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利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连接超声微泡与阳离子纳米脂质体,制备一种新型的基因载体.方法 机械振荡法制备生物素化超声微泡(Bio-MB).薄膜分散-膜挤压法制备生物素化阳离子纳米脂质体(Bio-CNLP).采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偶联Bio-MB与Bio-CNLP.以非生物素化超声微泡(MB)加非生物素化阳离子纳米脂质体(CNLP)组作为对照,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复合物形态与连接效果.结果 Bio-CNLP的平均粒径约291.7 nm,平均表面电荷约(21.6±2.1)mV.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Bio-MB+Bio-CNLP组可见绿色Bio-MB壁因连接Bio-CNLP而不光滑,周围可见红色小圆形点状Bio-CNLP呈花环状聚集,而MB+CNLP组MB壁光滑,周围未见CNLP聚集.结论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可成功将Bio-CNLP与Bio-MB牢固连接,有望为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手段,为探索基因载体和转染方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紫杉醇磁性纳米脂质体的体外细胞抑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因紫杉醇的水不溶解性质,目前多采用包埋方式载药,如被脂质体包埋或者与白蛋白结合等.目的:采用磁性纳米脂质体包埋紫杉醇,观察紫杉醇磁性纳米脂质体对几种常见肿瘤细胞株的抑制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材料一细胞学体外实验,于2008-10/2009 03在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药学部和医学实验科完成.材料:肺癌细胞株(SPCA-1)、卵巢癌细胞株(8910)、肝癌细胞株(HEPG-2)、黑色素瘤细胞株(B16F10)均由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医学实验科提供.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纳米粒,同时施加超声处理减少粒子的软团聚合,然后将硬脂酸、乙醇、Tween 80和紫杉醇在(73±2)℃水浴中混合搅拌至透明,迅速加入分散好的磁液,搅拌均匀形成含磁悬液,冷冻干燥后即得紫杉醇磁性纳米脂质体.复苏4种肿瘤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按1×1010L-1接种于96孔板,180 μL/孔,再加入紫杉醇磁性纳米脂质体20 μL,在37℃、体积分数为5%的CO2培养箱中培养48-72 h.通过预实验,确定以紫杉醇磁性纳米脂质体乳液中含紫杉醇0.19 g/L和0.98 g/L这两个浓度进行MTT细胞毒性实验.主要观察指标:4种肿瘤细胞的MTT毒性结果.结果:两种浓度的紫杉醇磁性纳米脂质体对肺癌细胞(SPCA-1)、人卵巢癌细胞(8910)、肝癌细胞(HEPG-2)、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的抑制率分别达到93.23%和93.13%、47.70%和79.12%、94.94%和99.64%、84.46%和95.03%,具有高敏感性.结论:紫杉醇磁性纳米脂质体对上述4种人肿瘤细胞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基本达到临床药物需要.  相似文献   

3.
背景:吲哚美辛口服副作用大,将其制成软膏局部应用,透皮扩散速率较慢,影响吸收.柔性纳米脂质体是一种新型的经皮给药载体,对药物的皮肤渗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目的:制备吲哚美辛柔性纳米脂质体并舰察柔性纳米脂质体对吲哚美辛离体透皮扩散速率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对照观察,于2008-07/2009-01在中南大学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用薄膜超声法制备吲哚美辛纳米柔性脂质体.方法:采用小鼠体外皮肤的Franz扩散池作为渗透屏障进行体外透皮吸收实验,对比柔性纳米脂质体和普通脂质体的药物渗透速率.主要观察指标:粒径、回收率、包封率、药物累积渗透速率.结果:纳米脂质体作为载体粒径小,包封率高,具有可变形性,能顺利携带药物透过皮肤,提高吲哚美辛的透皮速率;与普通纳米脂质体相比,柔性纳米脂质体透皮速率更高.结论:柔性纳米脂质体可显著地促进吲哚美辛的透皮吸收.  相似文献   

4.
柔性纳米脂质体双氯芬酸钠外用透皮吸收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皮肤给药缓释系统体外透皮吸收情况。方法:验于2005-03/11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结合研究所完成。实验材料: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中南大学化工研究所,将双氯芬酸钠制成纳米粒,并包封于卵磷脂及其有生物膜特性和功能的脂质体中,其粒径为30~100nm),扶他林(双氯芬酸钠)。实验分组:15只健康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质量分数为0.01的扶他林组、质量分数为0.05的外用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组和质量分数为0.1的外用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组,每组5只。将鼠皮装于Franz扩散池,角质层面向供给室,真皮层面向接受池,分别将质量分数为0.05的外用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25mg、质量分数为0.1的外用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12.5mg和质量分数为0.01的扶他林125mg(含双氯芬酸钠均为1.25mg)均匀涂布于大鼠皮肤角质层表面,分别于2,4,6,8,10,12h于接受池取样5mL,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滤液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于276nm处测定吸光度值,扣除生理盐水的吸光度值后代入标准曲线,计算累积透过量和12h累积透过率,对比3种制剂经大鼠皮肤的体外透皮吸收差异。结果:质量分数为0.05,0.1的外用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组累积透过量、12h累积透过率均高于质量分数为0.01的扶他林组[12h累积透过率分别为(70.76±0.23)%,(75.2±0.32)%,(33.51±0.2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17.17,232.54,P<0.01);质量分数为0.05的外用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组与质量分数为0.1的外用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组累积透过量、12h累积透过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能有效渗透皮肤组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生物素-亲和素的特异结合,制备一种高效载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的脂质微泡(LMB)-阳离子纳米脂质体复合物(LMB-CNLP),观察转染情况,探讨其对对数生长期的肝星状细胞株HSC-T6活性的影响。方法将HSC-T6细胞分为载HGF基因的LMB组、LMB-CNLP组和对照组(单纯质粒),超声辐照各组进行HGF转染。以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观测转染情况,ELISA试剂盒检测HGF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HSC-T6细胞凋亡。结果 LMB-CNLP组HGF基因的转染率为41.29%,明显高于其他2组。转染后的细胞能持续表达HGF,且随着HGF蛋白增多,HSC-T6细胞凋亡率增高。结论超声辐照LMB-CNLP复合物能提高HGF基因在体外培养的HSC-T6细胞中的转染情况,促进HSC-T6凋亡,为基因治疗肝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控制释放材料纳米柔性纳米脂质体制成的外用甲氨蝶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4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11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结合研究所完成。80只健康的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10只,其余70只大鼠采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和完全福氏佐剂制备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再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0.5%甲氨蝶呤组20只;0.2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20只,0.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2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自由饮水,模型组每天灌服1.5mL蒸馏水,其余各组于初次免疫7d后给药,于大鼠右后足分别涂抹0.5%甲氨蝶呤外敷剂、0.25%和0.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约2.0~4.0g/只(视关节大小而定),每周一次。采用关节炎指数积分法评定关节症状,关节指数积分越高,关节症状越严重。给药后第45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4水平。结果:纳入大鼠8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关节炎指数积分给药前14d无明显区别,模型组随着时间延长,关节炎指数积分增加;0.5%甲氨蝶呤组、0.2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和0.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于给药后25d达高峰,但仍低于模型组(分别为1.51±0.99,0.98±0.57,0.88±0.49,1.68±1.24,t=2.956,5.461,5.244,P<0.01)。②给药后45d模型组、0.5%甲氨蝶呤组、0.2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和0.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γ-干扰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白细胞介素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γ-干扰素分别为(120.75±1.43),(104.41±1.71),(88.75±1.58),(83.60±1.86),(56.15±2.07)ng/L,t=-64.016,-67.970,-36.928,-48.092,P<0.01;白细胞介素4分别为(23.28±0.13),(36.45±0.15),(46.46±0.16),(48.47±0.12),(61.23±0.27)ng/L,t=398.098,328.973,179.924,186.796,P<0.01]。0.5%甲氨蝶呤组、0.2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和0.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γ-干扰素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t=21.387,46.365,43.639,P<0.01),白细胞介素4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t=-238.74,-514.575,-385.096,P<0.01)。0.2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和0.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γ-干扰素水平明显低于0.5%甲氨蝶呤组(t=36.581,30.124,P<0.01),白细胞介素4水平明显高于0.5%甲氨蝶呤组(t=-282.406,-203.685,P<0.01)。0.2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4与0.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用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通过其智能控制释放效应,下调血清γ-干扰素及上调血清白细胞介素4水平的作用明显优于普通外用甲氨蝶呤。  相似文献   

7.
选取2012年3~10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52例作为肺结核组,同时收治33例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T-SPOT.TB与蛋白芯片法检测LAM抗体、38KDa抗体、16 KDa抗体的结果。结果肺结核组T-SPOT.TB检测在肺结核病中的敏感性是88.46%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炎对照组中,T-SPOT.TB 检测特异性(78.79%)与LAM抗体(75.75%)及38KDa抗体(81.82%),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SPOT.TB检测法对肺结核病诊断敏感性优于TB-AB、LAM抗体、38KDa抗体、16 KDa抗体检测,而特异性与之相当。T-SPOT.TB在结核病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前景和应用价值,对于肺结核病的诊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比较两种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结核病的诊断性能。 方法:用TB-IGRA试剂(ELISA)和T-SPOT.TB试剂(酶联免疫斑点法)对44例结核病患者、31例非结核患者及25例健康人的外周血标本进行检测,评价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和结果一致性。 结果:T-SPOT.TB法敏感性为90.9%(40/44),特异性为89.3%(50/56),阳性预测值为87.0%(40/46),阴性预测值为92.6%(50/54)。TB-IGRA法敏感性为88.6%(39/44),特异性为83.9%(47/56),阳性预测值为81.3%(39/48),阴性预测值为90.2%(46/51)。2种方法的Youden指数分别为0.802和0.7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846,P>0.05)。2种方法结果一致率为86.0%(86/100),Kappa值为0.72。 结论:TB-IGRA和T-SPOT.TB诊断结核病性能相当,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TB-IGRA操作和结果判定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对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64例结核病患者(结核组)选自江苏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出入境人员,46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选自江苏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体检人员,分别用IGRA、结核菌素皮试试验(TST)、结核菌脂阿拉伯露聚糖(LAM)、结核菌重组38×10~3蛋白(38×10~3)和结核菌重组16×10~3蛋白(16×10~3)的方法检测,比较分析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GRA检测方法的敏感性(88.9%)和特异性(95.8%)均较好,TST法的敏感性(92.7%)较好,但特异性(76.7%)较差。结论 IGRA检出结核病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一种用于便携式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γ-干扰素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体系,为下一步研制便携式检测试剂盒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偶联磁珠和抗体,利用酰胺键结合方式偶联吖啶酯和标记抗体。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γ-干扰素检测试剂盒所需的吖啶酯标记检测抗体及磁珠偶联包被抗体的方法、缓冲液配方、封闭液配方等条件。最后将建立的检测体系与商品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参照试剂盒进行比较。结果 建立的检测体系与商品化ELISA参照试剂盒阳性符合率为99.20%,阴性符合率为98.91%,总符合率为99.10%,Kappa值为0.982,最低检出限0.66 pg/mL。结论 建立的便携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γ-干扰素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体系与ELISA参照试剂盒相比具有类似的检测能力,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1.
王先开  赵春 《临床医学》2005,25(7):77-77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到肝硬化的必经阶段,故阻断肝纤维化的进展乃至逆转肝纤维化对治疗慢性肝病、预防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至关重要,而目前尚无理想的药物及方法。研究表明γ干扰素(IFN-γ)是抗肝纤维化的有效的药物之一,故应用IFN-γ治疗3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以观察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在藏族和汉族肺结核人群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探讨其对筛查藏族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藏族肺结核患者64例,藏族非肺结核患者41例,汉族肺结核患者40例,汉族非肺结核患者38例,行IGRA,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比较藏汉两族的差异性,并通过计算统计学指标评价IGRA对筛查藏族肺结核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 IGRA对藏族肺结核的诊断灵敏度为90.62%(58/64),特异度为80.49%(33/41),阳性预测值为87.88%(58/66),阴性预测值为84.62%(33/39)。IGRAs对汉族肺结核的诊断灵敏度为92.50%(37/40),特异度为84.21%(32/38),阳性预测值为86.05%(37/43),阴性预测值为91.43%(32/35)。IGRAs对藏汉族肺结核诊断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P=0.944),IGRA对藏汉族肺结核诊断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8,P=0.893)。结论 IGRA对藏族肺结核的早期诊断价值较高,有利于对早期肺结核的筛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IGRA)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IGRA检测75例肺结核疑似病例,与结核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IGRA诊断肺结核灵敏度为81.1%,特异度为90.9%,准确性为84.0%;IGRA灵敏度明显高于结核菌培养(P<0.01);在23例培养阴性的肺结核确诊病例中,16例IGRA阳性.结论 IGRA灵敏度高,特异度强,有助于活动性肺结核的早期、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涂阴肺结核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共分两组:肺结核组374例(其中涂阴肺结核组254例)、其他肺部疾病组156例,应用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T-SPOT.TB试剂盒)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对结核分枝杆菌菌种特异性分泌蛋白:早期分泌靶抗原6(ES-AT-6)和培养分泌蛋白(CFP-10)的免疫反应。对肺结核及其他肺部疾病患者在入院时做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检查痰涂片、痰培养、痰快速培养(BACTEC960)、痰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和血清结核抗体(TB-AB)等。结果肺结核组T-SPOT阳性率为89.3%,涂阴肺结核组T-SPOT阳性率为85.8%,其他肺部疾病组T-SPOT阳性率为19.2%,肺结核组及涂阴肺结核组的T-SPOT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他肺部疾病组(P<0.01)。肺结核组TST阳性率为66.8%,涂阴肺结核组TST阳性率为72.4%,其他肺部疾病组TST阳性率为21.8%。肺结核组及涂阴肺结核组的TST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肺部疾病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涂阴肺结核组,血T-SPOT的敏感性(85.8%)明显高于TST(72.4%)、痰慢培养(22.0%)、痰快速培养(37.8%)、痰TB-DNA(34.1%)、血TB-AB(64.6%)(P<0.01)。血T-SPOT、TST、痰慢培养、痰快速培养、痰TB-DNA、血TB-AB的特异度分别为:80.8%、78.2%、100%、88.5%、80.8%、53.8%。T-SPOT对涂阴肺结核的阳性预测值为87.9%,阴性预测值为77.8%。结论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涂阴肺结核的诊断上具有快速,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的优点,在临床上对疑似肺结核的患者进行T-SPOT试验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纳米脂质载体是近年来继固体脂质纳米粒发展起来的第2代亚微粒载药系统,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和物理稳定性。探讨鬼臼毒素-脂质纳米粒(podophyllotoxin-loaded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PPT-NLC)的制备方法及理化性质。方法:实验于2006—08/2007—10在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部实验室完成。选择固体脂质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脂和液态脂质油酸,采用改良的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PPT-NLC,用同法制备不含油酸的PPT-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纳米粒混悬液。用透射电镜、Zeta电位仪、高效液相色谱法、pH计考察PPT—NLC理化性质,并比较SLN与NLC的包封率和稳定性。结果:透射电镜下PPT—NLC外形呈圆形或椭圆形,平均粒径为(88.2±8.4)nm,多分散指数为0.190±0.085,Zeta电位为(-33.2±3.1)mV,包封率为86.6%。PPT-SLN分别为(75.3±16.2)nm,0.300±0.072,(-25.2±3.4)mV,包封率为76.5%。结论:PPT-NLC制备工艺简单,分布均匀,稳定性较SLN好,包封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TB-IGRA)对于并发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确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387例(其中男性320例,女性67例; 年龄15~81岁); 根据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为三期四组:HIV感染Ⅰ期组(58例,CD4+细胞计数≥500 cell/μl); HIV感染Ⅱ期组(54例,CD4+细胞计数200~500 cell/μl); 艾滋病期A组(108例,CD4+细胞计数50~199 cell/μl); 艾滋病期B组(167例,CD4+细胞计数≤50 cell/μl)。按照《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标准,各组确诊并发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数分别为14,15,26和39例。采用TB-IGRA检测各组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γ-干扰素体外释放水平,判断试验的阴阳性结果。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对TB-IGRA在艾滋病病毒并发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HIV感染者中确诊的结核感染率平均为24.29%,各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0,P=0.932,95%可信区间0.928~0.938)。HIV感染四组的TB-IGRA试验阳性率分别为25.86%,27.78%,25.00%和14.37%,其中艾滋病期B组阳性率(14.37%)显著低于确诊感染率(2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2,P=0.036); 艾滋病期B组TB-IGRA试验阳性率低于其余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7~5.047; P值均<0.05)。TB-IGRA试验对艾滋病并发结核感染的诊断灵敏度四组分别为92.86%,86.67%,88.46%和53.85%,前三组显著高于艾滋病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4~8.547; P值均<0.05); 特异度分别为95.45%,94.87%,95.12%和97.66%; 诊断效率分别为94.83%,92.59%,93.52%和87.43%,TB-IGRA试验诊断特异度和诊断效率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71,4.626; P=0.736,0.201)。结论 TB-IGRA对艾滋病感染者并发结核分枝杆菌的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但对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50 cell/μl的患者诊断灵敏度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7.
鬼臼毒素纳米脂质载体的制备及质量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纳米脂质载体是近年来继固体脂质纳米粒发展起来的第2代亚微粒载药系统,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和物理稳定性.探讨鬼臼毒素-脂质纳米粒(podophyllotoxin-loaded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PPT-NLC)的制备方法及理化性质.方法:实验于2006-08/2007-10在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部实验室完成.选择固体脂质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脂和液态脂质油酸,采用改良的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PPT-NLC,用同法制备不含油酸的PPT-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纳米粒混悬液.用透射电镜、Zeta电位仪、高效液相色谱法、pH计考察PPT-NLC理化性质,并比较SLN与NLC的包封率和稳定性.结果:透射电镜下PPT-NLC外形呈圆形或椭圆形,平均粒径为(88.2±8.4)nm,多分散指数为0.190±0.085,Zeta电位为(-33.2±3.1)mV,包封率为86.6%.PPT-SLN分别为(75.3±16.2)nm,0.300±0.072,(-25.2±3.4)mV,包封率为76.5%.结论:PPT-NLC制备工艺简单,分布均匀,稳定性较SLN好,包封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γ-干扰素(IFN-1)对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rHSC-99),加入不同剂量的IFN-1,并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结果IFN-1对HSC细胞株(rHSC-99)有促增殖作用,其促增殖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和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强(P〈0.05)。结论IFN-1对rHSC-99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具有浓度-效应依赖关系和时间-效应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9.
负载紫杉醇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表征与释药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背景:紫杉醇是一种天然抗肿瘤药物,但其水溶性极低.壳聚精经接枝改性,生成的共聚物可在液相中生成纳米粒,可用于药物的缓释和控释.目的:对制备的负载紫杉醇的壳聚糖纳米粒进行表征,分析其体外药物释放能力.设计、时间及地点:重复测餐设计,于2008-01/07在华北煤炭医学院医学系实验室完成.材料:壳聚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0X 105,脱乙酰度为92%,为浙江省玉环海洋生物化学有限公司产品.紫杉醇,批号082329802,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产品.方法:采用引发接枝效率高、引发反应条件温和的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钾为引发剂,在壳聚糖上接枝醋酸乙烯酯,该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直接生成具有疏水核心、亲水表面的纳米粒,即壳聚糖纳米粒,再利用超声振荡技术将0.5~5.0 mg紫杉醇与上述纳米粒混合制成负载紫杉醇的壳聚糖纳米粒.主要观察指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颗粒的粒径大小、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透射电镜观察纳米颗粒的外观形态,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负载紫杉醇的壳聚糖纳米粒的包封率、载药量和释药性能.结果:壳聚糖纳米粒和负载紫杉醇的壳聚糖纳米粒,其粒径分别为196.2 nm和320.8 nm,粒径分布较窄,纳米粒表面均带正电荷,Zeta电位比较差异无显著件意义(F=0.818,F=-3.38,P均0.05).稳定的纳米粒呈球形,粒径均匀.紫杉醇的加入量可影响纳米粒的包封率,紫杉醇的加入量为纳米粒的量2%时,达到最大包封率93.6%.体外模拟释药结粜表明药物释放曲线分为两个阶段,突释阶段微球释药量在24 h内达48.3%,缓释阶段微球释药持续时间长,在175 h时释药量达75.9%.载药纳米粒的药物释放速率持续稳定.结论:接枝共聚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简便可靠,负载紫杉醇后纳米粒径明显变大,表面带有正电荷,且纳米粒对紫杉醇有很高的包封率.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Ⅱ型干扰素(干扰素‐γ)的抗乳腺癌效应,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初步探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干扰素‐γ处理人类乳腺癌细胞系MCF7,3H‐TdR(3H‐thymidinethymin deoxyriboside ,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实验检测干扰素‐γ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CCK‐8法检测干扰素‐γ对细胞活性的影响;RT‐PCR、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SARI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翻译水平的变化。结果干扰素‐γ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 C F7细胞增殖,并能抑制其活性。干扰素‐γ能剂量依赖性地上调抑癌基因SARI 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干扰素‐γ具有抗乳腺癌效应,并能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上诱导SARI表达。sion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