌病致病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调查2002-2003年我国甲真菌病致病菌流行情况。方法:在全国进行多中心开放性研究,自2002年5月-2003年11月,采用统一培养基,多点接种法进行研究。结果:从1084例患者965个培养基中分离出739株致病菌.其中皮癣菌占首位,而皮癣菌中红色毛癣菌占56.4%,须癣毛癣菌占5.5%,犬小孢子菌占0.3%,石膏样小孢子菌占2.6%.絮状表皮癣菌占1.5%,紫色毛癣菌占0.1%等;酵母菌居第2位,其中白念珠菌占10.0%,光滑念珠菌占5.1%,热带念珠菌占4.5%.近平滑念珠菌占5.8%,克柔念珠菌占1.9%等;霉菌居第3位。结论:甲真菌病致病菌中酵母菌类日益增多,故治疗应个体化.宜选用广谱抗真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临床送检标本11442份病原真菌菌种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解近年来汕头地区病原真菌的分布情况,指导临床预防治疗。分离培养11442份临床送检标本中病原真菌,共分离14种3967株致病菌,其中念珠菌居首位,红色毛癣菌居第二位,糠秕马拉色菌居第三位。本地区致病真菌菌谱以念珠菌明显上升为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5.
深圳地区甲真菌病病原菌流行病学的多中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最近4年甲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发现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以多中心研究方式选取深圳地区6家不同区域的主要医院,选取临床表现典型、真菌镜检阳性的1162例甲真菌病患者进行真菌分离培养。结果共培养出致病真菌553株。皮肤癣菌占68.53%,以红色毛癣菌为主占52.26%,其次是须癣毛癣菌占11.21%;酵母菌占25.68%,其中以白念珠菌最多占9.22%;霉菌占5.79%,主要是曲霉属和青霉属;混合感染占4.30%。结论深圳地区最近4年甲真菌病病原菌为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红色毛癣菌和白念珠菌所占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6.
260例甲真菌病致病菌分离培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近2年东莞地区甲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方法:对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来我科门诊就诊的有典型临床表现且真菌镜检阳性的患者进行了致病菌的分离培养。结果:260例甲真菌病患者中,真菌培养阳性率为85.38%,共分离出232株真菌(10株为污染菌),其中红色毛癣菌116株(52.25%),白念珠菌23株(10.36%),霉菌10株(4.50%)。结论:本地区甲真菌病致病菌中,红色毛癣菌占优势,白念珠菌亦为重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960-2006年间从浅部真菌感染病例中分离所得致病菌的情况。方法归类、统计1960年1月至2006年12月(1991年9月至1992年7月缺如)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皮肤性病科真菌室分离鉴定自皮肤、黏膜浅部真菌感染中的病原真菌。标本来自全院各临床科室门诊、住院患者、湖北省地县及邻近省市有关医院。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生理及生化实验方法。结果菌株合计11989株,鉴定出23个种,16个属。可分为皮肤癣菌、念珠菌及酵母菌(含马拉色菌)、非皮肤癣菌之丝状真菌3大类。除去可能为污染菌的非皮肤癣菌之丝状真菌(287株)外,其余11702株菌中,以念珠菌(5642株,48.2%)和皮肤癣菌(5279株,45.1%)为主,酵母菌占3.8%(449株),马拉色菌占2.8%(332株)。在种属水平上排序,菌株数处于前3位的真菌种类依次为红色毛癣菌(3865株,33.0%)、白念珠菌(3110株,26.6%)和非白念珠菌(2532株,21.6%)。皮肤癣菌分离自掌跖、指趾间以外光滑皮肤损害的最多(1787/5279,占37.7%),数量最多的为红色毛癣菌,其次为紫色毛癣菌。念珠菌大多分离自黏膜部位(4099/5642,72.7%),白念珠菌数量占第1位。结论1960-2006年间从浅部真菌感染中分离所得致病菌以念珠菌和皮肤癣菌为主,红色毛癣菌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上海地区甲真菌病的致病菌种。方法:对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直接镜检阳性的400例甲真菌病患者的甲标本做真菌分离培养和分析。结果:分离出致病真菌233株,其中皮肤癣菌120株(红色毛癣菌104株,须癣毛癣菌10株,犬小孢子菌3株,絮状表皮癣菌3株),酵母菌68株,非皮肤癣菌11株(曲霉6株,青霉5株),其余为丝状真菌。结论:上海地区甲真菌病的致病真菌以皮肤癣菌为主,酵母菌中非白念珠菌占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我院就诊患者中真菌病种及其致病菌种的分布。方法:对我院皮肤性病门诊2012年4月-2016年8月拟诊为真菌感染的65751例患者中真菌检查阳性的患者临床资料及分离的致病菌株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751例中直接镜检和(或)培养阳性22855例,阳性率35%。 共包括11个病种,患病人数前三位的病种为足癣5054例,甲真菌病3866例,股癣3071例。共分离出致病真菌5884株,前三位为红色毛癣菌3794株(64.46%),念珠菌943株(16.03%),第三是须癣毛癣菌558株(9.48%)。结论:我院真菌病患者中足癣、甲真菌病和股癣是最重要的病种,常见菌种为兼顾毛癣菌和念珠菌。  相似文献   

10.
兰州地区浅部真菌病及病原菌种类分析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目的 了解兰州地区浅部真菌病发病情况及病原菌菌种分布特点。方法 对临床拟诊为浅部真菌病的患者 14 43例 ,取标本行 10 %KOH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登记镜检阳性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 ,分析浅部真菌病的发病特点。结果 真菌镜检阳性 5 94例 (4 1.2 % ) ,主要为足癣 2 3 0例 (3 8.7% )、甲真菌病 165例 (2 7.8% )、手癣 80例(13 .5 % ) ;分离菌株 2 2 1株 ,其中红色毛癣菌 97株 (4 3 .9% )、须癣毛癣菌 65株 (2 9.4% )、念珠菌 3 1株 (14 .0 % ) ,其他菌种2 8株 (12 .7% )。结论 兰州地区浅部真菌病中足癣最常见 ;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占首位 ,须癣毛癣菌位于第二 ,念珠菌居第三。  相似文献   

11.
武汉地区甲真菌病的致病菌及菌种变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1999年1月~2005年12月武汉地区甲真菌病的致病菌种分布及变迁情况。方法对1999年1月~2005年12月甲真菌病患者的真菌培养资料1237例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结果真菌培养阳性895例,阳性率72.4%。致病菌中,皮肤癣菌559株(61.1%),酵母菌287株(31.4%),霉菌69株(7.5%)。皮肤癣菌中红色毛癣菌占95.0%(531/559),酵母菌中念珠菌属占71.8%(206/287),霉菌中曲霉属占53.6%(37/69);混合感染20例占2.2%。结论武汉地区甲真菌病的致病菌中以皮肤癣菌为主,其中红色毛癣菌为优势菌种,但是占致病菌的比例下降;酵母菌属和念珠菌属的比例上升;霉菌中以曲霉属和镰刀菌属为主。甲真菌病混合感染的比例上升。  相似文献   

12.
中国致病真菌10年动态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83,自引:9,他引:74  
1986年1月1日-12月31日和1996年1月1日-12月31日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40多个有代表性的单位对临床或现场的致病真菌进行了动态研究,就病原菌变迁,各区动态情况和具体疾病等作了较详细分析。发现10年间较易治疗的皮肤癣菌比例下降,而难治疗的酵母和霉菌比例升高,提示今后应对这些菌加以重视,并研制更广谱的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定儿童、青少年甲真菌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和致病菌的种类。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年龄18岁)甲真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致病菌种类。结果:220例患者中男110例,女100例,年龄3个月~17岁,儿童、青少年甲真菌病最常见的感染类型是远端侧缘甲下型(50.45%)和白色浅表型(42.27%)。趾甲较指甲感染常见,共分离出病原菌228株(混合感染8例),其中皮肤癣菌199株(87.28%)、念珠菌属27株(11.84%)、曲霉菌属2株(0.88%)。在199株皮肤癣菌属中红色毛癣菌192株(96.48%),趾甲真菌病多为红色毛癣菌,指甲多为念珠菌属。结论:儿童、青少年甲真菌病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为红色毛癣菌,其次为念珠菌属。  相似文献   

14.
The authors have analyzed the results of cultures in Sabouraud's agar performed over a 20-year period in 6,000 patients with lesions of the skin, skin appendages and mucosae of suspected fungal origin. Throughout this period all patients, almost exclusively urban or suburban, were seen at the Dermatology out-patient consultation of a central city hospital. The 6,000 specimens were analyzed globally,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time-related changes in the 10 groups of 6,000 specimens each whenever a significant modification was observed. The analysis wa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a review of the fungi isolated, of the manifestations they produced and of the time-related changes in their respective prevalence; a study of the fungi responsible for the main dermatological syndromes. Out of 6,000 cultures, 2,502 strains of pathogenic fungi were isolated, representing a growth rate coefficient of 41.66 p. 100. There were 1,237 dermatophytes and 1,265 yeasts of the Candida group. However, this overall impression of two equal groups gives a wrong idea of the changes that occurred during this long period. Figure 1 clearly shows that in 20 years the number of dermatophytes increased whereas the number of Candida decreased. Figures 2 and 3 demonstrate that the rise in dermatophytes was almost exclusively due to an increase in T. rubrum and the fall in yeasts, to a decrease in Candida albicans.(ABSTRACT TRUNCATED AT 250 WORDS)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湖南省郴州地区甲真菌病的临床分类、菌种构成,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对305例镜检阳性的甲真菌病患者病甲进行真菌培养、鉴定和临床分析。结果 305例患者中真菌培养阳性257例,阳性率84.26%,共分离出267株真菌,其中皮肤癣菌143株(53.56%),酵母菌106株(39.70%),霉菌18株(6.74%)。143株皮肤癣菌中,亲人和亲动物性小孢子菌35株(24.48%)。305例患者中临床类型以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DLSO)最为常见。结论湖南省郴州地区甲真菌病种类以DLSO型居多。病原菌以皮肤癣菌为主,酵母菌次之,霉菌最少。亲人和亲动物性小孢子菌分离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近5年来我科就诊患者甲真菌病病原菌的构成分布情况。方法对2006年5月-2010年12月来我科门诊就诊的有典型,临床表现且真菌镜检阳性的患者进行了致病菌的分离培养。结果1229例中,591例培养阳性,阳性率48.09%。其中皮肤癣茵311株(52.62%),以红色毛癣菌为主,占50.08%,须癣毛癣菌与紫色毛癣菌合计占2.54%;酵母茵188株(31-81%),克柔念珠茵为主,占16.92%,其次为光滑念珠菌5.58%,热带念珠菌和白念珠菌分别为3.89%和2.37%;霉菌92株(15.57%),以曲霉为主,占10.15%,其次为青霉,占5.08%。结论在我科就诊患者的甲真菌病病原茵中,主要致病菌以皮肤癣茵为主,其次为酵母菌。本研究结果与该地区1980-1994年期间甲真菌病病原菌的构成存在差异,皮肤癣菌的比例有所下降,酵母菌和霉茵所占比例上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甲真菌病的临床分类、致病菌种分布等情况。方法对305例镜检阳性的甲真菌病患者进行真菌培养、菌种鉴定及临床分析。结果共培养出致病菌株165株,培养阳性率为54.1%。皮肤癣菌占91%,其中红色毛癣菌占95%,其次是须癣毛癣菌占5%;酵母菌占4.2%,白念珠菌占57%;非皮肤癣菌霉菌占4.8%,以枝顶孢霉为主(占75%),混合感染1例。临床类型以远端侧位甲下型最为常见(占48.2%),其次分别为浅表白色型(24.9%)和全甲破坏型(23.3%)。结论南京地区甲真菌病致病菌以皮肤癣菌为主,其次是非皮肤癣菌霉菌和酵母菌,红色毛癣菌为甲真菌病的优势致病菌。临床类型以远端侧位甲下型居多,其他依次为浅表白色型、全甲破坏型、近端甲下型。就诊人群以20~50岁居多,女性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