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方法 根据哮喘急性发作的标准分为轻度发作组(A组)、中度发作组(B组)、重度及危重度组(C组),测定三组患者急性发作时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缓解期后第二天D-二聚体水平,及健康人群组(D组)的帆浆D-二聚体水平,并对所有四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A、B、C三组治疗前后的D-二聚体水平有统计学意义,A、B、C三绢治疗前D-二聚体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A、B、C三组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与健康人群的D-二聚体水平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D-二聚体水平较健康人群高,而缓解期时与健康人群组无统计学差异,而且急性发作时严重程度越高则D-二聚体水平也会有增高.故对支气管哮喘病人临床治疗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2535-2536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36例,其中44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进展组,另外92非进展患者为非进展组,同时选择60例无心脑血管疾患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之间的血清hs-CRP、D-二聚体水平差异。结果脑梗死组患者hs-CRP、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hs-CRP、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对于预测评估进展性脑梗死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高危患者的早期发现和诊疗。  相似文献   

3.
免疫比浊法检验血浆D-二聚体在血栓形成性疾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D-二聚体在临床疾病诊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42例四肢骨折、20例颅脑外伤、36例脑卒中、24例冠心病、20例肺部感染、24例肾脏病变、21例恶性肿瘤患者及5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所测7种疾病组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均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其中颅脑外伤、脑卒中、冠心病和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较冠心病、肾脏病变和肺部感染者显著增高(P〈0.01)。结论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操作简便、快速、敏感,无需额外设备;D-二聚体含量对各种血栓形成性疾病具早期诊断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医院的23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发生心血管事件组(A组,118例)和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B组,121例),比较两组D-二聚体水平差异,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组与B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A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D-二聚体水平高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大。结论: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且D-二聚体水平高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中尿酸和D-二聚体含量变化与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入选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有无进展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非进展性脑梗死组。分别测定血尿酸和D-聚体浓度。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和非进展性脑梗死组的血浆D-二聚体和尿酸比较,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和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血尿酸和D-二聚体在进展性脑梗死的显著增高,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浆D-二聚体变化与进展性颅内出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颅脑损伤(进展性出血组36例和非进展件出血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分析其与进展性出血的关系.结果:按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78例患者中恢复良好39例,中残23例,重残11例,死亡5例.进展性出血组的血浆D-二聚体(8.32±4.16)mg/L明显高于非进展性出血组的(3.88±2.57)mg/L,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它可作为外伤后是否出现进展性颅内出血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周芸华  徐勤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1):2846-2847,2849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B型利钠肽(BNP)及D-二聚体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血液进行Hcy、ET-1、BNP和D-二聚体检测.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者血Hcy、ET-1、BNP、D-二聚体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ET-1、BNP、D-D二聚体单项检测及4项联合检测脑梗死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8.00%、36.00%、34.00%、46.00%及98.00%.结论 血HCY、ET-1、BNP及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上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贾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8):4317-431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D-二聚体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别对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D-二聚体和血浆FIB水平进行测定,并分析两者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D-二聚体和血浆FIB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血浆FIB含量的增高是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血清D-二聚体、血浆FIB水平变化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联合应用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D-二聚体(DD)检查在血压正常的肺血栓栓塞(PTE)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经肺通气/灌注扫描和(或)肺动脉CT成像(CTPA)明确诊断的非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病例,以超声心动检查结果将其分为A组(次大面积PTE组)21例和B组(非大面积PTE组)26例,通过其血浆中的cTnI、BNP和DD的水平高低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NP和cTnI血浆水平在A、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检查有助于排除诊断,血浆cTnI、BNP水平在次大面积PTE患者中明显升高,联合应用血浆cTnI、BNP和D-二聚体检查在血压正常的PTE患者中有助于筛选出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4):4373-4374
目的将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监测用于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诊断中,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7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2例,根据疾病进展程度,将进展性脑卒中患者30例分为观察A组,将完全性脑卒中患者32例分为观察B组,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于入院24h、3d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及D-二聚体(DD)检测,对各组检测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A组、观察B组入院24h、3d 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A组各时段FIB水平高于观察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入院后14d时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观察B组入院24h、3d 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A组各时段DD水平高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24h NIHS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入院3d NIHSS水平低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FIB、DD水平变化,利于早期预测进展性脑卒中,为临床采取干预措施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1.
钱晨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6):643-644,649
目的 测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D-二聚体水平,以探讨轻、重度患者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测定90例妊娠期高血压重度患者(A组),90例妊娠期高血压轻度患者(B组)和9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C组)tHcy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 tHcy水平A组显著高于B组(P<0.01),B组显著高于C组(P<0.01);D-二聚体水平A组显著高于B组(P<0.01),B组显著高于C组(P<0.01).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tHcy浓度和D-二聚体水平显著上升.随着病情的加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tHcy浓度和D-二.聚体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诊疗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AIS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该院体检中心的体检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LP-PLA2、Hcy、D-二聚体水平在2组间的表达差异,并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对AIS患者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LP-PLA2、Hcy、D-二聚体单独诊断和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观察组LP-PLA2、Hcy、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与年龄、肥胖、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LP-PLA2、Hcy、D-二聚体存在相关性;LP-PLA2、Hcy、D-二聚体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 LP-PLA2、Hcy、D-二聚体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AIS患者诊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D-二聚体、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脂蛋白(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接诊的1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并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对象的D-二聚体、NT-proBNP及脂蛋白(a)水平进行检测。依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对3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D-二聚体、NT-proBNP及血清脂蛋白(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患者的D-二聚体、NT-proBNP及血清脂蛋白(a)水平明显高于轻型和中型,随着病情程度加重,3项指标的水平逐渐升高(P0.05)。腔隙性脑卒中患者的D-二聚体、NT-proBNP及血清脂蛋白(a)水平明显高于非腔隙性组患者(P0.05)。结论 D-二聚体、NT-proBNP及血清脂蛋白(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断中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D-二聚体测定在中老年体检人群中对血栓疾病的临床监察价值。方法运用法国MINI-VIDAS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测定该院体检的中老年人群血浆D-二聚体浓度,按年龄结构分组,其中,40~50岁为A组,〉50~60岁为B组,〉60岁为C组,每组100例,分别统计各组数据;对D-二聚体水平超过同组平均水平3倍标准差的患者再进行深部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将超声检测未发现静脉血栓栓塞症(VET)人群纳入追踪随访对象并持续1年,以评价D-二聚体测定对VET的监控价值。结果 A、B、C组D-二聚体测定结果分别为(446±21.4)μg/L、(563±64.7)μg/L、(641±59.6)μg/L,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超过同组平均水平3倍标准差的患者进行深部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此类患者一年内发生VET的比率分别为,A组15.8%(3/19),B组23.1%(6/26),C组34.2%(13/38)。结论 D-二聚体随年龄增高有增加趋势,可以作为中老年人常规体检项目。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3):654-655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产妇。按照产后出血量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36例,出血量<500ml;A组患者25例,出血量500~800ml;B组9例,出血量>800ml。分别检测3组患者在产前后的常规凝血指标(PT、APTT、TT、Fg)以及D-二聚体。结果和对照组相比,产时,A、B组的D-二聚体升高明显(P<0.05),A组与对照组相比常规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前PT、APTT、TT水平明显升高(P<0.05),Fg水平降低明显(P<0.05);产后,两组产妇的常规凝血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D-二聚体升高明显(P<0.05)。且每组产妇在产后的Fg水平升高明显,D-D下降明显。对患者产前、产后进行常规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的检测,可以有效预防DIC的发生以及对了解产妇机体凝血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脑钠肽和D二聚体对老年心功能不全预后的评估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钠肽和D二聚体对老年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关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到2010年6月,36例健康老人作为对照组(A组);35例老年无症状性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B组);104例有症状性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Ⅱ级心功能不全患者34例(C组);Ⅲ级35例心功能不全患者(D组);Ⅳ级心功能不全患者35例(E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脑钠肽。比较各组间血浆D-二聚体及脑钠肽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各组血浆D-二聚体及脑钠肽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不全组随着分级的增加,D-二聚体及脑钠肽水平显著增高,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及脑钠肽两者呈正相关性。结论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着程度的加重,D-二聚体及脑钠肽和NYHA分级有良好的相关性,有助于患者的临床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Caprini评分联合D-二聚体、溶血磷脂酸(LPA)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63例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术后发生DVT的55例患者设为DVT组,未发生DVT的108例患者设为非DVT组.对两组患者进行Caprini血检风险评分,检测血...  相似文献   

18.
杨镠  李迪媛  陈霁 《系统医学》2023,(16):38-41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 hs-CRP)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扬中市人民医院收入的52例脑卒中患者,按照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分为血栓组(n=26)和非血栓组(n=26),再选择同期入院的正常体检者(n=26)设为对照组,比较3组D-二聚体、hs-CRP、Hcy值,其中血栓组按照血栓的严重程度又分为早期(n=9)、中期(n=9)和晚期(n=8)3组,分析D-二聚体、hs-CRP、Hcy表达水平与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性。结果 血栓组D-二聚体、hs-CRP、Hcy水平均高于非血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患者D-二聚体、hs-CRP、Hcy水平均高于早期和中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hs-CRP、Hcy水平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25、0.619、0.524,P<0.05)。结论 D-二聚体...  相似文献   

19.
汪衍民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3):1034-1034,1036
目的探讨血管栓塞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肺动脉栓塞9例,下肢静脉栓塞26例,心肌梗死38例,脑血栓79例;同时测定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治疗前、后LPA和D二聚体。结果血管栓塞各纽治疗前LPA值分别为(3.02±0.76)μmol/L、(2.71±0.84)μmol/L、(3.80±0.61)μmol/L、(3.60±1.51)μmol/L;D-二聚体各组均为阳性。对照组LPA均值为(1.84±0.67)μmol/L;D-二聚体为阴性。血管栓塞各组与对照组比较,L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LPA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LPA、D-二聚体作为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早期的分子标注物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β、IL-17及凝血指标在脑卒中患者血液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在西安航天总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26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46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同时,在体检中心选择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的凝血指标[凝血因子(F)、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AT)及血浆中纤溶酶原(PLG)]及IL-1β、IL-17水平。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和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的PLG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FIB、D-二聚体、IL-1β及IL-17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的D-二聚体、IL-1β及IL-17水平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的F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和缺血性脑卒中组,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的F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FIB、D-二聚体、PLG、IL-1β及IL-17水平在脑卒中患者及健康对照者中有明显差异,其中F、D-二聚体、IL-1β、IL-17在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中有明显差异,可作为脑卒中诊断和分类鉴别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