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高效价抗人球(效价≥1:512)蛋白、抗人球蛋白试剂(效价≥1:4)(低效价)与微柱凝胶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实验室检测中的优势。方法:首先以微柱凝胶法直抗试验筛选阳性血液标本,然后对上述标本分别用高效价抗人球蛋白(效价≥1:512)、抗人球蛋白试剂(效价≥1:4)做直抗半定量试验,γ中和试验。结果:微柱凝胶法易出现假阳性,抗人球蛋白试剂(效价≥1:4)易出现假阴性。高效价抗人球(效价≥1:512)未发现假阳性,而且凝集梯度明显,易于结果判断分析。结论:高效价抗人球(效价≥1:512)在AIHA直抗试验中,较抗人球蛋白试剂(效价≥1:4)与微柱凝胶法具有结果更加准确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是继基因组研究之后生命科学的最新前沿。蛋白质是生命活动和生物结构最主要实际承担者。蛋白质虽然都是基因编码的,但与基因组相比,具有更强的多样性和可变性,在产生和代谢方面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因此对蛋白质组的研究可以在更深入、更贴近生命本质的层次上去发现和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以及重要生理、病理现象的本质。蛋白质在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使得蛋白质组学在人类疾病的研究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3.
胃癌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在我国的恶性肿瘤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一个多基因参与,多步骤的过程,由于基因表达调控存在严格的时空特异性,其表达产物存在贮存、转运、降解、翻译调控及翻译后加工,难以准确反映蛋白质的质与量。基因功能主要是通过表达蛋白质来实现的,因此要了解基因的全部信息,就必须深入研究不同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蛋白质组(proteome)的概念最初由澳大利亚的Wilkins和Williams提出.指一个细胞、组织或有机体表达的所有蛋白质。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以细胞内全部蛋白质的存在及其活动为研究对象,是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的里程碑,也是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以下从整体水平上分别阐述胃癌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分类、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多病因的复杂发病过程,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研究涉及血流动力学、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基质功能不良、氧化应激、炎症、细胞凋亡、同型半胱氨酸损伤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5.
6.
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我们从蛋白质水平对心血管疾病病理改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文中以目前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进展,总结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相关心血管疾病的病理改变以及诊断方面的应用进展.蛋白质组学技术发展迅速,将来可能常规应用于基础和临床.  相似文献   

7.
蛋白质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后提出的新学科,它以组织或细胞的全部蛋白质为研究对象,以蛋白质表迭的整体水平为研究特点,为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蛋白质组学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促进了对疾病本质认识的深入,提高了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现参阅近十年中外文献资料,对蛋白质组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我们从蛋白质水平对心血管疾病病理改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文中以目前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进展,总结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相关心血管疾病的病理改变以及诊断方面的应用进展.蛋白质组学技术发展迅速,将来可能常规应用于基础和临床.  相似文献   

9.
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很多蛋白质的表达和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蛋白质生物活性的变化.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来分析肿瘤,并建立各种肿瘤的蛋白质组的数据库和分析软件,以及在肿瘤中的应用的分支学科,称为肿瘤蛋白质组学.它将为获得诊断、预测肿瘤的分子标志、治疗、药物筛选和分析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肿瘤是多因素多步骤发展的产物,至今已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线粒体蛋白质组的改变与多种肿瘤有明确的相关性.深入研究肿瘤线粒体蛋白质组与肿瘤的关系,对阐明细胞的癌变机制以及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阿尔茨海默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Alzheimer病(AD)病理特征包括老年斑(SPs)、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神经元减少及轴索和突触的异常等。随着增龄其发病率也增加。早期的临床表现为渐进性的记忆障碍,尤其是近期记忆的障碍,以后逐渐各种认知功能都可能受损,晚期则智能严重衰退,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多数的AD患者3~15年死亡。目前全世界约有170 0~2 5 0 0万的AD患者,因为病因不明,所以至今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蛋白质组学是全景式研究蛋白质网络及其动态变化的一门新兴科学,改变了既往的研究疾病的模式和方法,使我们对AD发病机制有了新认识,对AD治疗有了新策略。1 蛋…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肝癌发生发展和转移复发的分子机制,寻找早期诊断肝癌、预测转移的生物标记和干预治疗的靶点,已成为当今肝癌研究的热点.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来临,蛋白质组学为涉及多基因、多蛋白的肝细胞癌研究创造了新的契机.本文就肝细胞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多基因、多蛋白的肝细胞癌研究创造了新的契机.本文就肝细胞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蛋白质组学应用于间质性肺疾病的研究已有20余年.研究发现多种蛋白质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中的表达不同于健康人群,且与IPF的发生、发展相关,有可能成为IPF诊断和病情监测的新指标。本文就涉及IPF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生发展机制一直未得到完整的阐述。探讨心房颤动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寻找预防、早期诊断的生物标记和干预治疗心房颤动的靶点,已成为当今心房颤动研究的热点。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来临,蛋白质组学为复杂的心房颤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现就心房颤动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蛋白质组学研究已经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的热点之一。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机体生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直以来也是研究的重点。蛋白质组学是在特定细胞或组织水平上  相似文献   

15.
微粒与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逯峰  吕长俊 《山东医药》2010,50(9):107-108
脓毒症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内皮损伤、炎症反应、凝血活化及纤溶抑制等诸多因素,目前已成为非心血管重症病房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近年研究发现,微粒(MPs)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现将微粒与脓毒症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陈园园  王雪芬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21):1645-1648
哮喘(asthma)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到目前为止哮喘的发病机制仍然不十分明确。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的研究进展,为哮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曙光。目前,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哮喘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快速鉴定变应原、筛选蛋白标记物等。本文就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支气管哮喘上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足(DF)是DM严重慢性并发症,是DM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生物体组织器官及循环中蛋白质的变化可作为疾病发生发展的微观反映,蛋白质组学是探讨疾病发生及治疗,寻找潜在治疗靶点及预后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技术。本文综述DF相关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胰腺癌高居于癌症致死病的第四位,诊断后5年生存率小于5%,需要寻找新型生物标志物来提高早期诊断,并发现有效的治疗新靶点。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分辨率和灵敏度,有助于在蛋白水平上更好地理解肿瘤发病机制,进而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的能力。近来在胰腺组织、胰液、血清、血浆、细胞株的蛋白质组学诸多研究鉴定了胰腺癌的差异表达蛋白,并发现新的潜在诊断生物标志物。本文就近年来胰腺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及局限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完成,宣告了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其中蛋白质组学已成为研究的重点.随着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已形成一个"肿瘤蛋白质组学"的分支.肿瘤蛋白质组学可动态、整体、定量地观察肿瘤发生、进展中蛋白质种类、数量的改变,现已广泛用于各种肿瘤的研究.结直肠癌是人类的一种常见的恶性疾病,肿瘤蛋白质组学在寻找结直肠癌的肿瘤生物标记物,研究结直肠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和挖掘药物的抗癌靶点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蛋白质组学技术通过在蛋白质水平上对机体进行研究以阐述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将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RA)的研究,多项研究均证实钙连蛋白A(MRP-8)等蛋白质与RA滑膜局部炎性反应有关,可能参与RA发病。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结合决策树统计方法可建立RA的疾病诊断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