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对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3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51例采取宫腔镜手术治疗,试验组52例采取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情况(PBAC)评分及息肉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比较,厚度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PBAC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PBA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1年息肉复发率[1.92%(1/52)]低于对照组[15.69%(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取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能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情况,且可降低息肉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曼月乐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子宫内膜息肉患者76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曼月乐宫内节育器治疗,比较两组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子宫内膜厚度及PBAC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曼月乐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减少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降低复发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腔镜息肉电切术(TCRP)后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放置对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中度贫血患者内膜厚度、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中度贫血患者共14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分别给予TCRP术单用和在此基础上术后加用LNG-IUS放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画报失血评估表(PBAC)评分、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少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和PBAC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RP术后LNG-IUS放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中度贫血可有效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减少子宫出血量,避免远期复发,且未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术后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或炔雌醇环丙孕酮的临床效果及对病情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择期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80例,按照术后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术后宫底部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对照组术后口服炔雌醇环丙3个疗程。比较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观察术前、术后12个月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情况,采用月经失血图(pictorial blood loss assessment chart,PBAC)评分评定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的月经恢复情况,记录术后6、12个月病情复发情况,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降低,术后3个月PBAC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12个月ER阳性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ER阳性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病情复发率及病情总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6)。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临床疗效及预防病情复发的效果均优于炔雌醇环丙孕酮,同时可降低子宫内膜厚度,促进月经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放置曼月乐环预防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92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5天内放置曼月乐环,对照组术后5天内开始口服地屈孕酮片,对比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各时段子宫内膜厚度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段PBAC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行宫腔镜切除术后放置曼月乐环可有效降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减少月经量,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谢红霞  王晓东  庞舒舒 《系统医学》2023,(4):143-145+150
目的 探讨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利用宫腔镜器械完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8月山东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参照组采用宫腔镜器械完成诊刮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宫腔镜器械完成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2.94%)低于参照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0,P<0.05);术后6、12、18、24个月,研究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厚度和PBAC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子宫内膜患者在采用宫腔镜器械治疗期间,相较于宫腔镜诊刮术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有效应用,可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和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患者疾病症状,促进子宫内膜患者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曼月乐环对息肉复发及子宫内膜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根据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研究组予以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评分、雌孕激素受体水平以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时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雌孕激素受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雌孕激素受体水平均较术后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有效缩减内膜厚度,调节子宫内膜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减少月经出血量,提升血红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对预防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43例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后及时在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照组44例手术后不做任何处理。对所有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记录术后3、6、12个月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变化及息肉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均明显减小(P0.05);研究组术后各时间点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薄(P0.05),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月经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息肉复发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放置LNG-IUS,能够抑制内膜增生,减少月经量,有效预防息肉复发。  相似文献   

9.
姚红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0):1654-1655
目的探究黄体酮与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在子宫内膜息肉(EMP)宫腔镜下内膜息肉摘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EMP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黄体酮,研究组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6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PB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P、E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阴道不规则点滴状流血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期延长、乳房胀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与LNG-IUS在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下内膜息肉摘除术后的应用,均能取得显著效果,但LNG-IUS效果更加显著,能有效降低复发率,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于本院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加电凝术治疗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另收集同期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两组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月经量、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月经量评分、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加电凝术比较,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可减少患者月经量及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李隽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15):2315-2317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息肉采用宫腔镜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两组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疾病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较薄,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较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均较低(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采用宫腔镜电切术疗效更佳,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VEGF水平和PBAC评分,降低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经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9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CRP组和联合治疗组,各49例。TCRP组接受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联合治疗组接受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复发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47/49),高于TCRP组的77.55%(38/49)(P<0.05);治疗后3个月联合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较TCRP组优,月经量较TCRP组少(P<0.05);治疗后3个月联合治疗组复发率为2.04%(1/49),低于TCRP组的18.37%(9/49)低(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TCRP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屈螺酮炔雌醇和左炔诺孕酮在子宫内膜息肉(EMP)宫腔镜术后使用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行宫腔镜EMP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63)和对照组(n=63)。对照组予屈螺酮炔雌醇片口服,研究组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指标包括术前、术后6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和月经量[采用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及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和PBAC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内研究组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有利于提高EMP患者宫腔镜切除术后治疗的临床效果,有效预防疾病复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辅助宫腔镜电切术(TCRP)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息肉(EP)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复发性EP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TCRP治疗,研究组予以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辅助TCRP治疗。对比两组复发率及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结果:研究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月经失血图评分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率2.00%(1/50)低于对照组的16.00%(8/50)(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辅助TCRP治疗复发性EP,可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治疗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是否能降低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单纯宫腔镜治疗组(对照组)58例,术后复发16例,宫腔镜治疗+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组(观察组)60例,复发4例;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组内膜厚度均显著<对照组(P<0.05),且月经量明显减少;有15例患者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未经任何治疗,4个月后自然恢复.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治疗后辅以置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可有效改善月经过多状况,减少内膜厚度及降低内膜息肉复发率,值得推广.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其主要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辅助曼月乐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宫腔镜治疗,观察组在宫腔镜治疗后放置曼月乐宫内节育器。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经期、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变化程度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量、经期、血红蛋白量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辅助曼月乐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缩短经期,减少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提高血红蛋白量,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预防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41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避孕药组(108例,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曼月乐组(95例,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单纯孕激素口服组(110例,单纯孕激素口服)及对照组(100例,不给于任何处理)。比较四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3、6、12个月,避孕药组、曼月乐组、单纯孕激素口服组的经量增多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曼月乐组的经量增多发生率明显低于避孕药组、单纯孕激素口服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个月,避孕药组、曼月乐组、单纯孕激素口服组的阴道不规则出血率及息肉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避孕药组及单纯孕激素口服组的药物漏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个月,避孕药组、曼月乐组、单纯孕激素口服组的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应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或单纯口服孕激素均可以明显降低复发率和阴道不规则出血率,但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患者依从性高,术后远期月经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临床中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妇科诊疗的100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口服地屈孕酮结合诊断性刮宫,观察组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方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3、6、12个月的有效率、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后1、3、6、12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100%、100%、98.0%、90.0%)明显高于对照组(94.0%、96.0%、80.0%、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1、3、6、12个月时观察组PBAC评分为(61.15±6.35)、(45.63±4.56)、(26.65±4.72)、(24.83±3.9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0.59±8.91)、(58.75±7.31)、(39.24±5.62)、(37.42±4.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6.0%)明显低于对照组(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选择治疗方法时,可采取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和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相结合的方法,疗效确切,安全性更高,且能明显降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9.
黄红英 《系统医学》2023,(9):159-162
目的 探讨对子宫内膜息肉疾病患者给予宫腔镜+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 LNG-IUS)后获得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4月山东省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8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分组,参照组施以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n=44);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施以LNG-IUS治疗(n=44)。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疾病复发率、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月经量水平。结果 研究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45%)高于参照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6,P<0.05);研究组治疗后6、12个月疾病复发率、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参照组,月经量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表现出严重不良反应现象。结论 临床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在治疗期间,宫腔镜+LNG-IUS方法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宫腔镜下电切术,观察组接受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渗血天数、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月经复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的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前列腺素E2(PGE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小于对照组,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宫腔镜下电切术,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造成的损伤更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