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5例急,慢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高分辨R带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Wu W  Li JY  Shen YF  Cao XS  Qiu HR  Xu W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5):386-388
目的研究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中衍生9号染色体[der(9)]缺失的发生率及预后意义。方法随机选取48例CML-急变期(BC)患者,以BCR-ABL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其染色体标本。对于FISH技术检测到的间期细胞中只有单个融合信号的标本,则观察其中期细胞,以明确是否为der(9)缺失。对于der(9)缺失患者,以相同方法检测其初诊时的染色体标本,以明确der(9)缺失是否和Ph易位同时发生。患者慢性期以羟基脲治疗。结果48例CML-BC患者中有8例(16.7%)der(9)缺失,其初诊时的染色体标本der(9)也缺失。der(9)缺失组慢性期及总生存期分别平均为20.9和36.4个月,明显短于未缺失组(55.1和70.3个月)(P〈0.05)。CML-BC急淋变与急非淋变患者中der(9)缺失概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SH技术可有效检测der(9)缺失。der(9)缺失与Ph易位同时发生。具有der(9)缺失的CML疾病进展较快,预后较差。羟基脲不具有逆转CML中der(9)缺失的不良预后的作用。der(9)缺失不导致cML向某一特定类型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分子遗传学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FISH技术,采用4种特异性DNA探针检测88例初治CLL患者的分子遗传学异常,并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各分子遗传学异常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88例CLL患者中,52例出现分子遗传学异常,总异常率为59.1%。RB1基因异常发生率最高,为30.7%,其后依次为CSP12(27.3%)、P53及ATM缺失发生率均约为8.0%。结论 FISH技术检测分子遗传学异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RB1基因异常是CLL最常见的分子遗传学异常。伴P53及ATM基因异常的的CLL分期较晚,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以成熟样小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和淋巴组织蓄积,并产生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目前我国CLL临床诊治工作中主要参考的权威指南包括中国、美国和国际慢淋工作组(iwCLL)发布的关于CLL的专家共识和指南.本文主要就《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iwCLL2008年发表的CLL诊疗指南以及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2014年第4版非霍奇金淋巴瘤诊疗指南中关于CLL部分并结合作者自身临床CLL诊疗经验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特殊位点(LSI)9q34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衍生9号染色体部分序列缺失的情况,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CML患者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BCR/ABL双色双融合或ES探针对骨髓间期细胞进行FISH检测,同时运用9q34探针检测有无衍生9号染色体部分序列缺失。结果:42例染色体核型分析中,35例为典型的t(9;22)染色体易位,4例为复杂易位。42例患者均行FISH检测证实为BCR/ABL融合基因阳性。运用9q34探针检测所有42例患者中发现有6例伴有衍生der(9)部分序列缺失,发生率为14%,发生复杂易位的4例患者均未发现der(9)部分缺失。6例发生缺失的患者仅有1例处于慢性期,其中3例患者病程仅为1-2个月,初诊就已诊断为CML加速期或急变期。结论:在CML患者中der(9)部分缺失的发生率为14%,伴有der(9)部分缺失的患者多表现为慢性期短,建议所有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CML患者应常规使用9q34探针检测der(9)有无缺失。  相似文献   

7.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是一种因细胞凋亡受阻而导致的B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表现为成熟的小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以及其他  相似文献   

8.
概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是一种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肿瘤,以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聚集为特征。CLL是欧美国家最常见的成人白血病,占所有白血病的近30%,CLL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群,初诊时〉85%的患者〉55岁,中位年龄72岁。CLL  相似文献   

9.
张艳丽  李华锋  高刚 《山东医药》2011,51(38):20-21
目的观察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产前诊断羊水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效果。方法唐氏综合征筛查高危或高龄(≥35岁)孕妇1 121例,经腹部穿刺抽取羊水,应用FISH技术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数目检测,并将其结果与羊水细胞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作比较。结果均获得诊断结果,发现16例异常胎儿,其中7例为21三体,4例为18三体,5例为其他异常。FISH检测与核型分析结果一致。结论用FISH产前诊断羊水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白血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金盈 《内科》2008,3(6):825-827
近年来急性白血病分子特征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尤其是对染色体易位形成融合基因,可以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加以检出。分子生物学分型是研究白血病本质的重要方法,有助于评价白血病的克隆特性及分型,从而提出了临床特征结合细胞形态学(morphology,M)、免疫学(immunology,I)、  相似文献   

11.
12.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幼淋样变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隐袭的肿瘤,典型表现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结、肝、脾肿大,最后导致骨髓衰竭。该病在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而在亚洲少见。慢淋幼淋样变在临床上很少见,笔者遇见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 是小细胞惰性淋巴瘤的一种, 异质性大, 随着新药不 断出现及对疾病生物学特性的深入了解, 危险分层已经进入到临床常规, 如何进行正确的危险分层并且有针对性地 选择个体化治疗策略, 是CLL 临床治疗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10余年随着核苷类似物和单克隆抗体的应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预后有了明显改善,5年的总生存率从54.2%提高到60.2%,10年总生存率从27.8%上升到34.8%。随着生存期的延长,各种并发症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CLL的免疫缺陷状态及化疗药和靶向治疗药物导致的免疫抑制使CLL患者的免疫监视功能减弱,成为并发多种第二肿瘤的高危人群。并发第二肿瘤的患者预后差,是CLL的主要死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免疫分型。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10例CLL患者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表面抗原检测。结果:10例CLL患者CD19抗原阳性表达率为100%。其中1例患者CD5、CD19、CD20、HLA-DR、CD3、CD13均阳性,且CD34表达率大于10%;另有1例为CD5、CD19、CD20、HLA-DR阳性且伴CD7阳性。CD5、CD19、CD20、HLA-DR同时阳性的患者为50%。结论:CLL以B细胞慢淋为主,免疫分型对慢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免疫分型可存在伴系表达。  相似文献   

16.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造血系统的一种单克隆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在西方国家为最常见的成人白血病,占所有成人白血病的30%,亚洲国家发生率较低,在我国CLL仅占所有白血病的1.7%,98%的CLL是B细胞型(B—CLL),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2:1。CLL具有显著的临床预后异质性,临床过程变化多样,整个病程从数月到数十年不等。近几年来,随着基因组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进展,CLL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很快。现就CLL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方法:检测10例CLL患者的肾功能相关指标:尿pH值、尿相对体积密度、尿蛋白、尿隐血、尿镜下红细胞、尿β2-微球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肾穿刺病理检查、双肾B超检查。结果:10例CLL患者中有6例出现肾功能相关指标异常,4例患者肾穿刺病理结果显示白血病细胞肾脏浸润,所有患者临床无明显肾损伤表现,肾脏大小、形态、结构均正常。结论:CLL肾损害较常见,临床表现往往不明显,仅在实验室检查时发现,肾损害的病理改变主要是白血病细胞肾脏浸润及肾小球轻度病变。  相似文献   

18.
细胞凋亡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而进行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其中内源性细胞凋亡途径受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家族蛋白的调控[1].BCL-2家族蛋白的表达失调阻断正常的凋亡途径,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耐药性的产生.靶向该凋亡途径的小分子抑制剂维奈克拉(Venetoclax),在治疗血液...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71岁,因“体检发现脾大1年余”于2006年8月13日入院。既往体检,无化学毒物及放射线接触史。体检:生命体征正常,皮肤黏膜无出血、黄染,腹股沟淋巴结串珠样肿大,心肺阴性,肝肋下未触及,巨脾。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血常规WBC9.3×10^9/L,Hb117g/L,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