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医疗法针灸、推拿联合中药汤剂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诊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平均分成两组,一组研究,一组对照,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针灸与推拿的联合,研究组在此之上予以中药黄芪桂枝五物汤,比较两组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0%)比对照组(76.7%)高,差异显著(P<0.05);且治疗40d后,研究组患者的颈椎功能评分升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中医证候(颈肩项背部不适、上肢疼痛麻木、手指疼痛麻木)等各项积分也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可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采取中医药综合疗法的效果更理想,针灸加推拿配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缓解不良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影响积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结合针刺治疗漏肩风的疗效。方法:选取漏肩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及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口服,4个疗程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体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漏肩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沛县中医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降糖治疗及硫辛酸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合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量表(TC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肢体麻木、气短乏力、畏寒肢冷、肢末刺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症状、神经反射、感觉功能及总T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的效果较好,可进一步减轻症状,加快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中医针灸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均治疗14天,通过观察2组的疗效评定标准及对比2组前后的中医证候来积分来判断其疗效、VAS评分来评定其疼痛缓解情况,ODI指数来评估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情况。结果:实验组有效率86%,对照组有效率70%,2组有效率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且2组治疗后VAS、ODI及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治疗后2组相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型)效果满意,能快速减轻患者症状以及恢复患者功能,比单独使用中医针灸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针灸对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血液流变、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0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针灸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4周为1个疗程,2组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神经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联合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联合组治疗后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联合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针灸治疗,效果良好,对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情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手足综合征(HFS)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HFS患者6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甲钴胺片治疗,联合组予以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CD3^+、CD8^+、CD4^+/CD8^+)。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2个周期后皮肤红斑、肿胀、出血及灼热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联合组治疗2个周期后CD3^+、CD4^+/CD8^+较对照组高,CD8+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HFS,疗效确切,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温针灸辅助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6月收治的86例颈椎病患者,按非随机非劣效性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辅助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颈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症状体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辅助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颈椎病,有利于患者颈椎功能恢复,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足三里、丰隆穴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残留神经功能损害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7例LDH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残留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及双侧下肢足三里、丰隆穴电针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神经相关因子水平、氧化应激反应、腰椎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神经生长因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歧化酶水平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清神经肽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丙二醛水平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刺激足三里、丰隆穴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能够通过疏通经脉、益气温经等作用机制,促进LDH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神经相关因子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气血两虚型的疗效。方法将40例我科收治的气血两虚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再造生血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价(DAS28评分)、中医症候积分、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DAS28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的RF、ESR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患者(70.0%),两组疗效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气血两虚型的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的疾病症状,降低RF、ESR及CRP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经方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温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以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条件的80例患者按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在采用相同基本治疗及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单用甲钴胺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温针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个周。观察两组TCSS评分、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TCSS评分改善明显(P<0.05),且治疗组在TCSS评分方面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提高更显著(P<0.05);两组在中医症状积分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中医症状积分方面改善更加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7.5%,治疗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副作用。结论:针对DPN患者,在常规治疗及甲钴胺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温针灸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延缓DPN进展,临床疗效确定且安全,促进疾病的预后,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抽取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分析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症状变化、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清HCY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Hcy水平、TCSS评分和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血清HCY水平以及神经传导速度,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减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2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运动及血糖控制,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口服,0.5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方加减黄芪桂枝五物汤,1剂/d,分早晚2次,疗程为8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密歇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评分(MDNS)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2%,优于对照组64.52%(P0.05);2组MDNS积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神经传导速度均有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治疗,通过改善DPN患者症状、体征达到减少MDNS积分的效果,同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及脑血流动力脉动指数、阻力指数、平均血流速度水平。结果: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能够改善其神经功能,促进其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苍龟探穴针刺法联合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苍龟探穴针刺法联合旋提手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血清炎症介质水平、颈椎功能(NDI评分)及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的78.85%(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椎活动度大于对照组,血清白介素-1β、白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NDI、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苍龟探穴针刺法联合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显著,能有效增加患者颈椎活动度,减轻炎症反应及疼痛程度,提高患者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常规康复疗法联合针灸推拿在康复治疗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行针灸推拿联合常规康复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评分、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和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和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针灸推拿,可有效减轻疼痛等症状,改善颈椎功能,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3月~2016年3月诊治的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与血流动力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有较好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脑循环,且安全性较高,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采取电针联合温针灸治疗的疗效,并分析该治疗方案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江苏省响水县中医院的60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组。对照组、实验组各30例,分别给予电针治疗、电针+温针灸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统计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观察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膝关节功能与疼痛程度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治疗2个疗程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equesne指数均比对照组低,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采取电针联合温针灸的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减轻膝关节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DPN患者7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积极控制血糖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照组给予依帕司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疗程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及尺神经、腓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肌电图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用依帕司他相比,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DPN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心脑共主神明"理论,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智三针对气虚血瘀证梗死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45~80岁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梗死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多奈哌齐片口服及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联合"智三针"针刺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对2组进行NIHSS评分、MoC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及中医证候量表积分的比较,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智三针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6.7%)高于对照组(78.3%),2组在MoCA评分、NIHSS、改良Barthel指数、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及常规认知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联合智三针针刺治疗,可提高梗死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减轻临床症状,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清热通窍汤与穴位针刺疗法联合用于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R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太原市中医医院接收的120例CR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门诊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单号)和观察组(双号),各6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穴位针刺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清热通窍汤联合穴位针刺疗法治疗,两组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时的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IL)-2、IL-6]水平、生活质量[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结果:治疗1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两组SNOT-20评分与血清IL-2、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通窍汤联合穴位针刺疗法治疗CRS患者的疗效确切,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