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宋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5,(9):1218-1219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通过实施儿科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同时完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等来降低儿科工作中的护理风险。结果不良护理事件明显减少,由管理前的2.3%降为0.5%,且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实施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对保障医疗护理工作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3月-2011年4月发生的护理纠纷事件42起,分析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风险管理对策。结果: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有:人员分配因素、风险意识因素、医院管理因素、工作质量因素、法制观念因素。结论:通过分析总结护理风险因素,制定风险管理对策,实施风险管理,使护理工作的风险事件明显减少,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医患和谐。  相似文献   

3.
王凤霞 《吉林医学》2013,34(19):3879-3880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分析儿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护理风险,制定加强安全防护的措施,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应急预案及流程,建立持续质量改进体系,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等方法,规范儿科的护理管理工作。结果:各项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无护理不良安全事件发生,护理满意度从91%提高到98%。结论:儿科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唐中玉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0):1347-1348
目的:减少儿少精神病房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根据儿少精神病房患者疾病的特点,对目前的护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对现存或潜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风险管理对策,指导护士避免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结果:科学识别各种护理风险,提高了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风险的能力,有效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结论:分析儿少精神病房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分析输液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实施风险防范与管理措施。结果:自2013年1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的投诉与护理差错明显减少,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风险管理能提高护理人员风险识别能力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减少和避免护理差错与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证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我院ICU为研究地点,按逐层分级的办法设立风险管理小组,严格按操作规范落实各项护理工作,提高护士风险意识和识别评估能力,加强技能培训,分析风险因素,以此提高护理质量。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护士各方面评分显著提高。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提高ICU病房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程度,可以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实施。  相似文献   

7.
对社区护理风险管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风险管理在提高社区护理安全中的作用与效果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通过对社区护理风险进行识别及评估,控制社区护理风险。通过护理风险干预管理,使社区护理管理者重视加强质量过程管理,发现错误和偏差,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错误,做到防微杜渐。结果:通过对社区护理风险管理的相关性研究前后护理风险情况比较,护理风险干预管理的实施提高了社区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风险管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减少护理风险,同时也能提高了护理质量,对防范社区医疗护理纠纷,确保医疗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雷小丽  刘蓉  朱燕华 《当代医学》2014,(18):119-120
目的:探讨儿科急诊在针对见习期护士的培训中判断本科室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提高见习期护士针对这些因素的识别及应急能力,最大可能的避免护理安全不良事故的发生,从而有效的保障患儿及医护人员的安全,达到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方法针对急诊儿科的工作和见习期护士的特点,进行可行性的风险管理强化培训,培训见习期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结果通过针对急诊儿科见习期护士的风险管理强化培训,提高了她们的识别,评判和抵御现有及潜在的护理不安全事件的能力,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结论把风险管理应用在急诊儿科见习期护士培训中,寻找出急诊儿科隐藏的护理风险,减少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的保证护士及服务对象的安全,为患儿提供最佳的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科微泵使用中的安全隐患,完善和落实微泵注射安全的防范措施,降低护理的险发几率。方法:针对微泵注射中的风险因素,采取了系列的风险管理措施,如建立微泵注射的应急预案、微泵注射中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及培训、护理风险管理成效评价等。结果:实施风险管理2年,未发生差错事故,提高了患者微泵注射的安全性和依从性。结论:儿科使用微泵注射的风险管理,能提高注射治疗过程的安全,也提高了家长对医院的信任和医护的认可,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改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护理风险管理中清单式管理手段的分析,从护理岗位设置中的清单式管理、护理服务中环境及设备因素的清单式管理、护理操作技术中的清单式管理、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清单式管理等方面提出护理风险管理策略:按照护理风险管理不同阶段,即护理风险识别、护理风险衡量与评价、护理风险处理及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建立健全护理管理制度,制定护理相关预案;开展有效的继续教育,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普外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日常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常见风险的应急处理程序,对其工作制度进行完善,改进工作流程,提高护士对风险意识的强化培训,加强护理风险监控等措施。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提高了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使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管理前。结论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后,有效地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普外科工作中的危险因素的预见性和干预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降低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秦亚香 《基层医学论坛》2014,(15):2004-2005
目的探讨老年病房的护理风险因素及特点,实施风险管理,营造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方法建立并健全老年病房护理风险管理机制,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建立防范预案、提高护理技术、改善服务环境等措施,在临床上做好工作环节中的风险控制李秀华.风险管理策略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7,21(3):633-634.,确保护理安全。结果执行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前有明显下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结论对老年病房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护理风险的降低,有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陪护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精神科陪护病房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分析,结合临床工作制定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结果:有效消除护理工作中不安全隐患,减少护患纠纷,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结论:认识精神科陪护病房护理风险,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对960例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实施风险管理。结果通过实施风险管理,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患儿及其家属的综合满意度得到了提高。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管理,提高穿刺技能,可以降低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应用时的风险,对减少护理纠纷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玉荣 《中外医疗》2016,(20):143-145
目的:探讨并分析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制度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213例患儿,并记录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疾病类别等,分析其投诉原因及投诉率。结果该院住院患儿投诉率共计30.9%(66/213)。其中,儿科护理投诉率63.6%(42/66)。根据风险因素归类,该院院内护理风险因素最高的为意外情况类,占42.4%,其次为护理质量类占27.3%,而儿科护理中风险因素最高的为护理质量类,占42.8%(14/42),其次为意外情况类占28.6%。结论儿科护理质量是导致该院儿科护理投诉的主要原因,针对其进行相应防范,强化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可保障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减低儿科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病房的应用方法和意义.方法 运用风险因素管理办法,对精神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并制订相应的风险因素管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医疗权益.结果 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结论 在精神科病房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7.
付兴娟 《吉林医学》2014,(15):223-3420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手术患者420例,通过风险管理的实施,观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发生率,评价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风险管理的实施,观察组的风险发生率仅为0.83%,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显著降低了风险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本院儿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总结并提出应对措施,促进该院儿科护理的进一步发展。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风险预防工作,比较两组患儿的风险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儿科护理风险的有20例,占8.0%,研究组发生儿科护理风险的有5例,占2.0%。两组患儿风险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对儿科护理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总结,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合理完善的管理计划和制度,提高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的风险意识,对儿科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儿科护士如何识别和防范护理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风险无处不在,护理行为的特殊性、侵袭性、局限性、试行性均能加大儿科护理风险。儿科护理工作者识别和防范的措施有:加强护理风险的防范,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法律意识,注重自我保护,加强护理记录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叶训琴 《中外医疗》2013,(24):163-163,165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过程中产生安全隐患的风险因素,从而制定出更加切实有效具有针对性的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和方法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5月该院进行疾病治疗的患儿共524例的临床资料,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2例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化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护理,观察防范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儿科护理过程中采取防范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因素、风险管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措施后观察组出现风险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过程中针对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对降低儿科护理风险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儿科护理应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