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盆腔淤血综合征(PCS)是慢性盆腔静脉淤血引起的常见妇科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三痛二多一少, 即下腹部坠痛、腰背部疼痛、性交痛, 月经量增多、白带增多, 阳性体征少, 妇科检查可扪及卵巢触痛。PCS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临床症状特异性低, 和其他妇科疾病有重叠, 因此漏诊率较高。影像学检查在该病诊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侵入或非侵入成像评估盆腔静脉情况, 可为该病的治疗和疗效评估提供精准依据, 但目前缺乏完善的诊断标准。本文从PCS的发病原因、影像学检查方法选择、影像诊断要点和困惑等方面进行综述, 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前COVID-19疫情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 该文将COVID-19的CT表现、病理生理学特征、组织解剖学基础及常见需鉴别的疾病和并发症进行总结, 并对CT诊断及鉴别诊断COVID-19的价值进行阐述。熟悉和掌握这些知识, 既有助于在疫情暴发期及时诊断COVID-19并正确分型, 也有利于在低流行期, 对疑似病例做出提示性诊断, 指导患者救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维CT诊断环杓关节脱位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经夹持式环杓关节复位术治疗、嗓音恢复或明显改善的31例单侧环杓关节脱位患者, 对其术前CT图像进行容积重建(VR)。观察环杓关节脱位的侧别(左、右侧)、类型(全脱位和半脱位)和方向(前、后、内、外脱位)。根据杓状软骨移位致环状软骨杓关节面有无完全暴露将其分为全脱位和半脱位, 根据杓状软骨移位及环状软骨杓关节面暴露的方位将其分为前、后、内、外脱位。根据喉镜上声带的形态进行脱位前、后方向的判断, 并与CT判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VR图像显示环杓关节半脱位28例(90.3%, 28/31), 全脱位3例(9.7%, 3/31)。左侧环杓关节脱位26例(83.9%, 26/31), 右侧脱位5例(16.1%, 5/31)。后脱位28例(90.3%, 28/31), 前脱位3例(9.7%, 3/31)。内侧脱位23例(74.2%, 23/31), 外侧脱位2例(6.4%, 2/31), 无明显内外方向脱位6例(19.4%, 6/31)。3例全脱位均为左侧后内脱位。左后脱位24例(77.4%, 2...  相似文献   

4.
该文报道1例肾脏软骨肉瘤患者的CT及MRI表现。男, 73岁, 因血尿、腰痛不适1 d就诊, CT示伴有钙化灶的软组织肿块, 增强扫描可见肿块分隔及边缘延迟强化;MRI示肿块呈小叶状改变, T1WI呈稍高信号, T2WI呈不均匀低信号, 扩散加权成像呈低信号, 增强扫描可见间隔及周围延期强化, 右肾静脉内见充盈缺损。术后病理诊断为肾脏软骨肉瘤。  相似文献   

5.
该文报道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胎盘样变形(PTL)患者。男, 61岁, 体检发现肺结节。CT平扫示右肺上叶前段纵隔旁胸膜下见类圆形薄壁囊腔影, 囊外壁光整, 囊腔内见1个分叶状实性结节影, 增强扫描结节呈明显的延迟强化, 密度欠均匀, 周围囊壁未见明显强化。最终病理确诊为PTL。  相似文献   

6.
该文报道了1例面神经神经鞘黏液瘤。CT显示左侧颞骨乳突部及面神经管乳突段骨质破坏。MRI平扫显示左侧颞骨乳突部及中耳腔软组织肿物, T1WI呈不均匀稍低信号, T2WI和DWI呈稍高信号, ADC图为高信号, 增强扫描呈环形明显强化, 延迟期强化, 对比剂有向内填充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该文报道1例肺部原发性多发纤维腺瘤合并气胸患者。女, 49岁, 胸部CT检查偶然发现双肺多发占位, 边缘光整, 部分病灶内见裂隙状气体密度影。1年后出现气胸, 增强CT示肺内软组织密度肿物明显强化。遂行手术切除, 病理诊断为肺多发纤维腺瘤。  相似文献   

8.
虚拟平扫(VNC)技术是一种基于双能量CT成像系统的图像后处理技术, 利用CT增强图像生成VNC图像, 具有优化扫描流程、降低辐射剂量的优势。经硬件改进和技术优化, VNC技术现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和应用证实具有替代真实平扫的可能性, 并在多种临床疾病的诊断与预后评估等方面占据一定的地位。本文将从VNC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基于影像学的早期肺腺癌浸润性预测, 对于肺结节的临床管理、手术方法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于基于特征构建的统计学方法和影像组学方法, 以卷积神经网络为基础的深度学习方法用于预测肺腺癌浸润性具有性能高、可靠性强、自动勾画等优势, 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有研究对多模态学习、浸润性分类、多任务处理、辅助临床、可解释性等领域进行了探索, 并提高了模型的预测准确度。随着融合模态的丰富、多中心大样本的建立、小样本学习方法的应用以及前瞻性研究的开展, 深度学习将在肺腺癌浸润性的预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6例肺细支气管腺瘤(BA)的CT表现及相应的病理改变。共纳入16例BA患者, 病变直径8~32 mm, 10例表现为磨玻璃密度, 6例为实性结节, 4例有囊腔形成, 1例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病理上主要表现为基底细胞层和腔面细胞层构成的双层细胞结构呈乳头状和/或沿肺泡壁(平坦状)生长。影像上表现为实性结节的BA在病理上表现为肺泡腔内分泌黏液较多, 而影像上表现为磨玻璃密度结节的BA在病理上表现为肺泡腔内黏液较少。  相似文献   

11.
纤维素性纵隔炎是一种纵隔良性疾病, 是由纵隔中纤维组织增生引起。根据受累范围, 分为肉芽肿性和非肉芽肿性两种亚型。肉芽肿性通常与感染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有关;非肉芽肿性可能是特发性的, 或与自身免疫有关。这两种亚型均会出现与重要纵隔结构梗阻或压迫相关的体征和症状。CT增强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纤维素性纵隔炎的首选检查方法。影像学特征包括纵隔软组织浸润(伴或不伴钙化), 伴有纵隔血管结构和/或呼吸消化道的压迫或阻塞。当在适当的临床背景下发现这些特征时, 放射科医师就可以提出纤维素性纵隔炎的诊断。在初始和后续的影像学检查中, 仔细评估对于排除潜在恶性肿瘤、评估疾病进展、识别并发症和评估治疗反应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该文报道1例鳃裂囊肿癌变的影像学表现。患者男, 55岁, 偶然发现颈部无痛性包块1年。CT示右侧颈部下颌角与舌骨间、胸锁乳突肌前缘类圆形囊实性肿块, 囊壁厚薄不均, 可见分隔, 增强后实性成分及分隔强化。病理诊断为鳃裂囊肿癌变。术后2个月复查MRI示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3.
更正题录     
本刊2023年第39卷第10期第880页1.4 统计学分析应改为1.5 统计学分析。特此更正并致歉意!  相似文献   

14.
该文报道了1例脑外(颅内)低分化型滑膜肉瘤患者。女, 30岁, CT平扫示右额叶囊实性肿块伴出血及占位效应。MRI平扫示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 T2WI呈等-高信号,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呈稍高-高信号;病灶内见小片状T1WI稍高信号及T2WI、FLAIR低信号区;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扩散张量成像彩色编码各向异性分数图示病灶周围脑白质神经纤维束缺失、中断;MR波谱成像示病灶实性部分胆碱/N-乙酰基天冬氨酸比值为3.83。最终病理诊断为低分化型滑膜肉瘤。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照分析儿童差分化脊索瘤(PDC)的影像与病理特征, 提高对PD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回顾性收集2011年11月至2021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PDC患者。8例患者均弥漫强表达brachyury, 同时INI1表达缺失。发病年龄(4.7±3.6)岁。原发病灶位于斜坡者7例、位于L2~L3椎管内外1例。CT表现为颅颈交界区以斜坡为主骨质破坏、无明显硬化边, 伴高密度软组织肿块。MRI上T1WI、T2WI及DWI均多呈等低信号, 表观扩散系数为(0.77±0.10)×10-3 mm2/s, 增强后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内耳畸形相关性镫骨底板疝(SFH-Re-IEM)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22年6月间山东省耳鼻喉医院19例(24耳)SFH-Re-IEM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 记录患者临床表现。分析患者高分辨率CT和MRI图像, 观察影像学表现, 包括伴发内耳畸形(IEM)类型、内听道(IAC)发育情况、镫骨底板完整性、疝囊的范围、边缘、密度、信号、同侧鼓室内密度、信号及伴发迷路炎情况。结果 19例SFH-Re-IEM患者中, 男14例、女5例, 年龄3(1, 12)岁。24耳SFH-Re-IEM均为感音性或混合性耳聋, 1耳为中度、7耳为重度、16耳为极重度;伴有眩晕1例, 耳痛、耳闷2例, 其余均为偶然发现。24耳SFH-Re-IEM伴发IEM中, 内耳不全分隔Ⅰ型9耳(37.5%)、共同腔3耳(12.5%)、耳蜗未发育7耳(29.2%)、耳蜗发育不良Ⅱ型3耳(12.5%)、Mondini畸形2耳(8.3%)。4耳(16.7%)伴IAC扩大及底部骨质缺损, 19耳(79.2%)伴IAC底部发育不良。24耳SFH-Re-IEM在高分辨率CT上均表现为镫骨底板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肠癌原发灶周围脂肪组织异常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448例结肠癌患者。对瘤周脂肪组织(PAT)异常的严重程度、横向和纵向范围进行赋分, 并计算累计得分, 建立PAT 1~3级评价标准。累计0~1分为PAT 1级, 2分为PAT 2级, 3分为PAT 3级。对患者进行随访, 记录总生存期(OS)和无转移生存期(MFS)。采用Kaplan-Meier曲线、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析评估其对预后的影响, 计算风险比(HR)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 448例患者中, PAT 1、2、3级患者分别占比70.1%(314/448)、18.1%(81/448)、11.8%(53/448)。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 PAT 1级患者的OS最好、3级OS最差, 2级介于二者之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38, P<0.001), 且3级之间进行两两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PAT分级之间的M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5, P=0.240)。Cox回归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量图像(VMI)显示骨肉瘤的图像质量最佳的keV值, 探讨其评估骨肉瘤髓内浸润范围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经病理证实的57例长骨普通型骨肉瘤患者的资料, 保肢术前完成光谱CT增强检查, 术后获得瘤段截除标本。通过光谱CT增强检查获得常规120 kVp图像和40、50、60、70、80 keV的VMI, 测量肿瘤CT值、图像噪声, 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 采用Friedman检验比较6组CT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指标, 获得最佳keV值。在最佳keV的VMI上和瘤段截除标本上测量骨肉瘤髓内边界至相邻关节面的最大距离, 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CT测量值与标本测量值的差异, 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40~80 keV VMI和120 kVp常规CT图像间的肿瘤CT值、图像噪声、SNR、CNR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和50 keV VMI的肿瘤CT值、SNR、CNR均高于120 kVp常规CT图像(P<0.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图像质量及其相关因素对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该研究基于CT-FFR CHINA临床试验, 多中心前瞻性纳入疑诊冠心病患者, 并行CCTA、CT-FFR检查和经导管血流储备分数(FFR)测量。对CCTA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价, 以导管FFR为参考标准, 使用χ2检验和DeLong检验比较不同主观图像质量分组(无伪影组、有伪影组)、冠状动脉血管强化程度(≤400、401~500、>500 HU)、主动脉根部信噪比(SNR)(≤16.9、>16.9)、体质指数(BMI)(<25、≥25 kg/m2)和心率组(<75、≥75次/min)间CT-FFR诊断心肌缺血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FFR与CT-FFR≤0.8认为心肌缺血。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17例患者, 共366支血管。CCTA图像所有靶血管均成功进行CT-FFR分析, 无伪影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AUC分别为90.45%、86.75%、93.1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宽体探测器CT不同扫描模式、不同探测器宽度及信号采集位置对CT值及噪声的影响, 为临床实践中合理选择扫描模式和相关参数提供依据。方法使用GE Revolution CT对体部剂量模体进行扫描。逐层扫描模式时, 分别选择40、80、160 mm探测器宽度, 用探测器的中心、边缘和两圈扫描的毗邻区域对模体同一层面进行成像;螺旋扫描模式时, 探测器宽度/螺距组合分别为40 mm/0.516、40 mm/0.984、80 mm/0.508、80 mm/0.992, 对位于扫描野边缘和中心的模体同一层面进行成像。对所得影像的几何形状进行主观评价, 测量CT值和标准差(SD), 比较不同成像参数时各测量值之间的差异。逐层扫描模式不同扫描参数下CT值和SD的比较均采用多组间Friedman检验, 螺旋扫描时不同扫描参数下CT值和SD的比较均采用两相关样本非参数Wilcoxon检验。结果任意扫描参数组合所得影像的几何外形均无明显改变。逐层扫描模式使用不同探测器宽度时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0, P=0.001), 40 mm时CT值和160 mm时CT值均大于80 mm, 差异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