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胃癌根治术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58例,术后给予肠外营养治疗。结果: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1例发生吻合口瘘,经暂停肠内营养,情况稳定后再继续管饲,1个月后痊愈出院。1例发生严重腹泻,经用肠道解痉药及收敛药及更换营养液后,13 d出院。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的,具有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同时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兴国  杨中民 《吉林医学》2010,(35):6478-6479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施行胃癌根治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行肠外营养。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早(P<0.01),住院天数少(P<0.01);两组患者术后10d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是值得推广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泵进行肠内营养的优越性。方法:将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5例胃癌且术后采用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实验组采用肠内营养泵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输注方法,对两组患者腹胀、腹泻的发生率进行比较,采用数字视觉模拟评分法对病人的肠内营养输注的主观舒适度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采用肠内营养泵进行肠内营养,病人腹胀和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病人对肠内营养液的温度感觉存在较大差异,对照组病人常常感觉肠内营养液温度偏低(P<0.05);实验组在舒适度方面,感觉严重不适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肠内营养泵进行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早期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合理使用营养泵及加温器输注营养液对减少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将68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0 h开始给予肠内营养,观察组采用营养泵、加温器给予肠内营养液,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重力滴入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营养管堵管及血糖代谢紊乱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早期给予肠内营养过程中,对照组中10例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胃肠道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5例出现营养管堵管,经处理后再通;8例出现血糖代谢紊乱,经治疗后血糖恢复正常。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营养管堵管及血糖代谢紊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术后应用营养泵及加温器经营养管持续泵入恒温的营养液较重力滴入营养液可减少胃肠道并发症、营养管堵管及血糖代谢紊乱的发生,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用添加谷氨酰胺的低渗型营养液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在改善长期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68例长期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研究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低渗型营养液进行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患者使用添加谷氨酰胺的低渗型营养液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比较治疗前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分级分布和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评价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MIS各项指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腹泻的发生明显减少(P<0.05)。结论添加谷氨酰胺的低渗型营养液进行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更明显地改善长期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及评价其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对本院普外科收治的60例胃癌手术患者治疗作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共30例)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组(共3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处理,EN组术后24~48h开始经空肠营养管滴注肠内营养液共7d,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术后8d进行人体相关指标测量,进行支持前后自身对照及组间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营养状态、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EN组除1例因腹胀明显不耐受外均按计划完成治疗,治愈出院,EN组和对照组在并发症比较上差异无显著性,EN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但两组排便功能的恢复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8d两组体重均明显减轻(P<0.01),而术前、术后白蛋白的改变无显著差异(P>0.05),EN组住院时间及营养费用少于对照组。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简便、经济,优于肠外营养。与TPN支持相比,EN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恢复,胃癌根治术后EEN支持是安全可行的,是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患者营养状态恢复快、对肝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胃癌术后行肠内营养治疗的99例患者。根据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使用营养液(谷氨酰胺、百普力、康全力和瑞先)。其中肠内营养前使用盐水(0.9%浓度)54例。根据患者术后行EN是否出现不耐受症状,分为耐受组和不耐受组。观察不耐受组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使用肠内营养时间和使用肠内营养前后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40例患者出现不耐受症状,其中腹胀32例,腹痛22例,腹泻8例,恶心呕吐8例;无不耐受症状59例。使用百普力患者有25例出现不耐受症状,使用谷氨酰胺患者有14例出现不耐受症状,使用康全力患者有2例出现不耐受症状。肠内营养耐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实际肠内营养用量较不耐受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淋巴细胞绝对值和总蛋白均有升高(P<0.05)。耐受组患者白蛋白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血(OR=1.018)是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利用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和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以及针对肠内营养所引起的诸多并发症的护理要点。方法:将60例胃贲门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术中留置空肠营养管并给予肠内营养液)30例,对照组(未留置空肠营养管)3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第7 d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辅以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加快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实验组在术后24 h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两组术后48 h内均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化、营养和免疫指标、并发症、术后肠道通气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平均生存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第8天血浆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肠道通气时间、排便时间、营养相关费用和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后的血清CD3、CD4、CD4/CD8、CRP和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营养支持后的水平(P<0.05)。两组患者三年随访期内的平均生存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χ2=0.086,P=0.769)。结论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恢复肠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姜华  赵军  阚陈茹 《安徽医学》2021,42(9):1064-1066
目的 比较空肠内营养液间歇输注及持续输注两种方式在胃癌患者术后应用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21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区收治的88例胃癌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术后空肠内给予营养泵间歇泵入肠内营养液直至拔管,对照组给予营养泵持续泵入营养液直至拔管.治疗10天后,比较两组并发症(反流、瘘口感染、堵管、腹泻、腹胀、呕吐)发生率、肠功能恢复情况(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出现腹泻、腹胀、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7.543、5.437,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较对照组均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71、-12.310,P<0.05).结论 肠内营养泵间歇输注肠内营养液可以加快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袁超 《吉林医学》2011,(35):7468-7469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实施办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以来的52例进展期胃癌行胃癌根治术(D2)的病例,术后全肠内营养(TEN)的28例,肠内营养(EN)加肠外营养(PN)24例,分别于术后24 h后予营养支持,回顾分析营养支持期间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观察有无腹胀、腹泻、呕吐等并发症。结果:观察肛门恢复排气时间TEN组较EN加PN组略短(P>0.05),胃肠道相关并发症(腹胀、恶心等)TEN较EN加PN患者多(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EN应联合应用PN,逐渐过渡TEN,既能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又可减少胃肠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免疫增强性肠内营养在胃癌胃大部切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10月收治住院经确诊为胃癌并适宜行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212例,随机分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组(观察组)和常规营养支持组(对照组),观察二组治疗后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外周静脉血IgG、IgA、IgM浓度经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比值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IL-2治疗后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TNF-α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能够较好的改善胃癌胃大部切除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增强患者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3.
持续加温滴入营养液预防危重病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启清  黎远清 《中外医疗》2010,29(22):39-39
目的降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方法将110例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鼻饲管,在距离鼻孔15cm处远端胃管上安上温度调节器,输液泵设滴速为100mL/h,持续滴入;对照组不采用加温其他方法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温持续滴入营养液可降低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杨春  张伟  杨洲  李平 《四川医学》2012,33(2):212-214
目的观察胃癌术后瑞能(Supportan)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选择胃癌术后患者共148例,分成两组,A组为鼻空肠组,B组为对照组。A组应用肠内营养输注系统,在手术后6h开始均匀输注瑞能,观察肠内营养支持期间的临床表现,并测定肠内营养支持前、后患者的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和营养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A组比B组早(P<0.01);A组应用瑞能后2例出现恶心、呕吐,经减慢输注速度后缓解,2例出现腹痛,经调整温度后缓解。所有患者没有出现腹泻、急性机械性肠梗阻、肠瘘和代谢性并发症。A组应用瑞能后,前清蛋白比B组升高(P<0.05),视黄醇结合蛋白也比B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胃癌术后通过鼻空肠管应用瑞能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对改善患者机体的营养状况具有积极意义,也易为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胃癌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方法:观察我院外科50例胃癌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输入能全力的耐受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50例患者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营养液温度不适合、滴速过快,引起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管道不畅。50例患者无一例放弃肠内营养。结论:有效的心理指导、正确固定导管、合适的营养液温度和速度,是保证早期肠内营养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史和平  刘韬 《医学综述》2014,(24):4568-4569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机体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行胃癌根治术(D2)的41例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20例)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机体恢复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及2436 h的肛门排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营养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CD3+、CD4+、CD8+和CD4+/CD8+比值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机体恢复促进作用较大,可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患者胃肠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应用肠内营养泵连恒温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82例食管贲门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运用肠内营养泵连恒温器输注;对照组按常规依靠重力法滴入营养液,营养液温度为室温或用热水袋加温.结果 观察组恶心、腹胀、腹泻、堵管率分别为4.87%、9.75%、4.87%、0%,两组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肠内营养泵连恒温器保证了肠内营养液的顺利滴入,减轻了患者胃肠道不适反应,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提供肠粘膜局部营养物质,刺激肠粘膜细胞的生长,促进胃肠激素的分泌,从而保持肠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使用肠内营养泵及增温器能有效减少消化道并发症,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伤口组织的修复,缩短住院时间,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并且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8.
王泽红  鲍慧玲  刘芸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8):2346-234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疗效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8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普通的胃肠外营养。观察比较2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营养相关费用。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营养相关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O.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恢复,缩短住院日期,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全胃切除胃癌根治后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结实验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促进术后肠功能的恢复,有利于病人全面恢复.  相似文献   

20.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相关性腹泻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住院患者80例,按是否发生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将患者分为腹泻组(35例)和对照组(45例)。对两组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排便、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回归分析发现,应用胃动力药、抗酸药、钾制剂是肠内营养支持相关性腹泻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药物因素是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的危险因素。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时,医生应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可能导致腹泻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