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并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子宫破裂的临床情况,以便为患者确定恰当的处理方法。方法:本研究选择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所有患者均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子宫破裂的患者,共选入23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对于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破裂时机、患者前次手术情况、术中的破裂状况和母婴的结局。结果: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子宫破裂一般发生在妊娠的第37周到第40周之间,主要表现为不完全的破裂,主要和前次手术的手术方式存在关联,而母婴结局与早期诊断以及合适的分娩时即存在关联。结论: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为其进行正规的围产期保健工作,做好对瘢痕子宫破裂早期的诊断,严格的进行产科的监护工作并且进行产科积极正确及时的处理,能够对不良的妊娠结局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2.
子宫破裂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指在分娩期或妊娠期间,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破裂,导致母儿灾难性后果。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例瘢痕子宫妊娠无症状型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瘢痕子宫妊娠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3.
瘢痕子宫破裂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破裂是指在妊娠晚期或分娩过程中子宫体或子宫下段发生的破裂[1],是产科极其严重的并发症[2],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可威胁母婴生命。其病因为:梗阻性难产、瘢痕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瘢痕子宫自发性破裂的早期诊断方法,并提出防范误诊的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例妊娠晚期瘢痕子宫破裂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文3例均为瘢痕子宫,2例因妊娠晚期出现下腹疼痛,1例因足月妊娠分娩后无尿入院.2例按先兆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等处理.3例完善相关检查后疑及子宫破裂,手术探查证实诊断,积极行子宫破裂修补术,痊愈出院.结论 妊娠晚期瘢痕子宫破裂临床表现多样,工作中需密切观察产程,以便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浅析彩色超声检查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对在此剖宫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月—10月收治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孕妇62例,均开展彩色超声检测,就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及分娩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子宫下段瘢痕厚度≤3?mm时,术前规律宫缩占比高于>3?mm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子宫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及分娩期子宫破裂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对安溪县医院2006年2月至2013年2月发生的12例妊娠期及分娩期子宫破裂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术12例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6例不完全性子宫破裂者及时行剖宫娩新生儿存活,6例完全性子宫破裂者均胎死腹中。结论结合患者病史尤其是前次剖宫产的情况、子宫体手术,产前检查以及B超检查来综合分析,有助于早期诊断。一旦怀疑妊娠期先兆子宫破裂或子宫破裂,应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7.
植入性胎盘是产科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尤其穿透性植入胎盘引起子宫穿孔或破裂,不仅出现在分娩第3期,而且在妊娠中后期亦可发生,其发病原因主要为子宫内膜缺如、受损或发育不良,其产前不容易诊断,若处理不当,可引发产后大出血,甚至危及产妇生命.2007年5月14日我科收治1例子宫瘢痕部位穿透性胎盘植入致不全子宫破裂的病人,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剖宫产指征的放宽、术后镇痛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初产妇选择剖官产,剖官产率呈现上升趋势。剖官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再次剖官产也呈上升趋势。由此导致的产科问题也13显突出。我院自1994年1月-2006年12月行剖官产2867例,而瘢痕子宫再次剖官产227例(其中1例为第3次剖官产),占7.92%。本文就227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官产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8年10月至2003年10月共进行子宫下段重复剖宫产术16例,术中发现不完全性子宫瘢痕破裂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患者,34岁。因停经39周,下腹阵痛6小时于2004—06—21 14:00被家人急诊送入院。生育史:孕3产2,第1胎在家中产1死胎,第2胎于1998年6月在我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娩出一活婴,术后腹部伤口感染,经处理后治愈出院。本次妊娠末次月经2003—09—21,预产期2004—06—28,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孕4个月起自觉胎动。怀孕期间未定期进行产科检查。入院前6小时出现阵发性下腹疼痛,无阴道流血及流液。体格检查: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40岁,孕2产1,2010年12月21日在某医院因"头盆不称"行剖宫产术。本次因妊娠40+3周,下腹坠痛12 h入院。平素月经规律(5~6)/30 d,量中、色红。末次月经2011年6月15日,期、量同于平素,预产期:2012年3月22日。孕4月余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期妊娠子宫瘢痕处植入性胎盘致子宫破裂大出血的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对1例剖宫产后中期妊娠子宫瘢痕处植入性胎盘致子宫破裂大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后阴道流血,胎儿产出后,胎盘难于娩出,且有难于控制的大出血应考虑胎盘植入,处理方法需行子宫切除。结论:瘢痕是妊娠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7):1625-1626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进行再次分娩的200例瘢痕子宫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再次剖宫130例,行经阴道成功分娩70例,同时随机选择同期非瘢痕子宫产妇208例,其中首次行剖宫产96例,阴道分娩112例,对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产妇不同分娩方式的术中情况、母婴并发症以及分娩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瘢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非瘢痕子宫行剖宫产组(P<0.05),产后2h出血量多于非瘢痕子宫行剖宫产组(P<0.05),且切口非甲级愈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未出现子宫破裂情况;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组的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发热情况等方面与非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瘢痕子宫产妇再次行剖宫产会增加产后出血、影响切口愈合、延长住院时间,掌握瘢痕子宫孕妇阴道试产的禁忌证和适应证,行阴道分娩不失为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4.
赵昌银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7):2669-2669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以往罕见的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esarean section pregnancy)的发生率逐渐增多,它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时,胚胎着床在前次子宫切口处,随着妊娠的进展,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植入,严重者可穿透子宫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CSP)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处置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9年11月期间收治的21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有剖宫产、停经及妊娠早期阴道淋漓流血史,尿妊娠试验阳性,血D—HCG明显升高;大多数有剖宫产术后人流史(17/21),7例伴有下腹隐痛。超声检查21例(明确诊断16例),误诊先兆流产(2例)、稽留流产(2例),葡萄胎(1例)。16例应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超声监护下清宫术治愈,2例行子宫动脉栓塞后宫腔镜下电切术,3例行子宫切除。【结论ICSP是剖宫产远期的危险的并发症;诊断首选阴道超声检查;病情稳定者予以甲氨蝶呤(MTX)配伍米非司酮+超声监护下清宫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完全性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母婴结局以及危险因素以提高临床重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完全性子宫破裂患者9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处理方法、术中情况、母婴结局等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9例完全性子宫破裂患者,1例为TOLAC过程中子宫原瘢痕破裂,1例为宫角部妊娠子宫破裂,7例为孕期自发性子宫破裂。孕期自发性子宫破裂中5例有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史、1例有多次宫腔操作史、1例有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手术史。9例患者均保留子宫,治疗康复后出院;5例胎儿存活,2例胎死宫内,2例无生机儿。结论 既往存在妇科微创手术史的“瘢痕子宫”孕妇群体容易在孕中期发生自发性子宫破裂,多数有剧烈腹痛、休克等典型症状,母婴预后结局更差,一经确诊,需立即手术。  相似文献   

17.
B超筛查妊娠晚期子宫瘢痕缺陷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瘢痕子宫妊娠也随之增多.但瘢痕子宫破裂尤其是妊娠晚期的隐性子宫破裂因不易被发现,仍然是威胁母婴安全的严重并发症.临床对子宫破裂的诊断主要依靠在试产中对产程的严密观察及对子宫下段的触诊,或剖宫时的直视检查确定.而对于产前子宫瘢痕情况的估计与预测子宫破裂的危险度,目前尚无简单有效的办法.本研究应用B超诊断技术对产前子宫下段的形成与子宫下段瘢痕进行观察,旨在寻找一种能在产前较准确地预测子宫破裂危险度的检查方法,以指导临床医生正确选择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8.
自发性子宫破裂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在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破裂称为子宫破裂,可危及母婴生命。多见于剖宫产、刮宫术后、子宫肌瘤剥除术后、多次宫腔操作后、子宫畸形、外伤、胎盘植入、滞产、缩宫剂应用不当等。多发生于分娩期,妊娠中期自发性破裂实属罕见。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收治3例自发性子宫破裂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妊娠孕晚期发生不完全子宫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42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妊娠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108例成功阴道分娩纳入对照组,34例发生不完全子宫破裂纳入病例组。分析患者前次剖宫产的手术时机、前次剖宫产与本次妊娠间隔时间、孕妇年龄及妊娠次数、流产次数、临床症状及超声情况与本次妊娠发生不完全子宫破裂之间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6. 24±3. 66)岁,平均孕周为(38. 53±1. 29)周;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2. 82±3. 25)岁,平均孕周为(39. 14±1. 08)周,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病例组临产剖宫产3例(8. 8%),对照组临产剖宫产19例(17. 6%),对照组临产剖宫产比率高于病例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7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孕妇年龄和新生儿体重是瘢痕子宫再妊娠孕晚期发生不完全子宫破裂的独立影响因素(P 0. 05),为瘢痕子宫再妊娠孕晚期发生不完全子宫破裂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1. 380(1. 146~1. 622)和1. 002(1. 000~1. 003)。结论孕妇年龄、新生儿体重是瘢痕子宫孕晚期发生不完全子宫破裂的危险因素,前次剖宫产手术时机为临产后剖宫产可能是瘢痕子宫孕晚期发生不完全子宫破裂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20.
1 病史患者 ,女 ,2 9例 ,因停经 4 0周 ,阴道少许流血 2h入院。体查 :血压 15/ 10kPa ,心肺听诊无异常 ,宫高35cm ,腹围 90cm ,ROA位 ,已入盆 ,胎心好 ;骨盆外测量 2 6- 2 8- 2 0 - 9.5cm ,肛查 :胎先露坐骨嵴上 2cm ,宫颈管长约 0 .5cm ,质中 ,宫口未开 ;宫颈成熟度评分6分。既往体健 ,孕2 产0 ,人工流产 1次。入院当日给予 0 .2 %催产素促宫颈成熟 ,晚间给予蓖麻油炒蛋引产 ,于次日凌晨出现不规则宫缩 ,遂于上午给予静脉推注安定 10mg及静脉点滴 0 .5%~ 1%催产素 ,仍为不规则宫缩 ,遂于晚间停用催产素。肛查 :胎先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