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医舌诊传入日本后,日本医家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与模仿,在江户后期形成了具有汉方医学特点的伤寒舌诊、温病舌诊和痘疹舌诊。其中伤寒舌诊和痘疹舌诊在汉方医学诊断学的发展中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舌诊在温病通下泄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淑芳  宋秀珍 《中国医刊》1999,34(12):43-44
温病是外感热性病,具有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易入里化热伤阴的特点。临床上,许多病人表现为高热、口渴、汗出、大便燥结等里热证候。由于通下泄热法可起到排除蓄积、推陈致新、泄热去邪的作用,因此在温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下泄热有峻、缓之分,轻重之别,还要注意...  相似文献   

3.
《医法征验录》是清代专论脉舌诊法的著作,原为李文庭所著,后由王名声补注,书中下卷77幅舌图中有63幅引自清·张登所著《伤寒舌鉴》,每幅图后的论述既有张登《伤寒舌鉴》的内容,又有李文庭、王名声的补充,李文庭的添笔荟萃大成,王名声的补注既有批判又有继承,体现了医家争鸣,故从张登初稿、文庭添笔、名声补注三个方面对《医法征验录》舌诊理论进行了  相似文献   

4.
胡兴昌 《当代医学》2009,15(3):153-154
从舌质、舌苔两方面论述了舌诊与肝病的关系。通过舌诊反映了肝病湿热病邪的轻重及胃气存亡。厚腻示湿邪较重,肝功不稳定;薄苔示湿邪较轻,肝功稳定;剥苔或无苔示胃气衰败;舌质红绛,预后不良。对通过舌诊所发生的动态变化辨证用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是什么原因促使古代的医家在脉诊已经获得稳定的诊断地位后,又要建立舌诊?舌诊建立和金元时期的热病病机学说与之关系如何?本文以病机学为切入点,概括说明运用舌诊来判断外感病与内伤病的病机的主要学术沿革。  相似文献   

6.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的中医舌诊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正>舌象是中医辨证的主要依据之一。我校秦吉华教授等在舌象细胞学组化染色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为使舌诊研究趋于现代化、客观化,就我们采用的舌诊客观化研究方法介绍如下。1舌活体显微镜检查利用微循环显微镜观察蕈状乳头微循环,可以清晰地显示乳头内的血管构形变化,血流及血管周围渗出、出血情况。舌微循环检查有助于阐明各类病理舌象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8.
舌诊是中医学搜集病情资料的重要诊察方法,也是中医临床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之一。舌诊主要有舌质、舌苔、舌形态,以及舌神等观察内容。笔者对近10年来有关胃癌舌诊的研究现状及其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舌诊在银屑病中医辨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舌指南>云:"辨舌质可决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又云:"舌为心之外候,苔乃胃之明征,察舌可占正之盛衰,验苔以识邪之出入."可见舌质的色泽可以反映皮肤病内蕴血热之深浅,舌苔的厚薄可以体现湿热之轻重,舌体之胖瘦暗嫩可辨正气之盛衰.本人在辨证治疗银屑病时,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上,注重参考舌象而决定处方配伍,疗效满意,现将自己的体会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0.
对134例慢性胃病经纤维胃镜检查进行病组分类,观察舌质、舌苔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方以智《通雅》的学术方法可以概括为“贯通经史”与“折衷古今”,这与明末清初诸考据大家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是一致的,反映了当时学术思想与方法的变化趋势;对其后学者如阎若璩、朱彝尊等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刘虹 《医学与社会》2006,19(7):24-26,29
早期诊断是具有普遍意义、临床各科均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可考的早期诊断研究的文献,西医学最早见于《希波克拉底文集》,中医学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现代医学意义上的早期诊断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20世纪20-30年代就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和前苏联医学界努力的目标。我国1916年已有对肺结核等疾病早期症状研究的记载。  相似文献   

13.
晚清时期的对外经贸是在国门的开与关的碰撞和交织中缓慢发展的。晚清执行的是外国列强强加的和由于本国经济畸形发展而不得已采取的对外经贸政策。晚清开从国外借款的先例 ,同时又开准许外商来华投资设厂的先河 ,晚清从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发展到多口对外通商 ,对外贸易的产品和国家较清初都有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是中医望诊特别是中医色诊理论的成熟期,色诊理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了非常重要的充实和完善。同时也有大批的诊法以及色诊的专著问世,极大的丰富了中医色诊理论。分著作对明清时期中医色诊理论的源流,历代医家对色诊理论的充实和发挥等方面对色诊理论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的新闻出版法中有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也有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报章应守规则>属于越权所立之法,法律规则也不完备.<报馆暂行条规>没有规定法律适用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之间缺少一一对应关系,不符合法应明确、肯定的要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法律规范.<大清报律><钦定报律>是符合立法主体和立法程序的法律,<民国暂行报律>属于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越权所立之法,<报纸条例><修正报纸条例><出版法>是不符合行政立法程序的行政法规.  相似文献   

16.
王洪霞 《医学综述》2011,17(15):2256-2258
脓毒症与非感染性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有着相似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脓毒症至关重要。脓毒症诊断中常用的生化标志物C反应蛋白是非特异性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是重要的细胞因子,在脓毒症时升高,但特异性不高。降钙素原在脓毒症中的诊断价值存在争议,B型尿钠肽前体N末端水平在严重脓毒症时可作为一个早期心功能障碍和心肌抑制有用的生物指标。肾上腺髓质素前体中段、内皮素1前体、髓样细胞触发受体(TREM-1)是新近发现的炎症指标,尤其是sTREM-1可能成为诊断脓毒症最有前途的生化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李阳  李小凤 《医学综述》2014,(5):837-840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导致痴呆最常见的疾病,早期主要表现为以情景记忆为主的记忆障碍,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加重并出现其他认知功能障碍。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AD的患病率也明显增加,早期诊断AD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该文就近几年AD的早期诊断方法,包括神经心理学测试、实验室生物标志物检测、神经影像学检查、脑电图、基因检测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早期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ADA)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39例急性AD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进行对照,判断影响ADA早期诊断的主要因素。结果139例急性ADA患者中男女之比为3.79:1(110/29);125例(89.9%)表现为剧烈的疼痛;发病时血压明显升高92例(66.2%);四肢血压不对称或一侧肢体脉搏消失70例(50.0%);可闻及心脏或周围血管杂音76例(54.7%);出现交感神经兴奋82例(59.0%);血清酶学阳性改变30例(21.6%);心电图(ECG)改变100例(71.9%);胸部X线片阳性变化105例(75.5%)。结论急性ADA临床表现复杂,出现心脏或周围血管杂音、四肢血压不对称或一侧肢体脉搏消失、胸部X线片阳性变化和剧烈的疼痛是鉴别ADA与ACS较有意义的指标,掌握其临床特征是提高早期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慢性老年性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隐匿,诊断较难。近年来,代谢组学、蛋白组学以及基因诊断、功能影像学等成功应用于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中,提高了帕金森病患者的早期诊断率;在功能影像学中,如多巴胺类显像、多巴胺转运蛋白的功能显像、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波谱等无创性诊断方法更是显示出了强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清宫医案中天花的诊治经验,以期对猴痘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 搜集和整理《清宫医案集成》中的天花病案,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WEB端的数据挖掘模块,对分期、中药、证素等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并结合古代文献梳理和归纳。[结果] 纳入的71则医案中,共涉及6个分期,其中见点、起胀、灌浆的病案最多。病案中的71首处方共涉及141种中药,高频中药有连翘、山楂、紫草、当归、生地黄等。中药属性统计发现,甘味运用最多,归经以肺经为主,寒性药使用最多。除了内服汤药之外,71则医案中共出现10种中成药。病案共涉及32个证素。将分期与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发掘出10组关联项。对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对18组。利用复杂网络分析,得到一核心处方,共13味核心药物,分别为连翘、山楂、牛蒡子、生地黄、当归、赤芍、桔梗、甘草、荆芥穗、木通、防风、酒黄芩、紫草。[结论] 对于天花诊治,清宫御医常结合全身与局部辨证,治则以透毒为第一要义,凉血散血法贯彻始终,治疗过程中尤其注重顾护正气、调畅气血。总结和归纳清宫御医的天花临证经验,对于现代猴痘的诊治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有助于补充猴痘指南的辨证和治法方药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