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洋  邵轩  向琴  卢芳国 《中医药导报》2015,(1):48-49,52
目的:研究青黛对白假丝酵母菌抑菌与杀菌作用。方法:运用琼脂扩散法、试管稀释法测定青黛悬浊液对于白假丝酵母菌的抑菌环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青黛悬浊液1∶8、1∶16、1∶32、1∶64稀释液对白假丝酵母菌抑菌环直径分别为(27.22±5.22)mm、(34.97±3.83)mm、(31.26±5.74)mm、(24.95±5.12)mm;青黛悬浊液1∶16稀释液的抑菌环直径明显大于其他浓度稀释液的抑菌环直径(P0.01)。青黛悬浊液对白假丝酵母菌MIC为62.5 mg/m L,MBC为62.5 mg/m L。结论:青黛悬浊液对白假丝酵母菌有较明显的的抑制与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海南产番木瓜籽挥发油的稳定性及抗假丝酵母菌的活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结合保留指数分析和鉴定海南产番木瓜籽挥发油成分,考察挥发油成分在0,3,6,9,12个月的稳定性,并采用纸片法探索其对5种11株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及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的抑菌活性。结果番木瓜籽挥发油的主成分异硫氰酸苄酯在考察时间内稳定,RSD为0.18%;10.0 mg/ml的挥发油对实验中的11株假丝酵母菌的抑菌圈为14.2~33.2 mm,且抑菌圈随着挥发油浓度的减小而减小。结论海南产番木瓜籽挥发油稳定且具有较强的抗假丝酵母菌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抗真菌药用价值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肉桂醛抗白假丝酵母菌的作用.方法 应用芽管实验、琼脂扩散法同步观察肉桂醛对白假丝酵母菌酵母型及芽管和假菌丝形成的影响,并用微量稀释法药敏试验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结果 琼脂扩散法抑菌圈直径为25~37 mm,出芽率小于20%,其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50~500 μg/ml.结论 肉桂醛具有较好的抗白假丝酵母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大蒜提取液对青霉菌、白假丝酵母菌及新型隐球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K-B法(纸片扩散法),测量大蒜提取液对受试菌种的抑菌环直径大小。结果:大蒜对以上3种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以新型隐球菌的抑菌效果最优,白假丝酵母菌次之,青霉菌居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蒜提取液对青霉菌,新型隐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抑制作用。方法:使用K-B法对大蒜提取液对青霉菌、新型隐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抑菌环直径进行测量。然后采用棋盘法分组对大蒜提取液联合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PAO-JP2生物被膜细菌的影响进行实验测试,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大蒜提取液对青霉菌、新型隐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抑制作用效果强弱依次为新型隐球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青霉菌。结论:大蒜提取液对青霉菌、新型隐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与环丙沙星联用,可以增强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PAO-JP2生物被膜细菌的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6.
冯鑫  汪长中  汪天明  徐振华  韩宁  程惠娟  官妍  王艳 《中成药》2012,34(8):1443-1446
目的探讨中药有效成分黄芩苷对白念珠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测白念珠菌细胞凋亡的形态;Rh123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变化;DHR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结果 1 000,100μmol/L的黄芩苷能诱导白念珠菌细胞核固缩与碎裂,并降低白念珠菌MMP;1 000,100,10μmol/L的黄芩苷均能提高细胞内ROS水平。结论黄芩苷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白念珠菌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自制复方百蛇洗剂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阴道内假丝酵母菌及乳酸杆菌的抑制情况。方法:取门诊就诊的60例VVC妇女阴道分泌物,培养分离假丝酵母菌及乳酸杆菌,对自制复方百蛇洗剂用肉汤倍比稀释法对临床分离的假丝酵母菌做最低抑菌浓度(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rtration,MIC)测定,同时观察在相同浓度下本洗剂对乳酸杆菌的作用。结果:复方百蛇洗剂对假丝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5g/mL,在同样浓度下本洗剂对乳酸杆菌没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复方白蛇洗剂对感染女性下生殖道白假丝酵母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同时对阴道正常菌乳酸杆菌没有抑制作用,本洗剂对临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及反复发作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穿心莲内酯诱导白念珠菌生物膜分散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中药有效成分穿心莲内酯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分散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测白念珠菌生物膜细胞凋亡的形态;Rh123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白念珠菌生物膜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变化;DHR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白念珠菌生物膜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结果:1 000,100μmol.L-1的穿心莲内酯能诱导白念珠菌生物膜细胞核固缩、浓染致密,1 000,100,10μmol.L-1的穿心莲内酯能降低白念珠菌生物膜线粒体膜电位,提高细胞内ROS水平。结论:一定浓度的穿心莲内酯可诱导白念珠菌生物膜分散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筛选唇香草抑菌活性成分及分析其挥发油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和对倍稀释法对唇香草水提取物与挥发油进行抑菌实验研究,经GC-MS联用技术,结合Kovats指数技术对唇香草挥发油抑菌的活性成分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 唇香草挥发油对白假丝酵母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大...  相似文献   

10.
詹碧翠  杨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4):3460-3461,3463
目的观察假丝酵母菌对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测定红细胞的影响。方法干化学法和镜检法分别测定有假丝酵母菌尿、非菌尿尿液的红细胞(或潜血)项目;另取健康人尿液加入一定浓度的假丝酵母菌菌液(人工菌尿组,包括白念、光滑、热带假丝酵母菌液),加入菌液前后分别用分析仪进行红细胞测定。结果菌尿组干化学测定红细胞数假阳性率(80%)明显高于非菌尿组(7%)(P<0.01)。人工菌尿组加入白念、热带的假丝酵母菌尿液红细胞假阳性率100%,加入光滑的假丝酵母菌尿液假阳性率为1%。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尿影响干化学分析仪的红细胞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药洗剂对白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酵母相及菌丝相的抑制敏感性。方法应用中药洗剂对外阴阴道的假丝酵母菌进行体外抑制试验,观察中药洗剂对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和从酵母相向菌丝相转变的影响。结果中药对四种酵母菌的敏感性顺序为:白色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近平滑假丝酵母。结论中药洗剂在外阴阴道最常见的假丝酵母菌的临床治疗中有明显意义,对其余3种酵母菌亦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艾叶挥发油诱导白念珠菌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艾叶挥发油(Artemisia argyi essential oil,AAEO)诱导白念珠菌凋亡的活性。实验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检测AAEO对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SC5314的MIC;采用XTT还原法检测AAEO对白念珠菌SC5314代谢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AEO对白念珠菌SC5314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水平的影响;采用Annexin-V/PI法测定AAEO对白念珠菌SC5314细胞凋亡率的影响;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AAEO对白念珠菌SC5314细胞Caspase酶活性的影响;采用DAPI染色法观察AAEO对白念珠菌SC5314细胞核固缩的影响。结果显示,AAEO对白念珠菌SC5314的MIC为0.5 mL·L~(-1);XTT代谢活性显示AAEO对白念珠菌SC5314代谢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0.5 mL·L~(-1)的AAEO干预后,白念珠菌SC5314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显著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凋亡比例明显增加、metacaspase活性显著升高、细胞核固缩。AAEO具有诱导白念珠菌细胞凋亡的活性,该作用可能与ROS积累和线粒体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13.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高发病率、高复发性、西药耐药现象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日益增加,因此临床上急需寻找一种对白假丝酵母菌有独特性抑制作用的新药。就单味中药抑制白假丝酵母菌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提高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治愈率.方法:对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真菌培养、真菌基因分型及药敏试验、针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治疗.结果:81例对照组标本分离出白假丝酵母菌42例、平滑念珠菌14例、热带念珠菌11例、克柔念珠菌12例及其他念珠菌2例;42例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分型A型13株,B型22株,C型7株.进行药敏试验提示氟康唑对A型较B型、C型白假丝酵母菌敏感,对咪康唑耐药性强;B型、C型白假丝酵母菌对制霉菌素、酮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性明显低于A型菌株.结论:四联递进治疗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时将氟康唑分别与制霉菌素、酮康唑、伊曲康唑联合使用可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提高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治愈率.方法:对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真菌培养、真菌基因分型及药敏试验、针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治疗.结果:81例对照组标本分离出白假丝酵母菌42例、平滑念珠菌14例、热带念珠菌11例、克柔念珠菌12例及其他念珠菌2例;42例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分型A型13株,B型22株,C型7株.进行药敏试验提示氟康唑对A型较B型、C型白假丝酵母菌敏感,对咪康唑耐药性强;B型、C型白假丝酵母菌对制霉菌素、酮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性明显低于A型菌株.结论:四联递进治疗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时将氟康唑分别与制霉菌素、酮康唑、伊曲康唑联合使用可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感染白假丝酵母菌对黄连、黄芩、七叶一枝花和氟康唑注射液的敏感性,为临床有效控制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白假丝酵母菌芽管药敏试验法,测定黄连、黄芩、七叶一枝花的50%乙醇提取物和氟康唑注射液对从泌尿生殖道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52株白假丝酵母菌芽管的最低抑制浓度。结果黄连、黄芩、七叶一枝花的50%乙醇提取物和氟康唑注射液,在一定的浓度下对泌尿生殖道感染白假丝酵母菌芽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芽管的最低浓度分别为1.25,5,2.5 mg/ml和0.125 mg/ml。结论白假丝酵母菌芽管药敏试验法,可为临床快速筛选敏感药物;黄连、黄芩、七叶一枝花的50%乙醇提取物和氟康唑注射液对白假丝酵母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舌诊探讨口腔真菌感染规律,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将108例镜面舌患者收集入组,应用蘸有生理盐水的无菌棉棒刮取舌面分泌物进行一般培养、厌氧菌培养、真菌培养,连续培养3次后将其培养结果进行记录分析;同时询问并检查应用抗生素情况。结果:108例镜面舌患者中102例检出真菌,检出率为94.44%;其中白假丝酵母菌38例(占37.25%),光滑丝酵母菌22例(占21.57%),白色念珠菌18例(17.65%),热带假丝酵母12例(占11.76%),克柔5例(4.90%),其他真菌感染7例(占6.86%);102例病人中,94例近期或者既往应用过抗生素,其中以头孢类、喹诺酮类抗生素为主。结论:镜面舌患者真菌感染比例较高,其中以白假丝酵母菌和光滑丝酵母菌为主,大多有应用抗生素史。  相似文献   

18.
侵袭性真菌感染是造成目前临床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的重要原因,其中以假丝酵母菌感染尤为严重。近年来主要的抗真菌药物均发现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由于临床上抗真菌药物的广泛使用造成耐药性日趋严重,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真菌药物。天然植物成分尤其是植物挥发油多具有抗菌消炎、解热镇痛、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其凭借来源广、低毒、广谱、作用途径多样化等优点成为了抗真菌药物研究开发的热点。植物挥发油的抗假丝酵母菌活性与其中成分及含量紧密相关。该文综述了近年来不同科属的植物挥发油的成分分析及抗假丝酵母菌活性研究,系统归纳总结了唇形科、樟科、桃金娘科等植物挥发油的提取、分析及抗假丝酵母菌活性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并对目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植物挥发油的成分分析和活性研究提供方向,为植物挥发油开发成为新的抗假丝酵母菌药物奠定理论基础,为真菌耐药问题造成的临床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野生白苏子中挥发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取野生白苏子中的挥发油,确定其挥发油中的组分,探讨其生物活性,为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白苏子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结构确定,对白苏子挥发油进行抗氧化试验和抗菌试验。结果:从白苏子挥发油中鉴定出56个组分,占全油的92.77%,白苏子挥发油有明显地抗氧化活性和抗菌活性。结论:白苏子挥发油中主要以单萜和倍半萜为主,含量较高的组分是紫苏酮10.32%,异白苏烯酮9.73%,丁香烯7.69%,α-里哪醇6.32%,瓜菊酮5.28%等。白苏子挥发油对.OH有明显的清除作用,白苏子挥发油对实验菌株均有明显的抑制和灭活作用,特别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26112株和白色假丝酵母菌CMCC850216株的作用表现得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抑制白念珠菌细胞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探讨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butyl alcohol extract of Baitouweng decoction,BAEB)对白念珠菌细胞膜的抑制作用。以Spot assay观察BAEB对白念珠菌细胞活性的影响;酶标仪检测BAEB干预后白念珠菌细胞内渗透压变化;荧光显微镜观察BAEB对白念珠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高效液相检测白念珠菌细胞膜麦角甾醇的含量;q RT-PCR法检测细胞膜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256,512,1 024 mg·L~(-1)BAEB干预下白念珠菌活性逐渐降低;512,1 024 mg·L~(-1)BAEB组白念珠菌胞内甘油含量显著性增多(P0.05),与白念珠菌胞内渗透压相关的基因HOG1分别下调9.1,9.3,5.5倍;512,1 024 mg·L~(-1)BAEB组白念珠菌红色荧光细胞明显增多;1 024 mg·L~(-1)BAEB干预后麦角甾醇峰面积为35.884 95,有显著性差异(P0.05);1 024 mg·L~(-1)BAEB干预组ERG1,ERG2,ERG3,ERG4,ERG5,ERG6,ERG10,ERG11,ERG13,ERG24,ERG25,ERG251,ERG26与UPC2分别下调6.58,4.89,4.15,9.24,3.41,9.84,3.08,7.50,5.53,5.90,2.45,3.25,1.98,10.07倍。BAEB可通过抑制麦角甾醇及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白念珠菌细胞膜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