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樊淑珍  赵文辉 《中国医药》2013,8(1):117-118
目的了解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抗感染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对住院及门诊患者送检样本中培养分离出281株肠球菌(粪肠球菌112株,屎肠球菌169株)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情况进行分析。采用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标准判定。结果屎肠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最高(93.7%),其次为红霉素、氨苄西林和环丙沙星。粪肠球菌对奎奴普丁/达福普汀耐药率最高为(74.0%),其次为高浓度庆大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和环丙沙星。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低于2.0%,替考拉宁的耐药率最低(均为0)。结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不同抗感染药物的耐药率有较大差异,在抗感染治疗前应先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依据报告结果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物。  相似文献   

2.
粪肠球菌的抗生素后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18 种抗菌药物对条件致病菌粪肠球菌的抗生素后效应(PAE) 。方法:粪肠球菌分离鉴定采用VITEK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MIC测定应用微量平板稀释法;PAE采取光密度法。结果:大环内酯类与氟喹诺酮类对粪肠球菌的抗菌作用较强,PAE也很长;受试菌对碳青霉烯类和青霉素类在浓度较高时才显示较长的PAE;氨基糖苷类的PAE 较长,但因粪肠球菌对其耐药,在达到MIC时已大大超过中毒剂量;头孢菌素类PAE很短。结论:因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或青霉素类对粪肠球菌PAE较明显,在设计用药方案时应重视PAE的影响,适当延长给药间隔。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硝酸铈对粪肠球菌的体外清除效果。方法选取50颗新鲜拔除的人单根管牙,截取6mm高的柱状牙根。将牙根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甲醛甲酚组(FC)、氢氧化钙丙二醇糊剂组、硝酸铈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颗牙根。常规根管预备后灭菌制备感染粪肠球菌根管模型,阴性对照组不感染细菌,放置0.9%氯化钠注射液,其余每组根管均感染细菌,分别放置上述不同药剂,3d,7d后分别培养并测量细菌的透光度。结果在培养第3d,FC组根管细菌透光度与氢氧化钙丙二醇糊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两组与硝酸铈组及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均统计学意义(P<0.05)。硝酸铈组与FC组、氢氧化钙丙二醇糊剂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第7d,FC组、氢氧化钙丙二醇糊剂组、根管透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两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硝酸铈组及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酸铈组与FC组、氢氧化钙丙二醇糊剂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浓度为3000ug/m l的硝酸铈药剂对粪肠球菌无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超MIC抗菌药物作用后在体内产生多重效应以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赖善城  林素珍  毛平 《中国药房》2010,(30):2836-2837
目的:监测我院2006~2008年肠球菌中粪肠球菌株和屎肠球菌株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纸片法对分离鉴定后的肠球菌进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软件统计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耐药率。结果:万古霉素是敏感性最高的抗菌药物。粪肠球菌对青霉素、高浓度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而屎肠球菌对高浓度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和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的耐药率较低。结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均呈多重耐药,临床用药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本院临床分离鉴定的粪肠球菌的分布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临床分离鉴定的粪肠球菌共258株。对送检的菌株均采用VITEKAms60细菌分析仪和GPI板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在9种抗菌药物药敏检测中,前3位药敏敏感药物分别为万古霉素、氨苄西林、呋喃坦啶。前3位耐药药物分别为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来源于痰液145株,占56.2%;尿液55株,占21.3%;大便40株,占15.5%;胸腹水8株,占3.1%;创口分泌物7株,占2.7%;其他3株,占1.2%。临床分离的粪肠球菌科室分布分别为外科124株,占48.1%,内科85株,占32.9%,ICU49株,占19.0%。结论临床医师必须重视粪肠球菌的筛查和治疗,同时重视细菌学和药敏学的检测,而实验室应与临床医师密切配合,及时准确可靠的做出检测报告,为临床有效地控制该菌所致的各种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验证诃子提取液对粪肠球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牛津杯法测定诃子提取液对粪肠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诃子提取液对粪肠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625 g/mL。结论:诃子提取液对感染根管内粪肠球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1012株粪肠球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人类疾病有关的肠球菌中,粪肠球菌(entero- coccus faecalis,EF)因其易定植、易变异、耐药机制复杂等特性,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为了解近年来EF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我们分析了2001-2005年EF对临床常用的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医院粪肠球菌(EFA)和屎肠球菌(EFM)与医院常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至2019年医院检验科分离出的EFA和EFM耐药性的变迁,以及同期常用抗菌药物AUD的变化情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上述耐药性与抗菌药物AUD的相关性.结果 2017年至2019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50株肠球菌对10种抗菌药物活性状况,合理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方法:对临床分离出50株肠球菌进行生化鉴定和抗生素体外敏感试验。结果:50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44株(占88%),屎肠球菌5株(占10%),鸟肠球菌1株(占2%)。庆大霉素高浓度耐药株(HLAR)共分离出36株(7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ER)1株(2%)结论: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的应用和侵入性的治疗机会增加导致肠球菌感染率增高,尤其是对氨苄西林耐药株和庆大霉素耐药株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故在治疗肠球菌感染的疾病时应根据分离株自身的耐药特点来决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抗菌药物对我院临床肠球菌属细菌体外抗菌活性的分离作用.方法:对2015年4月~2016年5月我院各个科室分离的62株肠球菌属细菌临床送检标本给予药物敏感试验和细菌鉴定.结果:经过试验并鉴定的62株细菌中,19株为粪肠球菌、40株为屎肠球菌、3株为鸟肠球菌,集中分布于尿与血标本,尿标本占92.6%,血标本占36.1%.对于万古霉素而言,屎肠球菌的耐药率为2.5%,对于氨苄西林、红霉素、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高浓度)而言,屎肠球菌的耐药率均大于70%.未检出对利奈唑胺以及托霉素耐药的肠球菌属细菌.除四环素之外,对于其他抗菌药而言,粪肠球菌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屎肠球菌;对于氨苄西林而言,粪肠球菌耐药率为10.5%;对于青霉素而言,粪肠球菌耐药率为15.8%.结论:对于肠球菌属细菌而言,达托霉素的抗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该院临床分离的肠球菌属的临床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配套鉴定与药物敏感试验试剂,检测临床分离菌的菌种分布、样本来源和构成比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敏感性,并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1年临床共分离到225株肠球菌,泌尿道分离的标本113株(50.2%),临床分布前三位分别是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及新生儿科,粪肠球菌比屎肠球菌对大多数的测试药物的耐药率低,但对氯霉素及四环素的耐药率明显的高于屎肠球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的肠球菌,此次监测发现1株耐利奈唑胺的粪肠球菌.结论 不同种类的肠球菌耐药性差别较大,在治疗时,我们需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及耐药特点,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防止出现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医院肠球菌属的检出情况和耐药变迁,以及其与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肠球菌属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微生物培养结果为肠球菌属的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肠球菌属的标本来源和历年的耐药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肠球菌属的耐药变化与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性。结果:2015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肠球菌属593株,其中粪肠球菌510株(占86.00%)、屎肠球菌83株(占14.00%);粪肠球菌以从分泌物标本中检出为最多(418株,占81.96%),屎肠球菌则主要检出自分泌物(44株,占53.01%)和尿液(37株,占44.58%);5年间,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始终较低(<10.00%),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亦始终较低(<10.00%),屎肠球菌则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始终较低(<10.00%);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的耐药率相对较低(<30.00%),但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逐年下降,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则逐...  相似文献   

14.
292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将临床的292株肠球菌进行分类,比较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在本院感染的分布,对它们分别做14种药物的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药物敏感谱有明显差异,临床标本分离到肠球菌属时,应准确鉴定到种的水平,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15.
《抗感染药学》2018,(2):209-212
目的:分析肠球菌医院感染的特征及其对新型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抽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间临床送检标本中检出医院感染的肠球菌属细菌160株资料,统计这些菌株的细菌分离培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肠球菌医院感染的特征以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160株肠球菌中,尿液标本检出率为最高(58.13%),其中以粪肠球菌(55.00%)与屎肠球菌(37.50%)为主;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利福平、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大于75.00%,粪肠球菌除对红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外的耐药率均低于25.00%(P<0.05);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前者为1.14%,后者为0;两种菌株对高浓度庆大霉素与高浓度链霉素的耐药率均大于40.00%(P>0.05);在四环素和喹奴普丁/达福普丁的耐药率观察,粪肠球菌分别为72.73%和100.00%,屎肠球菌分别为43.33%和18.33%。结论:肠球菌主要存在于尿液标本中,其中属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为最常见,而两者对于各类抗菌药物皆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因此临床应根据致病菌株的耐药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抗感染药学》2018,(1):26-28
目的:分析480株泌尿道感染肠球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泌尿道肠球菌感染患者200例资料,统计其呼吸道分泌物、尿液、粪便、血液、胸腹水和创面分泌物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分析肠球菌感染患者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结果:200例泌尿道肠球菌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出480株肠球菌,其中粪肠球菌228株占47.50%,屎肠球菌192株占40.00%,其他类型60株占12.50%;肠球菌主要分布于尿液(占32.92%)和痰液(占27.92%);2015年—2017年间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及青霉素G的耐药率分别为41.09%、58.13%、67.18%和51.94%、66.25%、70.99%,呈逐年上升趋势,对高浓度庆大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泌尿道感染肠球菌的临床分布较为广泛,其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各异,监测其耐药性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7.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粪肠球菌的防耐药突变浓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定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FQ)对粪肠球菌ATCC29212及其同源耐药突变体、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防耐药突变浓度(MPC)和突变选择窗(MSW),比较其抗菌活性及防耐药突变的能力。方法采用4种FQs(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筛选粪肠球菌ATCC29212同源的第一步耐药突变体,用加替沙星筛选第二步耐药突变体;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粪肠球菌ATCC29212及其同源耐药突变体、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的MIC、暂定MPC(MPCpr)和MPC,并计算MIC90、MPCpr90、选择指数SI(MPCpr90/MIC90及MPC/MIC)。结果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对粪肠球菌ATCC29212的MPC分别为1.2、1.2、5.6和6.4μg/m L,选择指数分别为3.4、6、8和8;对30株环丙沙星敏感的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的MPCpr90分别为2、1、4和4μg/m L,选择指数分别为4、4、8和8;而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对15株环丙沙星中介耐药株的MPCpr90分别为32和16μg/m L,选择指数均达到了32。4种FQs药物对ATCC29212第一步耐药突变体的MIC及MPC值均较其源菌株升高;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对第二步耐药突变体的MPC已高达32μg/m L;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对第一步耐药突变体的MSW较源菌株增宽。结论对于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ATCC29212及其同源的耐药突变体,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的抗菌活性均高于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且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限制粪肠球菌耐药突变体被选择出来的能力强于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结合药动学参数,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能限制下一步耐药突变株的产生,而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则很容易筛选出下一步耐药突变株。但对于第二步耐药突变株,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则很容易筛选出对这两种药物也耐药的菌株。因此,临床上为延长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的使用寿命,对于环丙沙星非敏感的菌株应避免应用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新疆出产的菊苣根、茎95%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抑菌效果,为明确菊苣较好的抑菌药效部位提供参考。方法牛津杯法测定根、茎提取物的抑菌圈直径;倍半稀释法测定根、茎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生长曲线法测定根、茎提取物对供试菌增殖的影响;酶标法测定细菌胞外溶液中碱性磷酸酶(AKP)浓度变化。结果菊苣根、茎95%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均有明显抑制增殖的作用;菊苣根对两种菌最小抑菌浓度均为64 g·L~(-1),菊苣茎对两种菌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50 g·L~(-1)、64 g·L~(-1);菊苣茎95%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较好,而菊苣根95%乙醇提取物则对粪肠球菌抑制作用更好;菊苣根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上述两种菌的抑菌效果皆优于95%乙醇提取物(P<0.01)。结论菊苣根、茎95%乙醇提取物均可明显抑制两种菌的增殖,且菊苣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更明显,菊苣根对粪肠球菌抑制效果较好;菊苣根最佳抑菌药效为乙酸乙酯萃取部分。  相似文献   

19.
张镭  夏培元 《药学进展》2018,16(6):420-424

由于药物吸收、分布和代谢过程的存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抗菌药物浓度低于感染细菌最低抑菌浓度的情况,即处于亚抑菌浓度。研究表明亚抑菌浓度的抗菌药物虽不能杀灭细菌,但可影响细菌耐药、黏附、运动和毒素的释放等生物学效应,该效应具有菌株特异性和药物特异性。亚抑菌浓度可改变细菌的致病性并影响临床感染的治疗结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综述亚抑菌浓度的抗菌药物对细菌耐药和细菌致病性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杨其军 《中国药业》2010,19(17):9-10
目的了解肠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特点。方法对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细菌进行系统检验,采用K-B纸片法对分离鉴定后的肠球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类、呋喃妥因、喹诺酮类、高浓度庆大霉素、红霉素和利福平的耐药性明显高于粪肠球菌,而对四环素类抗菌药物、高浓度链霉素和氯霉素的耐药性则低于粪肠球菌;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是敏感性最高的抗菌药物。结论临床医师应关注临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动态监测肠球菌的耐药状况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