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万伦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84,(3)
我院几年来经腹腔一期切开引流治疗肝脓肿29例(包括肝脓肿破溃形成弥漫性腹膜炎2例),疗效满意,现将作法及点滴体会介绍如下。本组中7岁以下3例,60岁以上3例;细菌性肝脓肿27例,阿米巴性2例;脓肿位于肝右叶25例,肝 相似文献
2.
本组莱芜市口镇医院36例均为细菌性肝脓肿。丹东市一院5例,4例细菌性,1例阿米巴性肝脓肿。全组年龄19~73岁不等。病程长者6个月(阿米巴性),细菌性病程长者1个月,短者6天。术前均经B超诊断,有的试验肝穿抽出脓汁。B超报告液性暗区直径6~16cm。手术方法莱芜市口镇医院用B超经体表投影标记脓肿位置,在右锁骨中线与腋后线间顺肋骨切口长5cm,切除8或9肋约4~5cm,用止血钳提起肋床、膈肋窦胸膜及膈肌,顺切口方向边切边交锁缝合,关闭膈肋窦处胸膜切口。如有可靠的膈肋窦胸膜炎性 相似文献
3.
4.
传统的肝脓肿切开引流术大部分是经腹腔切开引流,因该手术通过腹腔创伤较大,脓液容易污染腹腔,并发症多。1985年以来,我们从相应肋骨床切开引流治疗肝脓肿49例,该手术以方法简单、创伤小、引流通畅、清除坏死组织彻底、不污染腹腔、治愈率高为特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6.
7.
谭文根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2,(4)
1985年至1991年我院采用经皮肝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36例,有效率达100%,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31例,女5例。年龄2~64岁。细菌性肝脓肿20例,阿米巴肝脓肿16例(其中合并感染者5例)。B超检查脓腔直径4~14cm,脓腔距体表最近距离3~6cm。 相似文献
8.
左俊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87,(7)
随着B超等现代化检查方法普及,对深部脓肿定性、定位诊断已非为难事。然而,深部脓肿病人虽有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等全身表现,但往往由于炎症深在,红肿热及功能障碍等表现均不很明显,致使不被重视而延误诊治者屡有发生。即使肯定脓肿诊断,但脓肿浸及深部软组织范围、性状等却难明确,若治疗方法不当,也可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于是,如何正确及时诊断处置深部脓肿,也为目前外科普遍关心的问题。挽近,我们连续收到80余篇专论深部脓肿诊治的文章,为方便读者参阅和比较,本期摘登其中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我院采用灌洗式引流法,治疗巨大肝脓肿10例。其中男9例,女1例。最大年龄60岁,最小8岁。其中脓肿破溃发生弥漫性腹膜炎2例;保守治疗反复肝穿恶化者7例;合并胸腔积液1例。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有4例出现显性黄疸。除1例患儿外,脓液量在500~1,000ml。操作方法 (一)置管:剖腹后找到脓肿,戳1或2个小口容指),吸净脓液,置2根多孔胶管(或蘑菇状尿管)于脓腔内,侧孔勿外露。游离一片带蒂大网膜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腹切开引流术和微创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方法:将86例2013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经腹切开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微创穿刺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体温、肠道功能和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痊愈的患者比例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0.46%和97.67%,高于对照组的27.91%和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手术时间、体温、肠道功能和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46.85±11.56) min vs. (95.64±16.98)min 、(3.06±1.48)d vs. (4.64±1.67)d 、(26.89±2.78)h vs. (37.54±3.61)h、(5.17±1.49)d vs. (7.39±2.94)d和(11.66±2.94)d vs.(19.93±3.7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3% vs. 1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P<0.01)。
结论:腹腔镜下微创穿刺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疗效良好,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少。 相似文献
11.
本组47例肝脓肿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其中39例经置管引流加抗菌素治愈(83%)。经皮穿刺置管引流适应证广,方法简便,创伤小,见效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作者认为对多数肝脓肿病例可首选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 相似文献
12.
13.
腹腔镜肝脓肿切开引流适应证与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脓肿切开引流术的适应证与疗效。方法对外科处理的101例肝脓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腔镜肝脓肿切开引流与其他外科方法的疗效。结果本组B超或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46例,剖腹脓肿切开引流43例,腹腔镜脓肿切开引流12例。腹腔镜脓肿切开引流组与剖腹手术组相比,手术时间短[(105±17)min vs(137±27)min]、住院费用少[(1.4±0.3)万元vs(1.8±0.6)万元],且住院时间在三组中最短[(9.3±2.1)d vs(15.1±4.4)d及(16.5±4.8)d](P<0.05)。另外,腹腔镜脓肿切开引流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为0,明显低于穿刺置管引流组(28.3%和15.2%)及剖腹脓肿切开引流组(32.6%和4.7%)(P<0.01),同时该组手术死亡率为0,低于穿刺置管引流组(4.3%)及剖腹脓肿切开引流组(7.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脓肿切开引流是治疗肝脓肿的有效外科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经腹输尿管切开取石术(附16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介绍腹腔镜经腹输尿管切开取石新技术。方法腹腔镜经腹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6例,平均年龄43岁,结石直径0.4~1.8cm,平均滞留时间9个月,11例经ESWL无效;经B超或X线标志结石定位,用带电的剪刀边凝边剪开后腹膜,暴露出输尿管,在结石上方用无损伤钳夹住输尿管,自制专用切开刀切开输尿管,取出结石,见尿液流出时缝合切口,同时在膀胱镜下将输尿管导管向上推入肾盂。结果16例中15例手术成功,成功率94%,随访3~22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电视腹腔镜经腹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有效、可行,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经腹腔入路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技术要点及应用价值。方法:为20例患者行经腹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术中游离输尿管,找到结石,纵行剪开输尿管壁取出结石,输尿管内留置双J管,用6-0可吸收线缝合切口2~3针,保留尿管及腹腔引流管。结果:20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00~260min,平均(130±10)min,随访3~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腹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具有操作空间大、标志明显、安全、有效、患者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1年3月~1995年11月对38例肝脓肿采用经皮肝穿刺双置管灌洗引流,疗效满意,无并发症及死亡,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29~72岁,平均43岁。其中细菌性肝脓肿27例,阿米巴性肝脓肿5例,混合性6例;局限于右叶25例,左肝9例,左右叶均有者4例;单发脓肿33例;多发脓肿5例。B超:示脓腔最大12cm×10.5cm,最小3cm×4cm。入院前病程最长39天,最短11天,3例伴感染性休克。 操作方法:38例均经B超定位。选脓腔最大,距体表最近或压痛点最明显处为穿刺点,局麻下先用细针试穿,抽得脓液后按此方向推进到所需深度,用Sedinger's法置入8~9F猪尾导管,抽得脓液时证实导管已进入脓腔,在距此管1cm处用16号动静脉套管针穿刺,边穿边抽吸,见脓液时拔除针芯,留置外套管 相似文献
18.
19.
患者男,26岁。入院前3天右上腹外伤。查体:体温38.5℃,WBC14.5×10~9/L。腹穿抽出不凝暗红色全血样渗液。初诊结肠损伤坏死,早期中毒性休克。急行全麻下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升结肠肝曲、横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